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你好,我是劉冰,是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裡的一個角色。在小說的最後,我自殺了。今天,我想給你講講我的故事。

01

朋友馮世傑求了高人丁元英(小說主角)幫自己老家王廟村脫貧。一番謀劃後,馮世傑、葉曉明和我合夥開了一家音響公司。丁元英幫我們拉來了投資。

一開始進展還不錯,後來不知道丁元英怎麼想的,執意把存貨全部大降價,搞得行業的大公司-樂聖公司的銷售停滯。

大公司怎麼能隨便招惹,對方把公司給告了,要求我們賠償600萬。我們三個哪裡見過這個場面,商量之後,決定去樂聖公司求和。誰知樂聖公司根本就沒想過和解,我們三個就只好退股了。

我從公司退股後又舔著臉留在公司打工,本以為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公司如果關門,投的錢已經退回來了,對我沒有影響;公司如果挺過來,發展好,自己還能撈個總經理噹噹。

為什麼呢?董事長不過問公司管理,三個創始人走了倆,我不當這個總經理還有誰呢?這一刻,我真佩服我自己,既避免了風險,又保留住了機會。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2

可是,葉曉明和馮世傑前腳剛走,後腳就來了一個肖亞文控股公司,成了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的寶馬轎車被開走了。這車跟了我兩年多,說開走就被開走......

緊接著,伯爵公司(行業裡數一數二的大公司)送來一份意向書,願意以650萬收購公司。公司竟然能值650萬?我快速算了一筆賬,我當初的股份是13%,減去墊資的13萬,我退出公司的代價是71萬!我又幫肖亞文算了一筆賬,她有公司51%的股份。短短几天,她竟然賺了300萬。

“憑什麼!憑什麼!”我心裡特別不平衡,當初是我們幾個人拼死拼活才把公司建立起來的,肖亞文這個女人來了就坐享其成。我就不明白了,她怎麼就認定公司一定會挺過這個坎呢?

公司真的勝訴了,原告樂聖公司上門來求合作。公司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可惜我已經不是公司的股東,只是一個打工仔,還因為退股的事,得罪了之前的董事長。現在肖亞文忙著談合作,等她閒下來,肯定會把我收拾了。

我腸子都悔青了。看到樂聖公司的訴訟書,我整個人都覺得天快塌下來了。葉曉明和馮世傑比我見多識廣,怎麼沒有點判斷,說退股就退股。哼!白白便宜了肖亞文那個女人。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3

一天,丁元英約我見面。對於丁元英這個人我很矛盾。一方面,我真沒看出來他是高人。高人會窮到變賣唱片過日子?另一方面,事實證明人家真的是高人,短短兩三年,公司就鳥槍換炮,馬上要和行業名聲最響亮的樂聖公司合作,不得不服。

聽說肖亞文以前是丁元英的助理,她肯定是從他那裡得了內部消息,才會在公司面臨大官司、大賠償的時候,趁火打劫,控股公司。

見面的細節我不想回憶,簡單說就是丁元英給了我一份文件,說這是給我保工作用的。這是一份內幕文件,可以推翻公司和樂聖公司訴訟案子的判決。

拿到這份文件的時候,我的手都顫抖了。

離兩家公司簽約只剩三小時,我想想很不甘心。我是公司的創始人,在公司發展歷史性的一刻,鉅額的利益竟然沒有我的份。

我想混出一個人樣,開著高級轎車,整個公司的人都聽我差遣,還有一個漂亮的女秘書緊緊跟隨.......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4

公司剛成立那時,開著寶馬轎車,發著新印的名片,我以為我的夢想就要成真。

因為體驗過那種離夢想一步之遙的感覺,公司的勝訴,讓我更加地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有孤獨、迷茫和苦悶。

當一切近乎絕望的時候,這份新證據讓我看到了曙光。我開始為自己盤算,如果我在簽約前一分鐘的關鍵時刻,基於自己的良知和正義感把黑幕文件曝光。我伸張了正義,捍衛了法律,我會在媒體的聚光燈下成為英雄。

樂聖公司的命運都被我扭轉,他們自然應當回報我一點什麼。比起樂聖公司,我們公司更是輸不起,肖亞文要想讓我閉嘴,就應該知道給我開一個更高的價碼。

對!就這樣幹!我越想越興奮,越想越自信。我要告訴大家,我劉冰也是一個力挽狂瀾的人物,也能和你們一樣,能混出一個人樣來。

可是,最後我打開文件袋,裡面只有一疊白紙。丁元英又騙我,上一次騙了我股份,這一次又給我挖“坑”。我意識到自己完了。我以為觸手可及的生活,原來遙不可及。公司也待不下去了,就連以前賣唱片的日子我都回不去了。

我萬念俱灰,從樓上縱身一跳。

這可能是我一生中的最出風頭的一刻。

這本書裡一共有三人自殺:一個是女主角,一個是樂聖公司的董事長,還有一個是我。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5

我死後,有讀者說我虛榮。證據就是我對寶馬轎車的迷戀。

開著寶馬車的感覺實在太好了。第一次見到車時,我的心跳都加快了。那時候一個普通的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才兩三百塊。這樣的寶馬車,好多人一輩子摸都沒摸過。

公司成立後,我開著寶馬行駛在北京街頭,就像做夢一樣,那一刻,我好像真的成為自己夢想中的成功人士。

這種感覺,在北京展示會的時候衝上了頂峰。我以公司的名義邀請了兩個朋友來展示會幫忙。我開著寶馬轎車去接他們。他們眼裡的驚訝和羨慕讓我非常滿意。

寶馬轎車,開在北京的店和中國最高規格展示會的場面,他們看到的,已經不是那個擠在小櫥窗裡賣唱片的劉冰了。說實話,如果你嘗過這種滋味,我打賭你也會上癮的。

現在的人就不虛榮嗎?我記得網上有個新聞,煙臺一位女子貸款30萬,買名牌出入高級會所,最後無力償還直至入獄。有人愛豪車,有人愛名牌。這些真的是他們需要的嗎?這些真的是他們消費得起的嗎?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6

我死後,有讀者說我格局小,見識短。

見識短我能理解。我沒有像肖亞文一樣發現公司其實是個寶貝疙瘩。肖亞文的水平我是比不上,況且她是自己發現還是有人指點還是兩說。

生活中和我一樣的人太多了,葉曉明和馮世傑不是也沒看出來嗎?當初是他倆堅持要退股的。我就投了三萬塊,這點錢,哪有說話的份。他們要退就退唄。但我不是還主動要求留在公司了嗎?那時想著要是公司沒事,我說不定還能撈個總經理噹噹,誰知半路殺出個肖亞文。我這寶馬車也沒了,主任頭銜也沒了,哎......

至於格局小,啥是格局?我還真去學習了一番。發現和眼界是差不多的一個意思。文化人真有趣,眼界就眼界,還要另外造新詞,好像顯得自己特有文化一樣,和丁元英一樣拽酸文,讓人討厭。

我格局小,但誰能告訴我什麼是格局大啊?還有怎樣把一個人的格局變大啊?我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身邊的人不是工人就是掃馬路的。葉曉明和馮世傑算是我們朋友裡混的比較好的。他們沒發現的問題我能發現?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還有很多人,說我不知道自立自強,總想著靠別人。我也想靠自己,但不是沒有用嘛。我以前也做過不少事,但都是掙幾個小錢。我的夢想是掙大錢,過上流人的生活,混出一個人樣來。我也知道,憑我自己的能力,這夢想我一輩子都實現不了。

所以,雖然我沒有瞧出丁元英是什麼高人,但是葉曉明、馮世傑,還有好些人都在用行動證明這一點。我不敢全信,但不敢不信。如果他真是高人,順利入夥就是我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了。

有這樣一個機會放在你面前,你會讓它溜走嗎?想做人上人,就得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機會。

中國就是一個人情社會,要是能遇上一個“貴人”,幫自己一把,自己可以少奮鬥好幾年。你沒有送禮託人辦過事?沒有想過攀上一位貴人,自己一路開掛走上人生巔峰?我不信。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07

幾乎所有的讀者都評價我是弱勢文化的典型代表。“弱勢文化”,是從丁元英嘴裡說出來的。大概意思就是萬事不想著靠自己,總想著靠別人。

我的死,丁元英是罪魁禍首,這個前面講過。我一死,讀者就各種拿我做反面教材。我覺得自己冤。我一無所有,和你們一樣,想混出個人樣,這難道有錯?

就算我是這個文化的典型代表,身上有各種問題。其他人就沒有我的這些問題嗎?他們的文化就不是弱勢文化了嗎?

我死了,怎麼評價都可以。但是,他們反思過自己嗎?

你說,是吧?

《遙遠的救世主》:自殺的我,也想混出一個人樣|劉冰的自白

結語

劉冰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在為自己狡辯。當自己的能力支撐不起他的慾望時,他期盼找著一位貴人,求得一個機會,翻盤逆襲。當事情的發展不如他所設想的,他把原因都歸咎於身邊的人,甚至這個社會,卻從來沒有想過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但他有一句沒有說錯。人人都有僥倖心理,都想不勞而獲。時刻警醒和反思,人們才能避免重蹈劉冰這樣的覆轍。

最後,用書中主角勸諫劉冰的話和大家共勉。

只要你行,你就有機會。如果你自己不行,你走到哪兒都一樣。


關於作者:大家好,我是糖媽。在這裡,我將和大家分享閱讀和育兒路上的感悟和實踐。歡迎關注,我們一起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