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职场臭皮匠


重复下问题: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

这个问题说了直白点,意思就是外来的和尚有水喝。

知乎曾有个热帖,引起了19万人关注,800多人跟帖评论,说的是:

某公司,新招前端妹子,2年工作经验,薪水13k,公司1位老员工同样工作年限,负责多个项目,技术也高于该新人妹子,薪水10k。老板看在眼里,答应给老员工涨工资但迟迟没有结果……

其实,不仅仅互联网企业,这种老员工工资低,新员工工资高的“倒挂”现象,在传统企业也非常普遍。

就这种现象,下面我先来分析下原因。

一、看中新人潜在价值,为其潜力先行兑付

很多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老板就会把责任归因于现在这批员工的无能,他会觉得:如果你们有能力,为啥不给我创造价值呢?

所以,当外面有新鲜血液时,老板更愿意看中新人的潜在价值,认为新人来了,可以改变目前的局面,所以就出高薪先行兑付了。

事实上,老员工也许就是因为工资偏低没有积极性干,所以才达不到老板的预期。

因此本质上,这属于一个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你越不激励老员工,老员工就越不给力,你看着就越不爽。

二、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新员工有着老员工不具备的工作技能和经验、思维方式和改革魅力。

老员工呢,因为在公司待久了,对公司面临的问题不是很敏感,也没有魄力去改变;

新员工则不同,他从一个专业和局外人的角度,会敏感地看出企业的问题所在,并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所以在老板眼里,老员工就是一群墨守成规的人,没救了;而新员工说得头头是道,也许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希望。

三、招聘新人要比更改制度更容易

调整新人的工资是容易的,而更改整个公司的薪酬制度是比较难的,可能有些公司自己也知道薪酬会稍低于市场价,但是因为整体薪酬都低,也着实没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HR高薪招新人,都可以称为“外部人才引进”,其实你要仔细对比,这样的“人才”不是企业内部现在都有吗?

四、要让新鲜的血液流动进来

谁说老员工就一定都是想留的人了,也许有一些老油条恰好是公司不想要,又找不到理由开除的,不涨工资就是最好的手段,而且可以刺激老员工的危机感,激发老员工的创作力。

当然也要看员工的不可替代性,如果确实中流砥柱,怎么也会加薪的吧!

以上,更多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进行原因分析,那么对于这样的现象,老员工该如何应对呢?

1、正确看待新老员工的薪资差异问题

这里讲的首先是心态问题,要理性分析公司为什么这么做,要讲眼光放长远一些,例如公司如果为的是吸引新员工,首次定薪肯定会高一些,但后期加薪过程中,通常会考虑新老员工的薪资差异。

然后,你要看,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例,不要将个例泛化去理解了。

2、提加薪需求,确定领导态度。

此时要明确自己的加薪预期,提薪要合理,不打无准备之仗,事先罗列业绩,对工作做一个评估,作为加薪依据,也可从福利、培训等方面为自己争取利益。然后选择适当的时机跟领导谈判。

3、关注提高自身能力,增强不可替代性

其实,加薪这回事,本质上取决于你的市场价值。如果个人能力强、不容易被替代,哪里不能发展好呢?这家公司可以高薪挖新人,你也一样可以被猎头高薪挖角啊。

所以,要“以我为主”,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多一些,而不是依赖于这个企业或者老板给你加薪。

写在最后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企业薪酬没有绝对的公平。

所以,关键还是看你自身,你的能力可以匹配到什么样的报酬?你的职业选择权有多大?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欢迎各位关注我,@丁路遥知事,加入我的圈子:丁路遥职言职语,与我一起互动!


丁路遥知事


说实话,这种现象在一些中小企业挺常见的。

朋友的公司之前就因为员工薪资待遇低,纷纷离职,年初的时候吧,几乎每天都有3-4名员工办理离职。在那个时间点,很多单位都招聘,员工想去试试看外面的机会。


我朋友给我举了2个例子,让我印象挺深:

1.一个员工原来在 公司工作了3年,从入职的时候3500,到离职的时候5500。


该员工觉得自己工资低,和市场上的工资水平比较,确实有点低。市场同岗位的工资是6500-8000.所以在找好工作后,据说薪资是7500,该员工迅速的办理了离职手续。


在去对方公司工作1周后,该员工私信朋友,能不能回来?因为新公司经常要出差,加班到深夜,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单休。相比之前双休,全年无加班,工作轻松的工作,这么大的强度,他接受不了。所以还是想回来。


朋友念在这位员工之前工作能力确实不错,因为经济压力(刚买了房子),确实为了高薪离职,也可以理解。朋友说,那你回来吧,薪资给你加1000,只要你好好干!

2.第2个员工,是朋友高薪从外面招来的,说是高薪,是相对于同岗位的员工而言。


市场的工资水平确实是很高,这个是市场供需决定的,所以“高薪”招聘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高薪"员工刚入职的时候,不知道哪位同事无意间知道这个薪资,都纷纷抱怨不公平,有些还拉小团伙来故意排挤他。


但这位员工,就很踏实地工作,有些同事解决不了的难题,他能够解决。有些新的知识,以及最新的技术,他能带领大家一起学,并应用到工作中。


之前那些倚老卖老的同事,最后都闭嘴,也开始加紧学习。


这个新员工就像是一条鲶鱼,放到公司后,打破了之前那种“安逸,不思进取”的状态。

通过以上2个故事,我是想告诉大家,从外面高薪招聘,是无奈之举,但凡公司员工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团结一心,根本就不需要招人。


而高薪招聘新人,就像是公司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或者是买了一件“奢侈品”,让很多员工远远观望,而没有实力购买。唯一的方式,即使以自己的能力去匹配高薪。


我是@燕妮在职场,专注职场分享。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多谢点个关注、点个赞!


燕妮在职场


这种情况很常见,我就职过的一公司曾出现过工资泄密的事故,人事专员和总监起了冲突,一气之下将员工工资表发给了所有员工,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很多老员工发现,近一年新招聘的同岗位的员工平均工资要比老员工高30%以上甚至更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想想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01

没离职的人在现有的薪资下也继续在公司呆着,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增加额外的成本呢?

控制运营成本是提高公司利润率有效的手段,不是每个公司都有用让人无法拒绝的工资留住员工的姿态。

那些认为当前工资不合理,在市场上能拿到更高的OFFER的员工,早就走人了;走的人也未必是靠加点工资就愿意留下的,而没离职的人在现有工资条件下还愿意呆着,说明他给自己的心理定价也就这样。如果不增加成本这些人也会乖乖呆着,那公司又为什么要增加额外的工资呢?

02

给老员工加了薪,就能保证他一定不离职吗?大部分时候不一定。

有的员工可能会认为,公司如果能够主动给老员工加薪,大家肯定会更加珍惜这样的机会,会更加卖力地为公司付出努力,而不会选择离职。离职真的是一个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不一定是工资。

再说了,通过给老员工加薪来挽留,那给谁加呢?那些干活踏实的也许能找到更好的单位,不是加点钱就能挽留的;而给那些抱着给多少钱出多少力的员工加,他们也绝不会因为工资涨了点就更加努力,反而会觉得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该偷懒还是偷懒。

而成本控制是一个公司生存的最重要的工作,没准真为了挽留大家而全员加薪,最后老板自己却破产了。


03

新人新气象,新人不一定好,但他们一定会给老员工带来竞争的压力,实现正常的新旧更替。

一个公司全是老人,应该让整个团队陷入懈怠,所以公司总会引入新人制造危机,这也是常说的鲶鱼效应。在新人前追后堵的情况下,老人也会有压力,会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也是很多公司愿意每年招新人的原因。

公司以高点的工资招一两个新人,就是给还在职的人施加压力,老板用可控的成本实现管理的目的。

说回上面工资泄密的事,你一定关心后来结果怎么样了。起初呢老员工都义愤填膺,嚷嚷着要辞职,但一个月过去,除了少数几个真跳槽以外,其他人都不说话了,好象这事从来就没发生过一样。


明白了公司的心思,那我们身为员工应该怎么办呢?要加薪就两条路:

一是利用职位提升的途径来加薪。

不论什么公司,升职都是一条稳稳的加薪通道,你得评估自己升职的机会和可能,如果有晋升的空间,就加把劲,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二是通过跳槽来获得应有的回报。

如果对现有的工资不满又没有升职的空间,那就踏踏实实苦练内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你有能力、有成功案例,又善于在人力资源市场给自己开价时,总会遇到和你的实力相匹配的机遇。真正有本事的人,始终会有被别的公司赏识的机会。

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如果工作两三年后工资没有变化,一定要想办法跳槽改变这一情况,因为你当下的工资是你下一份工作工资的基础,用人单位会以此为锚定标准给你开价;人的收入也要和年龄相匹配,如果你工作五六年,收入还是和刚毕业的差不多,不论你实际能力如何,在招聘单位看来,你就是一个loser,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找有潜力的新人。

最怕的是一方面抱怨公司不涨工资,另一方面又自暴自弃,偷懒耍滑,最后仅有的一点价值也挥霍殆尽,那时后悔莫及。


红尘笑笑生


1、“潮”字有夸大之嫌,如果真出现了“初潮”,大多企业一定会自我审视,有所改变;为留人,老员工加薪是极有可能的。如是“大潮”,基本为强弩之末,无力回天了。

2、如出现部分人员流失,企业不挽留,也是正常现象。

3、外流导致空岗,企业高薪外聘,不考虑给老员工加薪,我觉得是一种鲇鱼效应为手段、羊群效应为目标的逻辑思维。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删除,下同。)

正常企业很少出现“离职潮”,如果出现那么这个企业基本也穷途末路了。“潮”大多系员工造势,给企业施压以达到某些个人或群体性目的。

看到了这个“潮”,我就联想到前些年有个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辞职潮”,可是大家看看现在的国考,省考大军依然火爆,各个公用单位编制依然滿满,实际上这个辞职也终究沒有形成“潮”。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还是不喜欢“折腾”的,尽管有些不如人意,一句“岂能尽如人意”该干嘛干嘛了。行业中有几个或一部分人的出走,真的掀不起“潮”来。

如果真的形成了“潮”,那么企业基本也是穷途末路了,无力回天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中更多的是企业在“初潮”之时就会有所警觉的,会采取各种措施,如创业难宣教,奉献鸡汤,以及加薪等手段,开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人们更愿意夸大成“潮”,实际是推波助澜者多,用“潮”的群体性,毁灭性来恫吓,达到个人与群体诉求的手段而已。我觉得纵观历史,除了人吃不上饭容易成“潮”外,其它成“潮”大多造势而已。



部分人员流失,企业不挽留,实属正常。“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个人选择,“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企业追求。

企业人员外流以高、精、尖人才居多,企业想留也留不住,池塘太小,容不下大鳄,沒办法走就走吧。至于零星的普通的员工,走就走吧,可替代性很强,招个人似乎不成问题。

“高手”走了,普通的员工走了,来了新人,很有可能带来新理念,新气象,甚至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更在乎做大做强,既使引进新人成本加大也在所不惜,沒准这条“鲇鱼”会带来羊群!给老员工加薪很容易打破当前平衡,牵一发动全身得不偿失!

职场工作久了,固定的场所,固定的人群,甚至是相对固化了的思维是很可怕的。时间久了,人的懈怠,熟人难管理,思维火花也碰撞不出什么来了。

招新人就是个最便捷途径。只是挖过来的“高人”必高薪,企业也沒办法,挖人就得有代价,而且企业也愿意树立这么个典型,让这个鲇鱼来搅动已经固化的职场,老员工大多当初斜视,到遂遂渐蠢蠢欲动,以至形成追赶的局面。“鲇鱼效应”、“羊群效应”有机结合就成了推动力。

结老员工加薪,很容易打破固有平衡。有时侯分配不均比分配多少还重要!容易牵一发动全身,企业易陷入被动,倒不如招或挖新人达到目的更便捷。

总结:企业高薪招聘,旨在鲇鱼+羊群;老员工的生态平衡不能轻易打破,用新鲇鱼带来羊群才是最终目的。


职向青云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和点赞,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企业出现离职潮(工资低),而该企业却高薪从外招聘,不考虑给员工加薪,这是啥逻辑?小编从毕业到现在,经历过几份工作,您提到的这种情况,我见识过不少,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

首先说明下,这种情况,不单单出现在私企,就连外企和国企都常出现。

一般来说,企业的员工出现离职潮,可能是因为工资低了,可能是因为找到薪水更高的好工作,等等等等,而站在企业老板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来说,企业老板都会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思维,就是外面的饭菜比较香。

当一名员工,在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基本上您的能力和潜力,老板心中有数,如果您没能完全展现出您的能力与潜力,基本上在老板心中就已经被贴上标签了,而这个时候,如果在您专业的领域,老板有新的需求,可能首先会考虑外面的人才,因为在老板心中,会觉得公司内部的人做不了,也不会做。

因此在这种心理暗示下,老板会宁愿以双倍工资从外面挖一个人才回来,也不会给您加薪让您去做,接下来,老板要做的就是等待您的自然离开。

这种操作,首先是企业老板们用人的艺术,好与坏无法评价,而作为员工而言,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值钱,这是在整个职场生涯中的核心。

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在广州奋斗的普通人


这种现象在中小企业或激励机制不健全的企业非常普遍,几乎天天发生在我们周围,问询一位HR朋友,他对此种现象解释为:

1、新员工更有激情。很多老员工,上班按部就班,甚至混日子。这样瞒不过老板的眼睛,但多年打拼下来的老员工,又不好意思开除,只能在待遇上停止不动了。 新员工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想法,进而带动公司的发展,这种情况下,自然会给高薪。

2、新员工听话。老员工时间久了,一旦监督不到位,就可能偷懒,没有什么进取心。新员工则是公司领导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丝毫没有老员工身上的那些懒惰的毛病。

3、工资低没人来。企业整体薪资水平就低,要想吸纳新人进来,给的薪资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否则没人来,自然造就了新人比老人工资高。

4、薪酬激励机制不健全。老员工按照公司工资体系来走,企业每年调薪的比例和人数有限,自然涨的慢。新聘用的员工是按照现在市场价来定的,自然超过了老员工。

5、变相裁减员工。公司有意通过招聘新员工这样的举措来刺激老员工,要么走人,要么干到什么程度才能加薪。 部分不服气的老员工跳槽离职,同样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自己满意的薪资;还有种种原因走不了的员工表面看不出不满,但私底下的抱怨多,并影响到实际的工作效率,最后沦为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6、应付公司棘手项目,项目结束后,这些高工资的新人,可能就需要离职走人了,因为他们就是为了应对困难才招聘的人,现在任务结束了,自然岗位也就没有了。

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呢?你们公司有这样的情况吗?

愿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我是@坚持健身的财务姐,专注财务与职场分享。如果认可我的回答,多谢点个关注、点个赞!



不坚持健身不是好财务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始终想不明白,今天我们来搞清楚这个现象。

一、这个现象的背后的逻辑

作为一个企业来讲,留住有价值的员工,对于任何一个老板、人力资源管理者而言,这都是基本的共识,更不用说一边看着员工流失、一边高新从外部招聘,这种可以给老员工加薪就可以留住的办法公司想不到?大多是有意而为。

1、员工如水,流淌方清。

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留住少部分优秀的员工,淘汰小部分绩效差的员工,中间保持适当的更新。

从这个角度来讲,绩效差的员工,就是企业希望可以自动流失的员工,当然工资低了,而不是企业不想付出人力成本,是因为企业觉得这些人达不到高薪的标准。

2、企业需要新鲜血液。

老员工在企业久了,就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和上进,很多人把工作当成了一种应付,在加上长期的固化思维,面对很多问题很难有突破的思维和方法,企业会针对重要的问题、招聘相应能解决问题人,这个能力的需求和现在员工对比,自然要求高出很多,薪资高出现有员工,理所当然。

3、薪资衡量尺度差异。

老员工按照公司的薪资水平来衡量,大部分公司没有规范的涨薪机制,甚至迫不得已跟着基本工资的调整而调整,就有可能导致很多人好几年都没涨过工资。企业也有这样的观点,老员工是公司慢慢培养起来的,很多地方仍有很多不足,公司给了机会和平台,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薪资就给这么多。

而外招的人员,招聘面谈的时候,是按照市场的薪资水平衡量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时时更新的标准,你给不到,别人就不来。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导致新老员工薪资差异较大。

4、企业控制成本知之不为。

在中小型企业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即老板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不愿意给老员工涨薪资,即使优秀的也如此,这些人流失了,老板的心态是公司的薪资水平就这样,我们要找合适的人,从不会检讨加薪之事。对于外部招聘,是在招不到了,就薪资给的高点,出现新老员工薪资的差异。

5、HR不专业薪酬体系混乱。

也有一部分HR不专业,不能从企业的经营、人力方面给公司建立正确的薪酬体系,导致乱象横生,而这些真正的问题,从来未被公司正视,离职的员工,可能被以另外一种理由上报离职员工,甚至从来都不清楚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

二、企业如何平衡这种现象

1 、新员工可以高薪招聘,但是等其熟悉企业情况、试用期过后,对相同的岗位的老员工进行评估,如确实是新员工能力、业绩突出,则不变。如果新老员工旗鼓相当,新人要用的话,那老员工的薪资就要调整,不一定调到和新员工一样,至少要表示,逐步平衡,这才是人才管理的根本。

2、内部建立起合理的薪酬体系,按类别、按职级、分等级,明确各岗位的价值、薪资,做到公平,所有人以能力、绩效为导向,合理定薪、调薪,不分新老员工。

三、个人如何正视这个现象

1、知道了背后的逻辑,就会正确看待这件事情,不会乱抱怨。

2、如果自己表现不错,薪资确实比新员工低,可以通过核实的途径申请加薪,未批准,则可以选择离职。

3、向管理者、公司征询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不断提升自己,自己的问题往往自己看不到。

4、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优秀的员工在那里都是薪资不错,而且随时有选择工作的自由和能力。


思者在


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样的企业应该并不多见。现在企业招工还是比较难的,对员工还是比较珍惜的。

你说的企业宁愿高薪聘请外面的人,也不愿给自己的员工加工资~

老板,领导,都不是脑子被门夹过的人,谁也不会不把钱不当钱用。都会考虑成本,合理计划开销,所以你应该从那位,或者那部分没被加工资的员工出发,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公司有个经理,来公司六年了,除了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是作为一个部门经理,他真的是叫做占着茅坑不拉屎。担任三年经理以来,优秀员工带不出,有能力的员工留不住。中层管理就是因为这样止步不前,

然而他会觉得自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老板应该会看好他,奖励他,加工资。在老板眼里,除了你的工作态度还有留着你的价值,其实你已经在起到副作用了,恨不得开除,只是下不去手,怎么可能还会➕工作呢!

现在,多少员工倚老卖老,站着茅坑不拉屎。对于老板来说,你就是茅坑板上的一颗枣,吃不想吃,扔了也不好的那种感觉


平凡power


李振涛 | 大沟通开创者,应邀回答。

你说的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中都会存在。

非常之令人不解。

原因何在呢?

根源在于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健全,员工晋升、调薪机制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内部员工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加薪!!

我看到过很多这种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普遍比老员工要高,话句话说,外部市场行情一个劲儿的涨,但企业每年的薪酬普调、个人调薪没有跟上,从而导致整个薪酬体系的落后。

而作为HR,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度、没有老板足够的信任、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是无法说服很多民营老板进行薪酬改革的。

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老板不懂、不专业,而HR明哲保身,不去碰这个敏感话题。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企业的伤害: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走了,又招进来一些新手,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制度的学习、适应环境又需要一段时间。

这个就是答案,没有其他。

完毕。

李振涛 | 大沟通方法论开创者

喜欢我的作品,就关注振涛,我会持续更新,贡献更多干货。

点赞、转发、收藏、评论,你至少选一个呗,让作者更有动力哦!

有兴趣交流的,可以私信或留言作者哦……


Alan李振涛


企业如果出现大批因为工资低而离职的员工,那么通过给员工加薪的方式来解决这种事情,就变得不是那么可行,加工资只能临时安抚一下员工,而且是安抚部分员工。

另外工资低几乎可以认定是表象,本质还是公司有问题。

公司在解决公司自身问题的同时(当然某些问题要不要解决,能不能解决,那是一回事),还要生产,还要经营。所以人员方面的缺口,还是要补上,于是你就会发现,一边是有人离职,一边是有人入职,这也算是人员的正常流动。当然,新进来的员工工资如何,有可能比老员工高,当然也有可能比老员工低,因为工资是一对一谈出来的。



老板和员工在员工工资上的期望是相反的。

从老板角度而言,希望员工的工资越低越好,甚至不领工资最好,这点大家都可以理解,毕竟员工的工资成本,在整个企业运营当中占比非常大。

从员工角度而言,员工肯定希望自己的工资是越高越好,当然如果能达到某些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那也非常满意了。

所以这就是矛盾所在,这种矛盾其实不可调和,只能找其中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又会随着很多因素改变而改变。

比如当员工不可替代时,那么平衡点就会偏向员工。当员工可替代性强时,平衡点就会滑向企业。

企业为什么宁愿高薪聘请,也不愿意加工资挽留?

我们先从企业的角度,从老板的角度来研究一下。

  • 体现企业的决心,表明企业的态度。

前段时间公司就有同类的事情发生,有一个部门经理因为工资的事情离职,而老板并没有通过加工资来挽留他,而是高薪又聘请了一位。

老板曾经私下说过,加工资不是不可以,但不加工资就辞职的,等同于要挟。这次满足了,还有下一次。一个人满足了,还有更多的人在等着,所以公司这种口不能开,一开就会不可收拾。

  • 掩盖问题,维持现状。

上面提到过,因为工资低而出现大面积的人员离职,本质上还是因为公司出了问题。有的公司会积极的寻求解决方法,以避免以后同类事情发生,但大部分公司会因为各种考虑而掩盖问题,维持原状。

而掩盖的最佳方式,掩盖的最好办法,就是放老员工走,然后进新员工。

那么不给老员工加工资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 正常与非正常的人员流动,血液替换。

这很好理解,比如企业觉得员工各方面均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但因为合同的制约,又不能直接进行替换。因此就会卡住员工工资这个最重要的点,员工由此自动提出辞职,了了企业的一桩心事,而企业则会通过外部招聘,寻找更合适或者更满足企业需求的人选。

简单点说就是企业已经不需要你了,就等你自己腾位置了。

我们再从老员工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此种现象的?

  • 首先是不理解

老员工对公司知根知底,对工作知根知底,而公司宁愿从外面高薪聘一个新人,让他花时间熟悉公司,熟悉工作,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加一点工资,不清楚公司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对这样的做法感到很不理解。

  • 其次是对公司的做法感到失望

老员工的诉求被公司拒绝,老员工的价值抵不过新来的员工,感觉有点卸磨杀驴,能不失望才怪。

  • 最后是放平心态

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企业已经不再需要你,因此没必要在这上面纠缠,放平自己的心态,去迎接下一段新工作的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