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提起日本坦克,很多人的印象恐怕還停留在舊日本帝國時代。實際上,自1950年起,日本就已經開始了新坦克的研發和製造,以期增強陸上自衛隊的作戰能力。此後,日本陸續裝備了多型主戰坦克,現在日本陸上自衛隊更是換裝了最新型的10式主戰坦克。10式號稱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貴的坦克。那麼10式坦克的技術性能和作戰能力到底處於什麼樣的水平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聊一聊這款坦克。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10式主戰坦克

研發背景

二戰結束後,日本由美軍託管,但隨著冷戰態勢日趨白熱化,日本逐漸成為美軍在大平洋遏制蘇聯的橋頭堡,所以這就需要在日本有一支裝甲部隊來抵禦蘇聯的威脅。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日本的坦克發展計劃被提上了日程。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

作為一個島國,日本國土面積有限,地形複雜、城市眾多,道路橋樑的載重量也有限,並不適合大規模坦克集團作戰。早期,日本陸上自衛隊所秉承的作戰思想是誘敵深入,利用日本崎嶇複雜的地形進行作戰。此時,坦克扮演的多是定點射擊的角色,依託地形的反斜面或稜線隱蔽車體,以最大俯角或採取居高臨下的方式,打擊敵人薄弱部位。基於這一點,日本研發出了61式和74式主戰坦克。61式是戰後日本研製的第一款坦克,它仿製於美國M48坦克,重量約為35噸,採用90毫米線膛炮,最大時速可達45公里,最大航程為200公里。74式是日本自行設計製造的坦克,重量和尺寸與61式差別不大。它主要用於對抗蘇聯的T-62坦克。客觀地說,這兩款坦克的整體性能都很不錯。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61式坦克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74式坦克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隨著日本綜合國力的增強,日本開始將"洋上擊破"作為自己的防衛策略,強調在遠離本土的大洋上擊敗來犯之人。為適應這一變化,陸上自衛隊的作戰思想也開始由"誘敵深入"轉變為"水際擊破",強調將敵人消滅在登陸前或者灘頭。這一戰略轉變要求陸上自衛隊必須裝備性能更加先進,作戰能力更加強大的主戰坦克,以便在水際間與敵人進行決戰。此時,蘇聯已經大量裝備T-72和T-80這樣的新型坦克,日本原有的61式和74式坦克顯然已經落伍。於是日本研製出了90式主戰坦克。90式坦克採用了德國萊茵公司的120毫米滑膛炮,還安裝了新型液壓懸掛控制系統、先進的火控和觀瞄系統、自動裝彈機以及複合反應裝甲等。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1991年,隨著蘇聯轟然倒下,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一下子失去了假象敵,大規模坦克戰出現的可能性變得很低。而90式坦克雖然性能先進,但它卻重達50噸,這不僅超出了日本大多數道路和橋樑的承載能力,也不適合城市作戰和機動作戰。隨之,日本再次調整戰略,將機動作戰能力當作重點,為此就需要一款新型且具有較強機動作戰能力的主戰坦克,10式坦克由此應用而生。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90式坦克的機動能力不能滿足新的作戰需要

技術性能

在設計之初,10式坦克在強調輕量化提高機動能力的同時,還要求其火力與防護性能要優於90式(或基本持平),而且它還要具備強大的信息化作戰能力。10式坦克採用傾斜多面體炮塔構型,總重量約為44噸,採用的是日本自制120毫米滑膛炮,應用了外掛複合反應裝甲、無段變速系統和主動式懸吊裝置,同時還配備了先進的傳感器和C4I信息化作戰系統。總之,相比於90式坦克,其綜合作戰能力有了巨大提升。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綜合作戰能力優於90式坦克

在火力上,10式坦克使用的是國產120毫米滑膛炮,並配套了增強型和強化型炮彈。該型火炮的最大特點是高膛壓和低後坐力。高膛壓可以增強火炮威力,使其具備更強的穿透力。在使用JM33型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情況下,該型火炮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548毫米厚的均質裝甲,所以10式在穿甲能力上要優於90式。10式和90式使用的都是120毫米主炮,但由於10式的重量只有44噸(比90式輕了6噸),這導致10式開炮後會因後坐力作用而變得更加難以控制。為此,10式坦克安裝了主動式懸吊系統來抵消後坐力帶來的影響。得益於主動懸吊系統,10式坦克主炮的後坐力明顯下降,開炮後車身的晃動時間反而要低於90式。10式坦克同樣裝備了自動裝彈機,這讓主炮在一定仰角下依然可以繼續供彈,但由於內部空間變小的原因,其備彈量僅為14發。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開火瞬間

在防護能力上,10式坦克也頗有特點。10式坦克的車身和炮塔採用了全焊接結構的軋壓均質裝甲,車體和炮塔的前部與側面都加裝了模塊化裝甲進行保護。其外掛模塊化裝甲為陶瓷裝甲,該型裝甲利用納米技術,由石墨纖維和陶瓷材料製成。安裝最新式陶瓷裝甲的10式坦克,僅憑70%的裝甲重量就可以獲得與90式坦克相當的防護能力。不僅如此,10式坦克還可以根據威脅程度隨時加裝或拆除模塊裝甲,進而提高了作戰反應速度。10式坦克還在炮塔後部安裝了炮塔圍欄,以防備反坦克導彈或火箭彈的攻擊,而且它還具備強大的核生化防護能力。炮塔部位裝有煙霧發射器和激光探測系統,它們可有效降低坦克的紅外信號,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採用外掛模塊化陶瓷裝甲進行防護

在機動性方面,10式坦克也有自己的拿手好戲。它安裝的是V型8缸4衝程水冷柴油發動機,具有功率大、耗油少、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該型發動機可輸出1200馬力,最高時速可達70公里。10式坦克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油壓無段變速箱的坦克。在同等發動機功率的情況下,該型變速箱可以任意設定、變更輸出軸的轉速,提高傳遞到主動輪的功率。10式坦克還安裝了油氣壓主動式懸吊裝置,車身可以向左右兩側傾斜。這些裝備讓10式坦克具備了很強的機動能力、越野能力和車體控制能力,迴轉空間半徑也變得非常小,而且倒車速度也能夠達到70公里/小時。不僅如此,它還裝備有輔助動力系統,這可以保障10式坦克在緊急情況下的動力供應。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技術人員正在測試懸吊系統

10式坦克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採用了聯網化的C4I指揮通信控制系統。該系統可以同其他作戰單位進行信息交換,指揮其他坦克進行作戰。同時,它還可以根據直升機或無人機提供的信息,迅速向作戰部隊傳遞情報。作為日本首款裝備C4I指揮通信控制系統的坦克,10式具備了較強的信息化作戰能力。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是日本首款具備信息作戰能力的坦克

問題和不足

從技術指標上看,10式坦克不但追求輕量化和機動性,還要保持與90式基本持平的作戰能力,這樣的要求難度確實比較大。最終,10式坦克也只能在各項指標上進行一些取捨。全車在設計時進行了大量減重設計,能減重的地方基本上都利用上了,可是坦克的重量卻往往與防護能力成正比。10式坦克的重量比世界同類第三代坦克要輕16噸左右(美軍M1A2SEP坦克戰鬥全重60多噸),它要想達到同等的防護效果,難度還是很大的。儘管10式坦克採用了模塊化陶瓷裝甲,但是它的防護能力也只是與90式相當。作為一款近30年前的坦克,90式的裝甲對穿甲彈的防護能力在520毫米左右,但這顯然不夠用。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美軍M1A2SEP坦克

目前,美國的M1A2SEP使用M-829E3型貧鈾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850-900毫米的均質裝甲。德國的豹2A7使用DM-53式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擊穿超過1000毫米的勻質裝甲。由此可見,在面對世界先進主戰坦克時,10式坦克的防護能力很難讓人滿意。另一方面,由於10式坦克使用的是120毫米滑膛炮,所以在面對先進主戰坦克時,其火力也稍顯不足。相關數據顯示,10式使用JM33穿甲彈時,2000米距離的穿甲能力只有548毫米(均質裝甲),這樣的穿甲能力顯然無法同M1A2SEP和豹2A7相提並論。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豹2A7

此外,10式坦克引以為豪的機動能力,恐怕也存在著可靠性不足的問題。在一次演練中,它甚至出現過履帶掉落的尷尬場面。而且,因為10式坦克很多部件過於精密,易受環境的影響,陸上自衛隊甚至為北海道部署的10式坦克專門修建了恆溫房。如此嬌貴的坦克,又怎能適應戰場的惡劣環境?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演習中掉鏈子

最後,10式坦克還患上了日本武器的通病,那就是價格問題。為了維持技術能力和人才隊伍,10式的單價超過了900萬美元。這樣的價格遠超其他國家的主戰坦克,但是出於種種考慮,日本也只能堅持裝備這款堪稱世界上最貴的主戰坦克。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日本的很多裝備都是用錢堆出來的

總結

從作戰指標和作戰思想上看,10式坦克並不是一款以他國坦克為作戰對象的產品,日本人更多的考慮還是非對稱作戰。其主要設計目的是在崎嶇複雜的地形狀況下作戰(或用於城市戰),攻擊敵方二線部隊,同時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從設計理念上看,日本人考慮更多的是依託國內交通路網進行快速機動,這與其他國家主戰坦克的設計理念完全不相同。

日本認為自己裝甲部隊數量有限,而且限於實際情況,也不可能同敵方主戰坦克在野外進行決戰,所以才會著重提高機動能力,強調對敵人二線裝甲部隊的打擊。坦克太重機動能力必然受限,可是太輕的話,防護和火力又會大打折扣,難以保證作戰能力。基於這樣的現實條件,10式坦克還能達到現在的作戰指標也確實不容易。當然,離開日本這個特定的作戰環境,10式確實也很難同其他國家先進主戰坦克對抗。

重金打造,掉鏈子卻成家常便飯,日本10式主戰坦克實力究竟如何?

10式坦克適合日本實際情況

總體上看,10式坦克的技術性能基本達到了日本陸上自衛隊的要求,其最大特點(輕量化和機動性)也基本符合實際作戰需要。因為在設計時對各項指標上進行了一定的捨棄,這使得10式坦克在防護和火力上稍顯不足。可是任何武器都不能拋開作戰環境和作戰方式而單獨存在,所以對於現階段的日本來說,10式坦克依然不失為一款優秀的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