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说这很矛盾,如果是床前,屋内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

蒋新国


没有人会怀疑,李白的《静夜思》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至于李白故乡属于哪里,却历来说法众多。也许诗人在想他祖先所居的中亚碎叶城?也许在想他祖上从碎叶潜逃回来后所居住的陇西甘肃?也许还是自己常年客居过的川蜀?\r

那么,诗人是在哪里写成这首诗的呢?有人说,北方人历来睡炕,既然睡床,那自然是在南方了。南方秋天的夜晚远没有北方寒凉,诗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到床前,月光清冷如水,白如秋霜,更添思乡愁绪。\r

★ 有人说过去的窗户都是木制的,而且封上了一层纸,月光不可能透进屋子。且不说有些窗户可是活动的哦,既然诗人睡不着,自然可以想象,诗人也许会用木根把窗户支起来,从而让月光进入屋子。即使不可活动的细密窗棂,其实也是可以开窗的。我记得我家以前的土墙老屋就是木窗棂,过年换新封窗纸的时候,会在窗户正中留预出一个书本大小的格子作为窗洞或曰猫眼,做上两个纸门帘,房间散烟的时候,或查看院子动静的时候,就可以把纸门帘卷上去。\r

说到月光如霜,现在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已经很难体会得到了。过去的农村,天空澄净,尤其到了秋天,秋高气爽,空气中没有半点纤尘,月光真是如凉水一般倾斜而下,如果恰逢月圆之夜,皓月当空,肉眼可以清晰地看清月亮上的山脉。记得小时候夜晚出行多是结伙去邻村看电影,看完电影一般九点十点左右,大人前面小孩后面,一大群人走在明亮的月光之下,根本不需要打开手电照明。村头的路两侧,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地瓜井子,从来没听说有哪个走夜路掉进去过。那时候,村里子没有电,看书只能凑在浓烟滚滚的煤油灯下。曾经尝试过在月光下看书,虽然小的字看不清楚,较大的字还是可以看得明白的。\r

★ 李白诗中的“床”到底指什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日文字典里,“床”(ゆかーyuka)还有床板、地面的意思,李白所在的唐朝,“床”自然应该有这一含义。从窗户里透进来的月光,照射到地面上(或地板上),凉如白霜,不禁让诗人心生思乡之情,不是也挺合理的吗?\r

★ 有人坚持认为,“床”不过是“胡床”,即可折叠的躺椅或曰马扎之类,也未为不可。诗人思乡心切,不能入睡,遂走出房门,来到院子里,半躺半坐在折叠小床上,看眼前如水的月光洒满院子,抬头看一轮明月挂在天上,不知故乡的亲人是否也和我一样在看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远方的自己呢?诗人喜欢望月抒怀,喜欢月下喝酒,一个人也能喝成烂泥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酒精上头,已目眩神迷,只觉眼前茫茫一片月光,如白霜铺地。以至于诗人最终在酒精的作用下,以酒酹月,还是欲江中捞月,失足跌落进长江中,成为一个永远的传说。\r

★ 好像更多的人引《辞海》《词源》力证诗中的“床”当作井栏(井台周围的围栏)解,认为诗人夜不成寐,沿着水井边踱来踱去,低头看“霜”,抬头望月,由水井想到家乡,俯仰之间,更显诗境阔大,更符合诗人之本意。\r

可是为什么要让诗人在井边徘徊,方显其思乡之切?况且,“晚上的水井边”这一意象,无论如何让我感受不到丝毫的诗意,我反而有一种不祥之兆。后人揣摩前人的作品,往往喜欢按照自己想要的结果,对前人的诗意进行人为的曲解或拔高,也许诗人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写诗前也未必进行过一番权衡推敲以求达到诗意的完美,也许只不过一时兴起而已。\r

※ 《静夜思》语言通俗易懂,意境契合我们一般人的思乡感受,所以作为经典就流传了下来。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首很普通的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至于“床”作何解,并不影响我们对诗意的理解,若有好事者愿意引经据典、寻根究底,对之作一番考据,随他便吧。而除非李白在世,否则任何对“床”的研究,终究不过一家之言而已。\r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赞



读史品文


小时候对这首诗的描写总是很好奇,很难理解。后来我在新疆生活了好多年,记得有一次在连队房子的地上撒了水,在地里忙完我就回团部了。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我从地里浇完水,因为太晚了就在连队房子里住下了。当时太困就睡了,半夜里不知怎么醒了,一轮月光从窗子里照进来,地上一层白白的霜,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发光,我把灯打开一看原来是地上泛出来的碱。

从上面的经历我明白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我的理解是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不是在大西北有盐碱地的地方?———诗人在塞外游玩大西北的美景,晚上住在塞外小镇,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才有感而写出这样的名句。



玉墨1968


晚上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窗前的地上,看上去白白的像结霜一样!很正常啊,古人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蜡烛光线有限,不如月光透亮!我小时候在我外婆家玩去,你就是这样,透过窗子洒进来的月光照在地上!晚上出门漆黑一片,天上满天的星星,月亮跟着我走......


V风月无边V


李白作为文人当时非常落魄,以乞讨过日子,晚上以木板当床睡在庙门边,看看现状,就想在老家不愁吃穿的日子,于是有感而发呤诗一首用木炭写在庙门边的墙上,后来他朋友救济他并当上了县令的书记员,他才把那诗收到自已的诗集里。


灵魂有处安放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人说这很矛盾:如果是床前,屋内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其实这个矛盾是由于历史发展,古今文化差异和缺失造成的。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一首看起来公认非常简单的古诗,简单到入选小学低年级的课本。意思就是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关键是“床”,不是“霜”

从中可以看出,矛盾解决的关键点不是在“霜”,因为李白其实给出答案了,他后来认出地上的只是月光,所以写诗是用“疑是”,这是描述他当时一个思维过程而已。而且李白当时是在南方城市扬州,下霜的时间不多。

关键是在于“床”。要是这个“床”在房间内,那明月怎么照得到室内呢?其实古代的“床”和我们现在的“床”并不是一回事。


第一,李白当时应该是在室外

现在我们课本收录的《静夜思》并非流传的唯一版本,在和唐朝相近的宋朝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还有宋代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所收录的《静夜思》的第一句均为“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月”。

既然是“望山月”,那李白应该就是在室外才有如此开阔的视线,如果在室内那是不大可能看到山月的,起码也要走到院落才行。

而且由于宋朝和唐朝相隔时间短,收录的版本更有权威性。至于“望明月”版本是直到1763年(清乾隆二十八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才改“望明月”的。我们选这个版本入课本,估计是《唐诗三百首》名气大,也为了呼应第一句的“明月光”吧。


第二,古代“床”可能是胡床,或者是竹床等在室外的床。

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现在很多农村的地方把一种半卧的竹椅叫“竹床”。我自己本人在小时都坐过。农村人喜欢把这种竹床放在室外,乘凉或者休息。一边拿着葵扇,一边半躺在竹床,甚是写意。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中秋之夜室外并不寒冷,他完全有可能躺在这种竹床上,赏月怀乡,月光洒在竹床前面的空地上,好像铺上一层白霜。


第三,“床”有可能是井栏

古代井栏为了防止人跌入井内,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高有数米。这方框形像古代的床,所以也有“床”的称呼。

例如古诗“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说的就是这个井栏,因为不可能两个人围着我们现在的床来玩竹马吧?

如图所示,这个就是一个古代井栏。

这个可能性也很大,我现在还记得我小时候的农村,水井就是在村头的一块空地上。那时候还没有通电,大人们经常在夜里在水井边上的空地上乘凉聊天。有时候月色好,妇女还一边聊天一边在月下洗衣服。

李白当年很有可能就在这样子的一个井栏旁边赏月,从而写下流传千古的《静夜思》。


还有说法,“床”和“窗”是通假字

有人说,“床前明月光”实际是“窗前明月光”,“床”“窗”是通假字借用了。这样也就能解释了,李白是明月夜不成寐,起来窗前踱步,看到了窗前的空地月光如霜,因而写出了《静夜思》。

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从唐朝来说,“床”和“窗”都是常用字,而且床和窗都是明确意义的东西,没有必要假借。


总而说之

总而说之,“床前明月光”的“床”应该不是我们现在室内的床,而是室外的某个物件,所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不存在矛盾的。

就众多专家的认为,“床”很大可能是说“井栏”。

就我个人认为,“床”最大的可能是“竹床”。当然,我人微言弱,和专家没有办法相比。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我自己就曾经跟随大人们,坐在“竹床”上赏月,对于南方来说,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文药书生


(明代版本)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宋代版本)

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静夜思:安静的夜晚产生的思绪。

《静夜思》诗配画

⑵床:此诗中的“床”字,是争论和异议的焦点。今传五种说法。①指井台。②指井栏。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最早的水井是木结构水井。古代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说明井和床有关系,其关系的发生则是由于两者在形状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类同。③“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讲,“床”可能与‘窗’通假,而且在窗户前面是可能看到月亮的。但是,参照宋代版本,‘举头望山月’,便可证实作者所言乃是室外的月亮。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④取本义,即坐卧的器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即是卧具。⑤马未都等认为,床应解释为胡床。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马扎功能类似小板凳,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腿可合起来。现代人常为古代文献中或诗词中的“胡床”或“床”所误。至迟在唐时,“床”仍然是“胡床”(即马扎,一种坐具)。

⑶疑:好像。

⑷举头:抬头。[5] [6]

白话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7] [8]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5] [7]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全诗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抒发了作者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净。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李白《静夜思》诗意图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作客他乡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构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体现了“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3] [9]





宇宙圆盘


李白24岁携带30万金出川,两年后的一个秋夜,他在金陵的一家客栈投宿。当夜秋高气爽,月色如洗,他独自走到客栈的院子里,院子里有一口水井,古代水井为了安全都会用石头砌一圈围栏,称作银床。月光洒在银灰色的银床上,像是铺上了一层银霜。这个时候的李白,30万金已经散光了,又生了病,人在脆弱的时候最想家。于是便写下了那首三大明月诗之一的静夜诗。



柳舞残阳


砖家哪去了?出来走两步,古汉语学不会,很多诗意是理解不了的。

床:唐音[ceng5],单独一个字表达的时候一般指桌子。而睡床的床,一般叫:[kang3]。

在潮汕地区,现代的人们说桌子,还是叫:[床ceng5],而没有人叫[桌doh4]。

更有意思的是,老人家以前也不会把床说成[ceng5]的,也就是说,以前读成[ceng5床]的,那不可能是床,绝对是桌子了。

现在倒是会这么叫了,那是受现代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流失就在眼前,要了解唐诗,你最好多去潮汕走一走,学学潮汕话,会有很多最真实的发现。

我的儿子跟我争辩说“床”指的是井栏,我说谁说的,他说:“砖家”。我无语了。


建盏匠人爱单丛


李白的《夜静思》自然是在夜深人静时的思乡情怀之作。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全诗言简意赅,潇洒飘逸,且朗朗上口,充满浪漫主义精神,为绝世精品而传承千百年,为世人推崇,闻名中外。

有人不知是不懂诗,还是故作矜持文雅,卖弄哲理之酸气,竟戏言此诗很矛盾。如果是在床前,屋内地面上怎么可能有霜?

是蔫非蔫?

又有人说,李白所指之床是马扎类胡床,是窗的通假字,是指井上围栏或者根本就不是指现代意义的床等等。

也有说诗仙可能潦倒到住的破屋烂房,月光可以自然射入。

说来说去,还是根本不了解诗人,或者不熟悉诗仙的诗情画意。

咱们首先说床,春秋既有之,三国刘备托孤亦有记载。南方人室外乘凉有竹床和躺椅等。所以,床前之床是明确无误的。

其次讲床前的月光。所述竹床可在室外纳凉,这样也可以符合诗情画意了。

最后,我们再重新了解诗人的历史风貌、借题借酒发挥和众多作品的豪迈风格,如“飞下直流三千尺…”等,是否也会有”天作被,地当床”的夸张比拟呢?


用户7649085980082


首先,《静夜思》这首古诗很早就被选在小学低年级课本中,既然是教材,那么这首古诗一定是经过很多专家研究推敲以后才被选中的,并且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课文,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那么这首古诗在理解起来就不会有太多困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皎洁的月光从泛旧的窗户纸上射进屋子,霎时,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月光”和“白霜”在我们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物,所以小孩子们很容易理解这种现象的出现。对一般人而言,稍微有点生活常识也都能理解此情。

其次,李白这首古诗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所以我们推测《静夜思》的写作时间应该是秋天,秋天遇到晴朗的天气一般会月明星稀,我们也应该有类似经历:秋天夜晚的天空显得很高远,也很深邃,天上星星点点,一轮明月挂在天空显得特别明亮。月光照在地上,大树、房屋、动物的影子的轮廓特别清晰,而且影子以外都是一片洁白,就像覆盖着一层白霜。把月光当做霜和雪来写,在很多作品里我们也能找到,如: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有一句诗: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这句诗也是把月光当霜雪写,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在现代文中有类似写法,月亮将要下山了,江边山除了几声犬吠声外,没有半点动静,隔江岸上,有几家人家,和几处树林,静静地躺在如霜似雪的月光里,树林外更有一抹青山,如梦如痴地浮在那里。——郁达夫《过去集》。可见把月光当做霜来写并不矛盾。

最后,从写作手法上分析。床前的月光是从窗户投射到屋内的地上,作者惊醒后,看到这一切,怀疑是落霜了,其实个人觉得这种写作手法应该属于通感(很多资料上说这是比喻),此时此刻的霜应该是作者感觉到凉意后的潜意识反应,当时屋内也一片白,作者刚醒来感到很冷所以第一反应是落了霜,这也正好呼应了诗句中的“疑”字。此外,作者前两句是烘托冷清的气氛,后面便于抒发思乡之情,所以此时用“霜”让读者也一下能感觉到那种凉意。如果把“地上霜”想成因为冷而产生的错觉,那么“如果是床前,屋内地上怎么可能会有霜?‘’的疑问就很容易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