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南渠”现规范称“襄水”,檀溪又在哪里?


“南渠”现规范称“襄水”,檀溪又在哪里?
  • 东汉末年,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流传甚广,真可谓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巜世说》载:“刘表请先主晏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先主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走渡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先主曰:的卢努力,乃一跃三丈,遂得过。”从这段记载,充分说明襄阳城西确有檀溪这一地理实体。根据巜水经注》等史书记载,还原东汉末襄阳城西、南地貌如下。
  • 襄水(檀溪)自岘山主峰扁山下泉山坑起源,向西北流经六、七里,到今尹集街以东位置,折向正北又流六、七里进入鸭湖。鸭湖以上部分,史书记录模糊,没有名称。鸭湖本为汉江襄阳段南支故河床。此时,她的东向、北向都和汉江依旧连通,但汉江来水的流量已被控制。河床在平日好几丈宽,但淤泥不少。鸭湖以下部分,往北一直到汉江,在当时被称为檀溪;往东部分,明朝以前称襄水。一段时间,也有称檀溪的。按刘备当时的行走路线,跃过的应该是这一段。
  • 随着老龙堤把汉江来水截断,鸭湖没有了汉江水补充,逐渐委缩,向北的河道(檀溪)最先淤平。据史书记载,晋胡烈筑堤补缺,加之以后的修筑,使老龙堤渐成一个完整的大堤,檀溪受阻。根据唐宪宗这一时期的记载,檀溪已涸,后垦为耕地。
  • 为使后人对三国踪迹有所了解,襄阳城西,历史上曾经立过一通“檀溪胜迹”石刻,但早已散失。建国后,成立檀溪大队,并把此地东西向的主干道命名为檀溪路,以此铭记不忘。如今檀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个中高档的楼盘建成入住,整个檀溪地区已成宜居之域。
  • 今日在真武山下所见到的“檀溪”和“马跃檀溪遗址”石刻,为1981年所刻。刘备马跃檀溪时留下的马蹄子印痕,乃是石灰岩溶形成的一个小孔,方位大致相符,借此以慰籍有兴前来访古探胜的游者。实际的位置,应该上岸后有路,直接能去南漳水镜庄。再往西一段能达到此条件的地方应更令人称是。


“南渠”现规范称“襄水”,檀溪又在哪里?
  • 按照“一心四城”各自的发展定位,襄阳市襄城区重点发展文化教育旅游产业。根据史志多数的记载,这一流域确定名称为襄水。已拆楼多座,让其重见天日,恢复其潺潺流水的原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