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技术分析靠谱吗?做股票投资,到底该不该相信技术分析?

卓友翰


可以参考技术分析,基本面也是要了解一下的。任何分析都是有它不足的地方,确实,作为散户,即便要看基本面也只能依赖于上市公司自己的公开信息,意义不大,但经过基本面筛选的过程后,可以缩小选股范围;在此基础上再运用技术分析。技术分析的门类很多,如何应用是一门大学问,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因为我也不擅长技术分析,我的应用就是先经过基本面筛选以后,再看技术形态比较好的,且在热门主流领域的股票,比如说5G,半导体,口罩防护等,当然,这些也是根据不同时期热点而有所变化的。


慢慢来道


明确的告诉你,靠谱!技术虽不是万能的,但你不懂技术分析万万不能。

虽然股市瞬息万变,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就需要自己不断的学习,掌握属于自己的那套交易技巧,单纯的这样说没有信服力,我们来举例说明。

截止目前,全球依然没有摆脱疫情的困扰,美国股市也不能独善其身,经历了连番暴跌后,目前处于止跌反弹、震荡整理阶段,我们就以美股为例,看看技术分析是否适用于美股。


一、美股技术分析

看图说话。

如图所示,1.27-2.3美股曾经出现了多空分歧,围绕趋势线持续震荡了6个交易日,后多头取得阶段性胜利,需要注意的是,美股此后虽然继续向上攀升,但埋下了一个隐患。时间推移至2.24日,当日美股开盘直接开在趋势线 下方,注意此时的位置,正是此前多空博弈的空间点位,当日多头也进行了抵抗,试图反抽趋势线,无奈恐慌情绪持续升温,当日维持低位震荡,次日美股高开,又去尝试,最终失败,此后持续下行。

可我们看图就明白,多头也是步步为营,在多个重要点位进行防守,后终于在较大支撑处被拉起,开始了震荡整理走势。

这就是技术分析在美国股市的分析应用。


二、中国股市

依然看图说话。

前图是周线级别,一目了然,市场就是按照一定的运行轨迹运行,每次跌到支撑处必有反弹,压力点位停滞;再看日线级别,殊途同归,就连2.28日的暴跌极限点位都在技术囊括之中,你还要说技术分析无用嘛?

这还只是技术分析中的一种,真正要使用到交易中来,还要参考一些别的指标,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市场虽然风云变幻,技术分析也不是万能,就比如开年后的千股跌停,这是谁也无从揣测的,毕竟谁也没有想到疫情如此可怕,但最终市场还是要回到技术层面来,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你不相信,除非你与赚钱有过节。

我是交易者龙飞,如果你认为我说的这些对你有一丝帮助,请点赞、评论、关注,谢谢。


交易者龙飞


技术是有用的

我们今天的技术分析,基本上都是用历史数据,推算近期可能的走势,简单说就是“让历史告诉未来”。那么这个做法不对吗?没有可信度吗?

比如,最常用的通道线,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K线的走势呢?按通道线,高抛低吸,恐怕能赚不少钱。

技术不是主要的。

看,今天早上美国原油跳空暴跌,远低于多数采油公司的生产成本。它虽然技术上是下降趋势,但技术走势会支持如此暴跌吗?这种暴跌,都是基本面是变化推动的。

股价如皮球

笔者有个比喻,股价上上下下就像一只皮球,在地上弹跳,这个规律是能预测的。但皮球为何上下弹跳呢?我认为是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它。如果有外力拍它一下,它的运动规律就打破了,重新建立新的蹦蹦跳跳的节奏。

这个外力,就是基本面,政策面,市场情绪等等,而在两次拍打之间,皮球自己的蹦蹦跳跳,就是技术面可以预测的时候。

所以,技术分析是有用的,但完全依靠技术分析是不够的,而且是远远不够的。


海螺008


刚进入到股市中的投资者,往往会神化“技术”,对于一些指标型、图形型、叠加型的技术很是神化,认为利用技术能诠释股市的全部。但是,股市是技术的股市、图形的股市还是指标的股市?均不是。我们可以做个思考,股市是由什么组成的?简单、直接的讲,是由上市公司组成的。而上市公司能利用技术阐述清楚吗?上市公司,受到的影响是行业、市场、经济周期、公司管理,而技术,并不能影响。

股市中有技术派,,这一点是更多投资者所信任的。既然存在,既是合理,我们不能将这一点排开。技术派能影响股票价格,但能长久影响股票价值吗?并不能,仅仅是一时间影响而已。而股票的价格是随着价值波动,而不是价值随着价格而波动,这也是本质。

我们再来看,股票的技术分析靠谱吗?做股票投资,到底该不该相信技术分析?上述中我们讲到了:1、股市,不是技术的股市,而是上市公司的股市,而上市公司的价值不受技术所影响;2、股市中有技术派,存在一定体量的资金,但并不能影响长期股票的价值,只能短暂影响股票价格。

那么,结论也就一目了然。股票的技术分析,因为不是股市的本在价值,具有延后性。又因为股市中有一定基数的技术派,能影响股票短暂的走势,但并不能影响股票的长线走势,影响长线走势的是上市公司的价值,而不是技术。我们将结论规整下:1、技术具有延后性;2、技术能短暂影响股票价格。

将股票投资分为短线、中线、长线三类时间线执行方式,短线对应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投资可参考技术;中长线投资,技术往往具有延后性。

讲到这里,还是没有讲清楚技术分析到底靠谱不靠谱,到底该不该相信技术分析。这个问题需要把技术的内质摆清楚,然后才能说清楚。上述中讲到了,技术具有延后性以及短暂能影响股票价格,对应着正确的使用方式,就能靠谱;对应不正确的使用方式,就不会靠谱。如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投资范围内使用,可以相信技术;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投资范围内使用,就不应该相信技术。怎么讲?

首先,我们先来看短线投资。本来是一次短线投资,技术具有短线的作用性,如果将这次短线投资做成了中线投资,再由中线投资做成了长线投资,这合理吗?这就不合理。在短线投资的过程中,短暂时间技术能影响股票价格,毕竟有一定基数的投资者使用短线进行投资。可短线,受到影响的是股票一时间的供需关系,如果做成中线、长线,则需要更在意上市公司的价值。

技术的分析还存在失灵,如果是一个强热点概念,拥有更多的资金净流入,这样的短线技术分析,则会更有作用性。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热点概念性呢?往往会失灵。

其次,短线、中线、长线的技术分析具有延后性,技术并不先反应于市场的信息、行业、利好、利空,往往具有延后性。短线,的实用性在于短暂的影响,比如短线“金叉”、“死叉”时,股票价格有所反应。而中长线呢?中长线要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支撑,才能更好的反应,也就是“金叉”之后能趋势性上涨,如果没有业绩支撑或者概念、市场支撑,往往“金叉”之后便是“死叉”。

最后,在使用技术的时候,不能神化技术,技术只是辅助。虽然短线具有一定的作用性,但仍需要上市公司价值作为支撑才行。正确的理解技术,技术算是靠谱;神化技术,将技术作为全部,技术一点都不靠谱。做技术分析,应当建立在上市公司内质价值之上。


厚金说


《让子弹飞》的桥段。张麻子带着一群人噼里啪啦在黄四郎碉楼门前打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将黄四郎的替身一刀砍了,然后高声对所有人说:黄四郎已死,大家去碉楼,拿回属于你们自己的东西。于是所有人都奔向碉楼。假作真来真亦假,真黄四郎被人当做替身围殴。

技术的真相是什么?就是一致预期,黄四郎没死,但是只要所有人以为黄四郎死了,大家就一股劲的推动趋势发展。就和投资中的技术一样,技术的书本很多都是起于上世纪美国20年代的美股。很多技术原始理论都在1950年之前。待到巴菲特崛起,彼得林奇,PEG,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理念出现,技术就变成了一种心理预测。

在有效资本市场,技术很难跳出基本面,诸如标普500,如今市盈率中位数依然在21倍附近。不要看美股涨了多久,实际上真正上升的是美国上市公司的利润。在成熟市场,或者说在有效性高的市场,技术套利是很难做到的。市场依然遵循最小阻力位原则。但如果你要通过K线图来制造一种虚假的股票繁荣预期,那么就会有交易对手来做你的反向。因为很明显股票最终围绕基本面运行,你的对手会因为你主动制造虚假泡沫,或者压低股价而套利成功。获得利润。所以,我们有一种博弈叫纳什均衡,就是多方博弈导致了一种平衡,谁都不敢动(简单的纳什均衡就是囚徒困境,分开审讯的囚徒一定会招供)

正是因为市场有效性高,各方博弈基本在均衡状态,技术的空间相对较小。

而A股现阶段大约仅仅接近于弱势有效,投资人没有达到成熟市场的那种均衡,看不清方向的投资人依然会对技术做出反应。实际上就是一种默认的,牵强的一致行动预期。技术就好像画好了路径,让所有人都以为黄四郎已经死了,冲进碉楼。

然而,会不会有人通过技术反收割?当然会有,技术有可能是陷阱,特别是在盘子比较小的股票上面。这又类似于西班牙斗牛,大机构就好像斗牛士,引导技术面的散户,去踩各种陷阱。

市场越成熟,技术越没有效果,主动投资收益的可能性越小。等到市场完全成熟,大多数人最终会选择被动投资。被动投资是在中国现如今略微超前的做法,但由于中国市场一直没有达到均衡,所以有很多高估的股票(比如A+H的股票同股不同价)。那么个人的建议是,中国的被动投资必须定投,必须去找那些费用偏低的被动基金。


凯恩斯


当看到我的答案时,恭喜你,你是一个有缘人。如果你能看完那么你就离真理就又近了一步……

首先,我可以肯定两点;

1.未来无法预测,所有以预测为目的技术分析都是骗人。

2,股票的根本是人与人的博弈,脱离了人,你的分析什么都不是。

所以你看到的技术分析都是错的,或者说都是假的,是骗子!这些技术分析包括k线,移动平均线的应用,趋势线,macd,kdj……各种指标,头肩顶w顶类的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缠论……。

举个例子,一只股票底部放量,均线多头排列,kdj低位金叉,macd水上金叉并且二次加油。你学过的技术分析告诉你会涨。这时你就犯了我说的两点问题。1,你觉得明天会涨,你就是在预测未来。因为未来无法预测所以你错了。2,你看了一堆花里胡哨的数据得出你的判断,然而你错在和数据博弈,你的对手是人,你应该和人博弈,对着电脑里的数据出手就像对空气挥舞拳头一样,你的行为毫无意义。

看到这你会更迷惑,没有对未来的涨跌预判怎么买?电脑里根本看不到是谁好吧!解决方案是,买股票买的是现在,你唯一能做的是通过技术,分析出现在行情的性质,这叫技术分析。用什么技术呢?这个就是我说的通过了解什么人在做什么样的事,对现在的行情有个清晰的认知。具体我不可能用简短的语言说的清楚,这是一个系统化学习的过程。

如果觉得有启发那么我也很高兴,如果觉得狗屁不通那也没办法,毕竟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种技术分析。


斯比底拉狄


我基本不看基本面,只看技术分析。我朋友,就是看基本面股东员工增持股票,不低于4.00成本,他就放心持股并加仓,结果从4.00跌到最低2.7这样,就是太相信基本面,而忽略技术分析中的趋势。基本面这玩易,公司利多消息,主力一般早你好几天,财务利多早你几个月知道,你知道的时候已经太迟了。利空的一样,比你早几天知道,人家拉高出货了, 比如康美,控股。所以看技术分析就行了。中国股市的基本面就是笑话。


蒸馏水71


在谈到股市技术的时候,我不知道题主所提到的股市技术是哪种技术?更谈不上所谓的可靠性。因为在本人看来,即使是真理,也有它的空间性和时效性。打个比方,当人类开始有了天圆地方的思想时,这是一大进步,或许在当时的年代,完全认为这是对的。直到后来的歌伯尼航海,才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后来的地心学说,占据了真理的上半个世纪,直到后来的地动学说验证,才把过去人们认为是对的的观念改变。包括现在我们中学课本上必学的牛顿运动定律,这可是地道的真理,而且对人类航天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但我想这也是有条件的,如果运用到同样与“力学”有关的分子原子之间的作用力,或者是“黑洞”引力之类,那就力不从心了。所以,任何规律性的东西,也都有它的局限性,技术也不例外。

或许,在二三十年前,开汽车是门技术,当现在懂的人多了,这门技术就成了一个共识,成了平庸。所以,股市技术也不例外,拿着古老的共识技术在股市中博杀,就如同是拿着长矛去对阵现代的高科技阻击枪。时代的变化,不给任何疆化的人留下生存空间。当你处在战国时期去评论秦始王时,他是个暴君。但当你站在历史的长河上去观察当时的战国,他是中国历史的功臣。所以,格局的大小,决定你的未来认知,宏大的格局,是主宰未来收获的核心技术。

投资,本来是具备隐性的,却成了众人所往的人性圈而随波逐流,而从股市成长的角度,这只不过是整个格局中的一个小插曲。当你站在散户的技术角度,放量上涨,软件显示资金流入,是主力买入,放量下跌,软件显示资金流出,是主力卖出,可事实常常证明你的那个技术判断正好相反,因为你的技术格局太小,因为你在套用所谓的技术,因为你根本没有弄清楚技术的前提条件和局限性,所以你根本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于是,在股市中,只有站在主力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你才占据了技术的遗传基因。见下图几种目光短浅的“技术”布局

我是股市格局, 希望我的分析能对您有所帮助

股市有风险,祝您投资顺利

欢迎您留言探讨,如果您想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请点关注。这将是您实现大格局投资的开始!

@股市格局

2019年7月20日





股市格局


  • 技术是相通的,就像以前江湖上的武林秘籍,大家拿在练一种武功,但是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这个很关键。
  • 股票技术也一样,K线组合,macd,均线等这些很多人都知道,而且都有自己一套用法,但是能不能赚钱另说。
  • 想在股票里赚钱,技术肯定是基础,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想在股票里长期赚钱,纪律和执行力,交易心态也同等重要。
投资有风险,祝好运!

老阳零零七


技术分析本人就不一一介绍了,因为各自理解不同这是个无法说的事情,本人就股票交易的风险做点说明。风险的“原罪”性:股市其实是灾难、破产、坑人害人最多的地方。股市是有经验的人获得更多的经验,有钱人变得一无所有的地方。如果说人的罪恶需要洗礼,股市的风险原罪也同样需要控制。没有洗去股市风险“原罪”的人,无法长久赢利,无法在股市立足。可以说股市的风险是天生的,从有股市的那一天开始,它就来临。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你炒股,它就如影随形,又阴魂不散,是每个股票交易者每时每刻必须面对的事情。股市的设计本身就是少数人挣钱,多数人亏损。股市的风险如同一个咒语,谁敢无视它,谁就被咒语击中。系统性风险,非系统性风险,不一而足。只要你敢轻视,哪怕是丝毫的思想松懈,或者是一丝的侥幸心理,风险都会如期而至,而且是那么准时准点,那么“守信守约”,那么面目狰狞。很多人都说,我亏了是运气差,本来计划得好好的,突然遇到国家出利空政策了。其实没什么运气,一切都是“原罪”。只要你在股市中混,你就永远摆脱不了股市的“原罪”。股市的本质就是易亏难挣。打个比喻:股票交易就如同你在做虎口拔牙得游戏,总不得先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给老虎咬到,甚至直接咬死挂了,然后才去想怎样把老虎的牙给拔下来,可想而知这个游戏是小概率、高难度的,送死很容易,成功很难。这就是交易者的“原罪”。谁让你股票交易来着?个人对交易风险“原罪”的解构供大家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