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吉喆:國家統計局已初步建成與國際接軌的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制度方法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 近日,由中國國家統計局、清華大學主辦的首屆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辦。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主旨發言中表示,自2017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有序啟動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工作,經過兩年時間努力,初步建成一套從中國實際出發,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制度方法。

寧吉喆介紹了中國國家統計局在推動微觀數據開發應用方面所做的探索性工作。他指出,自2017年開始,國家統計局有序啟動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工作,經過兩年時間努力,初步建成一套從中國實際出發,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制度方法。先後在清華大學、國家統計局設立微觀數據實驗室,啟動建設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微觀數據實驗室,不斷充實微觀數據庫內容,設計研發用戶註冊申請、註冊審批以及微觀數據開發等應用系統,實現微觀數據匿名化處理和加密專線傳輸,為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申請和使用微觀數據提供便捷、有效的統計服務,較好發揮了微觀數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寧吉喆指出,深入推進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已成為全球統計界的共識,這次會議為全球統計界進一步推進微觀數據開發應用打開了交流互鑑的大門,提供了深化合作的機遇。

寧吉喆倡議,以本次研討會為平臺,進一步分享智慧、凝聚共識,共同推進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加強微觀數據開發應用領域的合作,強化雙邊多邊交往,互相交流先進經驗;健全微觀數據開發應用法律法規和監管機制,推動微觀數據開發應用依法依規有序進行;夯實微觀數據開發應用的安全和技術基礎,建立安全靈活可擴展的數據庫系統;深化微觀數據開發應用理論方法研究,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開發應用方式;加大微觀數據開發應用人才培養力度,為微觀數據開發應用提供堅強人才保證。

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在致辭中表示,微觀數據蘊含著豐富的信息,是寶貴的經濟社會資源,清華大學將堅持創新引領、政學協作、循序漸進,進一步做好微觀數據開發應用工作,最大限度地實現微觀數據的科研價值、社會效益,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和宏觀決策提供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研討會上,來自9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代表,以及全球22個部門、高校和智庫近百位專家學者圍繞微觀數據開發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