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快告诉拳友们,千万别再用脚蹬地练太极拳了,太极拳不是那样练的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秘密又是很多人不爱听的,这包括无论是专家们还是太极拳教练员们,甚至是一些名师们!但对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而言却是受益匪浅的。


什么秘密呢?就是练太极拳当中有关蹬地的问题。不知道你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是否被告知,出去的式子,后腿要蹬地。如果有,那真是你练太极拳的不幸,如果没有,那是你练太极拳的大幸。


为什么说蹬地是不对的呢?这就是太极拳是一种所谓的“反常道”的所在。但这又是最为科学的所在。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

从佛法而言,大千世界,眼看心知者皆为假象。此言不虚。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事物以及事情的内里本质。就拿蹬地这个事情来说,我们的本意是想通过这个用力行为而将动作做的舒展,乃至将力向上传导而作用到手上。但实质上,太极拳这么练却是错的。


从物理学原理而言,有作用力才能有反作用力。那么我们练拳当中的松沉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给地面一个充分的作用力,进而为反作用力做好前提条件。这是没有错的吧?而力的能够充分传导靠的是导体的属性,而不是导体自身的附加力。太极拳练的就是这个。所以,有“用意不用力”的独特练习要求。


快告诉拳友们,千万别再用脚蹬地练太极拳了,太极拳不是那样练的

故在练太极拳的过程中,要把自己松下来,前期目的是理顺周身属性不一之处。这必须要通过十三势独特的无极桩练法而不可。通过这种无极桩既让自己能均匀的松沉到脚上,同时也让自己形成一个新的导体。

而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形成必然条件的基础上,力的充分传导,也就是所谓的节节贯穿——其根在脚,发之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才能得以完全的实现。如果在此过程中,脚出现了蹬地的情况,那么就犹如绳子上绑了个其它属性的东西,破坏了反作用力的完整传导。所以,出去的式子后腿蹬地是极为错误的。那是把长拳一类的练法拿到了太极拳当中来了。


有人或许会说了,不蹬地,力怎么能传导上来?这就是用腰的奥妙了。很多人有腰不会用腰,以为围绕着腰的一圈叫做用腰,那是大错特错的。太极腰,太极腰,太极无腰练不高。《太极十三势行功歌》开篇就点明切要:“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总势就是枢机,关键,总则的意思。腰隙非腰圈,转腰也。

借地之力就是依靠腰的作用,以及身法八要的始终维系(气贴脊背的练法)而得以实现最终的形于手指的。太极拳是一门讲道理,重道理,合道理的技术。是很与我们平时的运动习惯,思维理解不同的运动。想要在太极拳上品味它的理趣,感受它的不同,请不要再蹬地了!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以及评论,把你想说的都写下来吧!

天下太极是一家,理虽同但法不一,各家各练法,传播正确练法练功不练招,请持续关注“太极的秘密” 交流请私信!---《文宇太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