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京劇內行人士說郭德綱表演的京劇不好,為什麼卻有外行因為郭德綱喜歡上了京劇?

南宮鳩摩智


本來不想說的,因為只要說了,肯定會被一幫人黑的。我覺得這個題目有些毛病,現在很多人人都說因為有了郭德綱,開始喜歡上了傳統相聲和京劇,因為有了張雲雷喜歡上了京韻大鼓。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身邊有不少鋼絲和德雲社的粉絲,到了現在他們還是不知道趙心敏是何許人也,他們還是覺得太平歌詞本來就是應該高門大嗓的唱,他們接受了郭德綱,可是接受不了常連安,接受了張雲雷的小曲和京韻大鼓,可是從來不聽那些名家的單絃,也覺得劉寶全唱的並不好聽。所以說,郭德綱帶火的只是德雲社。因為聽郭德綱而成為戲迷,花幾百元去聽京劇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德雲社的粉絲和相聲迷、戲迷、曲藝迷,本來就是兩個群體,想通性很小,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對於郭德綱的評論出現兩極分化的原因,這兩個群體不要說是在網上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就是在生活中也是無法探討的。德雲社的粉絲說,郭德綱的京劇唱的熱鬧,馬連良的京劇,沒有唱詞我聽不懂。所以說,這根本就是兩個群體。


八大棍


於魁智唱的京劇都飽受內行人詬病,更不用說是郭德綱了。

所以永遠不要聽一個同行對另一個同行的評價,因為我們看的是熱鬧,而他們看的是名利。

爭不過你,貶低你總可以吧?

你看主流相聲界,有誰誇過郭德綱的響聲說的好?

雖然說郭德綱在京劇方面也算是外行,但是由於他的影響力實在太大了,導致了這個京劇外行比京劇內行還有市場,人家不貶他貶誰?

不過與相聲不同,京劇是一門真真正正吃功夫的藝術,郭德綱在這上面投入的精力有限,所以那些內行人對他的評價基本上是正確的。

因為他在京劇上本身就是個外行,所以已經沒有誇大其詞、欲加之罪的必要了、

雖然我是一個外行人,但是也能聽出郭德綱的京劇,過多依靠的是嗓音的天賦條件,缺少那種京劇獨有的韻味。

最明顯的就是他唱的京劇全部都是甩高腔,這聽起來的確是相當的過癮,但過癮之後,就什麼也沒有了。

術業有專攻,所以京劇上他是真的不行,充其量只能算是個頂級票友吧!

但是他這個頂級票友對京劇的推廣作用,可能要超過3個京劇頂級名家,這也是個不爭的事實。

郭德綱唱京劇是純粹是出於熱愛,而並非是謀利,所以我們無需苛責他的唱的是否專業。但凡有一個人因為他而喜歡上京劇,這也是他為京劇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可惜我並沒有因為郭德綱喜歡上京劇,而是因為郭德綱喜歡上了北京小曲兒。


半尺海深


京劇內行說郭德綱京劇表演不好正常,郭德綱自己也沒說自己的京劇好啊。他始終是一個戲曲愛好者的身份,比不了專業的。

好不好都有人踩,於魁智那麼大的角兒,網上批評他的人也不少。

那為什郭德綱的京劇不好,那還有人因為他喜歡上了京劇了呢?

那是因為郭德綱的影響力大啊。老郭肚囊寬敞,會得多。聽郭德綱的相聲,小曲小調是他的一大特色。聽了他的相聲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中國民間有這麼多豐富優美的曲藝形式啊。

老郭唱這些東西,都是相聲裡面的“學”,學肯定只能學個大概相似就行了,不能拿他跟人家京劇院的比。

現在的京劇跟以前的相聲一樣,被束之高閣,大多數老百姓都只能每年春晚聽上那麼一兩段戲曲聯唱,長此下去,必然走向衰落。

郭德綱唱京劇就是一個玩票的性質,但他是真愛京劇,怕他完了,所以才在推廣京劇方面不遺餘力。老郭利用他的影響力推廣京劇是件好事,外行多聽幾次不就是內行了嗎?關鍵是你得先讓人家有興趣進來。

前幾天,郭德綱在上海連演兩場,又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人民大會堂的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這說明京劇界對老郭的貢獻還是認可的。

這對京劇界也是一個警示,現在的京劇都要靠一個愛好者來推廣了,努點力吧,內行們!

最後不得不批評下曲協主席,除了隔段時間出來反下三俗,對曲藝行業有貢獻基本為零,多少曲藝形式在這二三十年的時間裡滅亡了。


黑貓視界


這個問題還挺有代表性的。講真的,我對此也一直覺得是一個很有必要說清楚的問題。

我們先說,郭德綱的京劇是不是京劇!我的回答是,確實是京劇,不管是形式上唱腔上。都能看得出是一個京劇的樣子。那我們再看,他的麒派到底怎麼樣?我說實話,路子不對。

可能有人要說,他是拜了師傅的,拜的趙麟童。假如是這麼一個思路的話,那他就不算正宗的麒派傳人。因為趙麟童本身是私淑周信芳。就像當年新豔秋私淑程硯秋一樣。只能說他是學麒派!

當然,是不是正宗傳人這並不影響他的唱功和唱腔是不是好。但是,據我所知,郭德綱的唱功確實不是很好,與麒派的唱腔,除了樣子有點像,其實內在完全是兩碼事。就類似於鳩摩智用小無相功催動少林武功一樣的性子!所以,郭德綱的京劇,只有一部分外形,內在很欠缺。

那有人又說,郭德綱把京劇帶火了,救活了。我想這個問題無可辯駁,很多人通過郭德綱認識京劇,並喜歡京劇。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只喜歡郭德綱的京劇。很多人說,傳統京劇不好聽,聽不懂。所以不愛聽。那其中的問題,並不是郭德綱有多神,而是現在大環境的悲哀。快餐文化盛行,崇洋媚外橫行。世人沒有耐心去深入瞭解一些經典,基本上傳統文化,都在沒落,除非變得快餐。而且認為國外的就是好的,交響樂一票難求,即使聽不懂,照樣拍照顯擺,顯示自己有多高雅。明明自己國家有好東西,卻視而不見。這是國人的悲哀,居然還有人沾沾自喜!文化的倒退與被入侵。短期內,看不出什麼,長此以往,精神滅國非誇大之詞!


天際白痕


首先,我不相信會有京劇專業人士批評郭德綱唱得不好。郭德綱不是專業京劇演員,他和專業演員之間沒有利益糾葛,所以郭德綱唱得好與不好都是玩票,並不會搶人飯碗,人家犯不著批評他。

郭德綱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廣和普及京劇藝術,為京劇吸引了大量新鮮的觀眾,客觀上把京劇這塊蛋糕做大了,所有從業者都從中受益,都應該感謝郭德綱才是。


說郭德綱唱得不好,那是把他和專業京劇演員相比了,然而郭德綱就是個玩票的,難道唱得不好就沒有唱戲的自由了嗎?真正的專業京劇演員人家都明白得很,知道郭德綱對這個行業的意義所在,都巴不得郭德綱能像振興相聲一樣振興京劇呢。


真正批評郭德綱的是些什麼人呢?是一群為了批評而批評的人。他們懂相聲嗎?肯定懂一點;他們懂京劇嗎?當然也懂一點,但是他們有郭德綱懂得多嗎?顯然沒有!一個在相聲和京劇上都沒有郭德綱專業的人,拿什麼去批評郭德綱呢?

郭德綱說過“我和火箭專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燒煤,煤還得精選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同理,郭德綱正眼看一眼那些所謂批評家們,那他就輸了。


正所謂“無知者無畏”,對於無知者的批評,不搭理他就行了;郭德綱該唱京劇唱京劇,該說相聲說相聲,活的瀟灑自在,多好!


要我說,京劇就是門檻太高了,太多外行想摻和一下都摸不著門道,如果有更多類似郭德綱、張雲雷這樣既有人氣,又有京劇基礎的人參與進來,京劇的振興指日可待。你們想象一下,當今人氣最旺的那些流量小生們,如果每一個人都時不時的秀上一段京劇,那何愁京劇沒有市場?可惜的是,他們真的沒那個本事!

京劇已經低谷這麼多年了,讓郭德綱摻和一下能變的更差嗎?既然不會更差,反而有可能變得更好,就應該放手讓郭德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闖一闖,說不定會有奇效呢!


孫破天


不管你唱得再好,再專業,沒有觀眾,沒有市場都是白搭,記住,觀眾始終只是觀眾,他們花錢聽戲只是想要放鬆,尋找快樂,誰讓他們感覺舒服就捧誰,不僅戲曲如此,曲藝界也如此。有的專業大師們被政府捧得太高了,以至於他們忘了他們的前輩們其實也不過是從草臺班子一點一點的幹起來,為了留住觀眾,也曾不止一次的改革戲曲。如果各位專業人士夠聰明的話,就應該放下身段,和郭德綱搞好關係,藉助德雲社這股戲曲,曲藝風,共同發展,不然戲曲,曲藝真的完了。

可以給大家看一副圖片,圖片截自一個自媒體視頻,視頻中明明是德雲社的演員在表演京韻大鼓,但無知的自媒體卻說是自打快板,自敲鼓。由此可見,現在的人對傳統曲藝已經無知到什麼地步了,希望各位傳承人重視起來,因為你們既然做了這份工作,就有義務做好,就好比我們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做好自己的工作般。




你怎麼啦這是


根本原因是京劇的行內人自己把京劇搞砸了,搞殘廢了。中國人有一個毛病,只要形成一個行業,就喜歡比技巧和專業,從而越來越脫離了老百姓。

比如看過《好聲音》的都能感覺到,最後能拿冠軍的歌手,全是擅長飆高音的,導師們以誰會飆高音,作為歌手藝術水平的標準。結果就是好聲音的冠軍,他所唱的歌曲,觀眾們一個都沒記住,聽完就忘了,收視率越來越低。

京劇也是一樣,只強調技巧和專業,天天比唱功,誰會哇呀呀的調子,卻讓京劇離老百姓越來越遠。

相聲也是同樣一個過程,所謂的老藝術家們過於強調專業和技巧,把相聲玩殘廢了。

郭德綱的京劇唱功也許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善於拯救京劇中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精髓。他唱的京劇不招人煩,能聽。

而那些專業京劇演員,一唱京劇就飆高音,就哇呀呀的飆調子,一聽就馬上換臺。

殺死京劇和相聲的,就是那些所謂的京劇大師們,以及那些所謂的相聲大師們。


海風傳奇


不僅相聲界,連京劇也把郭老師當wifi ?😄。郭老師一直在各種節目中唱京劇,評劇,這讓鋼絲以及喜歡郭老師相聲的人也能常常欣賞到不同的劇種,還有各種曲藝節目,小曲兒等。本人特別喜歡。希望各位京劇大師走出劇場,多參加一些活動,擴大影響力。七十年代的樣板戲我們基本每個人都能演,而且每個演員的臺詞都能背得下來,可見普及程度。現在不可能達到那個程度,不過加大推廣力度肯定會越來越被人們關注的。


62432474683


有郭老師唱唱京劇也好,至少幫京劇擴大知名度,至於專業,他的專業是說相聲。常聽人傳,說戲曲界存有領地思想,如同猛獸灑尿佔領地一樣,誰也不能進來,進來就是異類,凡異類就群起攻之。京劇界當然不會有,因為,如果京劇界也有領地思維,那京劇就會更少人看了。


高山小草6639957092


我怎麼覺得京劇就像是那些大家們、傳人們的私人財產?用手捂著,外行玩票可以,真正扮上演出名利雙收的時候他們就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的,你們唱的好你們唱了多少?我沒有說錯的話你們的觀眾多數是固定人群(我是指年齡段)郭德綱的觀眾是老、中、青、少!受眾人數之廣難道對國粹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