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奋勇争先,阆中9名基层选调生“疫”线书写大美青春

奋勇争先,阆中9名基层选调生“疫”线书写大美青春

庚子鼠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大江南北,在这场与病毒赛跑的生死较量中,无数英雄挺身而出,用责任与担当书写出一曲敬畏生命的盛世赞歌。.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群在阆中背负着党组织信任与期望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用热血和青春谱写出选调生们的抗“疫”乐章。

1月30日晚上十一点半,正值寒冬,玉台镇政府大楼却灯火通明,突然值班电话响起。​

奋勇争先,阆中9名基层选调生“疫”线书写大美青春

“柳太坪村有一名重点疫区返乡人员出现发热症状,请你们快点派人过来。”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让伍文的神经立刻紧绷了起来。

挂掉电话,他来不及多想,急忙跑向镇领导办公室汇报这一情况。

通知医院、组织人员、观察隔离、协调值班…… 伍文同镇领导火速赶往柳太坪村,协助村干部将发热病人紧急送往医院进行隔离观察。

为确保与患者接触的其他人员及时得到监测,深夜他和村干部一道,排查15名接触人员并落实责任人进行隔离观察。工作结束后已是次日凌晨三点。

人员排查、数据上报、防疫宣传、号召捐款,每一项工作伍文都没有落下,一直活跃在基层战疫的各条战线上,同事们都说他最忙,他却笑着说“我最年轻,应该多出一份力。”

江南街道陈治名:遍布街道小区的脚印

“你好,我们是江南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请问家中是否有腊月十九号之后的外地返乡人员,家人有无发烧、咳嗽症状?”大年初三,江南街道办事处选调生陈治名返岗后,立即投入了社区疫情排查工作。

奋勇争先,阆中9名基层选调生“疫”线书写大美青春

在党工委、办事处安排部署下,陈治名负责对金银观社区、阆南桥社区等人员居住密集区域进行详细摸排,以返乡人员为排查重点,地毯式筛查,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三天下来,陈治名的足迹已经遍布辖区,记录下了包片小区内所有248户722人的具体情况。

摸排中,当得知独居老人赵大爷没有口罩时,他将随身携带的两只口罩和酒精喷雾送出,并叮嘱其注意加强自身防护。元宵节当天,他担心赵大爷寂寞孤独,主动打电话聊天并送上节日的问候,这一举动也温暖了一位独居老人的心。

河溪街道代仕波:不怕讥讽的“场镇劝导员”

“疫情尚未解除,请大家不要扎堆闲聊,买完东西就赶紧回家。”二十几天来,河溪街道办的选调生代仕波一直扮演着“场镇劝导员”的角色,相同的话语不知说过了多少次。

场镇集市当天外出购买生活物资的群众会比平时增加许多,代仕波和同事们臂挂红袖章、手拿扩音器,出现在河溪场镇的每个角落,宣传防疫知识、劝导不当举止。

“你们这些干部,天天这样巡逻,没事都要被你们搞出事来!”在进行劝导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遇到某些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言语上的讥讽,可他总会笑脸相对、耐心解释。

“我是选调生,更是一名党员,危急关头理应挺身而出。”在谈到自己为何会加入这场战斗时,代仕波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水观镇周杨瀚:卫生院门口的“办证流程解说员”

“阿姨,第一步先扫码申报信息,第二步到社区开证明,第三部才到卫生院来办理健康证明。”选调生周杨瀚耐心地解释。

随着全国各地复工复产陆续展开,需要办理外出务工手续的群众不断增多,为缓解各健康检测点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镇上急需志愿者协助支援。

选调生周杨瀚主动请缨支援健康证明办理点,换岗到水观中心卫生院执勤,协助维护现场秩序,为群众答疑解惑。

每天办理业务的群众甚多,年轻的身板虽然吃得消,可也免不了口干舌燥,可周杨瀚一句牢骚一句抱怨也没有,问及工作累不累辛不辛苦,他笑着说:“我不辛苦,跟武汉前线的英雄们相比,这点工作量算不上什么。”

妙高镇曾雨童:窗口里的高效“办证员”

“办健康证明是在这里吗?”每天前来办证的群众络绎不绝,从监测卡点撤除的那天开始,为群众办理健康证明成了妙高镇选调生曾雨童工作的“重头戏”。

“里申报?系统怎么一直提交不上?我该去哪里体检?有效期多久?我们上次办了然后延迟出行该怎么办呢……”面对各种问题,她总是耐心沟通、认真解释。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小童这里天天才是“重点部门”。

曾雨童印象最深的是接待了一名聋哑群众,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就只能用笔交流。证明办好后,这名聋哑群众朝她感激地点了点头,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正是这个微笑驱散了她一整天的疲惫。

坚守是曾雨童在这一月无休的工作中最大的收获,也是她人生最重要的一段经历。

金垭镇陈鹏:手掌像树皮一样的“后勤陈总管”

“请各村居派一名干部尽快到镇党政办领取防控物资。”成为金垭镇党政办干部陈鹏的口头禅。

在全镇人手处于短缺的困境时,她主动承担起繁杂的防控物资发放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发放口罩3000余个、酒精200斤以及消毒液180斤。

由于消毒液浓度较高,镇里又缺乏防护用品,她的手被消毒液腐蚀得如同风干的树皮。白天发放物资,晚上陈鹏还要负责外地返阆人员的台账管理工作。

每到夜里,她还要从各个村居、驻村干部、应急指挥部等处获取返阆人员数据,登记重点疫区回乡人员,建立健全重点疫区返阆人员和镇机关干部活动轨迹台账。

这位同事眼中的 “表妹儿”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基层选调生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笑称她为“后勤总管”。

天宫镇鲜金泽:年龄最小的农资“配送员”

“你好,我想预定3袋台沃肥、2袋尿素、6袋玉米种子,送到西河塘村。”

“好的,送到西河塘村哪一户呢?”天宫镇选调生鲜金泽的电话异常忙碌。

放下电话,鲜金泽丝毫不敢耽误,第一时间联系经销商配送。

恰逢大春生产关键时节,咨询、购买农资的来电非常多,鲜金泽主动探索“经销商—政府—农户”双向反馈机制,提出“线上预订,线下配送”的农资配送方式。

利用“村村通”、流动宣传车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收集农户农资需求,严格配选“六有”标准的经销商,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进行预约,按需按时配送到全镇14个村。

春耕期间,全镇累计配送肥料(复合肥)95吨、种子(玉米、水稻)1956袋、农药(硼肥、多菌灵)30000袋。

“疫情期间不敢出门,这一下就解决了咱们农民的烦心事了。”一位农户笑着说道。

一声声电话响起,鲜金泽不厌其烦、耐心解释、奋笔记录。一次次农资配送,他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全力以赴,和农户20多天的相处,从陌生到熟悉,大家都亲切称他为“田间快递员”。

博树乡郭荣:广播站里的“小喇叭播音员”

“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博树回族乡各村的“村村通”小喇叭正播放着疫情防控提示语,乡广播站选调生郭荣正异常忙碌。

为了让群众对疫情形势和知识有更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我防范意识,性格外向、具有亲和力的郭荣主动请缨担任广播员,做好抗疫“声”力军,打通疫情宣传“最后一公里”。

郭荣被分配到宣传舆情组,除了播音外,她还要负责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收图片、报信息、写文稿、贴海报、录音频是她的主要工作,一个月以来她收集了上千张一线抗疫照片,编写了抗疫简报5期、抗疫报道2篇,整理1本应知应会手册,录制防疫音频20余条,参与发放、张贴宣传资料和海报数千张。

离开播音室,穿上红马甲,郭荣又变身为卡点驻守员。面对进出的车辆和百姓,弯腰询问、测量体温、逐项登记、劝返群众……

一天成百上千次起身、弯腰和交流,甚是疲惫,但看看头顶飘扬的党旗和胸口熠熠生辉的党章,郭荣浑身充满了力量。

五马镇周亚林:疫情战场上的“多面手”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五马镇选调生周亚林不惧危险、勇挑重担,在战“疫”工作中快速成长为一名战疫“多面手”。

变身战疫场上的“勤务兵”。周亚林每天都要汇总全镇各网格人员的动态信息,电话核实重点排查人员信息,保证全镇返乡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

休息时间还要参与物资发放工作,认真仔细分发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后勤保障。

变身“抗疫战士”的“记录者”。疫情爆发以来,五马镇党员、干部、志愿者一直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周亚林记录下他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对这些“抗疫战士”最好的致敬。

变身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周亚林制作防疫知识顺口溜、张贴宣传海报,耐心解答来访群众疑问,为其检测体温。

引导外出农民工办理健康证,宣传春耕生产防控措施,周亚林工作起来一刻不停歇,她说:“只要全镇群众能安心复工、放心劳作,我累一点没关系。”

9名奋斗在一线的选调生、9个不同的工作岗位、9种不同的抗“疫”方式,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诠释着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职责和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