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怡情,大“作”找死(下)



//3.“作”的根本原因。//


“作”,轻者矫情,重者撒泼。


不过,“作”并非女生独有,男生版的“作”就是疑心病,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家和——唉,简直是童年阴影。


认识一个女孩,名牌大学毕业,学习好,长得漂亮,妥妥的女神范儿。


她对谁都是温柔体贴、落落大方,让人如沐春风。但是一遇到感情上的事儿,各种拧巴。

小“作”怡情,大“作”找死(下)

比如要求男友天天给她送早餐,一天不送就是你不爱我了。


男生给她买生日礼物,直男的审美大家也知道的,她又要求高,一不小心不合心意又是一顿不高兴。


她不高兴起来,倒不会哭闹,就是一脸忧伤,暗自垂泪。


男生问她:“有事儿没?没事儿我先走啦?明天还要开会呢。”


她强忍眼泪忧伤摇头,然后不高兴一个礼拜,男生各种莫名其妙。


她的逻辑就是,我可以包容别人,但你是我男朋友,你怎么能不懂我?


后来男孩子受不了了,找朋友帮忙疏解,最后朋友也受不了了,他俩和平分手。


后来,这个妹子来找我咨询,我发现妹子连续几次谈恋爱都是这个结果。原因何在?


虽然你是女神,你MV高,但是再高的MV也hold不住这个情感维护成本啊。


情感的维护,需要男生的时间、金钱、精力以及男生的情感付出。一旦男生觉得成本太高撑不住,你再女神也无力回天。


你会去花20万买一块宇宙第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尊至醇极品典藏巧克力吗?


纵观妹子十年感情史,她在“作”的时候,无非就是需要男生表达出足够的爱意,一旦男生表达够了,她便罢休,然后就是等待下一轮“作”的发作。


这源于安全感的缺失,天天担心男生不爱她,非要想尽办法让人证明深爱她。


小“作”怡情,大“作”找死(下)


这种“作”不是有意识的、主动的“作”,她无法控制自己的不安全感,无法控制自己不“作”,是一种被动的自我保护措施,明知这样不好,下次还是这样。


所以,同样是在“作”的领域,我们必须首先做到给足自己安全感,深信自己的魅力,方能信他对你的爱。


在安全感爆棚的情况下再去“作”,方是可进可退,可操控于两个人之间,可把玩于股掌之上的“作”。


此所谓,主动的“作”,清醒的“作”,有目的的“作”。


4.什么时候“作”,怎么“作”?


当你觉得双方情感中,情感势力的天平在往男生方向倾斜的时候,可以开始考虑“作”一下了。


比如明明工作不是很忙,对你却开始忽视了,电话也不打了,聊天也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从来没有忘记过的你的生日,竟然忘记了;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现在叫人家牛夫人了。这种落差一旦发现,就可以发“作”了,不要等到局面不好看了再收拾。


(1)“作”之前要快速考察一下时间、地点,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比如公共场合“作”,人家工作忙的时候“作”,当着人家朋友和同事的面“作”,都算是活该“作”死。


也有男生“作”起来半夜在荒郊野外把女生抛下车的,真是被人宰了变成鬼都没人知道。


因此,和所有投资理财的操作流程一样,安全性、可控性是“作”的时候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2)既然“作”是一种隐含不确定性的试探,那么就要做好接受最坏结果的准备。


你的“作”算是一种出招,男生有可能接招,也有可能不接招。如果接招自然得偿所愿,要是不接招呢?你怎么给自己台阶下?这个台阶要先铺好。


比如吵架,你出门时大喊一声:“我再也不想看到你,除非你跪着求我,否则我再也不回来了!”


说这句话时你当然是希望如港台偶像剧里的剧情一般,男生扑上前抱大腿跪求,然后你俩相拥而泣,男生说,对不起宝贝都是我的错,我以后再也不惹你生气了。


但是,万一那人脾气比你大,不求呢?你住宾馆吗?万一人家还是不求,你住宾馆住一个月吗?万一人家受够你了说分手,你要去跪着求他原谅吗?


小“作”怡情,大“作”找死(下)


这种类似“发誓”的句子,我建议要么不说,一说就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这样当你下次再说这样的话语,人家才会知道你每一句话都是当真的,才具有足够的震慑力。


(3)女生的“作”往往是要求男生自证对你的爱意,根据胡萝卜大棒原则,“作”完了记得给根胡萝卜。


假设晚上吃完宵夜回3楼的家,恰巧电梯坏了,你娇嗔一句:“不想走嘛。”


注意,这里说完“不想走”就够了,不要把剩下的半句“你背我上去”说出来,否则万一人家拒绝了岂不是显得你很没面子?


如上所说,先把自己的台阶铺好再说话,免得下不来台。说不定男生顺着杆子爬上来了,就把你抱上去了。


你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很开心是不是?事情还没完。男生付出了体力讨你欢心,当然要给点甜头啦,好好夸夸他,给他倒一杯水,都算。


当然也说不定男生也累得很,不接话,那就一起走上去,走楼梯的时候不妨走慢一点,嘴里嚷嚷累,让他拉你一把,也算扳回来半局。


如果“作”过头了,真下不来台,作为妹子有两大万能金句:


第一句:你舍得吗?

第二句:姨妈来了。


第一句万能金句应用于几乎所有场合,对方一旦说“舍得”,你露出委屈的表情扭头走就好。如果他还不拦着,那说明你之前“作”得太大了。


第二句万能金句的一般用法:“昨天是我脾气不太好,姨妈来了。”用来道歉。这是生理原因,不理解就太不怜香惜玉啦。


(4)一旦发“作”,自己需要明确自己想要的结果。


像这样的对话是男生最头疼的。外人看着也头疼,就是不知道为啥这样的妹子很多。比如下面的例子:


女:你还爱我吗?
男:爱。
女:骗人!
男:我真的爱你。
女:你就会骗我!
男(已无力):你要我怎么证明?
女: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
男:做做做,我做还不行吗?
女:你敷衍我。


这里面的妹子她自己想确定男生对她的爱意,但是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样才算是确认了爱意,这样的“作”让对方非常困扰。


小“作”怡情,大“作”找死(下)


如果真想这么“作”,请把“你还爱我吗?”换成“你嫌弃我”,杀伤力会小一点。


女:你嫌弃我。

男:我哪有?

女:你就是嫌弃,我又笨又懒又胖。

男:我真没这意思,我就是个建议,建议你……


(5)把自己的情感势力降到比实际更低,让对方来纠正你。


根据矫枉过正的道理,男生一般会纠正到比实际更高,所以你会赚到这一点点小小的价差。比如:


女:我知道你忙,算了,以后都不用记着了。不就是生日嘛,无所谓的。
男:没这事儿,我就这几天比较忙,我下次肯定记得。
女:这几天是几天?
男:就这一个月,项目赶进度嘛。


女:下次是几次?
男:以后所有的,我一定记住。(注意,男生满嘴跑火车的太多了,所有说“下次一定”的,都要留个心眼,做好防范措施。)
女:那要是又忘记呢?(追击)
男:这……
女:忘记一次就半年家务全包。做得到吗?
男:我……
女:你不是说“一定”吗?说话算数吗?(激将)
男:好,一言为定。
女:那这次,就这么算啦?类似忘记生日、袜子不洗这种小事,积攒多了其实是非常烦人的,务必在一开头就做好防范措施,绝不留有后患


(6)“作”可以作为一种报复手段,表达你对男生的不满。


比如,我一个闺密的男友工作非常忙,跟我闺密约会经常临时改期或是迟到。甚至这种因为工作的借口,渐渐成了习惯。


闺密对此说也说了,骂也骂了,但他下次约会还是迟到。对付这种屡教不改的,只能“作”给他看。


于是闺密也改期,也迟到,也工作忙,这样不出两回,他立马老实了。


再比如你经常帮男生做事,久而久之他习惯成自然,装起大爷来了,这种情况最好就是爆发性地“作”,突然找个理由玩失踪,比如旅行、回家什么的,他抓狂了自然会想起你的好。


(7)低成本的“作”可以有较高频率额使用。


小“作”怡情,大“作”找死。日常生活中,不会对对方造成大成本的“作”可以调剂生活情趣。


某次闺密和她男友到西湖边,闺密非要吃糖葫芦,吃完一颗又说要吃星冰乐,然后闺密就一手咖啡一手糖葫芦众目睽睽之下卖矫情。她男友觉得可萌了!


还有个闺密,每次吃苹果不肯囫囵吃一个,要男友削皮、切片、拌酸奶、上牙签才肯吃。


但是每次男友捧给她,她都特别欢喜雀跃的表情,各种“你最好啦”、“没有你我就要饿死啦”、“我要是离了你就没有苹果吃了”。结果某次她生病我给她削苹果,人家男友还不乐意,表示这是他的专属特权。


综上所述,不管怎样,“作”是一种临时性的非常规行为,是在对情感有确切把握下的小调剂。


正常情况下,双方的沟通,建议仍以理性沟通为主流,尽量心平气和、有逻辑地进行意见交换。


意见不同也不要伤和气,共同磋商解决。“作”的主要功能是调情和调戏,而非沟通,更非赌气,绝非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