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說他家水井能噴酒,朱元璋為何誅其九族了?

秉燭讀春秋


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向朱元璋報告說他家的井裡噴出了美酒,請朱元璋前來欣賞這一奇景。

在朱元璋的車駕走到半路時,突然有個叫雲奇的太監衝了出來,死命地攔住朱元璋,不讓他繼續走,在被錦衣衛打個半死後,那雲奇還是不肯離開,只是一直指著胡惟庸的府邸,然後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覺得事態嚴重,所以登上了城牆,發現胡惟庸家裡隱隱有刀兵之聲,派人前去查看後,回報說胡家暗藏軍隊,圖謀不軌。朱元璋於是下令錦衣衛立刻捉拿胡惟庸,當天就立刻處死了,滅九族。

此事出於《通紀》,不過按照這樣的說法,那朱元璋在捉捕胡惟庸後,為什麼立馬就把他殺了,而不是慢慢審,看背後還有什麼人嗎?再者,朱元璋給胡惟庸定的罪名中並沒有謀反的說法,而是“竊持國柄,枉法誣賢,操不軌之心,肆奸欺之蔽,嘉言結於眾舌,朋比逞於群邪,蠹害政治,謀危社稷”。放著人人皆知的“謀反”不說,卻扯了一大堆有的沒的,這又是什麼情況?所以此事大抵也野史一類,看看就行了。


既然如此,胡惟庸為何被殺?

曾任朱元璋帳前黃旗先鋒的俞本,他寫過一本叫《紀事錄》的書,詳細地說明了胡惟庸被殺時的場景:“是年,左丞相胡惟庸、右大夫陳寧,擅權壞法,俱伏誅於玄津橋,掘坑丈餘,埋其屍,次日復出之,支解於市,縱犬食之。錄其家資,以妻子分配軍士,子弟悉斬之”。

殺了還不解氣,還要把屍體挖出來餵狗,朱元璋為什麼對重臣胡惟庸這麼狠呢?這其實是自古以來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而導致的。

洪武二年,朱元璋曾和劉伯溫開過一個會議,要選出丞相的人選,最後決定由徐達、李善長、胡惟庸、楊憲等四人分任左右丞相和左右丞。幾年之間,徐達解職,專門負責軍事、李善長退休、楊憲被殺、接任的汪廣洋唯唯諾諾,胡惟庸已經是名義上的丞相,實際上的一人之下了。

而且胡惟庸此人也有點像朱元璋,聰明有能力之餘,又刻薄陰鶩,傳說劉伯溫就是被他害死的,就因為他說過胡惟庸一句“壞話”。史稱胡惟庸此人“生殺黜陟,或不奏徑行。內外諸司上封事,必先取閱”。一個獨斷專行的丞相,遇到同樣獨斷專行的皇帝,這兩方的衝突,只能以其中一方萬劫不復而告終。



更可怕的是,胡惟庸結黨營私,和退休的李善長、領兵的吉安侯陸仲亭、平涼侯費聚等都有往來。對朱元璋來說,即使文官勢力再龐大也不需要擔心,殺了就行了,反正讀書人天下有的是,可要是這文官中再滲進幾個領兵的將領,那就可怕多了。

信奉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朱元璋,對武將的顧忌比任何人都要嚴重,只是因為當時大明王朝還不是很穩固,所以他沒有去處理那些日益驕奢的武將。事實上,在懿文太子朱標死前,朱元璋對武將是很好的,因為他確信朱標可以制住他們,而朱標也確實有這個能力,可在朱標死後,朱元璋發瘋似地剷除武將,也是因為帝國未來的接班人朱允炆年僅十六歲,他沒有能力和威望去壓制住那班功臣宿將,只好把他們全部殺了。

胡惟庸被殺的時候,朱標也還活著,朱元璋決定放武將一馬,只處理胡惟庸,反正把領頭的殺了,底下那些人也就成不了氣候。所以朱元璋要殺胡惟庸,不是因為他在府中埋伏甲兵啥的,而是因為胡惟庸太過專權了,還把手觸及到了軍權方面,這是朱元璋的底線,誰碰誰死。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朱元璋:你們黑吧,反正我都習慣了。

關於朱元璋的黑段子太多了,大部分是滿清的太監文人編的,這個段子也毫無例外,是個段子。

胡惟庸確實被朱元璋處斬,但卻可以說的上是咎由自取,多次假傳聖旨,比如大名鼎鼎的劉伯溫,就是死在胡惟庸之手。

廢話少說,咱們說說這個段子。胡惟庸有一天上朝說,自己家發掘出一個水井,可以噴出醴泉,所謂的醴,其實就是酒。

段子裡的朱元璋肯定智商和那幫太監文人一樣不夠用,這也太神奇了!當即表示,準備車馬,要去胡惟庸家裡看看這會噴酒的井。

噴酒?當然是胡惟庸扯淡的?那位問了,敢在朱元璋面前扯淡,不想活了麼?

沒錯,胡惟庸的智商確實被太監文人也拉低了,他就是想用“神蹟”誘朱元璋到他家,然後埋伏几千刀斧手,朱元璋一進門,他就摔杯為號,刀斧手上前,把皇帝砍成肉醬。

段子手是真敢寫,接下來到了黑朱元璋的時候了。

這時候,有個叫雲奇的太監發現了胡惟庸的陰謀,就趕緊跑到朱元璋鸞駕前,告知皇帝,胡惟庸府不可去,有埋伏。

哪知道雲奇跑的太快,拽住了朱元璋馬車的韁繩,大氣喘不勻,一時說不出話來。

滿清太監寫的段子裡,果然太監都是好人啊!

朱元璋急著看會噴酒的井,一看你個死太監攔路,當即讓錦衣衛用瓜錘給錘死了,好吧,我也快讓段子手的智商錘死了。

但太監雲奇死前還是指著胡惟庸的府邸,然後就停止了呼吸。

朱元璋立馬就覺得不對了,就登上胡惟庸府附件的城樓往他府裡望去,全是刀斧手,我說胡惟庸,你就算是要暗算皇帝,也讓刀斧手藏到屋子裡啊,院子裡待著算怎麼回事呢?

接下來的故事就比較簡單了,胡惟庸的府邸被裡三層外三層包圍了,然後就是個滿門抄斬。

大家看完了就知道了,這個就是個胡扯的段子,而且還是個不怎麼高明的段子手為了黑朱元璋而創作的。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井真的能噴出來美酒嗎?

怎麼可能!

這天,朱元璋接到了一份奏報,這是丞相胡惟庸寫的,大意是他家有一口井,這兩天非常奇怪,居然噴出了甘冽的美酒來。


朱元璋看了奏報之後,感到非常驚訝,此乃祥瑞之兆啊,寡人要親自體驗一番。

朱元璋鑾駕來到了西華門,這時候,突然閃出來一個小太監,擋在了車馬面前,死死地拉著韁繩,口中大喊大叫:“皇上,不要在往前走,危險,危險。”

衝撞鑾駕乃死罪,衛士們紛紛衝了過來,對小太監一陣暴揍,小太監眼看著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了,衛士們這才停手。

朱元璋下了車架,質問道:“你為何衝撞鑾駕?”小太監氣若游絲,用手指了指胡惟庸家的方向,搖了搖頭。

朱元璋這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立即調轉車頭,起駕回宮。到了宮中,朱元璋趕忙爬到了皇宮的最高處,用望遠鏡朝著胡惟庸家的方向看去,好傢伙,刀槍林立,全副武裝,黑壓壓的一片,這是要謀害寡人啊!


朱元璋驚出了冷汗,當即下令捉拿胡惟庸。捉到胡惟庸之後,二話沒說就處決了他!

這件事明明白白地記載於《明太祖實錄》裡面,然而此事疑點重重,令人大呼不解。

其一,小太監去哪兒了?小太監阻攔了車架之後,自此不知所蹤,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按理說,他救了朱元璋一命,怎麼著也得提拔重用一下吧!

其二,小太監為何不提前預警?小太監住西華門附近,對胡惟庸謀反早已察覺,既然如此,為何不提前幾天告發呢?偏偏等到迫在眉睫,才阻攔車架呢?假如衛士一刀殺了他,這不壞了大事了嗎?

其三,處死胡惟庸為何如此匆促?既然抓到了胡惟庸,應該好好審訊一番,看看有沒有同黨,或者幕後大佬,未經審訓就匆促處死犯人,實在不合常理。


其四,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早在四天之前,大臣塗節控告胡惟庸“謀反”,看來,朱元璋早在四天前就已知曉胡惟庸要“謀反”,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練膽嗎?

其五,既然胡惟庸家刀槍林立,為何朱元璋不費一兵一卒就捉住了胡惟庸,為何未遭遇抵抗?

可見,此事根本經不起推敲,看來整件事就是朱元璋編的“故事”,目的只有一個,殺了胡惟庸。

胡惟庸死後,案情不斷髮酵,前後株連長達十餘年,有三萬多人遇害,成為了明朝初年第一謎案。

朱元璋為何要殺胡惟庸呢?因為朱元璋要廢除丞相制度。


自古以來,相權和君權是一對矛盾體,朱元璋做了皇帝以來,時時刻刻感受到相權的壓力和威脅。這個國家,不是自己一個人說話管使,有時候丞相反倒比自己說話還要好使,這讓朱元璋十分不爽。

朱元璋害怕元末“宰相專權”、“臣操威福”的局面重新上演一遍,於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壓制相權,可是每次都失敗了!

朱元璋前後殺了四個丞相。

第一個被殺的丞相是楊憲,第二個李善長因為功勳卓著,朱元璋暫且饒了他的命,不過最後也處死了他,當然這是後話了!第三個被殺的丞相是汪廣洋,第四個就是胡惟庸了!

朱元璋眼見殺一個兩個丞相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索性在殺了胡惟庸之後,下令廢除了丞相制度。

胡惟庸成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一半秋色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這件事情八成就是朱元璋搞的鬼,只不過朱元璋既然說胡惟庸家裡面有鬼,那就只能把所有的責任統統都推卸到胡惟庸的身上了,我們來看一看為什麼井裡面能噴酒反而把胡惟庸給誅九族了。

事件回顧

這件事情的起因非常有趣,有趣的關鍵節點在於並不是朱元璋主動挑起的,而是胡惟庸主動挑起的。

在某一日朝廷上散朝之後胡惟庸留了下來,並且神神秘秘的告訴朱元璋,我家裡面有一口井,能夠噴出非常甜的酒來,希望皇帝能夠賞光,有時間的時候到我家裡面去坐一坐。

朱元璋自然也是非常稀奇,畢竟當皇帝當的久了,每日只是去做一些國家大事,久而久之也會覺得無聊,所以就答應了胡惟庸,第2天將會到他的家裡面去做客,順便品嚐一下這個非常甜美的酒。

第二日皇帝的御用馬車在皇宮當中還沒有走出來的時候,突然之間來了一個小太監,小太監死活拉著朱元璋的馬匹,就是不讓他往前走,當朱元璋細細詢問之下,小太監可能因為太過於驚嚇,或者之前就已經遭受了毒打,反而說不出話來了,只能指向胡惟庸的家的方向,並且一直點頭。

這一系列行為挺多讓朱元璋生了疑,於是派遣錦衣衛前去調查,不調查不要緊,一查之下,在胡惟庸的家裡面發現了大量的武器裝備,並且人員非常的多,他們都在有序不紊的操練起來,朱元璋這才明白自己被騙了,如果這個時候自己去胡惟庸家裡的話,很有可能會被殺掉。

於是朱元璋靈機一動,直接命令大軍和錦衣衛把胡惟庸給抓了起來,並且把他的家給抄了,至於後面發生的事情,我不說大家也能夠明白一二,畢竟胡惟庸被抄家之後被誅殺了九族,與之有牽連的官員達到了數萬人。

沒錯,這就是事實

如果這個記錄是真實的,那就意味著胡惟庸即將造反,可是當我查明瞭整個明朝與胡惟庸相關的歷史記錄,尤其是朱元璋在處死胡惟庸的十大理由當中並沒有找到謀反或者蓄意這幾個字眼,反而找到了胡惟庸秉持朝政,拉攏大臣等這些字眼,換句話來說,這樣的一個故事只能引申出兩個結果:

第1個結果是這個整個歷史記錄完全是民間野史,沒有任何可信性。

至於第二點則更加微妙,那就是朱元璋有意隱瞞了胡惟庸的謀反事件,為什麼會有隱瞞呢?這是其中還涉及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胡惟庸究竟是怎樣當上丞相的?以及朱元璋想要做什麼?

當然如果把這樣的一個罪名拿出來,胡惟庸必死無疑,可是胡惟庸的背後又不單單是他個人,甚至還包括李善長以及大量的一品官員和二品官員,如果胡惟庸這件事情做實了,那麼在天子腳下做出這樣的一個違法事件來,究竟又能夠牽扯多少人,實在是無法知曉。

換句話來說,與胡惟庸相關的皇親國戚是否又需要趕盡殺絕?以朱元璋的脾氣秉性而言,這一切都是未知。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不奇怪啊!

胡惟庸家的井不光能噴酒,他老家的井裡還能長出竹筍來呢。

不光這個,胡惟庸老爹,祖父,曾祖的墳頭每天晚上還放光呢!

《明史》裡,胡惟庸這次死了,因為朱元璋半道上被一個叫雲奇的給攔了回來,

老朱爬上城樓往胡惟庸家裡一看(用望遠鏡看的?),那真是刀槍林立,兵甲如雲,

老朱立時汗如雨下暴跳如雷,胡惟庸這次還不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別急!

《明史》還記載:

胡惟庸兒子出車禍死了,他把車伕殺了,老朱讓他償命,胡惟庸不願意,想造反,

胡黨關鍵人物之三塗節撐不住了,告發了胡惟庸,這是,胡惟庸又死一次?

這兩次,都夠胡惟庸被拉出去砍頭五分鐘的。

不覺得前後矛盾嗎?除非是《明史》的記載一真一假,或兩者都假,不可能兩者都是真的,因為只有一個胡惟庸啊?!不可能死兩次啊!(意據:吳晗《胡惟庸黨案考》)

工作狂皇帝模範人物:朱元璋,愛新覺羅·胤禛

一言以蔽之,這事不復雜。皇帝想加強集權了,要去掉宰相這個職位了。

封建王朝的皇帝們,哪個不想家天下,自己說了算啊。

比跟一幫文臣鬥更苦惱的是跟有首領有組織的一幫文臣鬥!

但是,只有真正的工作狂朱元璋和雍正是真心想並且能軍政庶務一把抓。

所以,朱元璋從廢掉胡惟庸之後,就告訴子孫,誰提出再設宰相,死去!

三十一年如一日的天天批從六部遞上來的奏摺啊。

可惜,也就朱元璋的身體好,從明成祖朱棣開始就走樣了,

朱老四身體不好啊,長期在北方生活,到了南京腿就不舒服。

所以就設內閣,設內閣大學士,幫著自己處理政務,這不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嗎?

話說,沒有內閣三楊的幫忙,他的胖兒子和壯孫子,還真不好說能把大明朝維持的有多好。

至於雍正,

從他爺爺順治時候起,就設南書房,來分八王議政會議的權力。但效果不好。

到他手裡,藉著西北戰事,設立軍機處,徹底的把議政會議的影響削弱了。

軍機大臣們管著幹啥?跪錄皇帝旨意!

自此,封建王朝皇帝集權達到了歷史的最巔峰。

但是也就是雍正吧,十三年如一日,勤勤懇懇。

到了乾隆,張廷玉不是也做大了?又成了事實上的宰相?

所以,胡惟庸家的井噴了酒,老家的井長了竹筍。

後來還查出胡惟庸向北則勾結元朝,向元朝稱臣,

向東則勾結倭寇,讓倭寇進貢的使團暗藏四百刺客。

讓胡惟庸黨案纏纏綿綿的扯了十三年之久,死了三萬人之多。

無他,都是根據封建皇帝的需要編造出的理由而已。


泰林閣


胡惟庸說他家裡水井能噴酒,朱元璋為何誅其九族了?事情是這樣的,時任中書省丞相的胡惟庸稟報朱元璋說自己家中的水井湧出美酒,邀請朱元璋到自己家中品嚐,但剛到門口朱元璋被一位叫雲奇小太監阻攔,朱元璋起疑,登高一望,胡府中黑壓壓一片刀斧手,所以一回去就下令誅殺胡惟庸九族。人稱“雲奇告變”。



這故事看著挺有戲劇性的,但仔細一想,不符合常理,就算以這種方式殺了朱元璋,胡惟庸自己也難逃一死。所以這隻能當野史,博人一笑。

那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胡惟庸呢。原因只有一個,朱元璋要借殺胡惟庸廢除歷史悠久的丞相制度,瓦解相權,從而加強皇權。

那朱元璋為什麼要廢除丞相制度呢,個人認為有一以下幾個原因。

出身原因:

朱元璋是少有的從社會底層爬上皇位的人,中間歷經多少艱難困苦,只有他自己知道,因此他對這來之不易的權利的慾望格外強烈,只有集所有權利於自己一身,才會踏實。

自身原因:

朱元璋是個非常勤政的皇帝,史書上說“勤政之心,振古罕儷”,現在飽受爭議的996對他來說估計就是度假一樣,他每天批閱200多份奏章,處理400多件國事,而且在位期間每天如此,可謂鐵人。正因為如此,本來幫忙處理政務的丞相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他人原因:

那為什麼胡惟庸有幸成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位丞相呢,首先胡惟庸肯定是個有能力的人,他是靠自己的才能一步步做到丞相的,前期也深受朱元璋信任。但當一個人官居高位,手握大權之後,往往心態就會發生變化,而胡惟庸也不例外,他恃寵而驕,目無國法,而“墜馬事件”跟“占城國進貢事件”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機。


總結:“胡惟庸案”是洪武年間著名的大案,其時間跨度之大,波及人員之多,可謂罕見。但究其原因,還是朱元璋為了加強皇權,想讓自己的皇族立於不敗之地,但現實往往出乎意料。丞相制度歷經千年,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因為不是每個皇帝都有朱元璋的能力與精力,而之後他的子子孫孫也證明了這一點,內閣,太監權利之大,比丞相有過之而無不及,也間接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頹廢中帶點頹廢


先簡單的來看這個問題,據說當時是因為朱元璋走到半路的時候被一個叫雲奇的太監攔住了,然後太監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然後面色緊張也不說話,朱元璋覺得不對勁,就跑到了宮樓上遠眺胡惟庸家的方向,發現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牆道都有士兵。認定胡惟庸要謀逆,所以半路返回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當天就把胡惟庸處死,受此株連的約3萬餘人。

胡惟庸死後,造反的跡象都沒完全顯露,真的是演技有珠穆朗瑪峰那麼高?

實際上關於這個事件,對於胡惟庸是否謀逆?當時便有人懷疑,包括明代的史學家鄭曉、王世貞都是持否定態度的。

晚明學者錢謙益說:“雲奇之事,國史野史,一無可考。”

也就是說當時並沒有一個雲奇的太監阻止朱元璋進入胡家。雲奇太監這個人物也僅僅是正史捏造出來的。朱元璋要殺胡惟庸,唯一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皇權和相權之間的矛盾。

《明史》說“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

這句話也表明了直到胡惟庸死了以後,他要造反的跡象也沒完全顯露,如果胡惟庸真的要造反,還能再死了以後都讓人查不出來,那他演技估計有珠穆朗瑪峰那麼高了。

胡惟庸權利的日益增大,其實只是朱元璋的刻意放縱的結果罷了

我們來看看胡惟庸這個人,他是我們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名至實歸的丞相,也是明朝的開國功臣,跟著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其實丞相這個崗位雖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卻不是好乾的差事,擅權不行,皇帝得想你是不是想當權臣,尸位素餐不行,沒能力幹嘛還讓你做宰相,所以不論是放權還是抓權都不行,很難把握。

同時朱元璋對丞相的存在是很反感的,影響了皇權,所以他沒法容忍,有人凌駕於眾人之上的權臣存在。而胡惟庸在任時一點也不低調,獨斷專行,在位七年當中擅權專政,隨著權勢的不斷增大,日益驕橫跋扈,獨攬丞相大權,當時各地所上的奏章,胡雍自己要先看一下,對自己不利的,說自己不好的那就不上報,還任意提拔自己黨羽,處罰官員,儼然成了第二個皇帝。

但是現在我們回過頭來想,胡惟庸之所以權力慢慢變得這麼大。應該也是有朱元璋縱容導致的,因為一個開國皇帝經過那麼多苦難當上皇帝了,他的手腕,他內心的城府怎麼可能這麼簡單,所以說這個事情是朱元璋用來清除這些人的一個手段。他需要一個好的時機將分走皇帝中央集權的丞相制度一舉廢黜。所以別看胡惟庸那麼囂張,實際上在朱元璋看來可能只是一個跳樑小醜,他早已胸有成竹,等待最佳的獵殺機會。

後來也便有了問題上所說的,走到一半,回去擬詔將胡惟庸一家株連九族,並且將他身後所屬的勢力連根拔起,也把傳承了千年的丞相制度一舉廢除,將大權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月古史話,歡迎大家一起多角度暢談歷史文化,歡迎【評論】、【點贊】、【關注】。

月古史話


朱元璋算是被罵的最慘的皇帝之一了,不過黑他的段子往往經不起推敲。

比如說“火燒慶功樓”,朱元璋就成了邪惡大Boss,把手底下人全部騙到一起喝酒,然後一把火燒死他們;比如說朱元璋聽說徐達病了,於是送了蒸鵝過去,讓徐達病發而死……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朱元璋心狠手辣,得了天下就要殺光功臣。

這個關於胡惟庸的段子,同樣戲劇性很強。

說是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對朱元璋說,自己的老宅舊井裡,竟然湧出了美酒,這是祥瑞,於是邀請朱元璋去看看。朱元璋很高興啊,於是就出發了。誰知道剛走到西華門,一個名叫雲奇的太監忽然拉住馬韁繩,不讓朱元璋繼續走,還著急的用手指向胡惟庸家。

朱元璋覺得奇怪,於是就回宮了。登上城樓一看,胡惟庸家上空塵土飛揚,藏了很多的士兵。於是,朱元璋怒了,當天就砍了胡惟庸,後來又牽連了三萬多人,這就是著名的胡惟庸案。


實際上,史籍記載的明初事件,矛盾非常多,這與當時的政局不穩有很大關係。

(胡惟庸)

這個水井噴酒的故事,一聽就是編出來的段子,不可相信。比如胡惟庸若是真的想幹掉朱元璋,還會讓藏好的士兵到處亂跑,導致塵土飛揚?這院子都多久沒打掃了……

當然,明代史學家和現代學者基本上都認為,胡惟庸謀反僅僅是藉口,朱元璋的目的是收回“相權”。

關於胡惟庸案的專業分析已經很多了,相信大家都有所瞭解。我們其實可以站在朱元璋的角度,用最簡單的方式解釋一下他的“黑化”。

朱元璋出身貧寒,這一點大家都知道。能一步一步坐上龍椅,可不是演義小說裡,瀟灑的喊幾句口號就行的。在打下天下之前,手底下這幫子人都是稱兄道弟的貼心人,朱元璋一定經常搞個聚餐,大家一起掏心窩子大喊: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好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你看劉備當年被曹老闆追的四處跑時,還差點把兒子都摔死了。這些其實不是虛偽,大業未成的時候,要是不和兄弟們貼心貼肺,肯定會把自己玩死。


但是,當了皇帝之後,該怎麼對待這幫子兄弟呢?

前一天還摟摟抱抱,喝完酒一個炕上睡覺的,現在見了面都要磕頭了,誰也不習慣。朱元璋就害怕這個“不習慣”,因為之前還喊著“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兄弟們以後會不會接著喊?

就算是這些人值得信任,那自己死了呢?老朱家的子孫後代,能不能壓得住這幫子老臣?

所以,明初的不少冤案,都是朱元璋為了子孫後代考慮,加強皇權。因為他擔心,自己一個放牛娃都能坐上龍椅,為天下做了“表率”,太危險了。

不是人心易變,也不是朱元璋“黑化”,是人心向來都如此,處境不同表現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