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職業人員暴露的危險因素與防護對策

隨著動物疫情的頻發,特別是人獸共患病日趨複雜化,獸醫人員的職業安全問題日益被重視。獸醫人員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處於各種職業暴露中,這些暴露會直接危及獸醫從業人員的安全。

通過實例調查,在被調查的181獸醫人員中,122人曾發生過職業暴露,發生率為67.40%。在284例職業暴露中,有生物化學危害的177例、器械傷害的71例,分別佔62.32%、25%,其中吸入性暴露(直接吸入畜禽欄舍汙濁空氣)、接觸性暴露(皮膚接觸動物機體、血液、體液、糞便),以及傷害性暴露(免疫注射、監測採樣,疾病治療、針頭廢棄物處理等針刺傷)的比例最高,分別佔生物化學危害和器械傷害的48.58%、44.06%、60.56%。

獸醫人員職業暴露的危險因素

1、器械傷害

如注射針頭、剪刀、手術刀片、針劑安瓿、耳標鉗等,容易導致發生刺傷、割傷、劃傷。若傷口不及時處理,一旦被畜禽體液、動物皮(羽)毛、糞便等汙染,各種細菌、病毒就會進入人體,造成獸醫人員職業感染性危險。

2、畜禽傷害

獸醫人員服務對象特殊,難免出現畜禽保定異常或保定失敗,進而造成人身傷害。此外,個別動物(主要為犬)主動攻擊,也是造成人員傷害的原因之一。

3、生物化學危害

獸醫人員因其職業特點,工作環境惡劣,經常處於空氣汙濁的圈舍環境,長期受威脅於染病動物產品、血液、體液、糞便以及病死動物屍體的多種病原微生物,身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機體抵抗力降低,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襲感染。


對策及建議


1、提高防護意識

近年來,國家加強了獸醫能力建設,獸醫人員專業素質相對有所提升。但獸醫人員,尤其在基層動物防疫人員中,仍普遍存在學歷較低、專業不對口(以退伍人員為主)等現象。文化知識少、專業理論知識缺乏、自我防護意識淡薄是造成職業暴露的主要原因。而職業暴露防護的關鍵是進行安全意識培訓。通過加強獸醫人員職業風險評估,強化人畜共患傳染病知識、獸醫職業用具及防護用品正確使用培訓,對於提高獸醫人員職業防護意識、減少職業性損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強化防護措施

建立科學、有效、實用的獸醫人員職業防護制度,嚴格獸醫職業防護操作。妥善使用口罩、眼罩、手套、防護服等防護用具以及注射器、手術刀、剪、卡耳鉗等工作器械;安全合理配備及使用檢測試劑、消毒藥品;合理保定畜禽,避免被攻擊。


3、儘快落實防護政策

為維護獸醫人員的健康權益,調動工作積極性,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國家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傳染病防治人員安全防護的意見》(國辦發〔2015〕1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調整農業有毒有害保健津貼和畜牧獸醫醫療衛生津貼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99號)等文件,但相關配套實施細則未及時出臺,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加強督導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同時,建議在現有《職業病防治法》《關於修改的決定》等法律法規基礎上,建立獸醫人員職業衛生標準,對勞動條件(工作場所)的衛生要求做出技術規定,同步建立獸醫職業病認定依據,維護獸醫人員切身利益。

來源:獸醫資訊,版權歸屬原作者,在此向轉載平臺與作者致謝,文章主要供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