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买理财,银行推荐了年收益6%的产品,到期后本都亏了应该怎么办?

wanglong07


朋友们好,很显然,这位朋友有可能是购买了,中高风险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甚至再具体一点,有可能是某一种基金,例如增强型债券基金,指数,类股票类等等基金。


首先,分析有可能的产品以及银行的推荐流程:

1,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会首先对投资人做风险测评,之后再推荐相应的理财产品。


2,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均以,中低风险为主。出现本金亏损的中高风险产品较少。

小结:我们初步分析,有理由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种基金类产品,风险等级较高。而且该产品的发行人,很可能不是银行,而是代理销售其他单位的产品。

其次,来看怎么办:

1,联系购买银行营销人员,协助联系产品发行单位,了解信息,之后再具体处理。

2,如果是指数类基金,可以通过定投的办法,逐步摊平成本,保本退出甚至有可能盈利。

3,如果是一次性中高风险定期,或活期产品,建议记入自己理财的黑名单,以后不要再买了。

小结:购买产品前,特别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的理财,中高风险类,一定要认真研读风险揭示书,做好测评。否则只能风险自担。

最后,总结分析:

购买理财产品,肯定是要追求收益,但投资理财,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有一个平衡。



因此认真的做好风险测评,研读产品风险揭示书,货比三家,非常重要,切勿偏听偏信。

友情提示:目前部分银行,有PR2级低风险债券类理财,收益才6%左右,这一类,银行自营,的,低风险理财,亏损,本金,的,概率,相对较小,口碑较好。


理财迦


昨天刚看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据《山东商报》报道,泰安的杨先生就遇到题目中说的情况,结果法院判银行赔付了杨先生。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实际的案例,最后再分析一下其特点,或许对你的问题有帮助。

2016年,杨先生在工商银行一网点购买了100万的基金产品,当时工作人员告诉他,这款产品是保本的,年化收益率为4.8%,结果两年到期后,杨先生只收到变现资产及保本差额等共计949686.88元,本金损失为50313.12元。

在和银行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杨先生把工商银行告上法庭,一审判决工商银行赔偿原告杨先生本金损失25156.56元。案件受理费14664元,由原告负担7332元,被告负担7332元。


判决后双方均不服从判决,向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终审认为,工行山东肥城支行在销售产品时未履行向客户进行投资产品风险揭示的义务,还夸大宣传产品,法院因此判决银行赔偿客户本金损失和利息合计11万余元。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如果银行没有向用户充分揭示产品的风险,或者存在夸大宣传,诱导用户进行高风险投资,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如果产生资金损失,银行是有责任的。

像题目中说的情况,到银行购买理财,银行推荐了一款6%的产品,到期后本金发生了亏损,这种情况下银行有没有责任呢?


关键看在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银行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明确详细的告诉了你这款产品存在的风险,你是否自己同意购买?还是银行诱导或者胁迫你购买,这些都是一些关键的证据。

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往往缺少一些关键证据,案例中的杨先生,因为有产品说明书为证,因此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最好自己能够录音或录像,记录当时工作人员对你的承诺,免得将来出现投资损失,找不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


互金直通车


我从2019年9月开始做银行理财,低风险理财产品,基本一年以下就没有能超过5%年化率的产品。有大额30万的新客户,个别银行,半年期,我才看见一款4.4%收益率。给你6%,就属于R3的中风险产品。理财有风险,不可以提到保本,所以,您的只有吃亏,没有赢的几率


贾俊彤


年收益6%的产品,应该不是银行理财吧。如果本金会出现亏损,推测买的是基金产品。虽说银行理财都标示着“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是现在银行理财几乎都是刚性兑付的,理财产品出现本金亏损的可能性极小。

去银行购买理财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如实填写风险评估问卷

首次购买理财之前,客户都需要如实填写风险评估问卷。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工作人员要你怎么填你就怎么填,一定要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风险投资态度。

一般情况下,风险评估等级为谨慎性或稳健型就可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而购买可能会损失本金的高风险产品时,风险等级都要求为进取型或激进型。所以只要您是谨慎或稳健的风险投资等级,理论上是无法购买有可能损失本金的产品的。

2、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银行自营的每一款理财产品,都会有理财产品说明书。部分人在银行“上当受骗”,可能是因为购买了保险产品或者基金产品。在银行销售人员向您推荐产品时,你一定要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风险揭示书、客户权益须知。这些是银行人员在为客户办理理财业务时,必须向客户所提供的。同时一款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中国理财网通过理财编码是能查询到产品详细信息的。

3、基金产品能购买吗

如果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也是可以配置一些基金产品的。但我们自己一定要知道购买的是基金,基金是有涨有跌的。即使不慎在高点买入基金,买完后点位开始下跌,此时损失了本金,也不用惧怕,其实低位更是机会。只要不是垃圾基金,在下跌幅度较大时可以补仓,比如每下跌5%或10%加仓一次。等股市上涨时,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买入基金时,切勿“割肉”卖出,低位补仓或做基金定投,静待时机卖出。

综上所述,在银行办理理财时,一定要如实填写风险评估问卷,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辨别所购产品是否为银行自营理财产品。不慎购买基金时,也不要亏损卖出,通过补仓或基金定投,获利时再卖出。


河小葵话理财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理财,并身体力行的进行理财,但是理财产品种类繁多,很多人未必真的能搞得懂,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一般也就是听银行销售人员的宣传介绍,银行推荐了年收益6%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如果亏本了,应该怎么办?

第一,保本类产品

需要确定银行推荐的这款理财产品是不是保本的,比如说有些银行的智能存款,去年最高的利率也可以达到6%左右,后来下降至5.5%的水平,这属于存款资产,本身是受存款保险条件保护的,是可以保本的,那么到期后一定是可以还本付息的。

再比如说,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里面也有保本型结构性存款,这类结构性存款用绝大多数资产用于银行存款资产配置,少量资产与金融衍生品挂钩,就算是这部分风险类资产全部亏光,也不会损失本金。

对于这些保险型的产品,到期后银行就算说亏了,银行也是需要负责的,因为购买时产品已经写得清清楚楚,这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可以让银行承担亏损,如果银行不同意,可以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完全可以得到法律支持的。

第二,非保本类产品

非保本类产品,如果出现了亏损,这确实是需要用户承担的。就好比,我们自己买一只股票,开始预期是能赚钱的,但是买了后行情不好,股票下跌了,或者公司基本面变差,股票跌了。再比如说买行情好的时候买基金,肯定预期是赚的,但买了后行情不好了,基金净值跌了,最后亏了,还是要自己承担亏损。

但是如果银行在销售的时候有误导,那么银行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不过这取证很难,银行在销售的时候口头上承诺保本,但没有合同约定,除非是在购买的时候自己进行了录音,但对于一般人而言,购买理财产品时不会特意去录音。

对于非保本类的理财产品,本身产品就存在风险,如果最终没有获得预期的收益,反而出现了本金损失,这部分损失只能由用户自己承担。

因此,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明确产品是否能保本,实际上根据资管新规的要求,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都是不能承诺保本的,只有存款、大额存单、智能存款这些存款类资产以及国债可以实现保本,其他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要认清阅读产品说明书,确认产品的风险等级是否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理财产品根据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PR1至PR5五个等级,分别对应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进取型、激进型的投资者。

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财产品,认真看清理财产品说明书,在事前就对风险进行了解,而不要等到真正发生风险后再后悔,那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财经宋建文


正如之前有人说过,理财超过6%的年收益要打问号,超8%很危险,超过10%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


去银行买理财,按照正规的流程,相关工作人员一定会让你阅读产品介绍,并确认签字。既然你认可风险等级,说明追求高收益的同时也做好了亏本的准备,到期后自然就是后果自负了。


至于找银行索赔,那是不可能的,银行一定可以拿出白纸黑字解读风险条款让你哑口无言。


银行员工不管是推销理财产品还是推销保险,都是有佣金可以拿的,一般收益越高的理财产品能拿到的佣金就更加可观。


风险等级R2以下的,相对安全,超过R2的,收益往往更高,但是亏本风险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是高收益对应的高风险。


随着资管新规实施,未来两年保本型理财产品将逐步退出市场。随着养老金入市,理财资金入市,为股市增加流动性的同时,今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将越来越高。


打破刚性兑付,本质是保证了银行的利益,将风险全部交给了投资者。投资赚钱了,银行可以割去肥美的一大块蛋糕,投资失败了,银行不贴钱,投资者自负盈亏,完美。


作为保本理财的替代选择,结构性存款在2018年开始火爆,收益率浮动,2%-5%都有可能,虽然较之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但是保本,流动性也好,可以作为重点选择。


财智成功


去银行买理财,银行推荐年收益6%的产品,到期后本都亏了怎么办?



我认为,大概率是哑巴吃黄连,吃一堑长一智,在以后的理财中多留个心眼,详细点,谨慎点。毫无疑问,你贪图6%的回报,银行或许就利用了这一点。

投资者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往往由于时间关系,以及不懂理财专业知识,且理财产品协议密密麻麻A4纸好几页,90%的理财者一看就头大,往往都是理财经理说这里签字,那里签字,反正一通签字完事。

那么,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就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不要片面追求高收益,超过6%的收益,往往不是货币类理财,都和一定的金融资产有相关性。曾经不是有领导说过超过6%收益不靠谱嘛!

第二,一定要问银行理财经理,该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明确产品性质,最好录音备查。

第三,一定要如实填写风险测评,现在银行风险测评都是智能化,会根据你的测评结果推荐相应级别的理财产品,不要听理财经理建议。通常,风险等级越高,他们的销售费用越高。

第四,如果当时的确没时间详细阅读相关文件,回家后一定要再次详细阅读,理财产品都有反悔期24小时,如果发现问题第二天就去银行撤销。

总之,购买理财产品要有耐心,细心,多问,同时留证据。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理论上而言,6%的理财产品就算真的出现亏损一般也只是部分本金亏损,不可能出现你所谓的全部都亏本了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都是错配的,即使再高风险的理财产品都会配比适量的低风险产品,所以本金亏损有可能,但是亏到一分不剩不现实。特别是6%的理财产品,最多就是R3级别的产品而已,根本不可能出现全亏。

怎么办?

如果说运气真的这么差,全部都亏损了,该如何办?理财产品的定义是什么?“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所以说银行只是替你进行资金的管理而已,理财的风险必须由客户自行承担。或许有人会说,客户自担风险,那么银行要是随意挥霍投资怎么办?

现实中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发生,反之,银行对于客户的理财资金投资,都是慎之又慎,这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只有理财产品盈利,银行才可以获得超额投资的收益,所以用户盈利了,银行才可以赚的更多;(2)一次失败投资的影响远远大于100次成功投资的影响,故而对于理财产品,任何一家银行都并不会盲目乱投,否则连续几次失败的案例,会让用户对银行失去信任,后续再发行理财产品就没有人购买了;(3)银行理财投资团队的奖金,取决于其投资的业绩,如果投资失败,那么团队别说奖金,甚至罚款都有可能。

双录

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银行在兜售你理财产品时有没有进行双录(录音+录像),这个是银监会的规定,如果银行没有双录,那么责任在于银行,你可以要求赔偿;如果银行有进行双录,只要双录里面有体现银行按照规定向你揭示相关风险,那么责任就不再银行,如果银行没有按照规定向你揭示风险,甚至向你承诺保本保息,那么就是银行违规,你可以要求银行赔偿。

总结

理财产品按照风险大小的有分为5个层级,其中R1-R2层级的产品属于低风险的产品,这两类产品发生亏损的概率约等于零,如果你属于风险的厌恶者,那么就选择这两个层级的产品,但上述两个层级的收益率较低,当前普遍在5%以内,所以超过5%的收益率理财产品,你就要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了。


鲤行者


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年收益率6%的,到期后亏本了,这种情况只能自认倒霉,自己承担风险,别指望银行会弥补你这些亏损,你想都别想。

银行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风险的,任何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本金都是可能出现亏损的,希望你要明白这一点。不单单是银行理财产品有风险,就是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同样是具有风险的。

所以在当你购买理财产品,签订购买理财产品那一刻起,你就已经默认了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就已经自行承担了理财产品亏损的可能性。你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亏损,亏损的金额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而这个苦就自己吞下去。

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

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按照风险从小到大分别是:R1(谨慎型)、R2(稳健型)、R3(平衡型)、R4(进取型)、R5(激进型)等五个风险等级。

银行理财产品每个风险等级相对应的风险性和收益率,以及购买的群体都是有很大差异的。类似银行理财产品R2级以内的低风险等级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亏损的概率非常低,但是相对于的收益率也是非常低的。

相反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在R3级以上的,想要购买这些理财产品的人都是存在较大风险的,本金都是可能出现亏损的,高风险高收益率,既然要购买R3级以上理财产品的,适合比较激进的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的,默认承担本金亏损的可能性风险。

买了银行年收益6%的理财产品,到期后本都亏了应该怎么办?

通过上面我们已经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性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类似有些投资者盲目购买了银行预期年收益率达到6%的理财产品,结果这款理财产品到期后预期收益没有达到,甚至还出现倒挂的可能性。最好的办法默认承担此次风险,以这次为教训,远离高风险的投资理财产品。

既然是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到期后亏本的金额只有自行承担,银行不会帮助弥补损失的。尽管银行预期年收益率达到6%,但最终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还出现负收益,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毕竟预期不是实际收益,预期跟实际收益相差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些都是投资者扛着风险。

汇总

综合以上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析,以及对于购买银行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亏损事宜,通过这些事告诉我们一些投资理财的道理。任何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一定要了解理财产品的风险,别盲目投资。另外别盲目追求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不然最终本金亏损只有自己吃哑巴亏。


老金财经


银行推荐了年收益6%的产品,到期后本都亏了应该怎么办?


说实话,这个基本上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自己承认亏损的事实。并且你还毫无办法。


说实话,我没有在银行办理过理财,我的投资理财从来不会通过银行或者银行这个中介作用。只是把银行当作了一个储蓄的功能。年化6%的收益,按理来说,目前市面上是不存在类似的保本理财产品,因为在18年就已经发布新规,银行不允许发布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所以你这类绝对不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是其他中风险性理财产品。


银行办理业务,都会告知相关的理财产品信息,包括风险提示,收益等等这些都会有,并且会签订合同,合同签了,代表着你了解了这个产品,也认可了产品,银行不存在强买强卖,所以这一切都是属于双方自愿,所以我才说,这个只能是自己认了。


个人理财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是追求收益还是追求稳健。追求收益可以选择信托、指数型基金等,最求稳健有存款、国债、货币基金等,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思想,不能听风就是雨,别人说什么稀里糊涂的就去执行了,这样手上的只会是自己!对于银行购买理财产品,也一定要详细阅读合同信息,确认无误在签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