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用户4474589971


独生是一个极尽宠爱的标签,因为家里的人都只爱你一个,所以你会有很多依赖不懂得自立自强。所有事物都不需要分享,所以把一切当成理所当然,仔细想想别人对你的看法也并没有错,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这样的。

每一对父母都会教导孩子,不是说散养,因为你独生而你所背负的东西越多,了解的责任也越多,因为没有人为你承担。如果可以再来一次,我希望有一个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因为自己一人总是孤独的,想着父母有一天离开你,世界或许只剩你一人。同根同源的亲人就再也没有啦!想着想着就有种想要落泪的心疼,一个人走完所有的路,并肩的人都没有。

好朋友兰有一个哥哥,每当她不开心或者不舒服都会告诉哥哥,诉苦悲伤都有人和你分享。所以她可以不那么强大,可以偶尔撒撒娇,即使吵架也会和好,这或许就是血缘的强大吧!真是羡慕她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起码有人陪过你一段,不是父母那种深沉的爱,而是同龄人之间那种互相理解的爱。

请别再对独生子女有那么多偏见啦!



初阳戴先森


人们对独生子女的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多世纪以来,独生子女一直都是媒体批评的对象,孤僻、自私、溺爱、自恋、胆小等都一度成为独生子女的代名词。关于独生子女的负面报道从何而来?今天的独生子女家庭应该担心吗?

第一、这些印象的最初形成,始作蛹者应该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Stanley Hall),他是最早公开提出独生子女问题说的学者。1896年,Hall指导学生Bohannon对381名独生子女开展了个案研究, 该研究发现独生子女不仅生理上弱于普通儿童,智力和社交能力也明显不如普通儿童, Hall断言,“独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这一论断还得到了德国内特尔和美国布里肯里奇等人从临床医学角度找到的论据的支持,认为独生子女的劣势是“天生”的,出现先天缺陷的可能发生率要高于普通儿童。

第二、更多的学者认为家庭环境才是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本原因。阿德勒通过分析兄弟姐妹以及亲子之间互动对儿童个性的影响,认为缺少同胞体验的独生子女确实和其他孩子不同。独生子女会获得更多的家庭资源,从而更容易被娇惯,进而形成专横和依赖的性格。日本学者山下俊郎也认为独生子女本身并无特殊性,家庭和环境的差异才是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真正原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夫明确指出,独生子女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方式带来的,如果家长在感情上过度依恋子女,在生活上过分优先子女,在教育上过多地溺爱子女,这些家庭教育方式是独生子女注定要失败的根源。

第三、我国部分学者都强调独生子女的特异性来自于家庭教育方式,如挑食、娇气、自我中心等和父母溺爱型的养育方式有关。汪慧认为家庭关系破裂、家庭教育方式、家庭环境、家庭教育观、家长素质以及家庭抚养方式等,是造成“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一个被家庭溺爱娇惯的独生子女,他们要么怯懦、退缩、胆小、独立生活能力差,要么蛮横、自私、任性、贪欲、懒惰、逞能好强而不顾一切等,感受不到家庭成员关怀、爱护和温暖的独生子女,容易产生冷漠、疏远、不满、抗拒,甚至敌意、憎恨的性格。

第四、有些研究者认为,独生子女不仅在智力与成就方面比较优秀,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胜人一筹。Falbo曾对1925一1984年期间发表的115项有关独生子女的研究作过元分析。他发现,独生子女在诸如控制能力、自主性、领导才干和心理成熟等性格特征方面,也都优于同龄的非独生子女。


才华有限菇娘


我很不喜欢独生子女政册,独生子没有仔妹血亲,遇事找不到商量,没有亲情感,活得孤单,结婚后养几代老人,压力大没人分旦,两夫妻养十多个人,真的活得太累,独生子政册带给多少家庭困难


张训清


自私,娇生惯养,啃老,不懂事不孝顺,等一系列不好的词都有在独生子女身上体现,还有的独生子女怕二胎会影响到爸妈对他的宠爱,以哭闹自杀等形式反对爸妈要二胎,现在的新闻媒体不多不少都有报道关于独生子女的新闻,所以形成了对独生子女的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