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群效應下三四歲的小孩子學英語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大家怎麼看?

龍翔飛九天


羊群效應從心理學上講就是一種從眾心理。首先大家要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不要盲從,我認為大多數三四歲的孩子連母語沒學好,是沒有必要花費時間精力去學英語的。語言只是一種工具,當你沒有使用必要時,它就是一費物。如果英語變成了他日常所須工具了,學習也就成為了必須。我想問問目前我們國內大多數家庭及孩子有這種須要嗎?


纏論股市踐行者


這個現象確實很普遍,應該準確的說不是三四歲,而是已經低齡到從小朋友開始說話起,甚至有的已經從說話前開始教英語了。題主用羊群效應,確實這個現象的出現以至於現在的愈演愈烈確實離不開羊群效應,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從眾心理。

拿我家孩子來說吧,我們是5歲報的英語課外班,但是有不少孩子已經從三歲多就學了。我當時的就瞬間覺得作為家長慢了半拍,甚至覺得耽誤了孩子的學習。

後來我碰到了一個勵志奶奶,真的是非常勵志。她帶著自己的小孫子,在孩子只有半歲的時候就對著孩子念英語單詞(說她勵志是因為她是現學現賣的不是文化程度多好),孩子大些了會說話的時候開口說的居然是英語單詞,當時兒子媳婦不知道奶奶教孩子學英語,聽到了直接懵了。

我們小區的媽媽群裡,也經常會有媽媽問,一兩歲的孩子學英語需要讀什麼繪本?當然各種兩三歲孩子英語繪本讀的溜溜的很多,就是所謂的雞娃或者牛娃吧。這種情況下通常會帶起感動更多媽媽教孩子學習英語的風潮,畢竟現在“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已經讓家長都變得焦慮了。

至於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普通人的從眾心理之外還有一些原因:

  • 學校或者輔導機構故意放大焦慮。之前說吹牛皮不上稅,現在輔導機構吹牛皮也經常不上稅的。各種各樣線上線下英語機構的狂轟亂炸,讓人真的很難不受影響。
  • 我們現行的教育政策造成了家長的焦慮。高考的英語滿分是150分,但是對於我們以漢語作為母語的人來說,學習外語在生活中本身就應用少,所以只能所謂的“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 新的高考政策要調整,會降低英語的高考分比例。但是這個政策可能還會伴隨著聽力佔據英語卷面一半分數的情況。政策層面這樣操作本意是好的,但是對家長來說卻是另一層意思的解讀,如果孩子不從小學習英語將來英語聽不懂說不清,這比死記硬背英語考高分還難。家長能咋辦?繼續追英語唄。
  • 國內出國人數的增多,還有就是國際學校的備受追捧,這也造成了家長甚至孩子對英語學習有些異乎尋常的執著。
  • 崇洋媚外。這個就像有的人不管老師怎麼樣就認全英文外教一樣,就算外教除了英語啥也不會,家長也認。終究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

要改變這種現象真的和國家的教育政策有很大關係,需要不僅樹立我們母語的牢固地位,同時要逐步降低英語的影響,允許英語作為一門可以選擇的學科,而不是作為主力學科。


喜洋洋的小秘密


我的經歷是學習英語確是不能趁早,不能間斷。但是三四歲太早了,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搞得家長都很焦慮。

我十歲以後才開始英語,三十五年來除了上學考試,和出國旅遊外,幾乎沒有什麼用。現在已經武功盡失。

我覺得對大多數人來說,學習英語的性價比不高,而付出的成本卻是非常高。

如提問的羊群效應,人是群居動物,無法避免



秋風雁南翔


呵呵,我是一個不懂英語的人,跟你這麼說吧,在我念初中的時候就是因為英語一竅不通,所以我才輟學回家的,初一還沒念完,我不想念了。所以我個人覺得,從小就能懂英文也不算是個壞事。但是我覺得吧,人不能強人所難,有些小孩本就有天賦唸書特別聰明學學無所謂的,但是也有可能就不喜歡的,就沒有必要一定要學。當然這是個人觀點。


龍的權人啊


羊群效應是指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進而會陷入騙局或者遭遇失敗。

在這個背景下,3-4歲的小孩學英語成為普遍現象,應該一分為二的看。

一、積極方面

1、英語是世界語言,學好這門工具再加上自己的技能,孩子未來發展的機會更多。

2、學語言最佳的時間段是3-12歲(說法不一),孩子雖然不懂,但是通過磨耳朵,在英語環境中,自然會有收穫。

3、語言的本質是邏輯,學習語言有利於大腦的發育。

當然,有些家庭由於經濟基礎好,對孩子從小的教育便是國際化路線,他們尤其熱衷孩子小的時候學習語言。

二、消極方面

1、教育產品升後家長選擇面寬了,家長應當理性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產品,同時也要結合自己的經濟水平。

2、市場監管某種程度滯後於行業的發展水平,培育機構良莠不齊,一些唯利是圖的商家不用心鑽研教學,在提供服務時會給學生帶來負面的影響,危害孩子的成長。

3、作為中國人,我們在學習英文的同時也要注重本國優秀文化的學習,不能崇洋媚外,忘記自己的根本。

所以,具體怎麼選擇,建議廣大家長理性面對。


秋天的胡楊


三四歲小孩學習英語真的已經成為普遍現象?這一點先不討論。咱們討論人類學習語言的過程,在學好中文的情況下,什麼時間學習英語比較好,畢竟漢語是我們的母語。

0-6歲是孩子形成第二語言思維的最佳時間,母語還沒有形成絕對的語言地位,對英語的排他性較弱,較容易形成獨立的英語思維區域。7歲以前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7歲之後,語言學習的效率開始急劇下降。

12歲以後,孩子的分區能力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就很難形成英語的語言思維區了。

孩子出生就是一張白紙,本來就是學習本領的時候。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如果平時作為家長的一直都是和孩子用普通話溝通,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很強了,完全可以學習除母語之外的第二種語言。

這個時候母語還沒有形成絕對的語言地位,這個時候孩子來學習第二種語言,對第二種語言的接受程度很高,掌握起來也更容易。第二種語言也增加了孩子可用的詞彙量,兩種語言相互加強,孩子可以通過學習第二種語言來增強對中文的掌握程度。

想一下我們學習英語的時候是不是特別痛苦,看見英語就頭疼,讀不會讀,背就更別談了。英文下面備註漢語,最後還是學不好,就是學好了也是啞巴英語,為了應付考試。

我們就是錯過了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母語已經形成了絕對的語言地位,所以我們學習起來才會特別頭大。

三四歲小孩開始學習英語,那我們要恭喜他,說明他有一個先見之明的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成長還是很瞭解的,有這樣的父母是他的榮幸。





一樹陽光89


一枚英語老師飄過。曾經有這麼一個梗。問:孩子四歲左右,英語詞彙量才4000,夠不夠?答:在美國夠了,在中國不夠。笑話歸笑話,還是體現很多問題。第一,當今社會教育的焦慮,這種焦慮多半來自所謂的起跑線教育。諸多父母擔心自己的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不斷的主觀上給孩子報很多課外培訓班,英語肯定就在所難免,孩子咿咿呀呀的開始學習英語。但是忽略了一個問題,現在英語培訓機構質量和教師水平參差不齊,低幼階段的孩子很多都是玩遊戲似的學習英語,如果遇不到好的老師,很多時候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第二,羊群效應還有社會攀比心理的影響。很多父母為了所謂的面子,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然而有的其實並不適合孩子。總之,什麼時候學英語和啟蒙教育,不能一刀切,具體看孩子的興趣和父母的能力範圍,不能跟風。


不會英語的英語老師


提問者實際上是帶著對英語學習的嫌棄來問這個問題的,畢竟羊群效應這個詞不是什麼褒義詞。

低齡兒童學英語並不是因為什麼羊群效應,而是因為家長在社會實踐中發現了學英語的重要性,所以才會要求孩子從小就要認真學。

在工作中使用英語的家庭的年收入普遍在30萬以上,但是不使用英語的家庭的年收入卻在3~10萬之間。可以說只要一個家庭做了涉外的工作,就可以比較輕鬆的跨入中產收入家庭的門檻。

正因為意識到了學習外語的重要性,甚至是認為學習兩門以上的外語對於孩子的將來更有幫助,所以很多家長現在開始注重外語早教。

在三四歲的階段學習外語,有條件的就去,比較條件好的帶有外教的外語幼兒園,條件不好的只在家裡面看外語的動畫片。

三四歲的孩子上有語言天賦,他們不需要中文的字幕,也不需要中文的翻譯,他們就能夠根據形體語言知道意思學會外語,可以說3~4歲是學習外語最佳的年齡。

以前接觸過一些家長,孩子在三四歲的時候已經學完英語,開始學德語了。這個時候的孩子學外語就像玩一樣,非常的輕鬆,真正等到孩子入學以後再學習,孩子就會非常的痛苦。

進入社會的中上層階級,這是每個家庭對於自己孩子的希望。根本是無可厚非的,如果學習語文能夠進入社會的中上層,那麼大家也願意去學習語文,但是現實就是,很難。

國學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學習國學而否認了外語,學習外語和學習國學並不矛盾,就像我們學習物理還能夠同時學習數學一樣,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國學和外語又是相輔相成的,因為語言能力不管是母語還是外語不可分割。

所以這不是什麼羊群效應,而是大家面對社會現實的殘酷競爭,做出的自然而然的選擇。


外語那點事


多學門語言技能無可厚非!可是太早增加幼兒負荷,應減負寬心以利成長。家長們跟風著急也未必好事,孩子的興趣是不同的應因人施教。外語只是第二語言,母語才是笫一語言,應有主次之分。



悠然明道


家長的焦慮可以理解,尤其是在高考指揮棒下,我見過有些高中學生,高中階段就已經達到四六級的水平了。如果你的孩子還是按部就班地學習,怎麼趕得上?

這是一場關於高考的“軍備競賽”。拼的是一個家庭的綜合實力。

但孩子三四歲的年紀,那麼早,就開始報各種補習班,個人認為是非常不合適的。孩子在這個年紀,應該是最快樂,最天真活潑的時候,這時候應該給他充分的時間去玩,去發現,去探索,而不是圈起來,學習一種非母語的語言。

我們的社會,是不是對英語有著一種過度的崇拜?

以前國外發展好,大家為了出國,去學英語,現在國內發展越來越好,還有必要爭先恐後地出國了嗎?

而且,現在人工智能發展很快,相信在未來的幾年,實時翻譯的軟硬件會非常方便,你說中文,對方說英文,你們可以通過翻譯軟件無障礙溝通。

到時候,學英文還有那麼大的作用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