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薯業大江大河,2019的困惑與夢想

在一場接著一場的瑞雪中,2019的時光列車漸近終點,回望這一年的馬鈴薯產業,土豆記者有話要說。

1. 春種一顆薯,秋收萬斤糧。

四月的正藍旗,凍土鬆動,乍暖還寒。種了三年土豆的包先生正在各處貸款各處借錢,他信誓旦旦地告訴筆者:“只要給我200萬,今年肯定能掙錢。”像包先生一樣,種了多年土豆,在2019年的春天賠的“無米下鍋”的種植戶大有人在。

2016、2017、2018,連續三年的低潮期,行業洗牌,馬鈴薯種植業優勝劣汰。同時,薯業守望者們站在五月的春天,寄望於豐收的十月。

承德壩上的張先生和薯都烏蘭察布的王先生是馬鈴薯種植界的“傳奇”,不管市場如何風起雲湧,又如何潮漲潮落,他倆穩坐“潮頭”,各自保持了8-10年只掙不賠的佳績。

稻盛和夫先生說:“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無不體現了人生的目的和價值。”誠然如此,張先生和王先生在馬鈴薯種植中精益求精,一年比一年種的好,掙錢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對北方一作區而言,五月播種,六月中耕,七月八月花開追肥,九月殺秧收穫。馬鈴薯種植的成敗,全在這100天的呵護和侍弄中。

今年的薯業市場,不負眾望,銷售一直平穩上升,但也沒出現2011年的價格高潮。因此,業界將2019年稱之為“馬鈴薯的平年”。

同樣,這一年掙錢的有,賠錢的也還很多,究其原因,無非三點:第一,盲目擴產。2012年,我國種植馬鈴薯還不到6000萬畝,2016年就達到了8600多萬畝(2019年全國馬鈴薯種植面積約8000萬畝)。短短三四年時間,種植面積增加了2600多萬畝,增加的面積快趕上了世界第三大馬鈴薯種植國——俄羅斯的總種植面積(2017年俄羅斯種植馬鈴薯2820萬畝),由於加工和消費跟不上,很多鮮薯成為了過剩農產品,隨之薯賤傷農事件頻發;第二,急功近利,把馬鈴薯種植當股票去賭。農業是具有周期性的長線產業,2015年以來,一些閒散資金持有者聽聞馬鈴薯成為了第四大主糧,抱著發橫財的心裡投身馬鈴薯種植,昂然而來,慘敗而去;第三,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食品安全堪憂。

民以食為天。馬鈴薯作為我國第四大主糧,是全國糧食安全戰略的穩定器之一,因此,馬鈴薯種植業永遠都有希望。

未來如何種植?“常勝將軍”王先生這樣說:“請把您目前的種植面積砍掉三分之一,精耕細作,生產出優質、有機的高品質土豆,您會發現掙錢原來是一件簡單的事。”


薯業大江大河,2019的困惑與夢想

2.一片雪花白,自有優和劣。

秋收,冬藏。

有一部分土豆並不適合市場銷售,也不適合儲藏。譬如機械傷的土豆、有青頭的土豆、畸形的土豆以及大量的小土豆。

這些土豆都要被送到澱粉廠加工成“雪白的澱粉”。馬鈴薯澱粉以其高白度、高透明度、高黏度、高聚合度、低蛋白、低脂肪、低酸性等特性被譽為是“澱粉中的貴族”,是多個工業領域重要的原輔料,被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石油化工、造紙、紡織、飼料、發酵、鑄造、建材等各工業領域。

經營澱粉多年的劉先生說,今年的澱粉價格冰火兩重天,像華歐股份、北大荒、威思頓、鑫華、宏達、百順源、利華、華爾晶等公司的優級品澱粉每噸都在8000元以上,而陝西、內蒙古、河北等地的一些小廠子生產的澱粉每噸只賣6000元左右。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用馬鈴薯澱粉GB/T8884-2017》規定,優級品澱粉主要由色澤、氣味、雜質等感官要求和水分、灰分、蛋白質、黏度、斑點、細度、白度、導電率、PH等理化指標所決定。譬如華歐、利華等公司生產的澱粉感官潔白晶瑩,理化指標非常高,可媲美歐盟水平。

而賣低價的小廠子,不僅產品質量極差,他們更是沒有環保治理、沒有產品質量等級、也沒有屬於自己的品牌。

因此,整個馬鈴薯澱粉產業也是“優劣兩重天”。

未來,隨著國際化貿易的進程,我國要與歐盟競爭,要保國內市場,爭海外市場,所以,馬鈴薯澱粉加工業必須革新、升級:第一,提升加工轉化率。讓商品薯市場滯銷的鮮薯進入加工轉化環節,實現薯盡其材;第二,培育和種植加工專用品種。譬如澱粉加工薯,歐洲地區要求澱粉含量必須在20%以上,而我國澱粉含量最好的西北地區僅僅達到十六七左右;第三,集中化、集約化、集團化發展。學習歐盟的澱粉加工模式,使一個產區保留兩到三家大型集團化加工企業,這樣產能提升,產品質量提高,能耗降低,利潤提升,競爭力大大增強。

薯業大江大河,2019的困惑與夢想

3.土豆的江湖,不乏新薯事。

2019,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偉大一年。馬鈴薯人在這一年不忘初心,奮發圖強,在育種、栽培、加工、銷售等各領域做出了驕人的答卷。

1月28日,西南地區最大的馬鈴薯集散中心在昭通開工建設。項目投資35億元,將建成國家級100萬噸冷鏈物流倉儲交易中心。能直接帶動3000多人就業,間接帶動50萬人以上,促進西南薯業實現大發展。

3月5日,雪川公司攜帶“中國造薯條”抵達日本,參加了亞洲最大的國際食品展,打響了中國冷凍薯條出口的第一站。

4月29日,長城腳下,北京延慶,由中國政府主辦的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拉開帷幕。由國際馬鈴薯中心打造的薯類博物館挖掘了薯類作物的生物多樣性,回顧了人類在薯類發展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全方位展示了薯類傳統與歷史,分享了薯類這一寶貴財富給人類帶來的喜悅。

6月27日,在國際薯業博覽會上,北薯南種新模式——“稻-稻-薯”模式全面推廣。據推廣人介紹,在南方地區將馬鈴薯種植與優質水稻種植相結合,形成“早造優質稻-晚造優質稻-冬種馬鈴薯”一年三造的高產高效栽培模式。這將進一步改善農田土質,提高土壤肥力,減少土壤病蟲害,從而全面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實現糧食安全綠色生產。

10月19日,《莊浪縣宏達澱粉加工有限公司廢水處理工藝可行性分析》專家論證會在甘肅省莊浪縣召開,來自原環境保護部、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澱粉工業協會、馬鈴薯澱粉專委會、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中心、平涼市環境監測站、莊浪縣環境監察大隊等單位的專家經過現場實際調研察看和論證後認為:“莊浪宏達澱粉有限公司生產廢水在熱絮凝提蛋白後,採用氣浮、MBR膜處理、納濾反滲透、活性炭吸附處理工藝,根據平涼市環境監測站提供的監測數據,廢水處理技術可行,可實現達標排放。”同時,專家指出,宏達澱粉公司的廢水處理系統運行穩定,運行費用較低,經濟性較好,為馬鈴薯澱粉加工業的汙水處理樹立了行業標杆。

11月初,《山西科技報》發文稱,我國科研單位與國外優勢單位發起了“優薯計劃”,以基因組學和合成生物學為指導,用二倍體替代同源四倍體,並用種子替代薯塊繁殖。一旦科研成功,過去一畝馬鈴薯需要200千克薯塊,現在只需2克種子。這無疑是一場顛覆馬鈴薯育種和繁殖方式的“綠色革命”。

11月21日,內蒙古格瑞得馬鈴薯種業公司與國際上最大的種薯企業——荷蘭HZPC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將為國內引進一批優秀的馬鈴薯種薯資源。

……

在歷史上,馬鈴薯為人類繁衍做出了重要貢獻,相信未來,馬鈴薯依然是人類生存和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

作者簡介:土豆記者,資深媒體人,馬鈴薯產業的觀察者、報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