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特别火,有谁知道火到什么程度?

确切一点讲,最火的年代应该是70年代中期,当时根据上级指示,每个村庄必须成立一支革命文艺宣传队,从各生产队挑选一些爱好说唱的青年男女,以及会拉二胡,会敲锣鼓的农民,组织十多个人,在春节前、秋收前、麦收前,紧锣密鼓的排练抓革命促生产的节目或着革命样板戏,短小精炼,有快板有歌唱,有样板戏片段,在田边地头,农民休息期间演完之后再转到另一个生产队。最隆重的演唱是在春节期间,搭上戏台,演唱各种各样的节目,比如说:民间小戏曲,忆苦思甜,白毛女戏剧等等,虽然演唱的质量不怎么样,可是那个时候没有其它的娱乐项目,全村的老百姓只能来观看这样的演出。

70年代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特别火,有谁知道火到什么程度?


记得在改革开放前,70年代中期,我们村组织了十多个文艺爱好者,从农历的11月初就开始排练,赶在春节期间演出,每天大队里管三顿饭,有白馍咸菜吃,另外给记上一天的工分,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来讲已经算不错的了,在当时,百姓生活连玉米窝头都吃不上。从早上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排练,一直到晚上的八九点钟才下班,也非常的不容易,他们使用的道具全是就地取材,东拼西凑而来。

70年代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特别火,有谁知道火到什么程度?


有一年他们排练"智取威虎山"戏剧,就是杨子荣上威虎山前与邵建波对唱的那一片段,戏虽然好演,军装无处去搞啊?后来不知谁想了个办法,将村里当过兵的复员军人的军装,还有复员时拿回家的领章、军帽上的军徽一同借去当演出服,军装的事解决了,可是有个子高的个子矮的,穿上不得体啊,扮演杨子荣的人个子特别的高,而借来的衣服却是矮个的,裤腿特别的短,穿上跟短裤似的,即使这样,台下观看的农民人山人海,欢呼声鼓掌声再加上锣鼓喧天,其场面超过当今的春晚。最有趣的是:扮演杨子荣的肢体动作比较多,而借来的衣服又比较短小,在演唱过程中一不小心,裤腿撑开了一道大口子,引的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即使如此也没有削弱观众的热情。因为当时没有电视机,六个晶体管的老式收音机也很少,没有其他的娱乐工具,观看村里的节目就是最大的享受。

70年代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特别火,有谁知道火到什么程度?


那个时候,每年从腊月二十开始,小学正好放了寒假,便在操场上搭了戏台,戏台的两边挂上两盏滋溜溜响的汽灯,满场子通亮,数九寒天,观看的村民一点不觉得冷,直了神的盯着戏台,看的津津有味。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欣赏水平不是很高,就是图个热闹。从头年腊月二十,一直到年后的正月十五,将排练了一冬天的节目演了一遍又一遍,老百姓也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白天走亲戚晚上看村里演出,在当时也算是最大的乐趣。

在麦收大忙的季节,为了鼓舞农民的干劲,也组织一部分农民文艺骨干或者抽取几名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在田边地头,插上一面红旗,锣鼓一响,在农田里收割的农民放下镰刀会自动的聚集过来,一边休息一边观看,盛上一碗熬好的绿豆汤,再吸上一支旱烟,一身的劳累,跑的无影无踪。

70年代的农村文艺宣传队特别火,有谁知道火到什么程度?


那个时候的农民虽然生活不是很好,而且生产队的农活特别的累,可还是依然的精神高涨,无忧无愁,心里没有一点的压力,不像现在,别说是大冷天的去看演出,就算是大屏幕的液晶电视都很少有人看了,男女老少人人捧着一部手机,抽点时间不是刷新闻,就是看视频,坐在温暖如春的室内,打开手机愿看什么就看什么,与七、八十年代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可有的人还是感觉不到幸福,成天抱怨挣得钱少,心里压力大。相信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心里肯定没有这么大的怨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