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公开演讲时指出:我赞成对孩子真的要严格。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他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快乐的!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古语:“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没有任何的道理,孩子今后的品行与父母的暴力教育反而背道而驰。其实,棍棒教育不仅仅是指给孩子身体上的惩罚,不是指暴力殴打。因为,孩子在成长的阶段,也是身体成长的过程,如果一味的对孩子进行殴打,最后可能成为家暴现象。

但是近几年,这些言论多不胜数,不能打孩子,会让孩子厌学啦,不能骂孩子,对亲子关系不好一些的话题越来愈多,很多父母都已经不知道如何是好?

那么大家看一下钱文忠教授的演讲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

1、中国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

今天我们对教育所有的看法也许都起源于一种错误,大家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

我们在不断地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不应该是这样。我们正面临着很多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面临过的问题,比如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请别忘记了,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

今天,我们的教育者在拼命反思。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教育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都不快乐。回忆一般都是虚幻的、快乐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们小时候也有不少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骂两句。

凭什么教育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一定是快乐的?恐怕被国外教育搞晕了吧!

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凭什么对注定将要接替我们的子孙让步,我想不明白。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2、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没有错。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

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

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恐怕还要看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吧。

那惩戒呢?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

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

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

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

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但是如果说过去的教育都不对,那俞敏洪校长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徐小平、王强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们不是过去的教育教出来的吗?我们是随地吐痰了,还是耍流氓了?我们什么都没干,挺好。

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不要迎合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快乐教育、什么应试教育。应试是最基本的素质。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那么家长在那几个方面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

一、对孩子的学习要不妥协

学习方面对出现的问题给予最大条件的帮助,对于不学习、游手好闲等要严惩,在这个充满压力和竞争的社会,如果在学习这种正确的道路不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引导,对孩子进行放任的话,孩子只会越来越放逐自我。但是要尊重和顺应她本来的样子,不要把孩子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2.不合理的要求不妥协

孩子这样的无理要求,我想大多数父母都经历过,您一般是怎么做的呢?大概不是以暴制暴就是委曲求全了!前者会导致亲子之间矛盾激化、不和;后者会导致孩子得寸进尺,知道了只要哭闹父母一定会妥协!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尤其是当你认为孩子行为不当,或者要求过分的时候。

孩子长大了,变得有主意了,有时就会让家长感到非常为难:面对他们的小执念和各种要求应该正确地跟孩子说不?

家长要明白自己不是孩子的佣人,也要让孩子懂得家长是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不能事事依靠父母。想要让孩子不那么叛逆,仅仅是靠语言的力量是不够的,对于孩子来说,最快接受知识的方式便是故事。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可能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下面这套书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以及习惯养成有很好的帮助。

文末可购买

孩子和大人不一样,对家长所说的大道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会引起孩子厌烦。成长故事类书籍从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更容易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就像《爸妈不是我的用人》系列里的《再见坏情绪》,孩子看过后,很容易将自己的行为和故事里的主角对号入座,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行为,帮助孩子改正自己的坏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问题在书中统统都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对于孩子的心理培养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套书籍适合6岁以上孩子看,书中有拼住标注,方便孩子自主阅读,也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好习惯。

复旦教授钱文忠忠告:不能再对孩子妥协了,做父母的该打就得打

帮助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认识自我、学会做事等好品质。全书一共10册,分别从10个不同的角度解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全套共八册,一本书才几块钱,经济又实惠,强烈推荐家长购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