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女子开箱队”守在战疫一线的巾帼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给这座城市带来力量与秩序感的,有逆行的医护人员,有道口值勤的民警,有社区基层人员......还有这样一群女战士,扎根海事危防监管前线,保障海上运输安全,用行动彰显巾帼力量。她们是深圳海事局“深海女子开箱队”,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坚守“疫”线。

现有成员17名,女性比例达76.5%,她们的核心业务是海运集装箱监管,是一支履行海上运输安全监管、保护海洋环境的巾帼团队。近年来先后获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点、深圳市劳模创新工作室、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等多个荣誉称号。今年,她们被广东省总工会推选为广东省先进女职工集体,并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深海女子开箱队”守在战疫一线的巾帼力量


疫情期间彰显巾帼力量

据了解,疫情爆发以来,竭力保障防疫、生活和重要生产物资水路运输安全是她们的职责所在。团队全体成员自疫情爆发以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积极参与海上巡航,协调企业、船方建立联防联控工作制度。还通过网络平台走进船方、船企、船员中宣讲疫情防控知识,指导疫情防控措施,积极筹集防疫物资及时给海事船艇船员发放口罩等防护用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劳模示范带头作用。

一级响应启动后,团队立即围绕非接触式远程智能执法课题进行研究,形成一套临时的现场监督措施。综合运用协同管理平台各业务系统和海事监管平台,探索对船舶进出港报告、船舶配员、危险货物申报、规费征收情况等进行远程核查。制定指导文件,通知船舶和航运公司加强船舶安全自查。针对危险品运输船舶、涉客船舶等重点对象进行高频率远程检查,着手改造前期自主研发的海事互联网执法辅助小程序,进一步拓宽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微信视频方式和海事之眼等平台对船舶证书文书、船员证书、船舶配员、船舶进出港报告、船舶开航前报告、规费征收情况和船舶超载情况进行远程检查。在确保海事一线执法人员自身疫情防护的情况下,采取非接触方式开展海事监管工作,做到疫情期间履职尽职,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海事中心工作不断不乱。

“深海女子开箱队”守在战疫一线的巾帼力量


此外,团队还合作开发“深海女子开箱队”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船载集装箱货物查询平台、船舶水污染物智能监管平台、发布海事VGM微信序。研发的海事智能AR现场支持系统更是实现海事现场执法和过程全记录智能化、集约化,并已纳入前海自贸区创新项目建设。

“深海女子开箱队”守在战疫一线的巾帼力量


同舟共济,心系干部职工

奉献,她们付出一份力量。疫情当前,团队内多名队员作为南山海事局工会骨干力量,主动承担单位内部防疫工作。提前备足防疫物资,统一调配防护用品,特别是做好一线执法人员、船员、后勤、安保人员等个人防范用品保障工作。同时,向干部职工发出捐赠口罩倡议书,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捐赠的口罩第一时间发放给了一线执法人员和大楼保安人员等。在做好物资保障的基础上,还每日通过微信群宣传防疫防护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办公室运动,引导干部职工科学认识疫情、做好自我防疫保护。严格落实食堂、办公场所、电梯、船艇、公务车等防疫要求、每日消毒,实行“分散用餐”和“分餐制”,垃圾分类处置。

创新工作方式,保障运输安全

近年来,“深海女子开箱队”打造了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开发“船载集装箱货物查询平台”,提高载货集装箱查验工作效率。研发“海事智能AR现场支持系统”,实现智能化、集约化地完成海事现场执法支持和过程全记录的目标,已纳入前海自贸区创新项目建设。发布“海事VGM”微信小程序,实现载货集装箱重量验证从“跑海事”进入“线上跑”时代,将“互联网+为人民服务”推向新高度。研发“船舶水污染物智能监管平台”。实现船舶水污染物智能监管,为打好“防污染攻坚战”提供示范性经验。此外,团队项目《珠江口溢油漂移与清污对策快速模拟技术》获得国家航海科技二等奖;《深圳海上交通资源与船舶污染环境承载力研究》获得国家航海科技三等奖,团队成员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文章,其中一篇获得中国航海科技期刊论文优秀奖。并依托海事执法手段创新,团队成功查处谎报瞒报集装箱697个,实施行政处罚405宗,处罚金额527.5万元,确保了深圳西部港区连续十年未发生危险品泄露、爆炸重大事故。防疫期间深海女子开箱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参与海上巡航,保障运输安全畅通,督促辖区到港船舶落实防疫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