03.08 侄女是一名教师已结婚,节假日旅游顺路探望远嫁姨妈,不买任何东西是单纯还是不懂礼?

墨客204


侄女有工作而且已经结婚,去探望外地的姨妈,没有带一点礼物,这不是单纯,是不懂礼数,而且性格也是小气的那种人,这样的人在亲戚心里不受人待见。

我一个表弟就是这样的人,表弟也结婚了,我们去他家的时候多少都买点东西,哪怕是买条鱼,或者买只鸡,又或者买点水果,就是表达一点心意,总觉得空手去不好看,而且去到人家,人家还要做一桌子菜,我的这个表弟是无论去到谁家,不管是平辈还是长辈家,从来都没买过东西,就带了他们一家三口的嘴来的,而且有时候还得主动点菜😃,去别人家做客还得给他整点他爱吃的硬菜。

做为亲戚,去平辈家不买东西,还勉强可以理解,要是去长辈家不买东西就说不过去了,尤其还是外地的很久没见面的亲戚,所以你这个侄女去姨妈家没有买东西是不对的,也是不懂礼数的。


人生路203


我老公的哥哥还是校长呢,每次来我们家都是在楼下大喊大叫,(因为每次我们都搬新家)搞得我们宿舍的人都问你家谁来了?进家从来两手空空,坐下就牛皮轰轰,好在吹完就走,我不留他吃饭,因为一喝就醉的人,很心虚!在人家里醉让人讨厌!我女儿结婚请亲戚吃饭,他喝到要开酒店房给他住。每次来了回去就学你弄鱼缸,栽盆景啊,养小狗🐶啊,挂画……看我一盆盆的玉雕没办法学又不好意思问?总之没自己生活品位,来一次学一样,总也超不过!像买房买车啊什么的,我都换五次车了,能追得上吗?

她妈更好笑,我生女儿满月(在我妈家)要回单位上班,请了保姆一起坐飞机回单位,她一听保姆都坐飞机,自己没坐过,就说自己的孙女要自己带,我心想这么好?谁知道坐了飞机后说跟在房子里没什么区别,过了十五天就说这里人说话听不懂要回去,害得我保姆又临时请不到!在回去时看我结婚人家送的礼物一大堆,想要,我说你拿得动拿吧,真可笑!连他儿子都觉得没意思!从此自己都觉得没脸再来!

不要去太在意这些,自己有比什么别人的都强,有人懂人情世故懂礼数的是怎样都会做,有些是眼红你什么都有,总想粘点。我从来都不喜欢跟人一样的,我从来都讨厌那些世俗生活的人,所以我都跟人家的不一样,要有自己的风格,过自己的日子!


手机用户52279397874


不用扯别的,就是家里没教好,不懂礼数。已经成家,代表着妥妥的成年人,有收入,有家庭。逢年过节,无论路过还是专程,就是到朋友家也没有空手的,何况长辈!中国是礼仪之邦,哪怕再亲,或者再疏远,适逢节日或者许久未见,那是绝对不能空手的,无非是根据亲疏远近,提的东西不同而已罢了。一个原则:真亲,就根据长辈需求买东西,最合人心;普通亲戚,找好看性价比高的特产类的,既显得亲切又务实;远亲,买点大众款的,不用贵,别太寒酸,意思到了就行。但是哪一种,空手上门讨饭都是扯淡。你姨妈姑姑不计较,你还有姨夫姑父呢不是?


里奥胖子


如果人人都宽容一点,别那么事儿逼,世界美好很多。多考虑人家一下,或许什么原因没买东西呢?话又说回来,也不缺那点东西吧,见个面,聊聊天,有个慰藉不久足够了么。

我前阵子陪老婆去学习,正好姨妈在所在的城市,我事先也没联系她,不知道有没时间去探望她,后面看白天学习完能有个时间去看下,就提前两天跟姨妈和跟姨妈一起住的表哥讲了一下,那天下课了都快六点半了,又下大雨,就打车直接去了,打车半个多小时,想着到了再买点水果,再给表格哥的两个孩子各包一个红包,没想到雨一直下,到了地方还没停,问了一下别人,水果店很远要步行一公里多,我老婆就说算了,时间那么迟就不要特意去买水果了,就这样我俩就空着手去了,到了之后因为都没带现金,给小孩的红包还是微信转账给表哥的,一个孩子300,然后就吃了个便饭马上就走了。

出门在外,都是赶时间的,赶车,赶着上课,有点空闲马上就要抓紧时间休息,真没太多精力去考虑这些事情,我老婆还随口说了一句,姨妈第一次见我,不该给我一个红包做见面礼么?我就跟她说,姨妈年纪大了,也没退休金,也不能赚钱,给表哥带孩子,他们房子刚买刚装修,经济也不宽裕,我们不去在意这些,把自己该做到的做了,不去要求别人,我想这样做,这样想的话最起码自己会在很多方面都会心情更愉快


建筑执考小兵


我觉得凡是已婚的小辈到晚辈家多少不论都要买点,这是表表心意,哪怕没钱你买点水果什么的,有的说不懂单纯,但年轻人你自已都喜欢吃的,到长辈家怎能不买?这叫不懂事,不懂人情世故。就是自己父母,也要买点,毕竟你已结婚了,是一大人了,该表表自己懂事了!我大姐孩子小孩都已上幼儿园了,还是象在家没结婚一样没心没肺,从耒不知买东西回家,也不知上街买菜,做做家务,一回耒大姐忙里忙外,侍侯他吃喝拉撒,这要什么时候懂事?有一年,我姐开刀,儿子陪床就知看手机,也不倒杯水,削个水果什么!我一回家就跟我儿子说,大姨辛辛苦苦带大哥哥,你看哥哥什么都不懂,这样儿子以后还指望靠什么?我就对儿子说,你以后不能这样,但凡小孩吃的大人实际也要吃的,只是舍不得让给小孩吃,你小时妈妈在你感冒发烧吋怎么宝贝你的,等我年大了,你也学着怎样侍候我。现在儿子上大学了,每次回来都带点那儿的水果什么回来,虽然这儿都有买,而且用得都是我的钱,但我照样会说,儿子,谢谢你想着妈妈!我觉得教育就要从小开始,我大姐舍不得吃用,但教出儿子不懂人情世故,或者说没有情商,虽然你侄女己是教师,但不代表她就有情商,智商高了,情商低了,到那儿混日子也不会如鱼得水的。


手机用户71891992935


我也不喜欢带东西去亲戚家。。。不是不舍得买!就是懒!要是我觉得我空手去他们不高兴,下次我不去了!我同学战友来我家,我就要求千万别买东西!我们几个战友不管去谁家,都是不买东西!因为老家传统就是没结婚的人买东西去串门,别人父母还得回点东西,还要把钱藏在回礼的东西里!我觉得这样很麻烦!


邱天3405


这算啥,我孩子他舅开车从我们家路过,车上载着孩子他姥爷,他姨。到我家啥也没带,带他们去饭店大吃一顿然后摸摸嘴就走了。两个小孩子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姥爷,姨的喊着!我就看着不说话,看下次去你家还能喝上我带的茅台不!哼!


漂泊的大山


作者就是姨妈?越穷越大方,我真的就是这样的人,不是夸自己,就是骨子里不喜欢欠、拿别人的,甚至情愿别人欠自己的,且确实吃了些亏,。曾间接听到家里长辈亲戚说我有骨气,其实也知道现在的社会叫不圆滑,没办法,性格使然。说了这么多,我说的意思是我侄女什么的到我家,从不讨较是否空手,但每次肯定有东西给侄孙带走😂😂😂


饭团芥末


两方面的原因都有,本人就是这种类型。这是一种生活习惯,显得不懂人情世故,对此说三道四不太厚道。特别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人士,确实在这个方面“缺一根筋”。

记得1988年本人和同事一起到广州出差,突然想到从未见过表姨夫定居广州,于是就一起探望。因为当时电话没有普及,想到买了礼品万一找不到亲戚,礼品带在身上很不方便,于是就“空手”前往表姨夫家里。

虽然从未见过面,但是,表姨夫非常好客;拿出来荔枝招待我们,彼此一见如故。事后我们非常后悔,怎么没有带一点礼品?广东人称之为“手礼”,亦表示对主人家的尊重。

表姨夫事后亦无什么反感的表现,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是,这个教训至今记忆犹新。但是,在很多时候老是不涨记性,而且“IT男孩”的犬子亦是如此。哎,为人处世,很多事情是教不会的,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吃亏”的待人接物。

至于上升到“不懂礼貌”似乎有点夸张,充其量还是单纯;或者是知识分子的书生之见!



陆燕青


仔细阅读了很多的回答,也看了好多好多的评论,想了很多的事,不免感慨万分。堂堂中华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尊老爱幼,也讲究礼尚往来,更讲究平等互助。

下面就讲讲我的故事。

我是七0后,奶奶在我出生四个月之后仙逝。更没见过爷爷,据说爷爷在我父亲三岁时因故仙逝。

我有两个姑姑,还有一个和父亲同母异父的叔叔。

由于母亲和我奶奶关系不融洽,导致姑嫂之间的关系也很紧张。自从奶奶仙逝之后,姑姑们也时常上门,虽然她们大多数是逢年过节来给她们的父母上坟尽孝的,但每次母亲也是热情招待的。虽然那时的经济条件不好,但好歹也能让她们吃个饱。那时我们还小,姑姑们上门也会带些小糖果,及些小点心之类的,我小时候也没少吃。

母亲是位性格直爽又爱较真的农村妇女,七九年我们家盖新房,钱不够用。母亲让父亲去小姑家借点钱急用,父亲去了却一分钱没借来。从此母亲与小姑之间的关系就紧张起来,因为大姑嫁的是本村人,家里条件也不好,所以母亲没有让父亲去大姑家借钱。后来母亲去了她娘家借了钱,并得到我舅舅的大力帮助。舅舅当时在邻村当支部书记,我家那时䢖房的石头,砖头,泥土之类的材料都是舅舅让他们村里的拖拉机给运输的,而且还不在我们家吃饭。为此母亲也是非常感激我舅舅的,从此也奠定了母亲在我们家的主导地位。父亲由于去他妹妹家借钱无功而返,在家庭建设中无功。而母亲却恰相反,去娘家是满载而归,在家庭建设中是功成名就。所以父亲只好甘拜下风,对母亲是赞赏有佳,唯命是从,从此在家庭地位中是一落千丈。那又怪谁呢?只好怪他妹妹不给他这位兄长长脸了。

后来虽然我们家和姑姑家有来往,可那都是表面文章。每次姑姑来,母亲也是热情招待的,但她的心里早已经把姑姑踢出亲戚圈之外了,并且在心里把姑姑骂了个体无完肤。

姑姑仍旧每年逢年过节都要来我家给她父母上坟尽孝,每次依旧是带些小糖果及小点心给我和我弟弟吃。母亲也总是表面热情招待,背后骂姑姑困难时不借钱。父亲总是装作没听见,吃过饭就带姐妹去他们父母坟上烧纸上坟尽孝。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也成家立业了。姑姑们来我家时依旧会带一些小点心,小糖果,给我的孩子吃。虽然东西不多,但也是她们老人家的一片心意,这份情我是领的。

九六年秋,父亲因病去逝。我是长子,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作为姑姑们的娘家亲侄子,我承担了父亲生前的义务,每次都是我带俩姑姑及我俩姐姐去爷爷奶奶及我父亲坟上烧纸钱尽孝道。母亲对我姑姑不借钱的恨,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有些释怀,都是那时太穷惹的祸。

后来逢年过节,我也会偷偷的去看望我姑姑,顺便买些烟酒点心等食品去孝敬她。但总是得瞒着母亲,生怕惹她老人家生气,得不偿失。父亲去逝后,姑姑每次来也都主动找我母亲聊天。母亲也总是在姑姑走后,在我面前说姑姑比以前好多了,眼里有她,也比以前尊敬她了。我总是笑着对她说,这么多年了,您总是对过去的那些小事耿耿于怀,人家却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还不是以前太穷惹的祸。母亲就说,那是她对我有愧,对她死去的哥哥有愧。不过说实话,你姑姑对你这个娘家侄子却是真心的。以后要对你姑姑好些,不要学我。我和她之间的恩怨与你小辈无关。

母亲怎么也不会想到,我其实早就背着她向姑姑“行侑”了。为了她们老姐妹的晚年幸福快乐,我一如既往的默默努力着,无怨无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