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题壁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王安石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都是题墙诗中经典。以上这两位一个是题在山壁上,一个是题在好友家中,在当时都不算什么损人的事。

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但偏有才子明明是租的房子,也喜欢在墙上题诗。当年唐代才子张渭受了不少房东的闲气,直接在房东家墙上写了一首《题长安壁主人》,开篇的两句“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还成了千古名句。无独有偶,北宋有位名叫潘大临的才子,也干了这样一件趣事。

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潘大临是字邠老,湖北黄州人,与苏轼和黄庭坚是好友,备受名家推崇。一日他的好友谢无逸写信给他,问他最近可有什么新诗,潘大临于是寄了一个断句给他,只有7个字。而后还用古文解释了一下为什么只有一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昨天我睡在床上,听到林中风雨萧瑟,诗兴大发便在墙壁上写诗,结果只写了7个字就被来收租金的房东发现了,于是一下子没了雅兴,所以只能把这7个字寄给你了。这7个字就是:

满城风雨近重阳

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因为这首诗没有题目,后人便给安了一个”题壁”。大家别小看这7个字,他的分量可是一点都不轻。首先因为这句诗,诞生了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满城风雨。这个成语本意是说重阳节前天气变化大,时常刮风下雨,后来也用来比喻一件事闹得很大,让大家议论纷纷。

当时好友谢无逸收到这篇信和这7字诗,很是喜欢,虽有意让潘大临续上后几句,但潘却没多久就病死了。于是谢无逸没办法,只能自己添上了后四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说起来这首诗写得是不错的。第二句黄花的香气和满城的风雨一柔一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有画面感。后两句则引入黄州的赤壁,雪浪与风雨遥相呼应,写得颇有气势。最后的落笔,诗人借景抒情,怀念起故人来,令人回味无穷。

本以为这个事到此就了结了,但后来这7个字却越来越出名,引起了两宋不少文人墨客的兴趣。据不完全统计,两宋以来光是模仿或用这7个字入诗的名家,共有几十位之多。其中包括了宋代的周密、戴表元、陈著、李处全、赵长卿、元代的倪瓒等等。这些都是青史留名的诗人,坊间不知名小文人的模仿之作则更是数不胜数。

才子在墙上写诗,只写7个字被房东发现,却诞生个我们常用的成语

虽然为这7个字续诗的人不少,但是真正把它成经典的却不多,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宋代才子许月卿写的《满城风雨近重阳》。据《宋诗钞》记录,许月卿是宋代有名的酒鬼,他在这首诗中对的下一句是:“一舸烟波入醉乡”。这一句用烟波对风雨,用一舸对满城,入醉乡对近重阳,堪称完美,超越了当时许多名家。因为对出了这句诗,许月卿的诗名也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有人称其“再生子瞻”,将他与苏轼相提并论了。大家觉得他这句诗对得怎么样?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