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导弹已经足够先进,为何还要研发轰20轰炸机?

他忙什么


弹道导弹与轰炸机之间的作用不但不相互排斥,反而相辅相成才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轰炸机和弹道导弹虽然同属于进攻性武器的范畴,但两者的具体作用却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美国B52轰炸机和俄罗斯图95轰炸机)

(洲际弹道导弹)

弹道导弹和轰炸机都是三位一体核打击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大国身份的重要象征。弹道导弹从己方阵地发射导弹对敌方目标进行打击,而轰炸机则需要飞抵敌方控制空域或者临近敌方空域进行攻击,因此轰炸机的威慑力要比弹道导弹更加直接。而且与弹道导弹相比,轰炸机对于敌方目标的打击要显得更加灵活有效。

近期,美军对伊朗的战略威慑就采用了战略轰炸机加航空母舰的方式,通过B52轰炸机和林肯号航母在伊朗家门口大秀武力的办法对伊朗进行威慑。再如俄罗斯轰炸机沿着日本“画地图”的行为以及对欧洲国家的巡航行动都是一种威慑,这既可以模拟战时攻击路线,又可以震慑日本和欧洲,以回应美国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可以说轰炸机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对手非常强的心理威慑,而弹道导弹在这方面的作用则要显得有些不够“给力”。

(B52轰炸机)

(图95轰炸机经常给日本“画地图”进行威慑)

(俄罗斯轰炸机经常与美国欧州国家的空军进行空中的“猫鼠游戏”)

在作战过程中,隐形轰炸机还可以孤军深入敌方领空,攻击敌方防空节点,从而破坏对方的防空网络,为后续空中打击铺平道路。在掌握了制空权后,轰炸机可以在相关空域进行巡航,随时对己方部队进行空中支援,进而提高整体打击能力。弹道导弹虽然可以定点清除敌方固定目标,投送核武器,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轰炸机的功能。如果二者相互配合,弹道导弹搞定点清除,轰炸机突防打击敌方目标,支援己方进攻,这将会带来更好的作战效果。总之,二者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B2轰炸机)

目前,我国的“东风快递”服务近中远齐全,拥有完备的核常兼备打击体系,但在轰炸机打击方面却只能依赖轰6改。轰6原本是图16的仿制版本,它的最新改进型虽然与早期轰6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但它依旧无法满足未来的需要。轰6K无法隐身,其载弹量与世界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并且从航程上看它只能算是一款中程轰炸机,与战略轰炸机尚有差距。对于我国海空军而言,轰炸机一直是我们的短板,而正因为缺少这样一款可以突破敌方防空网络、对敌实施有效压制的轰炸机,所以才需要研发新一代轰炸机。

(东风快递服务范围)

(轰6K轰炸机)

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已经证明轰炸机依旧是一种有效的进攻手段,特别是对敌方防空系统的打击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马岛战争中,如果没有火神轰炸机的帮忙,英军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确立了战场优势。对于国防安全日趋复杂的中国而言,新一代轰炸机不仅可以提供更加多样的打击手段,还可以拥有一种重要的战略威慑手段,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如普京所说的那样“抗议一百次,不如轰炸机的翅膀扇动一次”,一旦新型轰炸机服役,将可以更好保卫我国的领土安全和海外利益,届时再配合“东风快递业务”,相信这一定可以让其他国家得到更加满意的“服务”。

(英军的火神轰炸机)

(希望新一代轰炸机早日服役)


战情解码


东风快递确实很牛,从东风1X、东风2X、东风31、东风41、东风5X等,从短程的300公里~13000公里一应俱全,而且中间还出了东风21D这种打航母的黑科技,有了这么厉害、灵活的东风快递,为什么还要研发轰20这样的战略轰炸机呢?

简单总结一下,战略轰炸机应用场景多、使用灵活,洲际弹道导弹虽然猛,目前还没有一次用于实战吧?即使是中程的弹道导弹好像也很少用于实战吧,近程的飞毛腿生产很多,突防能力很强,但是精度非常感人。对于中、远程弹道导弹放哪里就是威慑力,放着比发射出去威力大多了,但是不能随便拿来打仗!但是对于战略轰炸机,美俄哪次不是用战略轰炸机身先士卒?

的确,自从核武器出现之后,美苏等核大国的核武器运载工具当中,洲际导弹曾经取而代之,战略轰炸机差点就下岗了,甚至像欧洲大国就让轰炸机下岗了,比如类似于中国的轰6,英法分别有火神、勇士、胜利者中型轰炸机,甚至法国还研制幻影IV超音速轰炸机用于执行核攻击任务的,后来这些全部卸甲归田,因为要想靠轰炸机突防进去投核弹的机会实在太小了,无疑等于只杀,甚至现在英法只保留了生存能力最强的战略核潜艇作为搭载核弹的平台!

但后来,巡航导弹快速发展,小儿精的B61这种战术核航弹出现,战略轰炸机一下子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巡航导弹可以在2000公里外发射,让非隐身的战略轰炸机生存能力得到保障,御敌千里之外,像美国B2则利用隐身性,携带B61执行核攻击任务。

(携带Kh-101隐形巡航导弹的老熊在叙利亚)

而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用途还是执行精确轰炸任务,从苏联解体后的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得出结论,轰炸机以出动不到5%的架次,却投了50%以上的精确制导炸弹,效费比和威慑力远远强于战斗机。在常规打击方面,战略轰炸机的优势太大,但是弹道导弹能做什么呢?特别是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基本属于威慑武器范凑,常规战用不上,虽然,美俄中经常进行洲际导弹试射,但只能用于本国试验靶场或者固定海上靶场美国主要是太平洋夸贾林环礁),很难用于实战,装常规弹头?且不说误差有多大,即使精准命中目标,恐怕价值连洲际导弹的1/100都没有,还很容易造成误判导致不可想象的后果,这时候战略轰炸机就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LGM-118“和平保卫者”洲际导弹10个核弹头再入场景,就算换成常规弹头扔在阿富汗,中俄肯定难以接受)

战略轰战机可以作为军事外交语言,比如俄罗斯就经常干这种事,什么时候不高兴了,图95老熊就飞到阿拉斯加、关岛去兜一圈,告诉美国:你这个事做得我不高兴了啊!有一次图95熊在飞到关岛时候亮出了他的腹部,展露了一颗核弹出来,就是告诉美国:你这个事做得我非常不高兴!战略轰炸机可以随时飞出去像对手示威,提醒一下别人悠着点,我家里可是有货的。但是洲际弹道导弹敢这么飞出去吗?飞出去就收不回来了,这就是大麻烦!

综上来说,战略轰炸机在巡航导弹时代,生存力大大提高;而且核常兼备,特别是欺负小国的战争,轰炸机就是噩梦,因此在阿富汗、叙利亚战争中,你可以看到美国的B-52、B-1、俄罗斯的图-160、图-95MS携带巡航导弹、航弹攻击敌方重要目标,一次出动当战斗机出动好几十次,但是却没有看到核大国手上的洲际导弹实际使用过一次,中程弹道导弹基本也没用过,近程的也基本没用过。

而在轰炸机方面,我们只有轰6战神,这都称不上战略轰炸机,实在有些尴尬。现在美国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我们“摸着美国过河”,既然美国发展B2、B21,证明隐身轰炸机才有更广阔的未来,因此我们也要一步到位,直接研发轰20,它必将称为我们空军最闪亮的明星!


狼烟火燎


“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是体验一个真正的军事强国的“试金石”!什么是“三位一体”?既陆基洲际导弹、空中战略轰炸机和水下战略核潜艇。目前,全世界具备三位一体战略打击能力的国家是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印度。

我国的“东风”系列导弹是一种核常兼备的导弹系列,在世界上是很先进的。尤其是东风~21和东风~26等中程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唯一一款能够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弹道导弹。东风~26弹道导弹,据掌握资料显示,最大射程4000公里,在大气层外飞行最大变轨速度可达10马赫,到目标上方二次进入大气层速度可达15到20马赫,使任何拦截武器都会失效,而且弹着点偏离半径不超过30米,其精度已经超过美国的“潘兴”中程导弹,据掌握资料显示,东风~26中程导弹的常规战斗部500~700公斤,一枚可以重创10万吨级的航母使其失去战斗力。也是美军最忌惮我国武器之一。“东风~41”,是我国另一款“东风”系列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可达15000公里,可载12枚分导弹头,在大气层内外可实现多次变轨,可以躲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防御系统,可以说,东风~41洲际导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一点也不为过。有些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是我们国家核安全的最大保障。





那么,我国已经有了先进的“东风”系列导弹,还要发展战略轰炸机“轰~20”干什么呢?答案是:填补我国在远程战略轰炸机的空白。战略轰炸机是大国之“重器”,普京曾经说过;“抗议100次,不如战略轰炸机飞一圈”!可见,战略轰炸机在大国中的分量。

在美、俄、中三大军事强国中,中国的战略轰炸机是最落后的,我国目前装备的最大的轰炸机是轰~6k,在航程、载弹量方面和美国、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的B~52战略轰炸机,虽然已经服役了70年,但是这个世界轰炸机的“常青树”,目前在美军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个空中庞然大物,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飞行高度15000米、最大航程16000公里、最大载弹量可达50吨。其载弹量是轰~6k的近4倍,航程是轰~6K的3倍。虽然经过了近70年的风风雨雨,就目前看,B~52战略轰炸机一些性能令当代许多轰炸机望尘莫及。另外,美国还有B1~b和B~2等隐形轰炸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两款“隐形轰炸机”。

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也不示弱。图~160,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战略轰炸机,其最大航程在15000公里,载弹量在35吨左右。另一款图~95战略轰炸机性能也非常出色。目前,俄罗斯拥有战略轰炸机,图~160款16架,图~95款80架左右。

鉴于我国在战略轰炸机方面的短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研发隐形轰炸机“轰~20”,根据掌握情况,“轰~20”的最大载弹量在30吨左右,最大航程在15000公里,最大升限20000米,隐身能力不低于美国的B~2战略轰炸机。可以说,如果轰~20如役,我国在战略轰炸机方面与军事强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轰~20如果服役,将我国在“三位一体”核常兼备的打击能力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东义义


“战神”之小,应与东风相伴天涯;天下之大,难掩东风导弹其小。威慑看得见,美军一次次派出B-52,在天上来来去去,航程未逮,可以经过数度空中加油。面对长胡子爷爷一般的轰炸机,它轰鸣着,将整个世界似乎都要裹胁在它巨大的翅膀阴影之下,因此普京的一句话很知名,抗议一万次,不如轰炸机的翅膀晃动一下。当“白天鹅”在美国西海岸一次次展露它漂亮的羽毛,天下第一的美国,从而知道这个世上还有一个强者,那便是俄罗斯,一次次不得不俯耳倾听他的声音。这便是轰炸机的能量,可以不落地的飞行,来诠释自己的声音。

歌唱每一条河

我和我的祖国,“战神”以母亲的温情来诉说,来分担海的忧愁和欢乐,我们的飞行员,咔咔地举行相机,为暗藏心底的一支歌谱下新曲,就在今天,为歌唱每一条河,在它飞过的每一寸土地,江山秀美。为了清波碧浪,我们巡航,那浪,本该就是浪的赤子啊。无数网友看到它以优美的翅膀在歌唱,而流下了激动的泪滴,轰炸机,轰-6K,老将战神在飞翔。也许此时此刻,我们会期盼和呼唤,一种全新的、符合未来需要的轰炸机问世,它可以以不落地的飞行,来演绎中国的精彩。是的,没人笑话B-52的古老,那是因为有一种“幽灵”建立的存在,虽然它日日躺在恒温的机库中,但无时无刻不在世人的心里飞过,这便是有效的战力威慑。


红色幽灵,就在东风射程内

在东风射程内,它才可以飞得更远,与轰-20相得益彰。远轰的航程设计是精心的,根据地球的半径,6371公里,能达到1万公里就是合格的,因此轰-6K亦可称为远轰,只是载弹量不多。不要勉强轰-6K,本是旧机体改造,作为一型中程轰炸机,用于周边巡航,完全可满足使用,要去远海,就需要一款隐身远距大载弹量的全新机型,未出世,即被军迷网友们称为轰-20,我们期待着它的早日到来。


魂舞大漠


东风导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系列,其中,东风-5B就是大直径的液体推进剂的固定井射分导式洲际导弹;东风31/41都是固体推进剂的陆基公路/铁路机动洲际导弹;东风21/26是高调在国庆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反舰弹道导弹即所谓的航母大杀器全球独门武器。

DF-51是第一种固定井射重型多弹头洲际导弹,运载负荷约10吨,最大射程约1.5万公里,能携带14枚50万吨或8枚100万吨的热核弹头,火箭军手中最厉害的杀手锏,平常轻易不示人,一旦亮剑必将震慑敌手。

实际上火箭军的东风系列导弹,即便在全球其战斗力也是非常强悍的,包括东风-11/12/15/16等近中程弹道导弹,有些具备钻地打击能力,有些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具有反制作用,有些有子母弹战斗部具备再入机动能力不易拦截等。

但东风系列导弹先进,也是陆基或是海基弹道导弹,至于为何要研制轰-20轰炸机,就是为了尽快弥补我军在空基核打击能力上的欠缺。

目前,全球真正具备陆基、空基和海基“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也仅有美俄两国,英法两国也只有有限的海基核打击能力,陆基和空基核打击能力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既没有陆基洲际导弹,也没有战略轰炸机,即便普通的轰炸机都没有。

我军有陆基和海基核打击力量,由于缺乏战略轰炸机,空军装备的轰-6K轰炸机由于航程和载弹量的原因,不具备洲际核打击能力,因此,为尽快真正形成“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对空军来说轰-20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和服役真的刻不容缓。

战略轰炸机,是大国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平台,既能带核弹,也能携常规炸弹;能近距离投放核炸弹,也可发射远程巡航导弹,挂载常规精确制导武器,实施外科手术式的打击,既是战略进攻的武器,必要时也能遂行对地对海攻击任务,支援陆军和海军作战。

在国际强权政治、单边主义盛兴、大国霸凌、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毛衣战如火如荼之际,轰-20战略轰炸机对于空军而言意义重大,最大载弹量20吨以上,航程1万公里以上的轰炸机,是大国空军之重器。

有了轰-20轰炸机,我军“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才能真正确立起来,距离拥有空中杀手锏已经很近了,非常值得国内军迷的期待,说不定国庆70周年华诞,轰-20战略轰炸机就会横空出世,呼啸地飞临阅兵式上空,给全国军民以一个大大的惊喜。


国平军史


大家好,我是点优军旅人,是一名懂军事的生涯咨询师。下面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据我观察,我们之所以还要研制战略轰炸机的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建设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的战略需要。

就我国目前核力量建设来看,与主要战略对手美俄相比,在核武器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样,在运载武器的装备上,我们也是以陆基核武器为主。相比于陆基核武器来讲,携带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具有速度快、反应灵敏、隐身性强、打击距离远、使用灵活的特点的特点。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来讲,在未来应对核战争中,战略轰炸机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战略轰炸机是实施核威慑的主要手段之一。

核武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在于威慑。相比于陆基核武器和海基核武器来讲,携带核导弹的战略轰炸机在核威慑中使用更为灵活。比如俄罗斯,在与西方发生争执时,特别是僵持不下时,其战略轰炸机多会到敌领土附近的领空对对手实施威慑,从而可以很好的支持自己的外交谈判,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国防科研人才的培养。

从国防科研人才的培养来看,战略轰炸机的研发涉及到材料学、飞行学、空气动力学、机械制造、信息技术、通信等众多学科领域,通过该飞机的研发,可以带动我们很多学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的国防科研人才。为我们未来的空间武器的研制,奠定好的人才基础。

第四,有利于国家军工制造能力的延续。

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可以解决众多军工厂的就业问题,从而保持中国军工制造力的庞大技术力量。要知道产品设计出来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量的产业工人将其制造出来。而这些产业工人能够留下来则依赖于先进战略轰炸机的生产。所以从整个航空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研制战略轰炸机。别小看一架战略轰炸机,那背后可是数千近上万个工厂呀。可能涉及到的产业工人有几十万,上百万,没有平时的积累,真到战争时期,这样的人才可是不好找。

总之,对于核战争这种世界大战来讲,要想在最后胜出,还得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应的综合技术实力,没有这些东西的积累,是不可能取胜的。而这些东西的积累则需要平时一点一滴去积累。而大飞机的研制正好是积累的一个重要方法。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点优军旅人,懂军事的生涯咨询师,欢迎关注和留言。


点优军旅人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确,我们东风导弹确实是比较先进的,但是一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还要拥有对敌多位一体的手段实施打击。

1.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那么东风快递算个好汉了,但是他主要是在陆地上发射,我们要实现对敌的有效威慑和打击,应该实现发射方式的多元化,包括空中、海上,都要拥有对敌的战略威慑和战略打击能力。

2.空中呢,主要就是战略轰炸机,现在的战略轰炸机和二战时候释放原子弹的轰炸机早已不同,美国在广岛长崎释放原子弹的轰炸机,轰炸机把原子弹抛下后还要赶紧从上空撤离。现代的战略轰炸机可以远远地就对敌实施打击。

3.海上呢,主要是战略核潜艇,我们的是发射巨浪弹道导弹,目前对战略核潜艇的要求一般是发射后具备摧毁一个中等国家的能力,要不人家怎么叫战略武器呢。

如有关于报考军校、入伍参军及后续发展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咨询。


起步一二一


冷战期间有两个很有名的论断,分别是航母无用论和导弹万能论,两者给苏联带来的负面作用直接导致了国防发展的严重偏科,也拉大了美苏两国间的军力差异。

苏联赫鲁晓夫时代(上世纪60年代),已经拥有核武器的苏联,受导弹万能论/制胜论影响开始大力发展洲际导弹技术。同时,新军事战略转变为:未来战争一旦爆发,将很快扩大为世界大战,世界大战主要武器将是核武器,而核武器的主要投射工具将是火箭。所以,火箭核武器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进行战争的方式、方法。

但是古巴导弹危机一夜之间将导弹万能论击破,面对远隔万里的古巴,在拥有绝对水面舰艇优势的美国压力下(特别是航母及附带的空中优势)。核导弹再强总不能直接开战灭国,因此苏联认怂。

大家还有印象的话,美国人也中招过,当年F-4不装航炮在天上裸奔了一段时间,还好美国人转的快,发现空空导弹并不完全靠谱立刻叫停。新式装备固然先进,但要根据实战需求部署,而不是一刀切造成重大影响。

同样道理,我国东风系列导弹性能在世界范围内属于第一梯队,绝对可以保持战略核威慑效果。但是,战略核反击包括空基、陆基、海基潜射三个系统,缺少一环都将使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同时,排除核大战,在常规战略巡航、威慑等方面,大型轰炸机一样必不可少。

大家时常可以看到美国B-52、B-1、B-2,俄罗斯图-95、图-22、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活动报道,凭借大航程、高载弹量执行巡航、侦察、威慑乃至实战作务。对于大国来说,大型远程战略轰炸机地位永远不可能由导弹来取代,否则将失去战略主动性。


河东三叔


当代大国的压舱石是战略核力量。以前的大国普遍追求海陆空三基核力量,但随着海基核潜艇技术的发展,以及二次核反击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部分西方大国调整了核力量的部署思路,例如英国法国基本放弃了陆基和空基。中美俄为何还要发展三基核力量呢?

东风导弹家族已经发展出了多个型号,成为了当今世界最庞大的导弹家族。中国和俄罗斯幅员辽阔,都注重发展陆基,有两个主要考量因素,一是利用庞大的国土面积,导弹可以隐藏到任何位置。二是陆基导弹成本偏低,可以大量装备,数量本身也是一种战斗力。但是陆基导弹有个不足是,如果是竖井发射,一旦发射一次,位置就会完全暴露,敌人会优先打击发射筒。如果是车载机动发射,存在准备时间,在卫星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有可能被监控到。

海基核力量是为了保有第二次核反击能力。如果陆基被摧毁,那么海基战略核潜艇可以水下发射,更突然,更有威胁性。美国人就是看中这一点,着重发展海基核潜艇。但是核潜艇有可能被反潜机克制,尤其是不够安静的核潜艇,而且核潜艇和潜射导弹成本高,也不适合过多的建造,一旦被敌人掌握核潜艇特点,有可能失去优势。

但空基不同,尤其是隐形战略轰炸机,它非常的灵活。虽然隐身战略轰炸机成本高于隐身战斗机,但其成本还是低于核潜艇。况且空域非常大,当代超音速的隐形战略轰炸机在当下雷达技术条件下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且轰炸机可以携带搭载核弹头的巡航导弹,可以在防区外发射。俄罗斯的kh555巡航弹射程达到了3500公里,令敌人猝不及防。而且飞机非常的灵活,让敌人难以捉摸。空基战略核力量是标准的大国必备,拥有了海陆空三基核力量,才能真正让对手不敢轻动。


兵说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核武器的作用和使用方式——核战略,另一个是常规武器的威胁程度——大国战略。

中国的东风导弹主要是远程导弹,投掷核弹头进行战略打击的。中国的核战略是有限度的自卫原则。就是用少量的核武器给入侵者相当程度的打击,不是为了毁灭对方,而是让他付出重大代价。如果是进攻战略,就要具有压倒性优势才可以。压倒性战略是美苏(美俄)的核战略,目的是毁灭对方。英法的核战略是充分对等战略。就是你给我造成多大伤亡,我也给你造成多大伤亡。英法的潜在对手是苏联,不是美国。

所以中国的核战略是不需要战略轰炸机的。因为战略轰炸机飞不了洲际导弹那么远。中国的核战略因导弹射程的增加而不断发展。最初的核战略是完全自卫。因为导弹射程只有几千公里,轰炸机投弹只能在中国本土及边境地区。所以只有敌方入侵的时候才用得上。目的就是让入侵者承受重大损失。这是最低限度的核战略,最低程度的核威慑。如果连这都做不到就没有必要发展核武器了。

现在中国的导弹有一万多公里,可以打到全部有核国家。现在的威慑程度已经大大提高。原来是断其一指,现在可以在他身上戳个窟窿。

但是发展轰炸机只能重复原来的最低核威慑。这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只能飞到太平洋岛链,作为战略轰炸机并不见得比导弹更有效。所以按照中国目前的核战略,完全没有必要发展轰炸机。中国刚摆脱最低限度威慑,又重新建立最低级威慑,简直是退步。


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不仅要有核威慑,也要有常规威慑。常规威慑采用大型武器系统,具有作用距离远,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现在的常规威慑主要是海空军武器,陆军武器很少可以达到威慑的目的。常规威慑要展现自己国家的力量强大。阅兵式就是一个展示方式。在公海巡航、飞行也是展示方式。

陆军中可以实现常规威慑的有装甲部队和短程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但是由于陆军武器只能在本国边境活动,影响力只能波及周边接壤的国家。而海空军可以在远洋巡逻,在别的国家海岸附近战时自己的存在,形成威慑。比如海军军舰出访,和别国海军共同进行演习,空军飞机抵近飞行。都是有效战时常规威慑的手段。


成为常规大国就会影响世界政治平衡状态。中国发展轰炸机就是发展常规军事威慑。这就要看国家的政治定位和发展目标如何决定。

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就要成为大国。大国就要具备常规威慑能力和力量。中国发展轰炸机的唯一效果就是建立空中常规威慑手段。相当于有钱人的金项链和金戒指。但是中国有坚持奉行和平发展(崛起)的道路,这就在战略上形成一个矛盾。大国常规威慑和和平崛起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因为核威慑是针对核大国的,核大国是阻碍中国崛起的主要障碍。而常规威慑针对的是非核大国,这些国家绝大部分不是中国崛起的障碍,反而是合作者。而那些起阻碍作用的国家,主要是核大国的仆从,听命于核大国。对他们进行常规威慑不起作用,因为他们背后有核战略撑腰。


所以中国发展战略轰炸机的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不会达到威慑目的,反而形成改用的没有用,不该用的用不上的尴尬局面。


看一下网上的有关文章,观点都是大国必须要有战略轰炸机。就像有钱人一定要开豪车,穿金戴银一样。最终变成一个装点门面的装饰品。飞机的弱点就是不能长时间留在空中,必须要有地面基地支持。要想实现轰炸机的常规威慑,建立海外军事基地是必要条件。

轰炸机和航空母舰不同。虽然航空母舰也需要海外基地,但是没有基地的话可以用补给船。航空母舰作为船,可以长时间漂浮在海上。在一个友好国家补充生活补给品是容易被接受的。而降落轰炸机就是另一个问题了,需要两国之间有军事条约才行。


所以战略轰炸机作为核战略的组成部分,不是中国需要的。目前国际上只有美俄有战略轰炸机。而英法的地理条件更适合装备轰炸机。但是英法都放弃了战略轰炸机,改用战术飞机投送核武器。考虑中国在有核国家中的地位。如果中国和美俄进行核武器争霸,目前这点核武器和轰炸机简直是杯水车薪。


如果把战略轰炸机作为常规力量,对于潜在对手的帮凶没有威慑力,对于潜在对手本身更是没有可能形成威慑。装备战略轰炸机也要求中国政府放弃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因为只要轰炸机外出巡航,都会直接动摇其他国家对中国坚持和平的信心和降低对中国的信任。


中国最好的国家发展战略是不争霸,把中国核武器放在低于美俄两国的水平上。保有潜射弹道导弹和陆基弹道导弹,强于英法,弱于美俄。把中国的常规武器也放在次一级的水平上:空军发展重型远程对地攻击机,发展无人机打击手段取代有人驾驶轰炸机。空军在战术飞机数量上超过除美俄之外的其他国家,质量上不低于美俄之外的其他国家。海军保持足够多的舰艇数量多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在质量上不低于其他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