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手表表盘大小?

时尚微视角


【导读】购买一款合适的手表首先要考虑尺寸,尺寸决定了上手视觉效果和风格,什么风格的腕表便会设计什么尺寸,比如说文艺秀气的手表尺寸一般控制在40MM以下,潜水运动表大部分在40-42左右,风格刚毅的硬汉型手表尺寸在42-45左右。飞行多功能计时腕表在42-47MM。至于购买什么尺寸的腕表还是建议上手试戴后决定。下面推荐几个选表小技巧,希望表友参考

选择腕表尺寸公式

如果要选择一款合适的腕表首先测量自己的腕维然后换算成毫米为单位,例如是170MM,用想买的手表表径去除这个数字, 例如:你想购买直径40毫米的正装手表,而你的手腕周长为170mm,公式推算170:40 = 4.25 ,这个数字表示为手表上腕的展示比例,在4-5之间说明最合适,如果小于4说明大。大于5就说明手表上手小。越靠近4说明手表占用的面积越大。

选表的常规尺寸

现在手表的审美趋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腕表尺寸越做越大,很多女表为了展示女士的中性的酷劲佩戴尺寸40MM的男士尺寸已经是常态,而男士的一些户外运动表尺寸做到了55MM例如迪赛,一些流行性时装表也做到了48MM例如七个星期五,这在90年代腕表以小为美,感觉越小越精细。20世纪手表以大为美,越大气势越强。

如果按照现在的审美趋势来界定。运动款潜水型腕表尺寸最好在40-43之间,这样既不失男性豪放狂野一面也兼备了日常佩戴的灵巧性,商务用表尽量控制在38-40之间,亚洲人一般骨骼比较小,能够驾驭的日常尺寸在45MM以内。40MM被定为亚洲用表的国标型尺寸。

小贴士总结:看表三年不如上手一秒,这个上手就是指佩戴后感受腕表尺寸是否符合你个人气质和风格,目前流行的趋势是戴大不戴小,越大的腕表气势越强但佩戴越累,越小的腕表越轻松,但风格会更阴柔一些。您认为多大尺寸比较合适?

一个熟知正仿表圈资讯的人

一个资深专业且会选表的人

实话实说,凭良心为您服务,

【大师腕表】请关注,手表问题可留言 可私扰


大师腕表shangmao17


人有高矮胖瘦,手表表盘也有各种尺寸,买手表时,手表表盘尺寸的大小决定了戴上的时候的美观度,那怎样选择自己手表表盘的尺寸呢?

有一种说法叫做3/4理论

以stuhrling手表,一般就是要手表表壳至少占据四分之三的手腕,这就是3/4理论,如果男士选手表太小,会让人感觉太女性化,太大的话,戴在手上不协调,所以可以选择自己手腕四分之三的大小的手表就可以了,合适和美观真的很重要。

手腕宽度:

手腕有多宽,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是一脸懵的状态,没有测量过。其实测量手腕的宽度,最佳方式是用游标卡尺来测量,也就是测量配搭手表位置的手腕的宽度,没有游标卡尺没关系,只要有尺子就可以。

方法很简单:

第一步,找一张纸,将手平放在上面,用笔画出手腕的轮廓,画的时候笔尖要和纸保持垂直,这样测量出来的会更加准确。

第二步,用尺子量出刚才画的两条线的距离,就是你手腕的宽度。

所以在买手表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个数据来选择手表了,这种方法最适合圆形的stuhrling机械手表,如果是想像史泰龙、成龙他们戴RITMO MUNDO这个品牌的方形手表的话,也可以根据这个数据大小的估计一下,不会差太多。


隆恩天下


33毫米。我178,180斤



只有香如故24


这个问题与手腕粗细有关,与流行风潮也有关,甚至和身高都有关。

在差不多二十年前(1990年代末),男人戴38毫米直径的表都觉得大,女表直径普遍在20毫米以内。今天仿佛男表的标准直径是42毫米,而38毫米以下几乎都被归到了女表的范畴,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从实际购买角度,手表大小以表壳直径比手腕宽度略小为宜,换言之你戴上手表直视,还能看到上下表带的部分,而不是只看到一块表就好。我的经验是:身高1.75米以下男士,表壳直径最大到45毫米,超过了就不是很协调。身高1.75以上男士可以尝试50毫米。像IWC万国表2016年推出的55毫米直径超级大飞行员腕表,实在是太考验人了,一般人可驾驭不了。

目前的互联网电商大潮让走进表店试戴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有仪式感。既然试戴这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都很难坚持,那最好就是先买一只几百元便宜的表,找到你最合适的尺寸;记住这个尺寸,未来买贵表都按这个尺寸买即可。


大眼仔通讯社


手表表盘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要与手腕相契合。

下面给出一组基础数据供你参考。不过在给出数据之前你先要去量一下自己手腕的周长。

在确定了手腕周长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表盘大小的选择了。不过只是一些通用的选择方法,如果您有特殊职业要求,身份要求可以另行自己调配。

1、手腕周长10CM-12CM骨瘦嶙峋:主要指极端瘦弱一类的女性。由于瘦弱的原因就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纤细手表,一般以30mm左右表径的手表会比较合适。

2、手腕周长13cm-15cm纤纤玉手:女人美不美,看手知原委。大部分身材匀称的女孩子的都是这种身材。对应的表盘大小31mm至38mm的手表最为合适,这个范围是最为宽泛的。覆盖了大部分的时装表、品牌表。

3、手腕周长15cm-16cm两性之选:这个手腕的宽度,是一个两性皆有存在的选择,可以选择38到39mm表盘大小的手表。当然了,男性可以大一些,女性尽可能选择小一些的更符合自身需求。

4、手腕周长17CM-19cm健身达人:略显阳刚的男人既要有肌肉感,又不会粗鲁的感觉。这个是一部分男人向往的追求也是必经的过程,此类人群表盘尺寸40到43mm的手表最为合宜。

5、手腕周长18CM-19cm健硕阳刚:此类人群通常身材魁梧,提醒高达,不排除胖子之流的特殊群体,但不管怎样,为了更合理的搭配,此类人群对应的表盘大小应该44~45mm的最为适宜。

6、手腕周长大于20CM丰硕敦厚:表盘越大越好,千万不能小了。否则不能匹配身材带来的压迫感,或者身份带来的厚重感。

当然了上面的只是一家之言,通常的情况。具体的情况还要您自己来做决定。还有职业、体型、社交圈、场合、年龄、性别等因素的考虑,都需要与您自身进行合理匹配做到真正的适合自己。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注《史上有人》获得更多更有趣的是知识。


时空浮岛


大家好,我是90后香港小胖,长期混迹二手表圈,至今收藏劳力士20多枚。首先这个题目我非常喜欢,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身高170,体重160斤,属于个胖子,我买手表是不仅考虑到手表的品牌,也更要看重表盘的大小。我是个劳力士忠实粉丝,我从来没有买过沛纳海,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真的真的HOLD不住,我戴上手显得像戴个大铁盘似的。劳力士在我入手的那么多年,我一直保持在36MM~42MM最大限度,36MM系列中我非常喜欢DJ跟DD,因为它们是黄金比例,36MM既能正装藏进袖子,休闲时也能搭得上不高调,如果再小那就真的犯不上了。40MM也是我最常考虑的尺寸之一,40MM一般180以下的人都能轻松驾驭,首先现在的手表界,很多新的手表都是39~41之间,所以40MM在身高比例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回归主题,每个人所走的风格不一样,所选择也不一,还是要按自己喜欢的来走。以上都是我的分享,喜欢的可以留言互相交流,有需要在香港寻找手表也可以找我。


90后香港小胖


40到44之间最好看,以我的经验。皮带小的真的很丑,除非是弧形表带。不是弧形上手效果很差,刚带36到40都差不多。最好自己去试试,我最喜欢42,43的。



心体气术势


这个主要是看自己的手腕大小,一般都是选择尺寸在38到45之间都合适的。买表最好是先确定自己的预算是多少,然后根据自己的预算去选择合适的手表,大部分腕表的尺寸设计都是符合市面上大部分人的手腕大小的。即便以大尺寸出名的沛纳海现在也出了很多符合亚洲人手腕的38和42等尺寸。

最主要的还是现在的腕表款式种类实在是太多了,只要确定好你的预算就可以放心的去选购了,总有一款适合你的。即便是最经典实惠的万元入门级潜水表浪琴康卡斯也是有39和41以及44等好几个尺寸大小来满足不同人手腕大小的要求的。


鉴表师邹三山


美好一天很荣幸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我认为试戴一下就能看出分晓了,通常表盘不宜宽过手腕。另外买手表,建议选择天王表这样的知名品牌,千万不要买不知名的牌子,戴着掉价。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手表表盘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因人而异吧!主要跟佩戴者的手腕粗细有关,在选择的时候要“量体裁衣”。像我平时上班需要穿衬衣,那么不撑袖口,厚度适中。

我认为运动休闲型的表,表盘可选择略大的,如果是正装表,就不要太大的。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八卦pp猪


完全可以,自己戴着舒服就行。早些年比较流行轻薄型腕表,而这几年又开始流行大表盘手表了,即便是女表主流尺寸也在30mm,而男表通常要到40mm。而我们一般会认为超过40mm的就属于超大表盘了,有些腕表甚至会达到了48mm的尺寸。


那如何选择手表表盘呢?

想要最中规中矩不会出错的直径大小,可以套用网上流传的一条不权威的公式,就是用你的腕周周长除以你想买手表的直径大小。两者相除得出的数值被称为表壳指数,一般认为指数在4-5范围内是比较理想的大小,如果小于4就说明手表过大,反之则过小。例如你的腕周周长是160mm,想买直径44m的手表,即160÷44≈3.64,如果按这个公式来说,44mm的手表就偏大了。除了这个公式以外还需要重点考量一个因素就是要确认你的表不会硌到你的腕骨;

现在大表盘这么流行,我就是想要买大表盘怎么办?尽管国外戴大表盘确实更好看,因为他们骨架普遍比较大 ,汗毛重,戴起大表盘显得孔武有力;而对于骨架普遍偏小,皮肤偏黄的亚洲人来说,戴大表盘风险就比较大(可能会显得有点hold不住)。

选择合适的腕表无可厚非要考虑一些硬条件,但是,重点来了,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在任何领域都寻求变革和突破,追赶潮流的表友们自然也要彰显一番风采,手腕怎么能少得了大表盘的装点呢?在我看来,国人除了选择38-40的保险尺寸,还可以选择稍微偏大一点的40-43mm的表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