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老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這句話一直廣為流傳,老年人到了所謂的砍兒,過得也是心驚膽戰。

這73、84的坎兒是怎麼來的呢?有沒有什麼“破解術”呢?老祖宗是這樣說的,一起來看看。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古人對壽命的認知

很多人覺得,這種說法是來自中國歷史上的二聖——孔子和孟子。據記載,孔子於73歲去世,孟子於84歲去世,大家難免會覺得,連聖人都沒過去“坎兒”,更何況咱普通人呢!

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是來自於孔孟聖人,而是來自於古人對壽命的認知。早在遠古時代,中國人學會了觀察星象,用天干地支記錄表達,而壽命也與這種測算方法有關。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根據這種方法,在干支紀年中,60年為一個循環,也稱花甲;在一個花甲中的第1年稱為甲子年。中醫認為,人的正常壽命叫做“天年”,它有多長呢?正好是2個甲子,也就是120歲

除此之外,還要知道一個概念,就是“折壽”。古人認為120歲是正常壽命,也稱“天壽”,但往往都會打個折。每打1折減12歲,比如120歲打9折,就是108歲。以此類推,打8折就是96歲,7折84歲,6折72歲,5折60歲。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60歲以下,都叫“”,因此人們常說的“夭折”實際上不是指嬰孩,而是指沒活過60歲的人。古人認為,能活到“天壽”的半折壽命,就很不容易了,所以,人們常說的過大壽,也都是指60歲以上的人,60歲也被稱為“一壽”。

在古代,人活60古來稀,如果能打個8折96歲,就叫“高壽”了。但由於古代生存條件惡劣,能活到6折的72歲和7折84歲,就已經很不容易,再結合二聖也在這個年紀去世,因此才有了“73(按虛歲算)、84是道坎兒”的說法。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天壽”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

古人的這種說法是基於天干地支理論基礎,那麼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其實在國外,也有很多人研究人類的壽命,但巧合的是,幾乎幾種知名的理論都與我們古代“天壽”的說法較為相近。

比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人的極限壽命應該是人類生長期的5-7倍,折算下來就是100-140歲,折中一下正好是120歲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再比如,日本科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人的壽命應該是性成熟期的10倍左右,也就是108-145歲,取平均值126.5歲也與120歲不相上下

再有美國科學家海爾·弗利克認為,人的細胞分裂到50次就會出現衰亡,按照這個理論推算,人的壽命應該是120歲左右

由此可見,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均和中國古人的說法極為相近,不得不讚嘆咱們老祖宗深不可測的智慧。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折壽”是否有“破解術”呢?

在古代,人的壽命很難超過“一壽”,這與當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很大關係。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平均壽命逐年增高。2019年,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到達77歲,所謂的第一道“坎兒”已經破解了。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其實古代也有高壽人,最有名的唐代“神醫”孫思邈,傳言他活到了140歲,這個說法雖然沒被證實,但超過百歲是肯定的。這就說明,同樣的醫療條件,健康的生活習慣才是“過坎兒”的關鍵

那孫思邈有啥妙招呢?這裡為大家介紹幾個孫思邈的“破解術”:

  • 第一,養生先養性

養性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慾無求,心胸豁達。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心理壓力大。據統計75%的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很多人因為想不開積鬱成疾,這種心理疾病是養生大忌,因此要保持自己“寧靜祥和”的心境。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 第二,按摩吐納

換成白話,就是身體操和呼吸操。“善攝養者,須知調氣方焉,調氣方療萬病大患,百日生鬚眉”,可見這種方法十分有效。其實換做現代理論來講,這和放鬆身體,呼吸冥想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讓人緩解壓力的好方法。

  • 第三,注意飲食健康

孫思邈主張,吃飯的時候心要靜,不能邊吃邊想事兒,這才有助於消化吸收。另外吃完不要馬上做腦力或者體力勞動,可以按摩下腹部,散步百步。同時吃完漱口,保持牙齒健康。

73,84為啥是道坎兒?老祖宗這樣說,還有4大“破解術”

  • 第四,作息要有規律

孫思邈主張飽食和飢餓狀態下都不宜入睡,睡前不宜做劇烈運動,也不可以貪睡,要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

其實,孫思邈的建議都是很普通的,但往往這些細節被人忽略。由此可見,想要高壽,並不是難事,重在堅持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好習慣,再加上科學的進步,根本沒有必要懼怕所謂的“坎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