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曾经霸屏的那些大女主剧,已经悄悄退潮。

不是题材、视角不好,而是有太多剧打着大女主旗号,却拍成变了味道的“玛丽苏”。

在其中,观众很少能看到女主和生活的关系由理想驱动,只是开挂让所有男人围着她转。

塑造强大的女性角色,并不是只有将其粉饰成武则天这一种方式。

在这特别的一天,我又不自觉地想起2007年上映的电影《立春》,想起了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这是一个最卑微的人,却有着最伟大梦想的故事。

县城大龄剩女王彩玲,外表丑陋,却拥有美妙的歌喉。她心里埋藏着一个歌剧演唱家的抱负,于是一趟趟地往北京跑,砸锅卖铁也想弄个北京户口。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故事里的所有人都想去北京,谁又真正成功过。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她,充满向往和孤独。

王彩玲在踟蹰行进的路上也遇到过一些同类。

炼钢厂工人周瑜在广播里听到王彩玲的歌声入迷,借着学声乐的由头对她展开追求。

还有一个年年考不上美院的黄四宝,才气平平却心高气傲。他是比王彩玲还惨淡的同道人。所以,她觉得孤独的人应该相互慰藉。

在现实凡人和追求梦想的同道中人之间,她“宁要鲜桃一个,不要烂梨一筐”地选择了后者。

在逼仄灰暗的学校宿舍小屋里,王彩玲赤身裸体把自己献给他的画板,试图与黄四宝取得心灵上的联系。

王彩玲问心上人知道不知道契科夫的《三姐妹》——其中一个女孩,懂六国外语,却被迫住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

“在这种小地方,一个人懂六国外语,就跟六指儿一样,是个累赘。你明白吧,就像咱俩。”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可是他根本不想跟王彩玲“咱俩”,样貌的丑陋让对方觉得跟王彩玲亲近是一种巨大的屈辱——你歌儿唱得再好,但是你丑得让我恶心。

属于他们的故事最终悲惨收场,黄四宝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王彩玲推倒在众目睽睽的操场上,说,“你让我觉得,你强奸了我。”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黄四宝的粗鲁无礼,直接导致王彩玲的自杀。她穿着演出礼服,从高塔上跳下来,就像《托斯卡》里从古堡上飞身而下殉情自杀的女主角。

还好王彩玲只是摔断了骨头,总算活了下来。这是她第一次幻灭。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当小镇广播里王彩玲“不合时宜”,却高雅悠扬的美声响起时,所有形色匆匆下班赶路工人的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仿佛“这段空灵的音乐”不存在一般。这个细节预示着在这个地方,“王彩玲们”不被理解也是必然的。

他们根本“听不见”、“看不得”这种高雅的艺术,更遑论带来什么美的享受了。

在这样的背景里,胡金泉的出场注定也是悲剧。

一个芭蕾舞蹈老师,他走路时仪态万方,跳舞时窈窕翩然,时时刻刻挺直的腰板像天鹅一般。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可是,当他在小镇文艺汇演上以骄傲的姿态亮相,起舞时紧身的裤子把他的下体勾勒出隐约的形状。人群中传来的嬉笑和嘘声此起彼伏,他只得收起臂膀,缓缓落地,怏怏地钻进车子里。

这也是王彩玲的命运,她想唱到巴黎歌剧院,只为艺术和爱情歌唱。但是当她套上自己缝制的华丽戏服,开始歌唱,人也都跑光了。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胡老师对王彩玲诉说:“我一直像根鱼刺一样,扎在很多人的嗓子里。我真是个怪物,像六指一样。”

“六指”第二次出现,一语道破两人相同的境遇。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为了让自己不做一根鱼刺,只专注芭蕾舞,他借以强奸学生进了监狱。

王彩玲探监时,他穿着监狱的制服戴着镣铐,表情却平和轻松。

“我在里面挺好的,我这根鱼刺,终于从那些人的嗓子里拔出来了。我踏实了,大家也踏实了,实际上,我挺高兴的。这布鞋跟舞鞋差不多,还能立脚尖呢。”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他以一种看上去像是殉道的方式,放弃与现实的抵抗。理想退潮,每个人都最终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立春》给了王彩玲这样一个结局:她抛掉“调去北京歌剧团”的妄想,甚至去相了亲,换了职业。画面里,她娴熟地剁肉、卖肉。

现实如同她砧板上的菜刀,终于把她的理想之梦剁得粉碎,让她跌落人间重新做回凡人。

原先时常被她吟唱的《托斯卡》也成为命运的背景乐,她曾千百次问上帝为什么对她如此残酷无情,最终气息微弱,泯然无声。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这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平静的,关于卑微的小人物梦想破灭的故事。那个拼尽一生想要“生活在别处”的女人,最终被打败了。

顾长卫导演用镜头不断强调——命运这东西,你别不信,你更无法挣脱。

高傲如王彩玲,有了托斯卡的盼头,就要接受命运给予的无情折磨。

追求爱情如王彩玲,遭到心上人的厌恶;坚持“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等到真正被现实打败后,这筐烂杏儿还要跳出来羞辱她一番。

崇尚梦想如王彩玲,那就给一个编制谎言的徒弟来染指她的纯洁。

爱情留给好看又温顺的人,梦想留给会编造故事的人,王彩玲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那后来也什么都不能拥有。

白岩松看完《立春》后热泪盈眶,在给顾长卫的信息中感慨:

“《立春》反映的是大多数人或多或少的命运。王彩玲身上几乎有每一个人的影子,只是更多的人很快就放弃了。

王彩玲确实跟很多人的选择不一样,她是不停幻灭,然后理想重生。

她没有随便找一个男人把自己嫁了,而是去收养一个看起来像她一样并不完美的孩子。

北京户口对她已经没有意义。王彩玲真正需要一个舞台,一个有人听她唱歌的归属。她实现不了,那么梦想的舞台就化为人生,唱给自己、唱给她一个人的女儿听。

当王彩玲带着孩子来到天安门广场玩耍时,女儿已经会唱非常好听的儿歌了,富于旋律、富于味道。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她又听到了自己不停唱着的咏叹调,原来,理想还是深深地埋藏在她心里。

王彩玲是这个城市里永远不会庸常生活的人。她就是那根多出来的六指,突兀地存在于现实世界。

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是穿着臃肿的王彩玲跨上自行车,逆着风,拼了命地在没有人的路上骑着。

像《孔雀》里的张静初一样,骑着单车拽起一顶自己缝的降落伞,旁若无人地大叫着前行,仿佛孔雀真的开了屏。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一个巴掌自己拍给自己,一面墙自己堵住自己,

一朵花自己毁灭自己,一位女人自己嫁给自己。

这可能就是王彩玲一个人的战争。

“即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索性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所以,别用失败或者成功来定义王彩玲式的梦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活在蠢蠢欲动的状态里。

今天,我们特别想念那个蠢蠢欲动的王彩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