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蘇聯是二戰的發起國?

暴風城花園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實際上蘇聯和德國其實都是一丘之貉。我們現在所共知的就是二戰時期英法蘇聯三國聯盟戰勝了德國。但實際上英法和美國與蘇聯只不過是因為利益走到了一起。實際上在二戰初期英法都差點和蘇聯打起來。如果希特勒沒有急於發動戰爭的話,那麼發起戰爭的就一定是蘇聯。



蘇聯的野心並不遜色於德國。二戰初期當時還沒有什麼聯盟和陣營。大家互相之家都是各自為戰。德國在吞併了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地並且和瓜分了波蘭之後已經開始對蘇聯造成了威脅。因為蘇聯一直以來都夢想能夠重新歐洲。而東歐一直被蘇聯視為囊中之物。現在東歐大半被德國佔領了。肯定蘇聯是會有威脅感的。當時蘇聯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正急於組建“東方戰線”。所以蘇聯接連吞併了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波羅的海三國,之後又侵佔了羅馬尼亞的部分領土,再加上和德國瓜分掉波蘭領土。蘇聯想要的東方戰線已經初步得到實現。從這一點看,蘇聯和德國沒什麼兩樣,都是侵略。


在德國鞏固東歐勢力的時候,蘇聯也並沒有停止侵略的步伐。當時的芬蘭的領土位置對於蘇聯的戰略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蘇聯開始對芬蘭露出利爪尖牙要求割讓芬蘭領土給蘇聯。蘇聯要求芬蘭把卡累利阿地峽的邊境北移40公里,並把芬蘭灣內的幾個島嶼和雷巴契半島割讓給蘇聯;其次芬蘭把漢科半島租借給給蘇聯30年。芬蘭對於蘇聯的貪婪實在忍無可忍了。所以芬蘭開始請求英法等介入,並且拒絕蘇聯的要求。談判不成蘇聯就改為武力侵略。於是蘇聯製造了所謂的“曼尼拉事件”,並以此為藉口廢除《蘇芬互不侵犯條約》,於11月30日對芬蘭宣戰。戰爭初期,蘇聯調動了五個集團軍,約50萬的兵力,還動用了一萬架飛機、九千多輛坦克。開始進攻芬蘭。


蘇聯和芬蘭的戰爭爆發後,英法兩國感受到了蘇聯的威脅。並且蘇聯對於英法的警告置之不理。這使得英法極為憤怒。所以英法國家內部開始出現了對蘇聯宣戰的言論。英法初期只是給芬蘭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至於出兵芬蘭還在計劃之中。等英法有了確定的作戰計劃後。芬蘭已經挺不住了。開始和蘇聯和談。最終芬蘭戰敗被蘇聯吞併領土。英法和蘇聯夜沒有發生實際的衝突。

實際上我們可以得知,蘇聯在二戰時期也不過是一匹貪婪的狼罷了。他做的事情和德國別無二差。同樣是侵略吞併。只不過後來因為實力和利益關係與英美走到了一起。轉身一變成了“好人”。實際上在被蘇聯侵略的那些國家嚴重。蘇聯比德國更可惡。

實際上在二戰初期英法還曾經策劃“長矛行動”轟炸蘇聯油田的計劃。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蘇德兩國都打破了英法想要的禍水東引政策。而根據協議蘇聯會向德國提供原材料。特別是石油。從而讓德國在戰爭期間經濟保持運轉,並且打破盟軍的海上封鎖,因為在一戰期間,英法對於德國的海上封鎖導致德國原材料緊缺。而蘇德簽訂條約之後,雖然蘇德雙方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罷了。但在英法眼中蘇聯和德國這已經是結盟了。為了打擊德國的石油來源英法計劃了“長矛行動”。


在“長矛行動”行動計劃中。英法決定由100架轟炸機從伊朗,敘利亞以及土耳其起飛,在夜間發起對蘇聯油田的戰略轟炸行動,並且持續攻擊蘇聯在高加索地區的油田。而根據現代軍事專家對分析。如果當初英法真的實施了對蘇聯的轟炸。那麼結局之後兩種可能性。第一,英法等貿然舉動激怒蘇聯,導致蘇聯和德國真正的聯手。第二,英法轟炸蘇聯油田會給蘇聯造成很大的傷害。在蘇聯和德國對峙過程中,英法此舉很可能會起到幫助德國的作用。因為當時德國的石油來源蘇聯只佔了一小部分 德國大部分石油來源於羅馬尼亞。從這裡可以看出,在英法的潛意識裡他們是把蘇聯看作是敵人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書


當德軍擊潰波蘭大軍之後,剩下的就是圍攻波蘭的首都華沙了,為了減少德軍的傷亡,於9月16日,德軍向固守華沙的波軍投放了投降文件(但波蘭人拒絕了)。

而蘇聯早在8月23日就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個條約中的秘密條款已經將波蘭納入了兩國的分贓範圍,希特勒也暫時免去了兩線作戰的後顧之憂。

所以,斯大林必須要趕在波蘭投降前出兵,否則等德國控制波蘭之後,蘇聯到時連喝湯的機會都沒了,要不只能哈下腰來跟希特勒要田要地,這不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鐵腕政治人物斯大林的風格。

因此,就在德軍投放投降文件的第二天,也就是9月17日凌晨,蘇聯集結了20多個步兵師、15個騎兵師和9個坦克旅,共60萬大軍開始進入波蘭東部,波蘭也從此雪上加霜。


就在蘇聯和德國的兩面夾擊下,擁有4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3400萬人口、100多萬軍隊的波蘭,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滅亡了,其中蘇軍俘虜了21萬波軍。

如果將蘇聯說成二戰的發起國之一,那蘇聯表示這個“鍋”我可不背。一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波蘭為了“波蘭走廊”東面的邊境曾和蘇聯大打出手,由於當時蘇俄國內正在爆發革命,根本無暇顧及波蘭戰事,因此倉促向波蘭達成和解,潦草地結束了戰爭,並簽訂了《里加和約》。


而這個里加和約達成的前提條件是,在有爭議的領土上,蘇聯必須做出了大讓步,並向波蘭支付了高達三千萬的盧布作為經濟補償。因此,斯大林一直想著有朝一日能廢除這個不利於蘇聯的和約,剛好希特勒“有眼”,對波蘭垂涎很久了,也給了斯大林這個機會,蘇聯可以冠冕堂皇地說為只不過是在維護國家的“利益”。

如果說蘇聯是二戰的發起國之一,那英、法兩國也難辭其咎。德國閃擊波蘭前夕,法國曾和波蘭簽訂了協議,法國承諾在波蘭被入侵的15日後加入戰爭,援助波蘭,而英國就在德國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第三天,和波蘭簽訂了軍事同盟條約。可悲的是,波蘭過於相信英、法兩國的嘴臉而疏忽了防禦,波蘭成為了二戰大國爭霸的犧牲品。

就在戰爭打響的當天,十萬火急的波蘭拼命地向英法求救,而兩國乾脆裝聾作啞,直到9月3日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英法迫不得已才正式向德國宣戰。但是,英法百萬大軍千呼萬喚,就是始出不來,法國100多個師躲在工事背後喝著紅酒消磨時光,英國只派了四個師來“觀戰”,而此時的德軍在西線不過20多個師,英法兩國喪失了最有利的戰機,眼睜睜地看著波蘭人民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英法兩國難辭其咎。


賽門軍略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示蘇聯也是二戰的發起國。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網友對在二戰中的蘇聯有這樣的看法呢?


實際上在二戰前期,蘇聯也同德國一樣,都是一個入侵他國的國家。1939年,蘇聯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緊接著德國入侵波蘭,而蘇聯也趁機從東部派兵進攻入侵波蘭。波蘭軍隊在損失了幾萬名軍人與平民的代價後宣佈投降,蘇聯與德國瓜分了波蘭。

在蘇德兩國瓜分了波蘭不久後,蘇聯又舉兵入侵芬蘭,這一戰就是打了數個月的“冬季戰爭”。往後從1940年開始,德國接連著入侵了丹麥、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國。而在東邊的蘇聯也沒有閒著,入侵操縱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的政權,強行把這幾個國家納入蘇聯版圖。


從二戰前期的局勢來看,蘇林對他國的侵略根本不亞於德國。但戰後為什麼沒有把蘇聯列為二戰發起國呢?

根本原因就是這個黑鍋都丟給德國背了,正所謂“成者為王 敗者為寇”,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作為二戰勝利國的蘇聯來說更是如此。


從歷史的種種角度來看,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只有自身強大才能不被他人侵略,才能保衛國家與人民的利益不受損失!

❤頭條@軍器戰位 報道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二戰前日本的實力有多強?] 私信回覆:二戰 領取二戰秘聞。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 每天為你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實際上在二戰前期,蘇聯也同德國一樣,都是一個入侵他國的國家。1939年,蘇聯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條約,緊接著德國入侵波蘭,而蘇聯也趁機從東部派兵進攻入侵波蘭。波蘭軍隊在損失了幾萬名軍人與平民的代價後宣佈投降,蘇聯與德國瓜分了波蘭。在蘇德兩國瓜分了波蘭不久後,蘇聯又舉兵入侵芬蘭,這一戰就是打了數個月的“冬季戰爭”。往後從1940年開始,德國接連著入侵了丹麥、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等國。而在東邊的蘇聯也沒有閒著,入侵操縱了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的政權,強行把這幾個國家納入蘇聯版圖。

希特勒對於發動戰爭的預謀由來已久,上臺後秘密整軍備戰、大肆鼓吹極端民族主義等行為就能得到佐證;而且在希特口授自傳《我的奮鬥》一書中就已經系統的闡述了通過擴張生存空間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理想。縱觀當時的歐洲秩序: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對於一戰的結果耿耿於懷、並且渴望獨霸鰲頭;在德國西邊,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經歷一戰後疲態漸露、大勢不再;在德國東邊,橫跨歐亞的蘇聯正在崛起且政治意識形態完全對立。這為德國的擴張創造了充足的條件和藉口。

英國和法國想趁機將禍水東引到蘇聯,而莫斯科則秘密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暫時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客觀而言,西歐與蘇聯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德國的擴張製造了條件。

所以在二戰爆發的前因當中,蘇聯和英法扮演的都是投機者的角色。蘇聯趁德國發動戰爭之際吞併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緊接著又入侵芬蘭;但不能將蘇聯與芬蘭的戰爭單純的看作是二戰產物。英法沒有對蘇俄宣戰,同時,蘇俄在1941年6月之前根本沒參加戰爭,也沒有進攻英法,還有二戰時蘇俄是消滅德軍的主要力量及蘇俄800萬紅軍的犧牲,三千萬平民傷亡的損失,憑這幾點,蘇俄不是二戰的發起國!


經常用了


在提這個問題之前先了解一下1939年蘇聯出兵波蘭的前後經過。

早在1921年3月18日,蘇聯和波蘭簽訂了里加和平條約,雙方重新劃定了蘇波邊境,條約規定俄國曆史上的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劃歸波蘭。

1939年8月,蘇聯在英法和德國之間務實而理智地選擇了德國做朋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雙方也同時簽訂了瓜分波蘭的秘密協議,規定了雙方在波蘭的勢力範圍。

當時德國和波蘭的戰爭已經迫在眉睫,蘇聯如果選擇英法做朋友,就意味著將要幫助波蘭,馬上和德國進入交戰狀態,而英法則在西線坐山觀虎鬥。此時的蘇聯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斯大林顯然看穿了英法禍水東引的伎倆。

1939年9月1日,德國發起了對波蘭的戰爭,但蘇聯並沒有同時出兵。

9月3日,法國和英國向德國宣戰,但法國並沒有遵守之前1939年5月19日法國和波蘭簽訂的法波軍事協定中規定的時間表在西線向德國發起主動進攻。

9月16日,波蘭政府越過邊境逃往羅馬尼亞。

9月17日,蘇聯政府宣佈:由於波蘭政府已不存在,蘇波里加和平條約已不再有效,同時為了保護波蘭東部的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蘇軍將進入波蘭東部。

9月18日,蘇德兩軍在佈列斯特會師。而德國按之前雙方規定的勢力範圍,退出了部分德軍已經佔領的波蘭東部國土。

總結:斯大林對出兵波蘭的時機把控可謂讓人歎為觀止,無論從法理上和倫理上都找不出任何漏洞,更何況蘇聯的絕對實力擺在那裡,英法雖然對蘇聯恨得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

如果說蘇聯是二戰的發起國,那英法則是二戰爆發的始作俑者,沒有英法的不斷縱容,哪來的德軍閃擊波蘭?試問蒼天曾經放過誰,後面的法國戰役和蘇德戰爭都讓各方嚐到了縱容魔鬼和與魔鬼做朋友的的代價。

(1939年8月蘇德雙方簽定互不侵犯條約,後面是看穿一切的鋼鐵慈父)

(英法對蘇聯的恨意貼切地體現在這幅漫畫上,也貼切體現了那些說蘇聯是二戰發起國的人的心態)


anderain


斯大林二戰元兇之一

正是德蘇狼狽為奸瓜分歐洲挑起二戰

德國敢挑戰英法 正因為有蘇聯作後盾 蘇聯是納粹德國頭號幫兇

但又各自心懷鬼胎想滅對方 都不是好鳥

只不過德國先下手為強 所以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斯大林不是呆子 能眼睜睜看著德國吞併歐洲麼

斯大林知道希特勒極端仇共 最終目標就是蘇聯

希特勒剛上臺 斯大林就怕的不得了 連忙聯繫英法想對付希特勒 結果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奉行種族主義的希特勒最恨的不是英法 雖存矛盾及仇恨 但畢竟是親兄弟 痛打羞辱一番就行

但斯拉夫人在他眼裡是劣等民族 再加上仇共 是應該被徹底清除的

而希特勒上臺後才明白蘇德早有合作 且利益巨大才沒首先對付蘇聯

斯希兩人都明白一山不容二虎 戰爭是遲早的事

蘇聯人口及工業產量是德國幾倍 國土及資源更是德國所不能比 沒有蘇聯支持德國軍工做後盾 納粹也不可能單挑英法

戰前為做好防禦甚至進攻 侵佔了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土 併吞波羅的海三國 和德國瓜分波蘭 建立了烏拉爾軍工基地

只不過斯大林怎麼也沒料到希特勒是瘋狂程度 先下手為強了

而自己戰前做的充分備戰 在德軍面前如此不堪一擊


15850


這種說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一些德國的有關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密約檔案被美英盟軍繳獲,西方國家輿論和冷戰後一些東歐國家長期以此攻擊斯大林而製造出來的說法。直接原因是蘇聯和德國共同攻擊並瓜分了波蘭!

這種說法顯然有失公允!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國家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數十年來矛盾積累所致,戰前所有的國家包括德國在內都在極力的避免第一個加入戰團。

蘇聯是全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法西斯主義在意識形態上都是極端對立的。當然這還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因為蘇聯繼承了過去沙皇俄國龐大的領土和廣袤的資源。歷史上,歐洲國家崛起後都會把入侵俄羅斯當做必修課。因此,只要是歐洲大戰爆發,無論是過去的沙皇俄國還是當下的蘇聯,都不可避免的要捲入戰團。

在戰爭爆發前,蘇聯曾經謀求與英國、法國建立反法西斯同盟,東西夾擊如日中天的納粹德國。但是英法自恃有英吉利海峽和馬其諾防線兩條天險,對於蘇聯的建議十分冷漠,簡而言之就是隻想享受權利不願承擔義務。比如蘇聯和法國、捷克斯洛伐克簽署互助協定,但是法國卻以馬其諾防線無法進行大規模攻擊行動,並且不能踐踏低地國家為由無法在德國攻擊蘇聯和捷克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反過來自己在受到德國攻擊時蘇聯和捷克卻要全力以赴的幫助。而英國則在東非埃塞俄比亞問題上“綏靖”意大利,在遠東的中國“綏靖”日本,在中東歐的捷克、波蘭問題上“綏靖”德國,這不僅僅是為了促成蘇德火併,更希望是整個法西斯陣營集體圍毆蘇聯。等到德意日蘇殺得筋疲力盡時,英國、法國還有美國再以“為了和平”參戰,坐收漁利。

面對這樣一個空前廣泛的反蘇既定同盟和潛在同盟,此時的蘇聯當然不會無動於衷。

自九一八事變起,蘇聯便積極改善與中國國民黨政府自20年代末惡化了的雙邊關係。中日全面戰爭爆發後,蘇聯取代德國成為中國最大的武器援助國,並且蘇聯在遠東的中蘇邊境部署重兵,警惕日本北進。最後通過張鼓峰、諾門坎兩場局部戰役徹底堵死了日本北進的道路,免除了東面的威脅。

穩定了亞太,蘇聯開始著手處理歐洲問題。巧合的是,自英法德《慕尼黑協定》後,德國很快將其單方面撕毀,一口吞下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緊接著又將矛頭指向了曾經花費大力氣改善了關係的波蘭。波蘭本是英、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從解體的沙皇俄國中剝離出來的獨立國家,目的也是為了牽制蘇聯和德國。後來德國為了改善同英國的關係,避免兩線作戰之憂,不惜花大力氣改善同波蘭的關係。但是德波的矛盾不是靠一紙同盟協定就能改善了的,但澤問題就是不可調和的焦點。德國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匈牙利也都臣服,於是開始謀求解決德波之間的歷史遺留問題。對此,德國不惜單方面撕毀1935年簽訂的《德波互不侵犯條約》,陳兵德波邊境。

英國和法國此時終於醒悟到德國法西斯的醜惡嘴臉,開始謀求與蘇聯改善關係。但是英法對於蘇聯的看法始終停留在一戰前的沙皇俄國上——體量龐大卻不堪一擊。因此,英國和法國雖然想要改善與蘇聯的關係,卻還是一副腰來腿不來的半吊子。

蘇聯人看見英國人和法國人只享受利益不願承擔義務的可憐相,也就不敢再抱太多幻想,因為德軍的戰車已經在德波邊境準備發動了。一旦波蘭被德國吞併,那麼下一個就輪到了尚未做好戰爭準備的蘇聯。而德國也擔心吞併波蘭會引發歐洲各大國群起而攻之,重蹈一戰時兩線作戰的困境,因此也在謀求與蘇聯改善關係。蘇德雙方於是一拍即合。

蘇德同盟的第一個成果就是瓜分波蘭。說是瓜分,實際上蘇軍進入波蘭時波蘭政府已經被德軍打得逃到倫敦,整個波蘭東部完全處於無政府狀態,蘇軍進來後基本上沒有遭遇任何抵抗,與其說是瓜分不如說是趁機掠奪戰利品。這和當初英國、法國綏靖德國犧牲了大批歐亞非國家的利益有著天壤之別。

所以,蘇聯作為二戰發起國的說法是一種不瞭解歷史或者片面瞭解歷史的說法,不足為信。


大將軍威武K


關於“蘇聯是二戰發起國”這一觀點,筆者認為並不嚴謹或者說並不成立。所謂“戰爭發起國”顧名思義就是主動挑起戰爭的國家,但如果回顧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誘因、導火索以及爆發等環節,蘇聯都不符合“主動發起”的條件。

希特勒對於發動戰爭的預謀由來已久,我們從其上臺後秘密整軍備戰、大肆鼓吹極端民族主義等行為就能得到佐證;而且在希特口授自傳《我的奮鬥》一書中就已經系統的闡述了通過擴張生存空間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國的理想。

縱觀當時的歐洲秩序: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對於一戰的結果耿耿於懷、並且渴望獨霸鰲頭;在德國西邊,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在經歷一戰後疲態漸露、大勢不再;在德國東邊,橫跨歐亞的蘇聯正在崛起且政治意識形態完全對立。這為德國的擴張創造了充足的條件和藉口。

當德國在1938年初吞併奧地利後,希特勒的勃勃野心昭然若揭;與此同時,英法一味放縱的綏靖政策更是滋長了希特勒的膽大妄為。在德國窮兵黷武這件事情上,無論是英國、法國還是蘇聯都沒有真正想要制止,反而都想借德國之手鏟除異己。

英國和法國想趁機將禍水東引到蘇聯,而莫斯科則秘密與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暫時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客觀而言,西歐與蘇聯的矛盾也在很大程度上給德國的擴張製造了條件。

所以在二戰爆發的前因當中,蘇聯和英法扮演的都是投機者的角色。蘇聯趁德國發動戰爭之際吞併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緊接著又入侵芬蘭;但不能將蘇聯與芬蘭的戰爭單純的看作是二戰產物,而是從十七世紀大北方戰爭後圍繞波羅的海的宿怨。

綜述而言,蘇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讓希特勒擁有了一個暫時穩定的大後方、冬季戰爭中蘇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力增強了希特勒擴張的信心。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蘇聯肯定不是二戰的發起國!


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幸運的復國,不但如此,還趁俄國十月革命,國內混亂,英法美等國聯合干預俄國革命的機緣下,渾水摸魚的從蘇俄手中搶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要知道,當時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是蘇聯的一部分,這些土地上生活著的都是蘇聯人,更大的樑子是波蘭屠殺了45000名紅軍戰俘,這樑子讓蘇俄耿耿於懷!

波蘭國家不大,亡國幾百年,於一戰復國,由於有英法支持,當時也算是歐洲第七強國,從復國的那一刻起就懷著恢復大波蘭的偉大夢想,大波蘭就是從波羅的海到黑海,所以剛復國就對蘇俄、立陶宛等國提出領土要求,之後甚至在1938年聯合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在波蘭被蘇德滅亡的前一年,波蘭的國土仍在大波蘭的偉大夢想中擴張!!

波蘭和德國聯合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後,德國越來越強大,納粹們瘋狂的叫囂為一戰復仇,英法蘇都感到害怕了,在1939年3月,蘇聯提議召開蘇、英、法、波、羅、土6國會議,共同商議歐洲集體安全的問題,英國希望聯蘇抗德,最後提出蘇、英、法、波四國《無條件保障宣言》圍堵德國,在斯大林同意的情況下,波蘭反對,結果就是把蘇俄推到德國的一方,蘇聯跟德國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再次聯手把波蘭瓜分了。波蘭的國土大半來自德國和蘇俄,在德國和蘇俄國力恢復的情況下破壞英法聯俄抗德的戰略目標,同時三面不討好,實在是愚蠢之極,德國閃擊波蘭,蘇俄在背後捅波蘭刀子,幾乎沒付出什麼代價,蘇俄就奪回了2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而英法聯俄抗德的戰略失敗,又沒有那個實力出兵波蘭跟德國和蘇俄打仗,所以只能看著作死的波蘭給瓜分,這真的不能怪英法!

德國閃擊波蘭,由於英法波有盟約,所以英法向德國宣戰,但是,這個盟約不包括蘇俄進攻波蘭,所以英法沒有對蘇俄宣戰,英法希望德國繼續東進蘇俄,或者,在德國西進法國的時候東面牽制德國!

由於,英法沒有對蘇俄宣戰,同時,蘇俄在1941年6月之前根本沒參加戰爭,也沒有進攻英法,還有二戰時蘇俄是消滅德軍的主要力量及蘇俄800萬紅軍的犧牲,三千萬平民傷亡的損失,憑這幾點,蘇俄不是二戰的發起國!


愛歷史的豬


如果說支持納粹德國就是二戰的發起國,那麼為德國發展提供大量經濟支持的美國,難道它也是二戰的發起國?還有英法,在納粹德國入侵蘇臺德地區,在不斷擴充軍備的時候,奉行綏靖政策,作壁上觀,使法西斯勢力逐漸瘋狂起來,那麼他們算不算二戰的發起國?他們只是沒有出兵支持納粹,但所作所為無不在推動戰爭的發展!

的確,納粹德國發動侵略戰爭之初,蘇聯就是主要的“幫兇”。1939年8月,蘇聯和德國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之後兩國更是一起出兵,東西夾擊波蘭。此外,當時的蘇聯不僅僅是出力,還出糧支持德國。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蘇聯一直都在為納粹德國提供大量的糧食支持,這對德國的侵略戰爭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所以,光從這些來看,蘇聯也不是什麼好鳥!不過,其實東歐的大波波也不值得同情,它被蘇德給滅了也算是咎由自取的。

但實際上,那些西方列強本來就沒一個好東西。如果德軍不是把火燒到英法等國的身上,難道他們會跳出來主持公道,阻止德國的侵略嗎?別傻了,他們一開始可是奉行綏靖政策的,而且一心想把禍水引向東方的蘇聯。因此,蘇聯在二戰初期選擇與德國修好,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一定程度上也是英法兩國的外交政策給逼出來的。因此,要說發起國,蘇英法誰也脫不了干係。

再一個就是美國,民主國家的兵工廠,拯救世界的民主強國。難道大家忘記了,一戰後德國能夠快速回血,這美國就是最大的幫兇。僅一個“道威斯計劃”,就讓德國獲得了高達326億馬克的貸款,而這其中70%就是來自美國的資本。

美國的企業和資本源源不斷的投資德國,極大的促進了德國的發展。不僅如此,美國還為德國提供大量的技術和設備支持,還提供了德國發展所急需的眾多戰略資源,比如石油、有色金屬、鐵礦石等等。

也就是說,美英法其實都是二戰的間接發起國,只不過他們一開始並沒有出兵,而蘇聯則是和德國一起侵略了波蘭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