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荒城纪》中为什么族长可以决定林硭家的地?

郑极夫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就像电影里的李庄,即便现在,我们随手翻翻自己生活地区的周边地图,也会找到类似的地方。周庄、赵庄、王庄等以姓氏命名的村落。这些村落名字的由来都是因为村里绝大部分人拥有同一个姓,换句话说,他们来自同一个祖宗,人与人之间都有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

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是否会遇到如下两种情况:

1、大年初一,你穿着新衣服,你爸你妈领着你,挨个人家乱转。这是你七舅姥爷、这是你三叔、这是你四姨娘,这是你五爷爷,你爷爷表哥的五弟弟。有时候一上午会串十几个家门,磕头捣蒜,点头哈腰,装模作样地笑到面瘫。

2、李大哥因为打麻将少给了王大哥十二块五,两人推推搡搡。双方的爹妈闻讯赶来也不见缓和。这时,村里德高望重的李大爷,叼着香烟,背着手,一句滚犊子,纠纷平息,简单而潇洒。

我们为什么要走亲戚,认大小,敬畏村里的长者?

用现代话说,这是中国人自古的礼仪传统。可在古代,这些东西都来源一个名词——宗族。

民主法制社会,林硭家的地属于林硭个人,如果他不同意,天王老子来也不好使。族长只不过开个大会,便草率地决定征用,甚至还把当事人林硭关到了窑洞里。这样的暴力夺取行为,完全可以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但很可惜,林硭生不逢时。哪怕民国距离现代不远,可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处于蒙昧阶段。通俗点就是老百姓日常遵守的仍旧是封建时期的礼教。

封建时代,国家靠皇室宗族来传承。村庄作为传统中国最基层的单位构成,更是如此。

《荒城纪》中的李庄,它的产生过程为:很久之前有个姓李的大户带着全家老小落脚此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氏族群繁衍生息,人口越来越多,便形成了李庄。他们中辈分最高,血缘最纯正的李家后代,便是整个李庄的族长。族长根据某种制定的规则条例管理李庄大小事务,婚丧嫁娶、祭祀、土地分配等,类似皇帝的角色。这种规则条例叫族规,粗浅理解成宗族的法律也可以。(电视剧大秧歌就是典型的宗族关系)

当然,有人会问,即便是同属一个宗族,族长也不可能自带法律效应,说剥夺哪家的土地就剥夺哪家的土地?这根本毫无王法可言。

在此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我们现在张口闭口,人权、民主。这些在封建社会是没有的,李庄的村民所拥有的土地和姓氏,通通来自一个祖先。后代人能繁衍、能生存,依靠的都是祖宗留下的血脉、经验、财物、土地。中国人为什么会有祭祖的风俗?一方面是怀念先人,没有以前的他,就没有现在的你。另一方面是感谢祖先的馈赠。拿人家东西,就得听人家话,遵守宗族的规定,如果做不到,革除宗籍,净身出户,受道德谴责。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家庭关系能长久维系,无非也是这些原因。

李庄族长通过开大会,祭祀祖先、跨火盆、蒙红布一系列宗法手段,强制征用林硭的土地和院子,同时否决了他和李爱莲结婚的要求。虽然背后的目的狼子野心,但其实从族规上论,这是合情合理的。个人服从宗族,是封建时代的中国人恪守的伦理关系。而且征用土地还算小事,在古代,某些乱搞男女关系的族人,还会被宗族处以浸猪笼的死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