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眾所周知,英國自19世紀六七十年代率先發起第一次工業革命,這標誌著世界上第一次將化石燃料中的煤炭運用到更廣泛的日常生活與生產中。不僅如此,英國人還發明瞭蒸汽機,用於解放人或牲畜的苦力。在我國,古人開採和利用煤炭,相比英國要早1000多年。自南北朝時期,煤炭就成為我國北方居民日常供暖與做飯的生活必需品。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包括到後來的農村做飯,煤炭這種能源消耗品的出鏡率仍然非常高。因為煤炭用途廣泛,在許多農村地區,人們用它提供熱量煮飯。畢竟同質量的煤炭比柴還要耐燒,像北方人在冬天用煤供暖的時候,也是看中了煤能夠燃燒得更為徹底。而像工業生產中,鍊鐵鍊鋼也少不了煤炭這種能源。可以說煤炭的作用,是很難被替代的。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再加上我國對於煤炭的需求量就很大,所以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尋找煤炭資源的組織。一旦在陌生的環境發現煤炭,這些組織就會安排人手帶上工具去開挖,漸漸的在我國就形成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礦區。而中國關於煤都這一稱號,也更迭了很多屆主人。最早一個擁有煤都稱號的是遼寧的撫順,這裡擁有著中國最厚的煤層。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據悉這裡的煤層平均厚度曾高達55.5米,自開採到如今更是歷經了200年,如今撫順煤炭資源基本已經走向了枯竭,取而代之的是像山西的大同、內蒙古的鄂爾多斯等煤炭資源豐富的城市。但是對於中國人而言,不能否認的是撫順作為煤炭之都的事實。如今的撫順已從靠資源發展經濟的城市,走向了靠旅遊發展經濟的城市。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但人們看著撫順礦區的滿目瘡痍,人們也開始反思著。當我們放眼位於德國境內的魯爾工業區,這裡曾經也因為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區。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著,各種弊端也讓這片地區成為德國環境惡劣的地區。不僅沒人願意在這片工業區工作,就連當地的居民也紛紛搬離。睿智的當地政府想到利用工業區過去的榮光,以及工程遺址大力發展旅遊業。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中國最厚的煤礦,自清代開採歷時200年,如今竟成了這副模樣!

而今靠著工業區發展而來的旅遊景點也變得火爆起來,人們都來這裡感受時代的變遷,這座城市的經濟也靠著旅遊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而這則是中國城市最該借鑑的地方,在當代希望人類在向大自然索取之時,也需秉承愛惜的態度,並將他視為孩子一樣保護。畢竟資源不是無盡的,人類總得延續下去,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是得到最長遠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