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买保险时,保险公司重要吗?

guihang520


题主好。您的问题很多客户在选择保险过程中都会有所考虑,很具有普遍型。

首先,就目前国内保险公司有了相对稳定的格局,不论是财、寿两个市场都有排名相对考前和稳定的公司,市场的知名度和普及度也很高。

但是,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公司的产品,尤其是拳头产品特别经不起中游或者新兴公司的同类产品的比较。

举例来看,就是同等保障保额的情况下,公司的不同价格可能差距在30%-50%或者更高。

这是个很好理解的问题,每款产品监管都有一个定价空间,大型主体选择在高位定价;而市场的竞争参与者肯定会选择有优势的价格区间。

同样,大公司因为宣传和机构设置等原因的附加成本都折合到了每张保单上,自然不会纠缠于价格战。

保险产品毕竟不是箱包或者衣服,买了什么公司别人肯定不知道也不关心,理性的消费者肯定会选择性价比优质的产品。

其次,再看公司问题。

一方面,同样的市场和法制条件下,不论大小公司风险是一致的。客户可能最担心的就是公司健康持续经营的问题。

最近,我们看到了百年公司的股东易主,听说了天安、华夏公司被监管局派驻接管的新闻。和客户有关吗?完全没有。

保险是基于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约定,甚至可以说不论公司在于不在,这份保单都有人会履行相应的义务的。

另一方面,大型公司面临的风险更大。大型主体尤其是金融集团化公司,所有资本都是高效运行的,最害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

面对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话,大型主体无疑受到的损失和冲击将会更大。

所以总的来说,购买保险是个人和私人的问题,极具有专属性,选择合适的产品才是关键,完全没必要为了某公司的品牌买单。

希望答案可以帮到您,欢迎追问或者私聊。


九云轻生活


针对题主的问题,我有一个观点:

购买保险主要先看保险产品是否合适自己,这一点比选择保险公司更为重要!

当然,选好产品之后,也有可能会面临选择保险公司的难题,我们今天来为大家分析以下保险公司之间的不同

1.从安全性上,大保险公司和小保险公司都是一样的。有消费者担心在小保险公司买的保险在出险时理赔不了,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每款保险产品上市之前都有保监会把关,出事没钱赔的保险产品是不会上市的,所以不用考虑买这个产品如果是小公司的保险不能赔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除分立、合并外,不得解散。”也就是说,国家是不允许保险公司倒闭的,保险行业也是由国家兜底的。如果有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银保监会将会介入,对其进行改组或者并入其他实力更强的保险公司,消费者购买的保险产品依然是有效的。

2.我国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保险公司,排名第一的中国人寿保费收入是排名第15的中华保险的20多倍。当然规模越大的保险公司实力也越强,保险产品也更加丰富,选择也更多。

3.从产品方面来说,因为小保险公司规模比大保险公司小,知名度也没有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公司的高,所以一般小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保险产品设定会相对性价比更高。比如一些小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的价格更低、保障额度更高、可以报销自费药、有些意外医疗还不局限于国内,有些甚至还可以报销私立医院的就诊费用。

4.在服务上,大保险公司因为规模大,服务相对可能会好一点。以中国人寿的小额意外医疗理赔为例,如果资料齐全交到柜台,一般第二天就能到账。而有些小的保险公司或是一些外资保险公司,从交资料到理赔款到账,时长从两天到十来天不等,最长的可以到2个星期。

5.在理赔时的资料审核上,大保险公司相对于小保险公司可能会更严格一些,小保险公司的审核会相对宽松一点。总之,保险公司理赔只看合同,不会因为是大保险公司就多赔1块钱;也不会因为是小保险公司就少赔1块钱。

因此购买小品牌的保险产品也可以尽管放心,在选择保险公司时还是要以保险产品的条款为依据,选择最合适自己的。


我是立安保险管家,有保险任何问题随时咨询我,我们由多位行业专家组成的管家服务团队为您解决保险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立安保险管家


你好,我是大罗,一个专业的保险人,致力于用简明的语言来解释保险概念。


我对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两点:


1. 买保险,选公司很重要;

2. 但远不及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重要。



选公司很重要


首先来看第一点。如今保险市场火爆,保险公司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假如一个人实在懒得做研究,随意投保了一家保险公司,那么他其实也可以放心。保险本身是合同,在法律框架和行业监管之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约定,那么理赔就不成问题。


就算碰上最极端的情况,保险公司破产了,又会怎样?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读者,是的,保险公司是可以破产的。)


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以指定已经破产的保险公司中,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承保。若极端情况下没有保险公司愿意接盘,再由保监会指定保险公司接管。同时根据《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保险保障基金会提供救助。


保险公司就算破产,投保人的权益也会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如果碰上这样的极端情况,你可能拿不到足够好的预期收益,需要付出较大的关注成本,感到强烈的不安定。这并非一次良好的体验。


选择公司是很重要的。偿付能力强、历史悠久、市场口碑,这些是一家优秀公司的重要指标,也会让你拥有更好的安全感和体验。



适合自己的产品最重要


第二,我想说,较之选择公司,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大公司、小公司,往往各有千秋,在监管之下也都能保障投保人的基本权利。但实际上,最能影响你的,其实还是在于你所选择的产品。


现实工作中接触了不少客户,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身上买过什么保险,也不了解基本的保险概念。有的人之前投的是重疾险,却误以为意外伤害住院,也能报销。有的人连基本的医疗、意外保险都没有配置,却在负担昂贵的储蓄型的分红险。


这个现象提醒我,与其关注保险公司,实在不如多分析保障需求、财务状况、人生目标,并在这个基础上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保险。


毕竟,我们买保险,归根结底不是因为某个公司多么好,而是因为市场上的某些产品能准确地解决我们的需要、全面地保障我们的安稳生活。


希望我的答案能够帮到你。若有更多疑问,可以在评论区呼我~


by 大罗

专业的保险人


香港保险经理大罗


保险责任远比保险公司重要。因为根据各大公司的理赔报告,从时效上来看,大小公司都有快和慢的,相差都不大,一天左右的差距吧。从获赔率来看,最差的也有97%的获赔率。

那么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保险公司是否在本省或者本市有分支机构,这很重要,涉及到是否有经营权。《保险法》第四十一条有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但是互联网,电销除外。除了经营权问题,还有就是理赔问题,如果发生风险,当地没有分支机构,理赔时效会加长,而且流程会比较复杂,比如可能需要邮寄资料,如果资料一次没准备齐,还要多次邮寄。另外保险公司在理赔审核时难度也会加大,导致审核时间变长。

2、看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每个季度,保险行业协会会公布各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偿付能力反应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风险,偿付能力越大,说明保险公司经营越好。虽然国家在为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进行了多层面的兜底,但是,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被国家接管,然后让另外一家公司接手了,虽然保险合同不受影响,但毕竟在风险发生时,需要带着不是这家公司的合同去找这个公司理赔,可以想象一下画面。


一个做培训的90后


买保险选择保险公司,当然重要,因为不同的公司的优势不同,公司发展的目标不同,能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不同。

但是,买保险选公司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保险是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领域,我们买保险无论如何都会围绕三个因素考虑:保险公司、保险产品、保险代理人。这三者有什么关系?哪个因素是我们获得良好保障的决定性因素呢?为了帮助您理解,我举个例子:我们品尝美食有三要素,分别是厨房、食材和厨师。我们要想吃到色香味形俱全、鲜香可口、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的决定性因素是哪一个呢?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厨师。好的厨师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借助厨房的各类工具,演奏厨房交响曲使得各类食材和调料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美味在舌尖上跳舞的那份享受。厨房和食材也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厨师。保险也如此,保险公司好比是餐厅的厨房,保险产品就厨房里的各种食材,而保险顾问就是那个厨师了。最直接面对客户,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量身设计方案,讲解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还是保险顾问,只有保险顾问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能让大家感受保险的那份爱与责任,而保险公司的服务和保险产品利益也都是通过保险顾问呈现出来的。

买保险不仅仅买的是保险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保险服务,相比设计方案买保险来说,理赔就更要复杂和困难一些,主要这些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毫不夸张的说,买保险是不会买错的,但在理赔的过程中稍有差池,轻则理赔速度慢,重则可能被拒赔。

总而言之,不要再纠结于哪家公司和哪个产品更好了,重要的是找到一位专职专业且值得信赖的保险顾问,你说呢?

我的回答,题主是否满意?如有需要和疑问欢迎关注我并进一步交流!


袁话财经


多多一直跟大家强调:买保险优先考虑产品,其次再看保险公司!也就是说,合适自己的产品比保险公司更重要!为什么呢?原因如下:

能拿到保险牌照的公司实力本身也不差

《保险法》第三章对保险公司下了非常严苛的条件,规定:

  • 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资本,且不能低于2亿元;

  • 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 申请设立保险公司,应当向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一)设立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的保险公司的名称、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等;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筹建方案; (四)投资人的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背景资料,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一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五)投资人认可的筹备组负责人和拟任董事长、经理名单及本人认可证明; (六)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材料。
  • ......

只要过往表现、经营定位、人员资格、财务状况、申请资料等任何一点不符合要求的,都会影响审批资格。

据不完全统计,整个2017年排队等待获取牌照的企业有200家左右,而筹建批复通过的只有6家,通过率3%不到,非常之严格。

能通过的企业都是人中龙凤,实力都不会差,所以可以对保险公司放心。

保险公司统一接受保监会的监管

我国四大金融监管部门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行三会”,而主管保险行业的就是保监会。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保险业监管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凡是遇到保险理赔纠纷,只要投保人在理,都可以联系保监局,保监局一般是倾向于支持投保人的,多多早前一位读者理赔受阻,多多建议他打电话到地方保监局投诉,保额就成功下来了。因为保险公司拿到牌照非常不容易,断不敢在保监局眼皮底下做错事。

保险公司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测试”(C-ROSS)

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压力测试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

换句更直白的话说,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

国内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信息可以通过中国保险业协会网站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

按照2008年保监会第1号文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规定,保险公司根据其偿付能力状况被分为三大类公司:

  • 不足类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公司;

  • 充足I类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00%到150%之间的公司;

  • 充足II类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高于150%的公司

规定达标线是,核心充足率均高于50%和综合充足率高于100%

万一,真的运气太差,碰上0.5%的情况也不用怕,保单一经生成,保监会就会跟踪到底。比如之前安邦出了问题,保监会强制指定一家或多家保险公司接盘,投保人的保单仍会生效。

还有保险保障基金会兜底

除此以外,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要求,保险公司每卖出一个人身险、财产险,都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保费来,缴纳到保险保障基金。如果保险公司出现严重风险、赔不起了,或者破产了,保险保障基金就会出马,帮保险公司赔钱。


综合以上四点,只要是正规保险公司,都可放心购买。最重要的是买到合适自己的产品,如果产品买错,比如买了寿险却想拿钱来治病,那就是投保人当初没有分清楚险种保障的问题了,这种错误保监会也帮不到你。


多多说钱


不同保险公司理赔或者做保全的时候感受的服务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这跟保险公司规模没有直接关系。你运气好碰到小保险公司这个网点工作人员服务好,运气不好碰到这个大保险公司网点工作人员服务不好。。。这都是有可能的。不过保险条款都写在合同条款上,不管大小保险公司都要按合同条款进行理赔。

以上

关注松鼠和松鼠一起避险!


松鼠大叔一枚


买债券,发行主体重要吗?


墨晓保


比如经济比较宽裕,图个省心,自己也不怎么懂,那么就选择大公司。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掘地三尺侃保险


你配置的是一份保障,又不是配置保险公司,在我们国家保险公司都一样,有兴趣去看保险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