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內事不決問百度,香事不決,上『百料匯』!


很多釣友說春季不適合釣魚,及時釣魚也應該合理放流,春季是魚類產卵繁殖的季節,如果大範圍的捕撈,會讓魚資源嚴重枯竭。

對於很多釣魚人來說,素質還是很高的,我認識的幾位朋友,每次釣魚都會留大放小,只帶走一部分食用。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太小的魚不好吃,魚刺多,況且還是成長繁殖的階段,不應該釣起食用。一些長不大的小魚除外,如麥穗、鰟鮍、白條等等,這些小魚和其它魚苗不同,這些本土小魚數量多,很容易氾濫成災。

最近,福建的一位釣友,在當地河道釣起一堆紅色尾巴的小魚,據他說這魚在當地氾濫,菜市場買一斤送兩斤,比白菜還便宜,當地釣魚人更是不喜歡吃這種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可能是品種的原因,這種小魚在當地長不大,每到了春天,這魚密密麻麻在河道里,只要會釣魚的朋友,一天都能收穫數斤。”釣友心有餘悸的說。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當地很多人都說,開春以來氣溫上升,當地很多河道已經被這種小魚佔據,本土的鯽魚、麥穗、白條反而不見了蹤跡。

從個頭看,這很像餐條和油魚(雲南的叫法,一種長不大的小魚,油炸很好吃),這魚身體更細,尾巴顏色更深。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跟油魚差別還是很大,這魚很好辨認,魚尾魚鰭都是紅色的,因此當地人稱為紅尾魚或者火鯽魚。

釣友一個下午釣了五六斤,最大的二十多公分,最小的都扔在岸上曬死了。別看這些小不點,個頭不大但是數量很多,在太陽底下黑壓壓的遊動嬉戲,餌料下水就來搶食,經常雙飛釣起來很過癮。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毫不誇張的說,這種魚可能是淡水中最難吃的魚!

據瞭解,這魚最近幾年才多起來的,因此賣價格,當地菜市場十元一斤,快要收攤的時候還賣不出去,只能買一斤送兩斤,價格實惠便宜。

很多人表示,這魚很難吃,腥味太重魚刺太多,不管是油炸還是紅燒,肉質都很粗糙。當地很多農戶,都會趁著趕集的時候,買回去打碎餵鴨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