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有人说有些酒后面,绝对不可以加“酒”字,这是为什么呢?

王杰教你酿酒


这是什么问题?你出去喝酒回来,有人问你喝的啥酒?你可以说我喝的“古井贡”,我喝的“茅台”,我喝的“五粮液”,我喝的“西凤”,我喝的“剑南春”,但你能说我喝的“郎”,我喝的“汾”,我喝的“董”吗……











信你个头


很久很久以前,没有这个酒字,有一个酿酒的人,酿出来的酒,叫什么名字,他就去找一位先生,问那位先生,我用大米酿出来的水叫什么名字,那位先生跟酿酒的人说,你到路边等三个人,用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血,用一个小碗装起来,酿酒的人,等到第一个人,是个文人,所以刚开始喝酒的时候斯斯文文的,第二个人,是武士,喝到中途的时候,就这个武士,酿酒的人在路边几天等,都没有人经过,第四天酿酒的人等的不耐烦了,他看到一个疯子走过来,他就把那个疯子拉过来,放了点血在碗里面,喝到最后,就是这个疯子,就耍酒疯了,酿酒的人把三个人的血拿回去一起酿酒了,酒字因此而得名。


老莫来也


加不加酒,主要还是反映对酒的熟识程度,但凡懂酒的,在一些酒名后面再缀酒字,太露怯了,哈哈。话不多说,我简单梳理几款酒名,仅供参考。

以酿造原料命名的五粮液

饮誉中外的名酒“五粮液”,产于四川省宜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明朝初年,宜宾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并不断发展壮大,当时上层人士将“五粮液”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士将之称之为“杂粮酒”。清宣统元年(1909年),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自家酿酒带到一个家宴上,晚清举人杨慧泉品尝了该酒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姚子雪曲”改名“五粮液”。已有百年历史。

五粮液,取“集五粮精华之玉液”之意,再加个酒,不仅浪费古人的雅致,再文理上也狗屁不通了。

以酿造方式命名的二锅头

每烧一锅酒,开始流出的酒叫“锅头”,这酒的浓度比较高,可达到75度以上,数量少而后浓度不断地下降,后面流出的谓“酒稍子”不能喝。经第一次放入锡锅内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头”和经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处理,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味道较杂,所以酒厂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名为“二锅头”

二锅头不仅体现了酿酒方式,本身也就是“酒”的意思,所以再加酒,也是画蛇添足。


以曲种来命名的各式特曲、头曲、大曲、二曲

曲酒是用大曲作糖化发酵剂的白酒的统称,即曲酒。坊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特曲,一曲、二曲,三曲等是蒸馏时接酒时间不同而对不同馏分的酒的称谓。也就是发酵、贮存时间长短的命名。另外一说是按照酒曲的品质等级来划分。在酿酒界,品质最好的酒曲,可被称作“特曲”,而后依次是“头曲”、“二曲”、“三曲”。

市面上,如泸州老窖特曲、泸州老窖头曲等,本身就是对酒的称谓了,酒字也不必加上了。


以酒口感品质命名的衡水老白干等

衡水老白干自古享有盛名。明代、衡水酒有“隔墙三家醉,开坛十里香”之誉。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达67度。其味“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余香”。老白干已经成为一种香型,所以这个“老白干”也是一个特有名词,不必再加酒字了。

以历史文化命名的剑南春、刘伶醉等

绵竹县因产竹产酒而得名。早在唐代就名闻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为皇族贡品,有“剑南贡酒”之名。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春”即是酒,再加个酒字就让人贻笑大方了。

“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不远千里到武遂(今徐水遂城镇)访友人张华,饮当地“中山千日酒”后,褒奖有加,竟至“乐不思蜀”。刘伶死后葬于徐水遂城镇。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位品酒大师,当地人便将所产的“中山千日酒”命名为“刘伶醉”。如果叫刘伶醉酒,就失去意味了,而且变成了另一个故事。


浮生陸記


茅台带个镇,买时需谨慎。

泸州没老窖,马上往回绕。

汾酒加集团,基本要玩完。

西凤不带酒,必须躲着走。

五粮春醇液,其余都是孽。

洋河海天梦,其他不要碰。

古井不带贡,喝了浑身痛。

剑南没有春,别问真不真。

酒鬼变湘泉,绝对不值钱。

习酒写简体,直接瞧不起。

长毛非老酒,瓶子刷酱油。

衡水没有干,全都翻白眼。

牛栏非牛二,陈酿和老窖。

大厂买嫡系,口诀要牢记。


名字dave


你好,我是幸福,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有人说有些酒后面,绝对不可以加“酒”字,这是为什么呢?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解答: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最最绕不开的唯独一个酒字,酒桌上我们时常聊起哪个酒怎么样,口感如何,品质如何。比如像茅台酒、西凤酒啊、董酒啊等等等等,可一聊起来就会不自觉把“酒”字也去掉了。当然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即便我们在称呼时不加酒字,别人都肯定知道我们在聊的是哪款酒。

有时候,说酒名时,后面加不加“酒”字,更能体现出自己对这款酒的理解。比如我们口熟能详的二锅头,就是指原材料在经过第二锅烧制时的“锅头”酒,二锅头3个字就已经代表了二锅头酒的意思了。

还有五粮液现在口号是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可是它最最开始名字是杂粮酒,后来清末举杨慧泉品尝过之后,觉得这酒甘美无比,叫杂粮酒属实有些屈才,于是帮它改名为五粮液,取“集五粮之玉液”之意。“玉液”自古就有美酒的意思,我们总是称美酒为琼浆玉液,所以说起五粮液时,后面加“酒”字也会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了。

可是不论是二锅头还是五粮液,从字面意思我们或多或少还能理解,接下来我准备要说的这酒,毫不夸张地说,我被它骗了好多年,那就是剑南春了。

和上面提到的酒一样,剑南春3字也就是指酒。剑南春当年的广告语是,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可见远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剑南春了,而且还是大唐的宫廷御酒。虽然当时的剑南春并非今天我们买到的剑南春,可是这个名字确实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综上所述,提酒名字时不说酒字,也是对酒文化的一种尊重,我们活在当今能品尝到各种绝世美酒,可见我们有多幸福啊。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幸福的饭局


我只想说,有这么矫情的吗?

这在语文上,属于复指短语,茅台是它的名字(当然这里可以特指飞天茅台,不指茅台镇或其他含义),酒是它的本质,有什么不能用的呢?


幻欢读者


来点啤的,来点白的。酒不酒的无所谓。这只是酒场上的一种说话方式或者说习惯。白酒也就说酒的名字。怎么样顺嘴怎样说。问这问那,你是小孩子么


亦假亦幻


也是也不是吧!有些真不能加这个酒字!你比如说,玉冰烧,玫瑰露,二锅头,散炮,人一问你喝的啥呀,一说我喝的散炮酒,喝的二锅头酒


八尺门


剑南 春酒。


假若二有天意


都是一些约定俗成的叫法,应该没有强制非怎么叫不可。比如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大家伙都这么叫,你非要在后面加个酒子,其实也没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