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憑什麼就能當皇帝, 其他地方為什麼就這麼容易臣服?

見見不花心


要造反,得有兵,有兵才能想打誰就打誰,甚至連皇帝都能打。此外,還得有錢,因為有錢能使鬼推磨,給了錢,當兵的才會乾造反這種“大事業”。

所以,雖然朱棣只控制了兩京及周邊的一些城市,但是幹掉建文帝之後,他就是皇帝。藩王和大臣,可以不服,但必須臣服。可以不臣服,那就得造反,朱棣怎麼幹朱允炆的,他們就怎麼幹朱棣。

但是,他們不僅沒有造反的實力,更沒有造反的理由,不造反就只能臣服。

1.搞定藩王就能搞定一切,因為藩王有兵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白手起家的皇帝,都要建藩王。朱元璋是如此,漢朝的劉邦也是如此,南朝宋的劉裕也是如此。原因就是他們都是馬上打天下,馬上打天下雖不能馬上治天下,但必須得馬上守天下。也就是皇帝和宗室得緊握槍桿子。

所以,朱元璋一氣封了25個藩王,24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這些藩王要麼封在邊境要衝,要麼封在國家腹地,目的就是防著有人造反。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誰不服,老朱家的子弟叔侄就能幹掉誰。

於是,朱元璋的藩王設計,就阻止了朝中權臣和封疆大吏的造反。可以說也沒有非朱姓皇族的封疆大吏了。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一點都不擔心大臣造反,因為大臣都沒這個實力,他的矛頭對準了藩王,而任務就是削藩。建文帝是如此,朱棣也是如此,對象都是藩王、任務都是搞定藩王。

朱允炆肯定是沒搞定了,反被藩王朱棣搞定了。但是,當了皇帝的朱棣,卻能搞定藩王。搞定的手段,很簡單,就是建文帝怎麼做,他就反著來。

建文帝削爵、朱棣復爵,建文帝削藩、朱棣復藩。當然復爵和建藩的,肯定都是朱棣造反時的盟友。儘管如此,朱棣還是表明了一種態度:我這個皇帝對藩王是極好的,對老爹朱元璋一定會做到三年不改吾父之志。至於以後、至於三年後坐穩了皇位,到時候怎麼做,那就不管了。後期朱棣對藩王的手段,其狠辣程度也不必朱允炆差。

通過這樣的手段,朱棣就能搞定藩王。而他老爹朱元璋的設計就是:藩王不造反,國家就沒事,天下就太平,皇帝也能坐穩江山。

2.中央穩定就能搞定地方,強化集權

地方上是藩王能搞事情,但藩王肯定是不搞了。除了復爵復藩,朱棣還提高了藩王和宗室子弟的待遇,大家連造反的理由都沒有了。

地方搞定之後,就是中央,朱棣得防著朝中大臣們搞事情。他做了兩件事:

一個是遷都。南京這個地方對朱棣太不友好,因為這裡的人要麼是聽他老爹朱元璋的,要麼是聽他侄子朱允炆的,反正是沒啥人喜歡他。但是,南京不喜歡他,北平喜歡他啊,因為那裡是他的封地,所以整個中央直接搬到北京。

另一個是內閣、東廠、錦衣衛。內閣的初衷就是皇帝的秘書班子;東廠就是宮中太監被武裝起來;錦衣衛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是皇帝的爪牙。通過這樣的手段,朱棣就把中央和朝廷的權力,牢牢地抓在手中。

這是一個過程。

朱棣攻入南京的時間,是1402年7月。稱帝之後,於1402年8月建立了內閣,同時恢復了錦衣衛。但是,遷都的工作直到1420年才完成;東廠也是在1420年才設立的。

而這個過程能夠證明的是:朱棣一直在強化集權,具體就是強化自己這個皇帝的權力。這些手段不僅比朱允炆要狠辣,甚至不讓朱元璋。朱棣是從制度層面來設計權力架構,以實現皇權專制。

有了一個不斷穩固的中央朝堂,地方就真得不敢鬧事了。皇帝那麼有作為,朝堂那麼有效率,君臣還如此“團結”,其他地方還能有啥其他想法?

3.兩京地區雖然地方不大,但卻是全國核心

唐朝以來,河北地區逐漸成為天下的經濟中心。關中的帝國朝堂,得靠河北的財富養活著。

宋朝以後,江淮地區逐漸成為最大糧倉,經濟中心開始轉到這裡。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從南方統一全國,原因就是這裡最有錢。

但無論是河北還是江淮,這些地方都直接控制在兩京之下。

北京控制河北,南京控制江淮。大明朝最有錢的兩塊區域,就在朱棣手中。此外,還不僅僅是有錢的問題,兩京的人口和文化優勢也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兩京以及所控制的地區,聚集了全國最多的人口和最多的精英。

在這種形勢之下,地方要造反,還有哪個地方能造反。光一個不服,就是心裡想一想,要不臣服就得拿出行動來,而行動就是造反,但造反的兵被藩王控制著,造反的錢被朱棣控制著。天下又拿什麼去造反。既然不造反,那就只能臣服。

所以,進入南京之後的朱棣,基本上就坐穩了皇位。以前建文帝的舊臣,只要腦子還算正常的,就趕緊上表祝賀、表忠心。因為靖難之役,無關天下、無關道義,就是朱氏皇族的內部洗牌,大家商量一下是讓朱棣當皇帝還是讓朱允炆當皇帝,只不過商量得有點暴力。


減水書生


這一點,確實是比較費解,為什麼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當上了皇帝,而明朝各地竟然沒有反抗,然後直接臣服朱棣了,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而且朱棣還是直接繞過了濟南,直接打下南京城的,這個在戰爭上是個大忌的。

個人覺得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種,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名義的,他以朱元璋的祖訓做為依據,如果朝中沒有正直的大臣,而只有奸臣的話,藩王是可以帶著兵進京剷除奸臣的,而朱棣打出來的目標,也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身邊的奸臣齊泰、黃子澄。

朱棣還有其他有利的身份,比如是朱元璋還在世的最年長的嫡子,因為他跟朱標一樣,都是馬皇后的兒子,雖然他排行第四,但前面三個都已逝去,另外,他也說自己是被迫的,並不是為了帝位而去的。

但顯然,朱棣所依據的這些祖訓,都是被朱棣所修改過的,是對朱元璋的一些話做了斷章取義的理解的,因為以朱元璋的英明,是不會留下這種給藩王造反的依據的,但這些都不重要了,因為朱棣勝利了。

第二種,不管建文帝是逃走了,還是被燒死了,或者自盡了,總的來說,建文帝就是死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兒子,還是嫡子,都是朱家人當皇帝,對於各地來說,其實沒啥區別,只是換了個人而已,照樣還是朱家的天下。

第三種,其實明軍的主力,在跟燕軍的主力對決中,已經被消耗了差不多了,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現在朱棣的燕軍入主南京城,在怎麼反抗都是無濟於事了。

而對於其他幾個藩王,除了被建文帝削藩的,還有被朱棣奪了部隊的,其他的實力都不怎麼樣,即使心裡有想法,也無可奈何,索性就轉過來支持朱棣了。

第四種,建文帝才當了四年皇帝就失敗了,根本還沒有足夠的威望。


歷史簡單說


因為朱棣運氣太好,對手是朱允文。

朱允文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我們就不說了,來看看他在朱棣進入南京後的表現。

火燒皇宮,不知所蹤。

朱棣淚流滿面,真是我的好侄兒。

等的就是你自殺,或者看起來像是自殺。

如果朱允文帶著守軍和朱棣打,死在朱棣手裡,朱棣罪過就大了,其他藩王想不打也不行,至少也要表面上聲討朱棣。明軍罪過就更大了,主辱臣死,至少嘴上不能臣服朱棣。朱棣會被放在架子上烤,政權平穩過渡的可能性會降至零。

如果朱允文投降,落在朱棣手裡。朱棣罪過不大,頭就大了。名義上和實際上朱允文都是皇帝,朱棣是來清君側的,殺了方孝如,朱棣你走不走。朱棣:我來效仿周公。朱棣也許會像曹操一樣,當一輩子周公。也許會像曹丕一樣,逼朱允文禪讓。也許多年後某一天,朱允文病死了。但是這個過程中,誰知道會不會有變故,誰知道會不會哪裡鑽出來一個專諸豫讓,朱允文可是皇帝,有的是大傻冒願意無條件為他去死。

如果朱允文明著逃了,隨便到一個朱棣暫時控制不了的地方。那朱棣慘了,朱棣全部家當都在南京,可能連北京都保不住。南京地區的明軍不能名正言順地投降,朝廷也不能平穩過渡。朱允文只要發話,仍然有很多大傻冒會幫他和朱棣死磕,甚至藩王中也會有這樣的大傻冒,即使朱柏屍骨未寒。明軍不止南京地區的中央軍,還有很多藩王的護衛,強大的邊軍,戰鬥力非常靠譜的衛所。朱棣未必能再運氣彪悍一回。

朱棣應該感謝上天,有這麼一個對手。


尹瀟深


靖難之役時,明朝大部分官員和藩王都在坐山觀虎鬥,抱著一副誰贏了就向誰效忠的態度在看戲。南京被攻破後,大明朝廷被一鍋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蹤。這個時候,結果已經很明朗了: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鎮守的藩王和官員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朱棣進城後,很快就登基稱帝,宣佈繼承太祖法統,廢黜朱允炆的法統。此時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沒有藉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難之役,名義上是朱允炆動用了整個大明朝的武裝力量在鎮壓朱棣。但是實際上,當時被朱允炆派去鎮壓朱棣的明軍,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為大家心裡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鬥爭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著為了朱家人的爭權奪利,傻乎乎的去賣命。

於是乎,我們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難之役中的三次詭異妖風。

第一次是白溝河,明朝政府軍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夾河戰役,盛庸大軍打得朱棣呈現敗象時,突然妖風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戰,又是一樣的經歷,一樣的妖風,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說實話,北方多風沙也算稀奇,吹吹幾次妖風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為什麼每次妖風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戰場局勢不利於朱棣的時候突然就刮?並且還都是朝著有利於朱棣的方向刮。難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體了?

這種詭異的記載,唯一能解釋的就是,平叛大軍根本就沒有認真在打!畢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戰爭,不管誰贏了,皇帝都還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後裔。大家沒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不可思議,這麼多大將明目張膽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問罪?

這裡可以明確的說,真不怕!因為朱允炆在聖旨中已經明文申明瞭,召令征討大軍在討伐朱棣的時候要——“莫傷我王叔”。



什麼叫“想瞌睡了有人給送枕頭”?這就是!

既然皇帝都這麼說了,那麼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張膽的磨洋工了麼?打了敗仗根本不用怕,回報朱允炆時就說:“哎呀,不小心又敗了啊。本來其實能贏的,但是因為你叔叔他又帶頭衝鋒了,我們怕刀槍無眼,誤傷了你的叔叔,只好戰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麼說?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聖旨罷了。

既然在戰場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計的糊弄朱允炆,在戰後豈不是更沒有抵抗力,第一時間就向朱棣投降?



並且,朱允炆實際上並不得人心。朱允炆當時新君登基,有雄心壯志,重用方孝儒、齊泰和黃子澄這三個怪胎搞改革,傷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說,朱允炆登基後,方孝孺居然提議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員以節省開支。並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復周朝的禮制和井田制度。這個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評價。但是前線在打仗,後方還搞裁員,這是明顯在添亂。

還比如,朱允炆登基後,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對朱元璋留給他的文臣武將,皇親國戚一律都不信任。他特別想把權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裡。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黃子澄、齊泰這幾位,又都沒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點本事。

所以這就導致,靖難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國的文武百官對朱允炆和他的幾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文武大臣們也更加堅定了不用賣力鎮壓朱棣的態度——反正都是你們老朱家叔侄的爛事,我們不管了!誰贏了就效忠誰,輸的那位滾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難之役後期,朱棣打到淮南時,發現自己沒船過江,便派人找水師提督(駙馬梅殷,朱棣的姐夫)談判。先是勸他投降,後來又說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願意借道就行。對於這種要求自己選邊站的要求,梅殷當然是義正辭嚴地拒絕了。

然後,梅殷開始打起了太極拳。他表面上拒絕了朱棣的勸降,但當朱棣收集船隻繞道渡江的時候,他卻按兵不動,不管不問。

這很明顯,梅駙馬對朱允炆這個外甥皇帝的態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絕對不會主動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會真心為你朱允炆賣命,只要他朱棣不來打我,我就裝作沒看見。

文武百官都是這麼個態度,那在外地鎮守的藩王們呢?一個樣!都巴不得朱允炆趕緊去死,因為他們已經受夠了恐嚇了。

朱允炆登基後,他決定削藩。但是削藩沒經驗啊,於是還要先找個倒黴蛋練練手,演習一下怎麼削藩。這個倒黴王爺不是別人,正是他的弟弟——吳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為吳王后,不准許他到杭州就藩,將他留在南京軟禁。朱允熥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被軟禁了四年。後來朱棣奪靖難成功,朱允熥繼續被折磨,先被廢為庶人,永久禁錮在鳳陽。後來暴斃於鳳陽高牆內,年僅39歲。可憐啊!

緊接著,朱允炆開始拿叔叔們開刀。最開始他是準備削朱棣,因為二叔秦王,三叔晉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當時就直接把朱棣給削了,也就沒有靖難之役了。結果黃子澄那個怪胎說不能打草驚蛇,應該先斷其左膀右臂,然後再削朱棣。

於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開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後被貶去雲南;接著又把齊王、湘王、代王三位親王也全部廢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自焚;不久後,岷王也被廢為庶人。



不到半年時間,五位親王被廢,其中還有一位親王自焚而亡。

這個時候,明眼人都知道了,朱允炆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廢藩,把藩王往死裡整。

因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權即可,就像後來朱棣乾的那樣,圈起來,厚祿養之,沒必要費盡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別是這些藩王還都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允炆削除他們的王位,等於打了朱元璋的臉。

估計藩王們心裡都納悶了,自己哪裡得罪了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發配邊疆,難道非得把腦袋全擰下來,讓每一個藩王都沒有好下場,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選擇造反,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無錯,朱允炆卻要弄死他,讓他無法接受。

藩王們沒造反,是因為藩王還有一絲僥倖的心理,認為朱允炆不會搞到自己頭上,但是誰能保證朱允炆不會搞自己呢?整天擔驚受怕的日子,簡直太難熬了。

因此,當朱棣打進南京,朱允炆失蹤後,藩王也鬆了一口氣。默認朱棣就是皇帝,趕緊向朱棣稱臣。

朱棣進了南京後,除了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和徐輝祖這幾位堅決不歸降外,其餘的人都是毫不猶豫的順勢而降。方孝孺當時還怒斥朱棣和大臣們不忠不孝。其實他這位老學究哪裡能明白,自己早已經失去了眾人的支持。以舉國之力打一個藩王,居然還被對手反殺。這種水平的君臣,還有什麼臉面讓大夥跟著你們混?

在這種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蹤後,立即向朱棣歸順,也就不奇怪了。


Mer86


首先朱棣的父親是朱元璋,母親是張貴妃,妻子是徐鳳儀。而在當時的皇后更是自幼對朱棣歧視和虐待,而開國大元帥卻十分喜愛朱棣。而在當時朱棣攻打南京的只有一些老落病殘的人。於是就召集在一起 含淚的說到 只要去了我們就是親兄弟,一些激勵人心的話。並讓人覺得他朱棣是個大仁大德的人。有了這樣的人心。朱棣到了南京後就勵精圖治。施展熊才。勢力就迅速的礦大。又有開過大元帥的喜愛。只要不太過火 當上皇帝並讓其他人臣服還是很容易的。


蟲子MU


首先朱元璋死後,朱棣是名正言順輩分最大了,因為前面幾位哥哥都死了。不然要造反也輪不著他,其次他造反還拉了幾個兄弟下水。


RememberTheTime


1.得到各地方勢力的支持

藩王在奪權過程中必須得到多個地方支持,如小說所寫武王伐紂前,文王已經到處活動公關,獲得了各地伯侯們的支持。沒有人支持,就遇到太多阻礙。至少要保證沒有勢力出來瞎搞。朱棣這一點做到了,人心所向德才兼備服人以利。

2.皇帝必須對他懼怕三分

皇帝軟弱,是奪權的藩王遇到的對手不太強,皇帝如果很猛人很話不多,藩王就是吳三桂了。

3.戰略性強

如果藩王瞎搞,毫無戰略性,就只會像韓信,死於非命。真正奪權者,都是積蓄已久,最後找個好的形勢發動,李世民玄武如此,趙匡胤如此,朱棣也如此。表面上說是被逼的,實際把握好每一個節點很重要。

朱棣打下南京時,全國各地沒有強大的反對勢力,他也知道如何利用朱允炆的政府與地方矛盾來增強自己的威信。所以這是戰略性的關鍵一步,不能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決定事件。


愚人書房


一,這是老朱家內部矛盾,其他人大多是看熱鬧,用不著跟著激動拼命;二,這要感謝朱元璋和朱允炆,把能頂住朱棣的人都給滅了。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趙匡胤陳橋兵變後,能夠短時間內搞定全國地方,也是這個道理。

首先,朱棣一直在爭取道德制高點

朱棣搞靖難一定程度是被朱允炆逼的,因為朱允炆上臺後,一點都不溫柔,反而大搞“削藩”,把自己很多藩王叔叔們都幹掉了,朱棣作為實力最強的藩王,基本是跑不掉的。

把兒子們封做藩王,是朱元璋的一個妙招,因為他覺得老朱家自己人比那些異姓功臣更可靠,所以他特別規定,一旦皇帝有難或京城有變,藩王可以甚至是必須進京勤王。

朱棣一直在苦惱造反的藉口問題,老爹的這條規定讓他找到了“祖宗之法”。既然藩王可以帶兵勤王,那我就說皇帝身邊出了奸臣,矇騙控制年少的皇帝,妄圖亂我大明江山,壞我祖宗之法,我作為老爹最牛掰最忠心的兒子,帶兵打進京城,那可是大明忠臣一枚!

靖難!清君側,除小人!朱棣振臂高呼。

雖說這種口號連自己都說服不了,更別提說服天下了,但朱棣沒有別的造反理由,只好拿來將就著用,反正他只需要一個藉口。

其次朱棣靖難之役是很艱苦的

朱允炆和朱棣一開打,朱棣在各方面都不佔優勢,大家都認為他造反成功概率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各地方肯定都是要支持中央的。

這是政治站位問題,站錯了隊,後果很嚴重。

由於缺乏支援,朱棣一開始特別狼狽,差點連北京城都守不住,最後還是從朵顏三衛那裡借來蒙古兵,又多虧了草包將軍兼疑似臥底李景隆配合,加上老天爺助陣,才逐漸扭轉頹勢。

即便如此,朝廷也不乏高手,盛庸、鐵鉉讓他吃了很多苦頭,打了幾次敗仗後,朱棣甚至一度想要放棄,特別是在山東一帶,朱棣遇到頑強抵抗。鐵鉉不但堅守濟南,擊退朱棣,還與盛庸合兵,發動反擊,打的朱棣狼狽不堪,收復德州諸郡縣,兵威大振。

由此可見,朱棣的靖難之役十分艱苦,各地方在不看好朱棣的情況下,還是給予抵抗的。

再次,朱棣十分懂得擒賊先擒王

濟南失利後,朱棣對濟南留下陰影,就連足智多謀的姚廣孝也不敢鼓動朱棣再打濟南。

朱棣深知自己造反前景不樂觀,各地方都聽中央的,不會向自己乖乖投降,而以自己的實力,和朝廷死磨硬泡是沒用的,時間寶貴,也根本耗不起,自己的根本目標是幹掉朱允炆,奪取皇位,不能和地方以及那些小嘍囉纏鬥,只要幹掉朱允炆,其他一切都好說。

擒賊先擒王,這便是朱棣找到的綠色通道。

朱棣和姚廣孝是難得的戰略奇才,他們沒有抱著一棵樹吊死,而是出奇兵繞過守衛嚴密的濟南,一路向南急進,結果朝廷守備空虛,在安徽靈璧大敗後,被朱棣一舉突破淮河防線。

到了最關鍵的南京保衛戰,超級臥底李景隆再立奇功,全權負責京城防衛的他居然一槍不放,打開城門迎接朱棣進城,朱允炆見狀,放了一場大火後下落不明,朱棣如願奪取皇位。

最後,朱棣要感謝朱元璋和朱允炆

打下南京後,朱棣還是遇到一些強烈反抗的,比如幫助朱允炆削藩出力最大的齊泰、黃子澄,以及罵朱棣最厲害的方孝孺,等等。

對付這些人,朱棣一點都不廢話,全部處以極刑,誅滅九族。

這招很快就鎮住了所有的文官,包括各個地方,因為大家都怕死,反正朱允炆已經沒了,還是姓朱的做皇帝,咱們也沒必要忠於朱允炆一個人,服從新皇帝,也是效忠大明江山嘛!

至於那些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原本都是有兵有錢,可以勤王,和朱棣幹一仗的。

但朱允炆一開始的削藩,把他們全都拿下了,這個時候根本沒人可以出頭當英雄。

再就是開國功臣武將,如果一切正常,還有不少能活著帶兵打仗,讓朱棣吃不了兜著走。

但這些人都被朱元璋給滅了,沒剩下幾個,根本打不過朱棣。

綜上所述,朱棣搞靖難確實不易,但朱棣有毅力有才能,笑到了最後。至於那些地方,反正都是老朱家內戰,大家都是看熱鬧,不必出死力,等朱棣打下南京,皇位在手,一紙詔書曰:服不服?不服來戰!天下便“傳檄而定”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方面解讀:

第一,因為這不是異族入侵,也不是什麼外人造反,屬於老朱家內部奪權,人家叔侄倆為了皇位,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外人跟著添什麼亂?朱棣打贏了,你不服從還能怎麼著?自立為王?放眼天下,還真沒人有這實力!

第二,朱棣的軍事實力。

靖難之役時,距離朱元璋建國已經30多年,能征慣戰,跟隨朱元璋打天下,徵漠北的那批士兵,早就換成了沒見過血的新兵,而朱棣的部隊,長期戍邊,都是經歷過鐵血考驗的老兵。

而且朝廷大軍基本都被李景隆糟蹋完了,連中央朝廷都無力對抗朱棣,試問哪個地方勢力能抗衡?


大豆包


因為朱棣打出的旗號——清君側!(別誤會,我是幫侄子清理壞人滴!)

要知道,那個年代,消息閉塞的情況下,時事政治的時效性,來的尤為後知後覺

而朱棣準確的抓住了這一點,而且十分心機的拉著他的十七弟寧王下水。所以說,很多人都認為朱棣是真的為了幫朱允炆,而且一路上征討檄文都是他這個弟弟也就是寧王給寫的,多了個佐證的人,事情的信服力就大了不少

所以,除了那些必須攻下的軍事重鎮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隊;其他地方的平民和官員,都可以用一個詞去忽悠——那就是清君側

“我朱老四是為了掃除侄兒身邊的奸臣,才這麼幹的,並非造反喲!”朱棣把輿論就這樣控制住了

至少,很多百姓、官員雖然不知道這場仗是在打什麼,但卻明白一件事情——這是明朝朱家的家事!這是一個“認真負責”的叔叔在幫助“愚昧白痴”的侄兒!

解決了輿論還不夠,畢竟朱棣也是個明白人,老百姓好忽悠,但是朱允炆的人是不會相信自己的鬼話的!

朱棣自己也深刻的瞭解到要想成功,必須要經歷艱苦卓絕的戰鬥!

是的,這的確是一場惡戰,朱棣曾三次發起進攻,以“清君側”。彷彿有上天的幫助,朱棣竟然在幾率極小的情況下成功了,他完成了自己的造反事業,併成功上市,打垮了前任CEO朱允炆

轟轟烈烈的靖難之戰,從朱棣的咬牙跺腳開始!

在政治白痴朱允炆和蹩腳智囊黃子澄、齊泰的幫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勿讓我背上弒叔之名——授權人朱允炆

如此白痴的命令導致的結果就是,原本可以擒殺朱棣的,可偏偏因為和這個號令,導致大量將士畏首畏尾,不敢上前。原本要發揮巨大作用的大炮,也因為投鼠忌器而大打折扣,甚至說朱棣竟然當先鋒,帶著人直接衝了過來,給朱允炆部隊的炮兵作了

敢怒而不敢言的朱允炆部隊,就這麼被朱棣牽著鼻子走,畢竟打了敗仗不至於殺頭,而一旦傷了朱棣,可是必死無疑啊!

緊接著,在大帥哥兼窩囊廢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銳部隊被打的七零八落,潰不成軍。讓原本實力不強的朱棣迅速的壯大

可此時的朱允炆依然活在夢裡——這個叔叔雖然猛一點,但是不要緊!

最後一個關鍵點——耿秉文

作為朱元璋煞費苦心留下的超級防守悍將,朱允炆用了,只是用的方式完全錯誤。

已經被李景隆延誤了最佳戰機,朱允炆非但不轉攻為守,卻十分急躁的要求耿秉文領兵出戰

而這一次,徹底把手中的一把好牌打廢了,畢竟耿炳文最擅長的就是防守,如果憑藉南京城的建古城牆和耿炳文的防守能力,朱棣想要攻破城池還真是難入上青天

只是,朱允炆並不這麼想,他還是認為自己是可以擊敗這個叔叔的,於是乎他下令讓耿炳文全軍出擊,結果就不多說了......

既然打不過,那就防守嘛!等待天下勤王軍一到,朱棣是否能奪取天下還未可知,而且南京城是沈萬三出錢建的,十分堅固,講道理防個十年八年的,問題應該不大,不打死你也耗死你!

只是,朱允炆的如意算盤卻因為一個人而失算。畢竟古往今來,但凡固若金湯的城池,除了宋末釣魚城,其他大部分都是由內而外破掉的,恰巧李景隆同志無私的出賣了自己的靈魂,扮演了這樣一個角色,他選擇打開城門迎接朱棣

絕望之中的朱允炆選擇“自焚”。伴隨著宮殿被燒燬,建文帝結束了自己的統治

在永樂第一謀士姚廣孝的策劃之下,朱棣去拜竭了孝陵,“證明”了自己的合法性

隨後,朱棣命令方孝孺給自己寫洗白文(要知道,當時方孝孺是天下第一讀書種子,公信度極高),然而方孝孺卻誓死不從,只寫了四個字“燕賊篡逆”

朱棣勃然大怒,準備滅方孝孺的九族,結果方孝孺也是個硬骨頭,臨死之前仍然硬剛朱棣“你特麼有種滅我十族”

要知道,朱棣雖然不是那種動輒威脅你看不到明天太陽的人,但他卻可以保證明年的太陽會準時照在你的墳頭上!於是乎方孝孺被滅十族,造就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慘案!

朱棣就這樣成為了新的皇帝,隨後也完成了遷都、著書、遠征等一系列豐功偉績

對於百姓來說,皇帝依然姓朱,大明依然光明,這就夠了!

不得不說,朱棣是明朝歷史上最為知名的皇帝之一,而且他也的確是個貨真價實的好皇帝

永樂盛世在朱棣的努力下,得以實現,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朱棣的成功,是具有很大偶然性的,畢竟朱允炆的一錯再錯,讓朱棣如魚得水,一步步成長

不過,朱棣之所以能夠奪取南京即可拿下整個天下,和自己的謀劃也不無關係

所以說,朱棣完成了一個幾乎不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幾近完美!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發現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