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父母见证孩子长大,孩子见证父母变老,大家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川山下的宝娃子



刘莉萍28


我看过龙应台写的《目送》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记得当时读到这段文字还伤感了好一阵,当时特别想我的父母,又特别的怕我的孩子长大。可是我又能改变什么呢?所有的长大、变老都是自然规律,谁也改变不了。

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的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当父母还在时,好好的孝敬他们,当孩子还小时用心的陪伴他们。然后,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一叶知秋9


这句话道理是这样,但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可见证孩子长大,但孩子未必能见证父母见老…

为啥这样讲呢?孩子是父母的生命延续…百般呵护,一天一天盼着自已的孩子长大,上学接来送往无冬夏暑好几年…上完九年一贯制上高中,父母视子女为皇子,盼子女能坐皇位,上大学考研…一直扶持到成家立业,还不放心,继续当保姆,伺候儿子经管孫子…他们都成人了,自已也老了…

父母老了告老还乡的多…回到老家或另外居住…总之自已要面对老去的经过…子女年节到家看望一下…待父母百年之后…把已故的父母安葬完事…


平安幸运10


父母见证孩子成长倾注的是满满的心血和爱,孩子见证父母老去在情感上有时候就缩水打了折扣。这是我们不乐意看到的,现实生活中的深刻体验让你觉得内心深处冰冰凉。不是说你给予他们不够多,而是他们有更多的要求你永远无法满足。用心去设计互动的场景更具人性化,充满亲情真诚真的无法实现。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的包容理解,不去苛求父母的完美。言传身教有时候会苍白无力。其实,变老的父母亲只需要你好好说话,不要把“继续教育”当做必修课,感情这个东西对于有文化素养的人,更能被表现得真实完美,而恰恰相反接受了高等教育经济基础不比父母差,反而在感情的付出更令人堪忧。道德滑坡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让我们充满期待的下一代如此吝惜感情的付出,感恩之心还有几多?企盼着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让传统道德得以回归,尊老爱幼的美德世代相传,不要抛弃了尊老只留存爱幼。


曾经花开月正圆


“你养我长大,我养你终老”这是中国推崇的道德文化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然而这些事情很多都是事与愿违,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轻人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很少会有时间陪陪父母,即使是过年过节,也是匆忙的来,匆忙的走,更别说是照顾老人家了,还有更甚者,把父母送进了养老院,生病了还可以请护工。

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子女,父母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了,吃饭也开始漏饭了,刷碗也刷不干净了,然后就对老人呼来喝去,总是嫌老人埋汰,在遇到生活不能自理的,简直就不愿意到老人的房间去,这简直是年轻一代的耻辱、老人的悲哀。

想想我们出生还小的时候,父母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们养大,甚至倾其所有,他们也没有过半点怨言,你把饭弄在衣服上到处都是他们没有嫌弃,你把屎尿弄到衣服上他们也没嫌弃,还得赶紧换了给你去洗,他们会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你,舍不得吃啥不得穿。到他们看了不就和我们小的时候一样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为什么不能换位思考一下呢?

也有人会说,父母难道就没有错吗?我想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们有错是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知识匮乏,有的甚至连学都没上过,他们懂得的知识就只有从他们父母和身边的人那里学到,但我们不一样,我们最起码还是受到过教育,现在网络时代就是你不去关注,耳濡目染的也听过一些吧!知道父母有的事情是错的,我们为何不从我们自己身上去改变呢!!!

我们换位思考,你现在对待你父母的态度就是将来你子女对待你的态度,人都有老的时候,等你老了,你会接受子女们对你冷眼嫌弃吗?所以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孩子的同时也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民间有句俗话,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叫“只有瓜连子,哪来子连瓜。”这句话道尽了这世间的人生百态,看了这些是否对你有一定的影响呢?如果有就抓紧时间在父母还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其实老人要的并不多,他们需要的只是一点关心,一些陪伴而已,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只要我们人人都可以重视起来,多点时间去陪伴父母的晚年,他们一定是特别幸福的老人,这将是一个和谐美好社会。


艾舍育儿说


父母见证孩子在长大,孩子见证父母在变老,这是自然规律,人生经历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在父母悉心照料下慢慢成长,由牙牙学语,慢慢自理成人,一直到成家立业,变成为人父母。然而,在此过程中的同时,父母慢慢变老,渐渐失去劳动能力直到不能自理离开人世。

世间万物就像长江的波浪,后浪推前浪,一起一伏奔流不息,直到大海不复回头。这样才形成了世界。作为主宰世界万物的人来说,为了人们之间,长幼之间,男女之间,亲朋之间如何和睦相处,规范了一整套行为准则。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就是人类繁衍后代永不衰竭的行为准则。父母对子女爱如掌上明珠,子女对父母孝敬天经地义,对已故祖先祭奠哀悼永不忘怀。然而,由于生计所迫,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忤逆不孝之徒也有人在。父母老了病痛缠身,行动不便,遭子女恶声恶语。有的对病床上的父母饱一餐饿一顿,甚至断水断粮,迫使老人含恨离去。当父母离去后,他们又假惺惺的大操大办,以表示对故人如何孝敬来掩人耳目。

因此,对父母孝敬应在生前,经常回家看看,嘘寒问暖。他们不需要你多少钱,而是需要体贴温暖。人在做天在看,因果报应自然循环,当你老去行将就木时,当初你怎样对待父母的无形教育下,下代也将如此对待你,你又是如何感想?


叶平


完全赞同题主的观点。

我们人这一生,要经历从孩童到少年、成年时期,之后结婚成家生子转换为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有过无奈,有过辛酸,也有欣喜的时刻,我们的父母看着我们,渐渐从孩子长成大人,身为子女的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才慢慢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开始老去。

大概是我开始被频繁催婚,才认真去算了爸妈的年纪,我才发现原来 他们已经年过半百了,他们不再年轻,妈妈要靠吃保健品才能勉强睡个安稳觉,爸爸已经头发掉了一堆,接近地中海的发型让我不敢直视,我无数次地问自己,“怎么我就到了如今这个年纪了呢,这时间都去哪了”伤感便一直萦绕我心头挥之不去。

有看过小蛙和张钧甯演的电视剧《最美的时光》吗?里面有一幕:女主的父母去旅游,途中遭遇意外离世,说好的等父母旅游回来让他们见自己的男友,而这竟成了父母永远的遗憾,他们看不到了,他们带着心疼女儿的悲伤离去了,女主知道消息后崩溃到晕过去。

这是什么?是亲情让我们无法割舍,是父母之恩来不及报答的遗憾,这样的经历我们没有,诚然我们所以幸运的。

来,说说我的父母,学历不高,在我埋怨他们以前只会工作赚钱,也没好好陪伴我,更别说教育我,在我羡慕别的同学的家庭时,他们也只会一遍又一遍地给我重复,“我们不赚钱你还想上学啊,有些农村孩子就是没钱念书,你还不珍惜”,而他们永远不会懂,我说的教育其实是,在我取得好成绩时的鼓励,而不是一直对外人说没什么,大家都一样。

在不久前,妈妈和我聊天,她说,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好像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着你成长,你就到了适婚的年纪,以前吧,我就在想大学刚毕业不着急,那些20出头结婚的我还觉得是委屈了孩子,可是如今你真该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妈妈就希望你过得幸福,不要在我们老去的时候,你还是一个人,那些没人疼没人爱的日子我会替你感到难过的,所以你要加把劲了,我在电话的一端听着哽咽着,只是默默流着泪,还不敢发出声音,生怕她听到会更伤心。

其实,我的2020年愿望是,带上父母去旅游,以前我就说过,从小到大,我家连一次像样的家庭活动都没有过,我妈一直说希望以后我的另一半会带她去旅游,因为那样钱就是别人出,不用花我的钱,我感到很可悲,这样一位母亲竟有这样的想法,是嫌弃我赚的钱不够养活自己还是说是心态自己的女儿,可是她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我只有花自己的钱带他们出行才会感到赚钱是有动力的。

父母渐渐老去,我们陪伴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工作之后就更是常常不在家,甚至只有重大节日如过年、中秋等节日,才会回一趟家,之后便又匆匆离开家奔赴上班,待到父母期待我们多些时间联系他们,关心他们,我们并不是很在意,总觉得时间还很长,可是明天和意外真的说不好,哪个会先来,所以,愿我们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点时间陪伴他们吧,别让人生留下任何遗憾。


欢迎关注@琉琉聊情感 持续更新情感问答,希望与你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琉琉聊情感


“父母见证孩子长大,孩子见证父母变老,”这是客观规律,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不争的事实。

但为什么要用“见证”这个词呢?读来总让人感觉很生硬,似乎父母和孩子之间没有什么血脉相连的亲情,互相之间更像是旁观者。我在这里看着你慢慢变老,你在那里看着我一点点长大,似乎只有观察记录,而没有互动行为。

为人父母,其职责不只是见证孩子长大,而是在孩子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必须主动参与其中,做孩子的导师,引导孩子的同时,更要和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作为子女,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父母一天天变老,而无动于衷,在父母老去的路上,给予他们真心的,实质性的陪伴,或许能让自己将来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

“见证”是事实,没错!在见证的过程中融入亲情与爱的陪伴,把冷冰冰的客观现象,转化为温暖的主动行为,让情感参与进来,应当才更具人性化,才更符合客观规律。


茗心


见证只是表象。

表象背后隐藏着太多或让我们无以回报或无能为力的真相。

1.父母的见证,是本能的爱,是操不完的心

因为爱,从怀孕开始,妈妈就承载着各种怀孕的疼痛与风险,爸爸要开始想着挣奶粉的钱。

因为爱,孩子生下来之后,妈妈日日夜夜喂奶、哄睡、换洗屁股、洗澡,并承受着生理性涨奶的疼,承受着可能一天一夜只有几个小时睡眠的疲惫,承受着孩子可能吐奶、涨奶、生理性反胃、感冒发烧等的担忧。

因为爱,全身心付出,看着孩子会笑会哭、会翻身、会独立坐着、会爬、会走路,会说话,会喊爸爸妈妈爱我你就亲亲我、陪陪我、夸夸我、抱抱我。

因为爱,积极参加孩子幼儿园每一个亲子活动,会学着做手工,会在活动中拼尽全力要挣个冠军给孩子做榜样。

因为爱,为孩子的学业课业而再读一遍书。小学时候,还能给孩子辅导功课,中学时候,还能陪着孩子一起解读功课,高中时候,只能看着孩子把好不容易熬好的汤或泡好的牛奶喝完。

因为爱,省吃俭用,给孩子攒首付款,甚至可能全款给孩子买车房。

因为爱,愿意接受甚至试着去喜欢孩子喜欢的人。小心翼翼地去关心着孩子的感情,一方面希望孩子早日成家,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离自己而去建立他们自己的小家庭。

因为爱,退了休之后,会给孩子的孩子当保姆,又要从头开始带着一个婴儿带着她慢慢长大。

因为爱,即便七老八十了,仍然担忧孩子工作顺不顺利,生活美不美满。担心孩子在外面受人欺负而自己已是老人无法再给孩子更多的帮助而内疚着。

终于,自己老去了,即将行将就木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还是会拉着孩子的手,说妈先走了,你们要相亲相爱,好好生活啊。

父母从头到尾都没有错过孩子的每一个生长期,每个生长期的变化。

在父母眼中,孩子一直是孩子,从未长大,一直都需要他们的爱。

2.孩子的见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小时候,我们都觉得父母是英雄,是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在第一时间来守护我们的超人。

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铺开了我们衣食无忧的道路。

被人欺负了,我们会哭着说,我要去告诉我爸妈,让他们来打你。

想要买想买的东西了,我们会跟父母撒娇,爸妈,我想要买这个东西那个东西。

而从来不会觉得父母会老去,会倒下,会有脆弱的时候。

什么时候才发现父母老去呢?

不知道,但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

我们开始看到,妈妈美丽的眼睛旁边开始有了皱纹,爸爸鬓角开始长了白头发。

我们开始发现,原来爸爸工作时候竟然会那样低身下气得跟人说话,原来妈妈在买菜的时候会为了几毛钱跟人争执。

我们还看到了,妈妈哭泣的双眼,爸爸崩溃的身影。

我们还终于也看到了,爸爸妈妈原来已经开始要相互搀扶着走路了。

原来我们的超人终于老去了。

当你真的见到了这些,问问自己,能不能换成你们做他们的超人呢?

如果能,你才是真的长大了。


希惜兮


每当我们的父母守着别人说起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时候,也是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慢慢的变老了。当我们看到自己父母慢慢变老了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应该立誓为父母分忧了。就不要父母在多多的为我们操心费力了,不能再在成长中拖累自己的父母。要让父母为我们省去一份心思,还父母精神上一个安慰,身体上一个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因为父母含辛如若把我们从小养大己经不容易了,把父母的希望变成我们奋斗的动力,变成父母眼中的有出息的孩子,是最难能可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