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为什么感觉现在汉字很少造字来表示新事物而是用老字组合成词语来表示?

feesoar


中国收录汉字最全的字典是康熙字典。康熙字典上收录四万七千多汉字,许多汉字用途只有一个,显示人名地名和冷僻形容词,例如甪直(苏州有个甪直古镇)、甪里先生(商山四皓),嵊泗、嵊县、眭、氿、厍、燚、仧、倞、灋、屴、炏、冇、氹、忈、辷等等,这些汉字你认识几个并能准确读音?现在中国人常用汉字不到四千,剩下的四万三千多都是冷僻字,你还要造字?先把康熙字典上的汉字认全再造好吗?近百年来,新造并得到广泛使用的、收录进《新华字典》和《辞海》的汉字只有几个,齐白石创造了“烤”字,毛泽东创造了“搞”字。还有新文化运动创造的”她”字。搞本来是湖南方言,有音无字。后来把高加个踢手旁,读音gao,已经成为常用汉字了。这几个字,翻遍康熙字典是找不到的。

有网友留言,找出几个新字。但是,本人强调,任何新造汉字,必须被辞海和新华字典收录,这是国家认定。1977年底,文革余毒未消,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过“第二次简化汉字方案”,推出几千个莫名其妙的简化汉字,当时所有主流媒体和学校课本都被强制使用,但遇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到1986年10月,国务院宣布废止这批简化汉字,重新恢复到第一次简化汉字方案。这说明,随意发明新字,不会有市场。这就是部分“二简汉字”,看看是什么东西。


杨周彝


悟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回顾一下,历史上有两个人主动造字,一个是1000多年前的武则天,她为自己造了一个曌。这个字除了她自己用,没有任何历史价值,就像秦始皇给自己取名始皇帝一样,是一种好大喜功的自私行为。另一个是100多年前的刘半农,他为受压怕的女性创造了一个“她”。他为了公平正义造字,得到了人民的普遍认同。

现在人们为什么很少造字呢?原因有三。

其一,汉字属于象形文字,经过漫长沉淀,线条已经达到极简,极简主义是很难超越的。

其二,汉字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尤其是形声字造字法,已经在汉代促成了汉字大爆炸,汉字足够多,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字的多种写法。

其三,使用现有汉字重新组合已经足够表达各种新鲜事物,这比创造汉字更容易传播。

总之,汉字是华夏文明的载体,它既是工具,也是内容。文明是不容许被任意践踏的,历史上也曾有人想把汉字改为拼音文字,但最终被人民拒绝了。





司文学舍


用新造字表示新事物还是用老字组词表示新事物,主要还是看哪种方法表述更精准、更易推广使用,也就是从实际应用效果出发来考量。

大家看过化学元素周期表之后,会发现许多人造元素(通过粒子对撞等方法)的命名,都是通过新造字的方式,一般是在西方命名的音译为汉字的基础上,加一个金字旁(大多数人造元素是金属元素)组成新元素的名称,譬如锫、钔、铹等等。这是因为元素都是单字命名的,为了突出“新发现”的元素特性,我们国家多用新造字的方式来表示。

而对于因为科技发展和进步,以及虽然是新发现但并不严格要求单字命名的事物(例如本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或新的有机化合物),我们更多是采用已有字组词的方式来命名。顺便提一下,西方字母文字对新事物命名也多采用定语或状语加词根加前后缀等方式来命名新事物,有些词已经发展得看起来比一句话还长(词之大,一行写不下)。

写到这里,真的不得不佩服我们国家的语言和文字强大的进化能力和包容力。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是目前仍然被广泛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比汉字更古老的不是没有,但现在已经没有被大范围使用了),在进入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后,居然焕发出了更强大的活力。相比字母文字,汉字所承载的信息量更大,如果说汉字是三维的,那么字母文字就是二维的。我们的汉语还有大量的成语,祖先还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文和古诗词,几十个字就能够表达非常宏大复杂的场景,而这些千年前的文学,我们现在许多人都能信手拈来,而莎士比亚那个时期的古典英语,很多英国人已经看不懂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手机广泛应用,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屏幕的中文文章比一屏幕的英文文章,所能传递的信息量大的多!而且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接受过中国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即使不能准确发音,但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也基本能够理解它的意义;而表音文字,即使你能够读出来它的发音,可是如果这是一个你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词汇,你就很难真正理解它是什么意思(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专业英语》,不同的学科专业英语都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在医学、化学、法律、金融等等专业领域尤其显著。

在此不得不敬佩我们国家教育界的前辈,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持续推动全民义务教育,扫除文盲,让几乎全体中国人民掌握了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才有了我们祖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对比我们的邻居印度,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做到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就因为我们实现了义务教育,才让我们实现工业化成为可能,而印度空有十亿人口,但是却不能胜任产业工人的工作,只能是小作坊式的经济加上少量精英为西方提供外包服务。

所以,我们的语言文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智慧伴随我们度过了几千年的时光,并且必将伴随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发扬光大!





大李小李国学书屋


老字组合,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便于人们更好的理解,如果造字去表达一些个新事物,不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女皇武则天,造了十八个字废掉了十七个。流传下来一个“曌”字,也无可用,“日月当空”磁场太大了,没人敢用“曌”字取名,中国人文精神之道是中庸之道。

武则天便于自己的统治,造了十八个字,死的时候,竟然留的是无字碑。这也是历史对武则天的讽刺,“武韦乱唐”是历史的客观定性,不论她治国的成绩。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凡客红尘


这正是汉字的优势所在。反观英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需要不断创造新的词汇来描述。


涢水墨贤


因为几千年的发展词汇已经足够完善来应对目前的生活了,实际上我们常用的字没多少,有很多字可能一辈子也看不到。


地理轻谈


看到这种类似的问题真的是一笑了之,专家都不担心的事你们天天操心,还有人把汉字比喻英文字母,词语比喻单词,真的哭笑不得


孤鹤闲云


中国文字内涵丰富,古时文言文聊聊几句并表达出了大量的信息与内涵。造字已无太大意义且还增加了辩识难度。


汈汊湖陈海波


老祖宗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