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斯巴魯堅持不合資,賣不出去也不妥協

在我國汽車市場上有一種特殊的產物,合資車,很多車企在剛剛進入我國市場的時候摸不到頭腦,於是便與本地的車企形成了合作關係,像大眾、豐田等企業就憑藉合資站穩了腳跟,一直髮展到現在,進口車的份額一再被壓縮,合資車成為了市場上的主流。但在眾多的汽車品牌當中也有一些便劍走偏鋒的,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斯巴魯即便是瀕臨退市,也不願意合資生產。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當年被坑飽嘗痛苦

或許很多人對於斯巴魯這個品牌並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是真正懂車的人卻明白它的厲害之處,大家對它的一貫印象就是太過小眾也很高傲,但總會忽視它的全時四驅和水平對置發動機等技術實力。在我國龐大的日系陣營當中斯巴魯算是最為落後的一個,就連不善妥協的馬自達也能夠排在它的前面,而斯巴魯之所以在我國受到如此的冷遇極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是純進口車,無論是車型的售價還是售後需要面臨的麻煩問題都成為了車主們不選擇它的理由。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在我們的印象中每一個日系品牌都是非常懂得變通的,也願意琢磨國人的口味,例如豐田和本田就是為我國市場做出了許多改變,才取得了今天這樣的成績。但是斯巴魯卻始終沒有尋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很多人覺得斯巴魯並不重視我國市場,更不重視我國的消費者,它能夠落魄到今天這樣的田地全部都是因為自身的高傲。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但斯巴魯並不是從未想過妥協在上世紀80年代末,它曾經來到我國進行合資,當時的合作伙伴是貴州航空工業集團,聽到這個名字想必大家就能夠想象到這是一個造飛機的企業,在航空需求降低的時候它及時將戰場轉移到了民用車上。貴州航空工業集團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企業,將原先的飛機工廠改造成了汽車工廠,將原來的機場做成了測試汽車性能的跑道。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按理來說這樣一個懂得變通的企業應該不會有太差的成績,但是貴航在針對汽車工業這一項上卻有著固然的弊病和缺陷,它造飛機雖然十分厲害,但是造汽車卻是個門外漢。當它找到斯巴魯的時候斯巴魯心懷來到我國發展的美好向往,但是對於斯巴魯而言這次聯姻並沒有那麼成功,貴航有自己的小心思,它認為造汽車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只要把斯巴魯的技術搞到手,自己造、自己賣、自己賺錢就可以了,完全沒有必要將利潤分給日企。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於是當時的貴航就買下了斯巴魯REX的零件想要回國自己改裝,當時這款車是斯巴魯的當家花旦,貴航也認為就這麼一輛小車想要模仿還不簡單嗎?但事情的結果告訴我們貴航的這步棋走的尤其是失敗,買回一堆零件的它迅速完成了組裝,並且上市了一款名為貴州雲雀的車,一開始得到了當地車主的喜愛,還被當地的出租車公司青睞,當政府找上門來合作的時候已經更名為貴州雲雀汽車公司的貴航卻絲毫沒有把這個訂單放在眼裡,它們認為自己目前只生產了100臺車,根本就不想把這僅有的資源放在出租車市場之上。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正是這一次失誤導致貴州雲雀走向了下坡路,那時它在市場上有一個非常強勁的競爭對手鈴木奧拓,在奧拓的打擊之下雲雀很快就潰敗了下來,而在幾年之後購買了這款車的車主也是苦不堪言,雖然它的零件都來自於斯巴魯,但是貴航的組裝卻不夠完善,只拿到了表面的光環卻沒有拿到真正的技術。到了90年代雲雀汽車揹負上了7個億的虧損數字,而後又向斯巴魯拋出了橄欖枝,真正成立了合資公司。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斯巴魯到來之後為這個瀕臨倒閉的企業帶來了真正的專業技術,造出了合資後的第1款車,雲雀WOW,但是斯巴魯對於雲雀的信任最終還是被辜負了,在扭轉戰局之後雲雀又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還是想要從斯巴魯的手中搞到技術自己賺錢。而這時斯巴魯也與雲雀產生了較大的矛盾,還做出了一個可笑的決定,宣稱資金運轉只接受現金,直接導致貴州雲雀走向了破產邊緣,斯巴魯也從我國這片市場徹底退出。雲雀邪性的算盤和斯巴魯幼稚的報復,像是小孩間的撕扯,但卻摧毀了一個或許能有宏偉發展的合資公司。

斯巴魯在國內這麼難,為啥堅持不國產?不是它高傲,是被坑怕了

落後十幾年,再無此良機

相信在看完這一系列的歷史事件時,大家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斯巴魯至今都不願意在我國進行合資生產,或許是因為在當年的合作中它被傷透了,也可能是它受不了這樣的爾虞我詐,對於合作這件事情而言找到一個好的合夥人就等於成功了一大半,但是斯巴魯這條路走得卻格外艱辛。於是後來的斯巴魯便想著,反正我的手中有夯實的技術,就算是純進口也會有人認可,奈何它沒有估測到近些年來我國的車市發展能夠如此迅猛,像雲雀這樣的國產車企已經逐漸被淘汰,接下來站起來的是如同吉利、長城這樣優秀的選手,我們完全不必要依賴合資和進口,斯巴魯即便是現在後悔自己的決定恐怕也為時已晚,如今再選擇合資進入國內市場,已經落後了別人十幾年,錯失的機遇和金錢永遠沒法翻盤了!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您怎樣評價斯巴魯這個品牌和它當年進軍我國市場的失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