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開完《汪曾祺全集》第一次編輯工作會議之後,我們就向社會發布消息,徵集汪曾祺散落在外的作品,得到了很多學者專家的支持,我們陸續受到好多人珍藏他的書信。汪曾祺先生當時看牙,他的牙從年輕時候看到老年,他在北京看牙的時候,認識的牙醫王歡提供好多封信,一下把書信量多出很多。”

昨天,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用解讀《汪曾祺全集》幕後的方式,紀念汪曾祺誕辰一百週年。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


編全集,主要是“全”。我們後來統計了一下,跟師大版的《全集》相比,我們新收的佚文數量增加很多,小說增加了28篇,其中25篇創作於民國時期。散文卷、談藝卷,大散文類的新收的文章一百多篇,也是很多。劇作新增7部。詩歌更多,北師大版的收了88首,我們收了250多首。

我們不僅把書畫題跋收進去,包括一些日常文書,丟了工作證什麼的寫的信函,還有思想彙報,這些找到都給收進去了,豐富了《全集》的內容。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這些新增的內容,一部分是汪曾祺先生的子女找到的,他們也是很注意收集父親這些散佚的文章,有線索就去查找。也有在家裡翻家底找到一些就馬上給我們。還有一些是學者在報刊上、雜誌上陸續發現的。還有編輯發稿過程中有一些線索又去追蹤查到的一些。幾個渠道彙集了相當可觀的內容,豐富了汪先生文稿的數量,拓展人們對汪曾祺先生文學成就的認識,增進對汪先生本人的瞭解。

戲劇卷,因為不斷髮現新的劇本,從一卷最後擴展成兩卷。而且到2018年的時候,失蹤已久的1962年油印版的《小翠》劇本竟出現了!於是一番排校、編輯,把當年要出版的計劃又推遲了。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汪曾祺書法

像書信卷題注,注收信人也不容易。有的收信人特別有名,像沈從文都知道。但有些人不太好查找。我們的原則是貼著這封信來注,要有助於讀者對這封信的閱讀,從汪曾祺和他的關係,為什麼給他寫這個信的角度來做工作。

還有增補缺漏,發現一些新的佚文佚信。上海學者楊新宇給我們提供好多佚文,我們很感動。因為好多學者發現一篇佚文,對於他們來說很辛苦的,發現了佚文一般都是要寫成文章再拿出來,因為佚文佚信出來以後就是見光死,自己的學術成果有可能就沒了。他沒有這種顧慮,發現了就給我們,所以我們很感動。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汪曾祺在家裡


在編輯過程中我們根據線索,在書信卷交稿之後,編輯通過一些線索找到將近50多封信,有的時候也是打好多電話找人,最後才能找到這個收信人,才能把這封信找出來。

我記得有一封信的排序,因為書信也是按照汪曾祺先生寫信的時間來排的,有一封信怎麼也斷定不了到底什麼時候寫的,我們從信裡查線索,那個信是寫給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的,這個信到底什麼時候寄的不能確定,我們輾轉找到社科院文學所的張伯江老師,他曾做過呂叔湘的秘書,我們通過他搞定了這封信到底是什麼時候寫的,解決了排序的問題。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汪曾祺印章


詩歌卷也有這個問題,有一些詩是題畫詩,沒有題目,分卷主編徐強擬了好多題目,他有古典文學修養,都擬得不錯。我在複審的時候,也給它規範,我記得一首是題贈作家張抗抗畫牡丹,他擬的題目不太確定是汪先生在張抗抗畫的牡丹圖裡題的詩,還是他贈張抗抗畫、又在畫在上面題的詩?所以要重擬題目,把意思確切的表現出來。

像戲劇卷也是,因為涉及到的人多,好多是京劇院集體創作,有時候是根據他人劇本改編的,題注就要把他整個的創作淵源捋清楚,這個劇本是哪幾個人寫的,這些東西都得捋順了。汪朝老師對這些事瞭解的比較清楚,她在這方面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要把這個題注寫成一個規範的模式,我複審時對戲劇卷每個劇的題注都做了規範。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汪曾祺書畫


作為組《全集》工作的主持人,小說卷的責編,還有四位同事,分作其他幾卷責編,我要全部複審一遍。分卷的主編,責編,他只是看他這部分東西,汪曾祺先生出去開會,賓館服務員叫陳月亮還是陳靚月,他在一篇文章寫的“陳月亮”,另一封信裡寫的是“陳靚月”,我在複審的時候突然看到了,趕快讓散文責編查到底是陳月亮還是陳亮月,這個單方面看不影響文章閱讀,但是整個來看你得統一吧。像這樣的一些瑣事,沒有多大學問,但是這些東西必須得規範。

比如集體合著作品,涉及到多位作者,我們編輯去找家屬授權,有的家屬年齡很大,有的還住養老院,也沒有手機,還有的涉及劇院,我們都必須得得到授權才能出版。找來找去也很耗時。所幸大家都很支持。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汪曾祺的老師沈從文老家


編輯出版《全集》是艱鉅而又瑣碎的編輯工作,同時也是艱深的學術工作,條件和能力所限,我們花這麼長時間傾歷打造的《全集》也肯定有種種不足之處,敬情讀者批評指正。

我欣慰的是,我們的錯是秩序中的錯,或者說有規規的錯,起碼我們把作品的條理,這個大的框架搞成了,這一點我們還是比較欣慰的。也非常感謝廣大讀者一直關注我們,經常問怎麼還沒出來,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讓我們不懈怠。


《汪曾祺全集》:新發現小說28篇,劇本7部,詩歌250多首,

《小翠》現代版


讀汪先生作品,感覺他是暖男,非常溫暖的一位作家,有才氣,懂得生活的藝術,雅俗共賞,跟底層人民非常融合,有才華的人一般比較高冷,汪先生是非常暖的人,所以讀者才會這麼多。

在今天汪曾祺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的日子,我們對這個《全集》所有的努力和努力不到之處,我們自己知道,天上的汪先生也知道。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