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CKD4-5期临床特点和治疗-如何正确认识血肌酐升高的临床意义?

血肌酐528-707umol/l(6-8mg/dl):相当于CKD4期,准备肾脏替代治疗阶段:此期患者肾功能持续下降,各种并发症不易很好的控制,极易发生难治性高血压、少尿、心衰、肺部感染、肾性骨病和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应保证患者能量及营养的摄入,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必要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此期加强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前的健康教育,做好动静脉内瘘科普知识跟进或腹膜透析基本知识普及,建议尽早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或腹膜透析治疗。

血肌酐>707umol/l(8mg/dl):相当于CKD5期,主要是肾脏替代治疗。此期当患者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乏力、恶心、呕吐不止等;明显的水钠潴留,如浮肿、血压显著升高、高容量性心力衰竭征兆;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血钾≥6.5 mmol/L或较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则应随时作好思想准备,进行血液净化治疗。透析治疗分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若血管条件良好,一般建议患者做左上臂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内瘘成熟至少需要4周时间,最好等待8~12周后再开始动静脉内瘘穿刺。血透治疗一般每周3次,每次4小时。在开始血液透析1-2周内,尿毒症症状逐渐好转。如能坚持合理的规律透析,及时适应生活方式改变,大多数血透病人的生活质量会显著改善,不少病人能存活15~30年以上。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应用自身腹膜的滤过与透析作用,持续地对尿毒症毒素进行清除,居家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每次1.5~2L,6小时交换一次,每天交换3-4次。

尤其适用于年轻人、有心血管合并症的病人、糖尿病病人、小儿病人或作动静脉内瘘有困难者(参见好大夫科普文章《为什么年轻尿毒症患者治疗首选腹膜透析?》)。

如果有肾移植需求的患者,病人通常应先作一段时期血液净化治疗,首选腹膜透析,待机体病情稳定并符合有关条件后,则可考虑进行肾移植术。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使患者身体状态几乎完全康复。肾移植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硫唑嘌呤和(或)麦考酚吗乙脂(MMF)等,务必定期随访医生,复查尿常规、生化全套和相应药物的血药浓度,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更早地关注血肌酐水平,更早地发现、预防和干预CKD,可以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降低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