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市民政局:養老機構大門雖暫時關閉,溝通之門依然暢通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下午2點舉行發佈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婦聯、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疫情防控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市民政局:养老机构大门虽暂时关闭,沟通之门依然畅通

有記者提問:疫情發生後,上海民政部門對全市養老機構採取了封閉式管理、暫停家屬探望,這種情況還將持續多久?如何疏解老人情緒,緩解家屬擔憂? 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介紹:本市民政部門第一時間將全市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一律列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嚴格管理。前期,採取了“五個暫停”的措施:暫停親屬探望;暫停家屬送餐;暫停快遞員、外賣員、送藥員等不必要人員入院;暫停招錄新員工;暫停接收新入住老人。同時,嚴格執行針對返院老人、返崗工作人員的隔離健康觀察。3月5日,本市出臺文件,再次要求進一步做好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嚴格管理,力爭“零疫情”。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各養老機構普遍克服人手不足等困難,一方面嚴防死守,確保各項疫情防控舉措執行到位,一方面細緻照護,確保照料護理要求落實到位。尤其是一線護理人員,更是辛苦異常。有相當一部分護理員已連續工作整整了43天!他們雖然不像一線醫護人員直接參與抗疫,但也是值得尊敬和感謝的“逆行者”。 在疫情風險沒有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以上措施還將繼續執行一段時間。 嚴格的疫情防控舉措,養老機構入住老人及其親屬容易思念擔心,難免煩躁焦慮。對此,我們感同身受,反覆強調“養老機構大門臨時關了,但入住老人和親屬的溝通之門不能關;與外界往來暫停了,但對老人的精神關愛、心理慰藉更要加強”。經市、區民政部門指導,目前,全市養老機構普遍採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看得見”的視頻常聯繫,保持親情呵護。養老機構普遍建立“視頻探訪”制度,協助老人與親屬通過視頻報平安、嘮家常。同時,把老人在機構內的視頻拍攝下來傳送家屬,慰藉思念。各養老機構還採取個別電話、群體發佈等方式,與老人親屬密切溝通,及時報告老人情況。二是“不出門”的活動更豐富,排解負面情緒。及時宣講防控措施,緩解老人的緊張情緒、恐懼心理;舉辦各類活動,讓老人們動起來、玩起來、樂起來。護理員在做好防疫、照護工作之餘,也絞盡腦汁讓入住的老人成為“開心老小孩”。三是“封閉期”的服務不斷檔,全力滿足需求。一些沒有內設醫療機構的養老機構與臨近醫療部門對接,解決老人的配藥難題;各養老機構加強餐食保障,特別是針對個性化需求加強服務。一些老人怕麻煩養老機構,不好意思提出個性化需求,部分養老機構就請老人代表系統蒐集、集中反映、盡力解決。 許多養老機構細緻的照料,暖心的關愛和慰藉,贏得了老人和親屬的普遍認可。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入住老人的親屬自發給養老機構捐贈防控物資,有的機構還收到了老人親屬從海外募集購買的口罩。親屬們寬容的理解,溫暖的支持,也是促進養老機構進一步做好服務、嚴防疫情的動力。 編輯:王佐宇 責任編輯:黃麗娜

市民政局:养老机构大门虽暂时关闭,沟通之门依然畅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