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二戰中,為何日本兵對大佐這個職位夢寐以求呢?

日本軍隊登基森嚴,一般士兵成不了軍官

大佐是軍銜,而並非職務,想要當大佐對於大部分的日本軍人來說都是夢寐以求的,但是日本士兵是不可能晉升到大佐的,只有軍官才能夠通過晉升成為大佐,日本的軍官是從軍校畢業後就擔任軍官,從來沒有當過士兵,也就說,日本士兵不可能晉升為軍官,更別提什麼大佐了!

二戰中,為何日本兵對大佐這個職位夢寐以求呢?

日本的軍銜排序跟正常國家不太一樣,日本分為將官、佐官、尉官,佐官也就相當於大部分國家的校官,少尉之下是准尉,算是預備軍官,然後是曹長、軍曹、伍長,相當於士官了,曹長相當於上士,軍曹相當於中士,伍長相當於下士,對於大部分士兵來說,能夠當一個曹長已經很不容易了。

日本的最小作戰單位是分隊,每個分隊有13個人,其中包括一個分隊長,也就是軍曹,四名機槍射手,其中有一名是伍長,這些一般都由士兵來擔任,主要是幫助管理士兵。

也就是說,日本士兵可以勝任為伍長,然後是軍曹,最後能夠升任為曹長。

在分隊的上一級是小隊,小隊由小隊長來負責指揮,這個小隊長一般都是日本軍校畢業的少尉來充當,曹長不能擔任小隊長,只能擔任中隊副,當軍校畢業的小隊長不斷升遷後,曹長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並且負責協助下一個軍校畢業的小隊長,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日本軍營就是“鐵打的士官流水的軍官”二者不可逾越。

二戰中,為何日本兵對大佐這個職位夢寐以求呢?

相反,在戰爭時期中國軍事教育落後,所以士兵也有可能晉升為軍官,比如馮玉祥就是丘八出身,也就是大頭兵當上去的,而美國因為是軍隊人數膨脹,所以以前是教書的,在戰爭中也有可能被提拔為軍官,日本重視軍國主義教育,因此,從來就不缺乏軍校畢業的學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大佐是一個什麼樣的級別呢?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的日本軍官來說,大佐還真就是夢寐以求的軍銜。大佐在職務上可以擔任旅團或者聯隊級別的軍事長官。

一個標準的聯隊有3800多人,相當於中國的一個旅長。

二戰中,為何日本兵對大佐這個職位夢寐以求呢?

在大多數的電視劇中,我方人員想要殺一個日本軍官簡直不要太容易,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李雲龍從正面突破坂田聯隊的包圍,一炮轟了聯隊指揮部,幹掉的可能就是一個大佐。而李雲龍在伏擊華北日軍觀光團的時候,更是一下子幹掉一個少將,六個大佐,這其實是不可能的。

大佐在日本是僅位於少將的軍銜,日本沒有準將這樣過度,所以大佐的含金量就高了,在整個抗戰中,中國真正擊斃的日軍少將以上軍銜才40多人,其中還有不少生前是大佐,死後追晉為少將。

可見,對於日本軍官來說,當一個大佐並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