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见见不花心


要造反,得有兵,有兵才能想打谁就打谁,甚至连皇帝都能打。此外,还得有钱,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给了钱,当兵的才会干造反这种“大事业”。

所以,虽然朱棣只控制了两京及周边的一些城市,但是干掉建文帝之后,他就是皇帝。藩王和大臣,可以不服,但必须臣服。可以不臣服,那就得造反,朱棣怎么干朱允炆的,他们就怎么干朱棣。

但是,他们不仅没有造反的实力,更没有造反的理由,不造反就只能臣服。

1.搞定藩王就能搞定一切,因为藩王有兵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白手起家的皇帝,都要建藩王。朱元璋是如此,汉朝的刘邦也是如此,南朝宋的刘裕也是如此。原因就是他们都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打天下虽不能马上治天下,但必须得马上守天下。也就是皇帝和宗室得紧握枪杆子。

所以,朱元璋一气封了25个藩王,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这些藩王要么封在边境要冲,要么封在国家腹地,目的就是防着有人造反。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谁不服,老朱家的子弟叔侄就能干掉谁。

于是,朱元璋的藩王设计,就阻止了朝中权臣和封疆大吏的造反。可以说也没有非朱姓皇族的封疆大吏了。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一点都不担心大臣造反,因为大臣都没这个实力,他的矛头对准了藩王,而任务就是削藩。建文帝是如此,朱棣也是如此,对象都是藩王、任务都是搞定藩王。

朱允炆肯定是没搞定了,反被藩王朱棣搞定了。但是,当了皇帝的朱棣,却能搞定藩王。搞定的手段,很简单,就是建文帝怎么做,他就反着来。

建文帝削爵、朱棣复爵,建文帝削藩、朱棣复藩。当然复爵和建藩的,肯定都是朱棣造反时的盟友。尽管如此,朱棣还是表明了一种态度:我这个皇帝对藩王是极好的,对老爹朱元璋一定会做到三年不改吾父之志。至于以后、至于三年后坐稳了皇位,到时候怎么做,那就不管了。后期朱棣对藩王的手段,其狠辣程度也不必朱允炆差。

通过这样的手段,朱棣就能搞定藩王。而他老爹朱元璋的设计就是:藩王不造反,国家就没事,天下就太平,皇帝也能坐稳江山。

2.中央稳定就能搞定地方,强化集权

地方上是藩王能搞事情,但藩王肯定是不搞了。除了复爵复藩,朱棣还提高了藩王和宗室子弟的待遇,大家连造反的理由都没有了。

地方搞定之后,就是中央,朱棣得防着朝中大臣们搞事情。他做了两件事:

一个是迁都。南京这个地方对朱棣太不友好,因为这里的人要么是听他老爹朱元璋的,要么是听他侄子朱允炆的,反正是没啥人喜欢他。但是,南京不喜欢他,北平喜欢他啊,因为那里是他的封地,所以整个中央直接搬到北京。

另一个是内阁、东厂、锦衣卫。内阁的初衷就是皇帝的秘书班子;东厂就是宫中太监被武装起来;锦衣卫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皇帝的爪牙。通过这样的手段,朱棣就把中央和朝廷的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

这是一个过程。

朱棣攻入南京的时间,是1402年7月。称帝之后,于1402年8月建立了内阁,同时恢复了锦衣卫。但是,迁都的工作直到1420年才完成;东厂也是在1420年才设立的。

而这个过程能够证明的是:朱棣一直在强化集权,具体就是强化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力。这些手段不仅比朱允炆要狠辣,甚至不让朱元璋。朱棣是从制度层面来设计权力架构,以实现皇权专制。

有了一个不断稳固的中央朝堂,地方就真得不敢闹事了。皇帝那么有作为,朝堂那么有效率,君臣还如此“团结”,其他地方还能有啥其他想法?

3.两京地区虽然地方不大,但却是全国核心

唐朝以来,河北地区逐渐成为天下的经济中心。关中的帝国朝堂,得靠河北的财富养活着。

宋朝以后,江淮地区逐渐成为最大粮仓,经济中心开始转到这里。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南方统一全国,原因就是这里最有钱。

但无论是河北还是江淮,这些地方都直接控制在两京之下。

北京控制河北,南京控制江淮。大明朝最有钱的两块区域,就在朱棣手中。此外,还不仅仅是有钱的问题,两京的人口和文化优势也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两京以及所控制的地区,聚集了全国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精英。

在这种形势之下,地方要造反,还有哪个地方能造反。光一个不服,就是心里想一想,要不臣服就得拿出行动来,而行动就是造反,但造反的兵被藩王控制着,造反的钱被朱棣控制着。天下又拿什么去造反。既然不造反,那就只能臣服。

所以,进入南京之后的朱棣,基本上就坐稳了皇位。以前建文帝的旧臣,只要脑子还算正常的,就赶紧上表祝贺、表忠心。因为靖难之役,无关天下、无关道义,就是朱氏皇族的内部洗牌,大家商量一下是让朱棣当皇帝还是让朱允炆当皇帝,只不过商量得有点暴力。


减水书生


这一点,确实是比较费解,为什么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当上了皇帝,而明朝各地竟然没有反抗,然后直接臣服朱棣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而且朱棣还是直接绕过了济南,直接打下南京城的,这个在战争上是个大忌的。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的,他以朱元璋的祖训做为依据,如果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而只有奸臣的话,藩王是可以带着兵进京铲除奸臣的,而朱棣打出来的目标,也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

朱棣还有其他有利的身份,比如是朱元璋还在世的最年长的嫡子,因为他跟朱标一样,都是马皇后的儿子,虽然他排行第四,但前面三个都已逝去,另外,他也说自己是被迫的,并不是为了帝位而去的。

但显然,朱棣所依据的这些祖训,都是被朱棣所修改过的,是对朱元璋的一些话做了断章取义的理解的,因为以朱元璋的英明,是不会留下这种给藩王造反的依据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朱棣胜利了。

第二种,不管建文帝是逃走了,还是被烧死了,或者自尽了,总的来说,建文帝就是死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嫡子,都是朱家人当皇帝,对于各地来说,其实没啥区别,只是换了个人而已,照样还是朱家的天下。

第三种,其实明军的主力,在跟燕军的主力对决中,已经被消耗了差不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现在朱棣的燕军入主南京城,在怎么反抗都是无济于事了。

而对于其他几个藩王,除了被建文帝削藩的,还有被朱棣夺了部队的,其他的实力都不怎么样,即使心里有想法,也无可奈何,索性就转过来支持朱棣了。

第四种,建文帝才当了四年皇帝就失败了,根本还没有足够的威望。


历史简单说


因为朱棣运气太好,对手是朱允文。

朱允文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我们就不说了,来看看他在朱棣进入南京后的表现。

火烧皇宫,不知所踪。

朱棣泪流满面,真是我的好侄儿。

等的就是你自杀,或者看起来像是自杀。

如果朱允文带着守军和朱棣打,死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就大了,其他藩王想不打也不行,至少也要表面上声讨朱棣。明军罪过就更大了,主辱臣死,至少嘴上不能臣服朱棣。朱棣会被放在架子上烤,政权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会降至零。

如果朱允文投降,落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不大,头就大了。名义上和实际上朱允文都是皇帝,朱棣是来清君侧的,杀了方孝如,朱棣你走不走。朱棣:我来效仿周公。朱棣也许会像曹操一样,当一辈子周公。也许会像曹丕一样,逼朱允文禅让。也许多年后某一天,朱允文病死了。但是这个过程中,谁知道会不会有变故,谁知道会不会哪里钻出来一个专诸豫让,朱允文可是皇帝,有的是大傻冒愿意无条件为他去死。

如果朱允文明着逃了,随便到一个朱棣暂时控制不了的地方。那朱棣惨了,朱棣全部家当都在南京,可能连北京都保不住。南京地区的明军不能名正言顺地投降,朝廷也不能平稳过渡。朱允文只要发话,仍然有很多大傻冒会帮他和朱棣死磕,甚至藩王中也会有这样的大傻冒,即使朱柏尸骨未寒。明军不止南京地区的中央军,还有很多藩王的护卫,强大的边军,战斗力非常靠谱的卫所。朱棣未必能再运气彪悍一回。

朱棣应该感谢上天,有这么一个对手。


尹潇深


靖难之役时,明朝大部分官员和藩王都在坐山观虎斗,抱着一副谁赢了就向谁效忠的态度在看戏。南京被攻破后,大明朝廷被一锅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踪。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很明朗了: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镇守的藩王和官员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朱棣进城后,很快就登基称帝,宣布继承太祖法统,废黜朱允炆的法统。此时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没有借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难之役,名义上是朱允炆动用了整个大明朝的武装力量在镇压朱棣。但是实际上,当时被朱允炆派去镇压朱棣的明军,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着为了朱家人的争权夺利,傻乎乎的去卖命。

于是乎,我们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难之役中的三次诡异妖风。

第一次是白沟河,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也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突然就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这种诡异的记载,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毕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战争,不管谁赢了,皇帝都还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后裔。大家没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大将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问罪?

这里可以明确的说,真不怕!因为朱允炆在圣旨中已经明文申明了,召令征讨大军在讨伐朱棣的时候要——“莫伤我王叔”。



什么叫“想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这就是!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了么?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怕,回报朱允炆时就说:“哎呀,不小心又败了啊。本来其实能赢的,但是因为你叔叔他又带头冲锋了,我们怕刀枪无眼,误伤了你的叔叔,只好战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么说?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圣旨罢了。

既然在战场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计的糊弄朱允炆,在战后岂不是更没有抵抗力,第一时间就向朱棣投降?



并且,朱允炆实际上并不得人心。朱允炆当时新君登基,有雄心壮志,重用方孝儒、齐泰和黄子澄这三个怪胎搞改革,伤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说,朱允炆登基后,方孝孺居然提议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员以节省开支。并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复周朝的礼制和井田制度。这个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评价。但是前线在打仗,后方还搞裁员,这是明显在添乱。

还比如,朱允炆登基后,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对朱元璋留给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一律都不信任。他特别想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几位,又都没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点本事。

所以这就导致,靖难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国的文武百官对朱允炆和他的几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文武大臣们也更加坚定了不用卖力镇压朱棣的态度——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叔侄的烂事,我们不管了!谁赢了就效忠谁,输的那位滚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难之役后期,朱棣打到淮南时,发现自己没船过江,便派人找水师提督(驸马梅殷,朱棣的姐夫)谈判。先是劝他投降,后来又说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愿意借道就行。对于这种要求自己选边站的要求,梅殷当然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然后,梅殷开始打起了太极拳。他表面上拒绝了朱棣的劝降,但当朱棣收集船只绕道渡江的时候,他却按兵不动,不管不问。

这很明显,梅驸马对朱允炆这个外甥皇帝的态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绝对不会主动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会真心为你朱允炆卖命,只要他朱棣不来打我,我就装作没看见。

文武百官都是这么个态度,那在外地镇守的藩王们呢?一个样!都巴不得朱允炆赶紧去死,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恐吓了。

朱允炆登基后,他决定削藩。但是削藩没经验啊,于是还要先找个倒霉蛋练练手,演习一下怎么削藩。这个倒霉王爷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吴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为吴王后,不准许他到杭州就藩,将他留在南京软禁。朱允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软禁了四年。后来朱棣夺靖难成功,朱允熥继续被折磨,先被废为庶人,永久禁锢在凤阳。后来暴毙于凤阳高墙内,年仅39岁。可怜啊!

紧接着,朱允炆开始拿叔叔们开刀。最开始他是准备削朱棣,因为二叔秦王,三叔晋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当时就直接把朱棣给削了,也就没有靖难之役了。结果黄子澄那个怪胎说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断其左膀右臂,然后再削朱棣。

于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开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后被贬去云南;接着又把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也全部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不久后,岷王也被废为庶人。



不到半年时间,五位亲王被废,其中还有一位亲王自焚而亡。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了,朱允炆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废藩,把藩王往死里整。

因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权即可,就像后来朱棣干的那样,圈起来,厚禄养之,没必要费尽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别是这些藩王还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削除他们的王位,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估计藩王们心里都纳闷了,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发配边疆,难道非得把脑袋全拧下来,让每一个藩王都没有好下场,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选择造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错,朱允炆却要弄死他,让他无法接受。

藩王们没造反,是因为藩王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朱允炆不会搞到自己头上,但是谁能保证朱允炆不会搞自己呢?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太难熬了。

因此,当朱棣打进南京,朱允炆失踪后,藩王也松了一口气。默认朱棣就是皇帝,赶紧向朱棣称臣。

朱棣进了南京后,除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徐辉祖这几位坚决不归降外,其余的人都是毫不犹豫的顺势而降。方孝孺当时还怒斥朱棣和大臣们不忠不孝。其实他这位老学究哪里能明白,自己早已经失去了众人的支持。以举国之力打一个藩王,居然还被对手反杀。这种水平的君臣,还有什么脸面让大伙跟着你们混?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踪后,立即向朱棣归顺,也就不奇怪了。


Mer86


首先朱棣的父亲是朱元璋,母亲是张贵妃,妻子是徐凤仪。而在当时的皇后更是自幼对朱棣歧视和虐待,而开国大元帅却十分喜爱朱棣。而在当时朱棣攻打南京的只有一些老落病残的人。于是就召集在一起 含泪的说到 只要去了我们就是亲兄弟,一些激励人心的话。并让人觉得他朱棣是个大仁大德的人。有了这样的人心。朱棣到了南京后就励精图治。施展熊才。势力就迅速的矿大。又有开过大元帅的喜爱。只要不太过火 当上皇帝并让其他人臣服还是很容易的。


虫子MU


首先朱元璋死后,朱棣是名正言顺辈分最大了,因为前面几位哥哥都死了。不然要造反也轮不着他,其次他造反还拉了几个兄弟下水。


RememberTheTime


1.得到各地方势力的支持

藩王在夺权过程中必须得到多个地方支持,如小说所写武王伐纣前,文王已经到处活动公关,获得了各地伯侯们的支持。没有人支持,就遇到太多阻碍。至少要保证没有势力出来瞎搞。朱棣这一点做到了,人心所向德才兼备服人以利。

2.皇帝必须对他惧怕三分

皇帝软弱,是夺权的藩王遇到的对手不太强,皇帝如果很猛人很话不多,藩王就是吴三桂了。

3.战略性强

如果藩王瞎搞,毫无战略性,就只会像韩信,死于非命。真正夺权者,都是积蓄已久,最后找个好的形势发动,李世民玄武如此,赵匡胤如此,朱棣也如此。表面上说是被逼的,实际把握好每一个节点很重要。

朱棣打下南京时,全国各地没有强大的反对势力,他也知道如何利用朱允炆的政府与地方矛盾来增强自己的威信。所以这是战略性的关键一步,不能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决定事件。


愚人书房


一,这是老朱家内部矛盾,其他人大多是看热闹,用不着跟着激动拼命;二,这要感谢朱元璋和朱允炆,把能顶住朱棣的人都给灭了。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赵匡胤陈桥兵变后,能够短时间内搞定全国地方,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朱棣一直在争取道德制高点

朱棣搞靖难一定程度是被朱允炆逼的,因为朱允炆上台后,一点都不温柔,反而大搞“削藩”,把自己很多藩王叔叔们都干掉了,朱棣作为实力最强的藩王,基本是跑不掉的。

把儿子们封做藩王,是朱元璋的一个妙招,因为他觉得老朱家自己人比那些异姓功臣更可靠,所以他特别规定,一旦皇帝有难或京城有变,藩王可以甚至是必须进京勤王。

朱棣一直在苦恼造反的借口问题,老爹的这条规定让他找到了“祖宗之法”。既然藩王可以带兵勤王,那我就说皇帝身边出了奸臣,蒙骗控制年少的皇帝,妄图乱我大明江山,坏我祖宗之法,我作为老爹最牛掰最忠心的儿子,带兵打进京城,那可是大明忠臣一枚!

靖难!清君侧,除小人!朱棣振臂高呼。

虽说这种口号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更别提说服天下了,但朱棣没有别的造反理由,只好拿来将就着用,反正他只需要一个借口。

其次朱棣靖难之役是很艰苦的

朱允炆和朱棣一开打,朱棣在各方面都不占优势,大家都认为他造反成功概率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各地方肯定都是要支持中央的。

这是政治站位问题,站错了队,后果很严重。

由于缺乏支援,朱棣一开始特别狼狈,差点连北京城都守不住,最后还是从朵颜三卫那里借来蒙古兵,又多亏了草包将军兼疑似卧底李景隆配合,加上老天爷助阵,才逐渐扭转颓势。

即便如此,朝廷也不乏高手,盛庸、铁铉让他吃了很多苦头,打了几次败仗后,朱棣甚至一度想要放弃,特别是在山东一带,朱棣遇到顽强抵抗。铁铉不但坚守济南,击退朱棣,还与盛庸合兵,发动反击,打的朱棣狼狈不堪,收复德州诸郡县,兵威大振。

由此可见,朱棣的靖难之役十分艰苦,各地方在不看好朱棣的情况下,还是给予抵抗的。

再次,朱棣十分懂得擒贼先擒王

济南失利后,朱棣对济南留下阴影,就连足智多谋的姚广孝也不敢鼓动朱棣再打济南。

朱棣深知自己造反前景不乐观,各地方都听中央的,不会向自己乖乖投降,而以自己的实力,和朝廷死磨硬泡是没用的,时间宝贵,也根本耗不起,自己的根本目标是干掉朱允炆,夺取皇位,不能和地方以及那些小喽啰缠斗,只要干掉朱允炆,其他一切都好说。

擒贼先擒王,这便是朱棣找到的绿色通道。

朱棣和姚广孝是难得的战略奇才,他们没有抱着一棵树吊死,而是出奇兵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一路向南急进,结果朝廷守备空虚,在安徽灵璧大败后,被朱棣一举突破淮河防线。

到了最关键的南京保卫战,超级卧底李景隆再立奇功,全权负责京城防卫的他居然一枪不放,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朱允炆见状,放了一场大火后下落不明,朱棣如愿夺取皇位。

最后,朱棣要感谢朱元璋和朱允炆

打下南京后,朱棣还是遇到一些强烈反抗的,比如帮助朱允炆削藩出力最大的齐泰、黄子澄,以及骂朱棣最厉害的方孝孺,等等。

对付这些人,朱棣一点都不废话,全部处以极刑,诛灭九族。

这招很快就镇住了所有的文官,包括各个地方,因为大家都怕死,反正朱允炆已经没了,还是姓朱的做皇帝,咱们也没必要忠于朱允炆一个人,服从新皇帝,也是效忠大明江山嘛!

至于那些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原本都是有兵有钱,可以勤王,和朱棣干一仗的。

但朱允炆一开始的削藩,把他们全都拿下了,这个时候根本没人可以出头当英雄。

再就是开国功臣武将,如果一切正常,还有不少能活着带兵打仗,让朱棣吃不了兜着走。

但这些人都被朱元璋给灭了,没剩下几个,根本打不过朱棣。

综上所述,朱棣搞靖难确实不易,但朱棣有毅力有才能,笑到了最后。至于那些地方,反正都是老朱家内战,大家都是看热闹,不必出死力,等朱棣打下南京,皇位在手,一纸诏书曰:服不服?不服来战!天下便“传檄而定”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解读:

第一,因为这不是异族入侵,也不是什么外人造反,属于老朱家内部夺权,人家叔侄俩为了皇位,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外人跟着添什么乱?朱棣打赢了,你不服从还能怎么着?自立为王?放眼天下,还真没人有这实力!

第二,朱棣的军事实力。

靖难之役时,距离朱元璋建国已经30多年,能征惯战,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征漠北的那批士兵,早就换成了没见过血的新兵,而朱棣的部队,长期戍边,都是经历过铁血考验的老兵。

而且朝廷大军基本都被李景隆糟蹋完了,连中央朝廷都无力对抗朱棣,试问哪个地方势力能抗衡?


大豆包


因为朱棣打出的旗号——清君侧!(别误会,我是帮侄子清理坏人滴!)

要知道,那个年代,消息闭塞的情况下,时事政治的时效性,来的尤为后知后觉

而朱棣准确的抓住了这一点,而且十分心机的拉着他的十七弟宁王下水。所以说,很多人都认为朱棣是真的为了帮朱允炆,而且一路上征讨檄文都是他这个弟弟也就是宁王给写的,多了个佐证的人,事情的信服力就大了不少

所以,除了那些必须攻下的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其他地方的平民和官员,都可以用一个词去忽悠——那就是清君侧

“我朱老四是为了扫除侄儿身边的奸臣,才这么干的,并非造反哟!”朱棣把舆论就这样控制住了

至少,很多百姓、官员虽然不知道这场仗是在打什么,但却明白一件事情——这是明朝朱家的家事!这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叔叔在帮助“愚昧白痴”的侄儿!

解决了舆论还不够,毕竟朱棣也是个明白人,老百姓好忽悠,但是朱允炆的人是不会相信自己的鬼话的!

朱棣自己也深刻的了解到要想成功,必须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战斗!

是的,这的确是一场恶战,朱棣曾三次发起进攻,以“清君侧”。仿佛有上天的帮助,朱棣竟然在几率极小的情况下成功了,他完成了自己的造反事业,并成功上市,打垮了前任CEO朱允炆

轰轰烈烈的靖难之战,从朱棣的咬牙跺脚开始!

在政治白痴朱允炆和蹩脚智囊黄子澄、齐泰的帮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勿让我背上弑叔之名——授权人朱允炆

如此白痴的命令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可以擒杀朱棣的,可偏偏因为和这个号令,导致大量将士畏首畏尾,不敢上前。原本要发挥巨大作用的大炮,也因为投鼠忌器而大打折扣,甚至说朱棣竟然当先锋,带着人直接冲了过来,给朱允炆部队的炮兵作了

敢怒而不敢言的朱允炆部队,就这么被朱棣牵着鼻子走,毕竟打了败仗不至于杀头,而一旦伤了朱棣,可是必死无疑啊!

紧接着,在大帅哥兼窝囊废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锐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让原本实力不强的朱棣迅速的壮大

可此时的朱允炆依然活在梦里——这个叔叔虽然猛一点,但是不要紧!

最后一个关键点——耿秉文

作为朱元璋煞费苦心留下的超级防守悍将,朱允炆用了,只是用的方式完全错误。

已经被李景隆延误了最佳战机,朱允炆非但不转攻为守,却十分急躁的要求耿秉文领兵出战

而这一次,彻底把手中的一把好牌打废了,毕竟耿炳文最擅长的就是防守,如果凭借南京城的建古城墙和耿炳文的防守能力,朱棣想要攻破城池还真是难入上青天

只是,朱允炆并不这么想,他还是认为自己是可以击败这个叔叔的,于是乎他下令让耿炳文全军出击,结果就不多说了......

既然打不过,那就防守嘛!等待天下勤王军一到,朱棣是否能夺取天下还未可知,而且南京城是沈万三出钱建的,十分坚固,讲道理防个十年八年的,问题应该不大,不打死你也耗死你!

只是,朱允炆的如意算盘却因为一个人而失算。毕竟古往今来,但凡固若金汤的城池,除了宋末钓鱼城,其他大部分都是由内而外破掉的,恰巧李景隆同志无私的出卖了自己的灵魂,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他选择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绝望之中的朱允炆选择“自焚”。伴随着宫殿被烧毁,建文帝结束了自己的统治

在永乐第一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之下,朱棣去拜竭了孝陵,“证明”了自己的合法性

随后,朱棣命令方孝孺给自己写洗白文(要知道,当时方孝孺是天下第一读书种子,公信度极高),然而方孝孺却誓死不从,只写了四个字“燕贼篡逆”

朱棣勃然大怒,准备灭方孝孺的九族,结果方孝孺也是个硬骨头,临死之前仍然硬刚朱棣“你特么有种灭我十族”

要知道,朱棣虽然不是那种动辄威胁你看不到明天太阳的人,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年的太阳会准时照在你的坟头上!于是乎方孝孺被灭十族,造就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惨案!

朱棣就这样成为了新的皇帝,随后也完成了迁都、著书、远征等一系列丰功伟绩

对于百姓来说,皇帝依然姓朱,大明依然光明,这就够了!

不得不说,朱棣是明朝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皇帝之一,而且他也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好皇帝

永乐盛世在朱棣的努力下,得以实现,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朱棣的成功,是具有很大偶然性的,毕竟朱允炆的一错再错,让朱棣如鱼得水,一步步成长

不过,朱棣之所以能够夺取南京即可拿下整个天下,和自己的谋划也不无关系

所以说,朱棣完成了一个几乎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且几近完美!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发现黑白之间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