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和吴国的分界为什么不是长江?对此你怎么看?

北纬36度95


三国时期,长江对于孙吴政权是北边的一道天险。不过在262年三国鼎立正式成形的时候,可以发现魏国和吴国的实际分界线是在长江以北。   

从三国时期的地图来看,魏吴的分界线其实大致的走向还是沿着长江在走,武汉这座长江上的城市就在这条分界线上,分界线的东部沿海一段也只是微微向北拓展;而这条线比长江往北明显拓展的大致有两片区域:武汉以西是荆州七郡周边区域,以东则是大别山以南以及庐江周围的一块区域。   

为什么最终会多出这两块区域呢?

可以从三个政权从东汉末的活动轨迹上入手。在群雄割据时代,上文提到武汉以西区域属于刘表,以东区域属于袁术。   

刘表与刘备是同宗,所以刘备在这块地区后来活动得非常积极;袁术则在江淮割据,孙策的父亲孙坚就曾是袁术的部将。后来在西边,在刘表的统治下荆州平稳避战,成为了许多人的避难所,刘氏政权颇得人心,刘备也在此期间于荆州混了不少声望;在东边,孙策年少有为、声名正盛,袁术先收留孙策,后来又把手下曾跟随孙坚的部将还给他,还总是想让孙郎给自己做儿子。再之后,刘表这边因为蔡氏献州,几州之地归于曹操;孙策已经建立了江东基业,袁术却面临着因称帝众叛亲离的情况。最终西边的区域因赤壁之战曹操败退而被三家瓜分,刘备凭借兵力和在当地积累的人望顺利得到了这一块,包括了南郡和荆州南部的另四郡;东边的区域在袁术兵败以后被孙策拿下。在夷陵之战以后,上述西部的荆州区域就从蜀国到了吴国手里。   

从上述的演变来看,这两块区域在三国前期分别归属于刘备和孙策有几个共同原因:两者都在这两块区域里活动过、两者都与其原本的主人有较为密切的往来、两者都在当地具有相当的声望。另外,赶上赤壁之战后曹魏南部防线收缩,这两个地区就在军事上没有面临北部的巨大压力,由此留在了孙刘两家。而东吴夺取上述的西部区域时,正是刘备全胜与曹操对峙的时候,双方都无暇南顾,确实不可不称时机绝妙。   

这样一来,这条线就基本定型了。

而这条线稳固下来的因素可从蜀国和魏国两方面来看。

  先说蜀国。进入三国时代的蜀国国力本在三国中最弱,还一直与魏国有着军事冲突,所以就军事实力上讲,吴国在这一带守成绰绰有余。而政治策略上,蜀国与魏国的立场矛盾是最尖锐的,魏国最为强大,联吴抗曹策略不可更改,那么就更不能与吴国交战从而陷入两面受敌的最为被动的形势,所以确实也没有在荆州这里再打什么心思。   

那魏国就是这条分界线面临的最大威胁了,为什么魏国不将这条线南推呢?   

第一是因为两国的军情。魏国居北,善陆战而不善水战,吴军则相反。在长江上作战的后果曹魏不是没有体会过,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这条分界线倘若真推到长江,对魏国作战未必有利,这也是这条分界线稳固的一个大前提——魏国短期内是不可能打过长江的。

江淮平原则不然,吴军陆战不如曹军,孙权在位期间曾四次北伐,都没能攻下江淮的军事重镇——合肥,否则淮河以南就得并入东吴了,而正因此为据点曹魏得以坚守这一地带,但又不能南征,吴国也无法北伐,故而形成了一种制衡。   

第二则是曹魏采取的战略。首先曹操放弃汉中的时候就曾将汉中人口迁出,留空城给刘备,在江北也采取了同样坚壁清野的战略。在那个时代,战争的本质是争夺人口,人口是生产、作战的基础。虽然魏国在江北收缩,但人口北迁,本质上并不吃多少亏,而且没有人口的地方就没有物资生产,吴国只能拉长补给线。另一方面,三国鼎立的情况也确实给魏国也造成了一定掣肘,当时两面作战对任何一国始终都是不利的。   

第三还有之前的历史遗留影响给魏国带来的内部倾向。之前的赤壁之战是魏国的著名败退,基本证明魏国的水军作战力根本不足以跨过长江,在魏国本身占有北方、经济自足的情况下,朝野上下也没有什么动力去冒巨大损失发动南征。   

魏国不打过来,吴国也打不过去,这条线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平衡点。虽然它不在长江上,但它的意义就是背靠长江;若无长江天险,身后一马平川,那这也不会存在。所以,魏国和吴国的分界,本质还是长江。


历来现实


有一句话叫做“守江当守淮”。正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纵观中国的历史,发生南北对峙的时代不少,比如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以及南宋。我们会发现南北政权大多分界线以淮河划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从地理环境上说

淮南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江南大多指的是长江以南地区。但是,淮河与长江之间也是河道遍布,水运交通便利,占据制水权的一方会在后勤补给以及兵员输送上占据极大的优势。南方政权以水战为主,北方政权以陆战为佳。淮南地区遍布的河道网络使得,南方军队占据了极大的“主场优势”。对于北方的军队一方面要忍受潮湿的空气,以及各种热性疾病。再加上河道遍布极大影响了军队的移动、配合与救援。其实就是大多数情况不是北方政权不要淮南地区,而是想打拿不下,拿下也受不住。毕竟这对于北方政权而言就是一块“鸡肋”。

从战略意义上说

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中心都集中在长江沿线。中国的战略思想一直有“拒强敌于国门之外”如果真的将战线压缩到长江边,且不说过了长江真的就是无险可守,漫长的长江防线终究会有漏网之鱼。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很可能对长江南岸的经济重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守住淮河一线,北方的陆军即使到了长江边上没有水军的配合也只能“望江兴叹”总不能指望他们游过江吧。所以,守住淮河对于南方政权后方的稳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真是因为这些原因。三国时期,吴国拼命要保住淮南地区,魏国却也无意争夺这里。


历史的拐点


宋朝的时候,有人一句话总结了宋朝的防御战略:

“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

一个江南政权,想要守住自己的政权,如果在长江一线拉锯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敌人一旦突破长江就会直捣南京,南京沦陷,南方政权基本也就没啥抵抗的必要了。所以一般江南政权抵抗北方入侵,一定要在江北作战。

具体的说,就是淮河流域。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东吴的合肥大战,还是后世东晋的淝水之战,太平天国的安庆之战,成功守住南京的战争,都是在安徽地界打的,不会在长江流域打。

对于东吴政权而言,现实要求他们必须向江北扩张,因此东吴虽然心里明知道自己陆军不行,却还是屡次向强悍的曹魏合肥兵团发起进攻。无奈东吴陆军确实太次,孙权本人数次带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每次都被张辽打回来。要知道,夷陵之战吴蜀加一起都不到十万人,孙权发动这种规模的兵团都啃不下合肥,可见东吴陆战是真的不行。

但是东吴并没有放弃扩张的步伐,他们大规模进攻不能胜利,就在江北进行劫掠,将淮河一带洗劫个遍。而且东吴的劫掠跟土匪打劫不一样,土匪只打劫钱,东吴不仅劫钱,还劫人,抓了不少江淮一带的百姓回国。

在抢人这件事儿上,整个东吴集团就是一个大型人贩子集团。

东吴由于地盘广大,人口稀缺,所以对人口和劳动力过于渴望。在东吴历史上,经常有某年某月某将领带人去山越(浙江福建一带)抓野人的记录。他们不仅抓山越,连两广一带的野人都不放过,还派人去交州抓人。

就这么抓来抓去,曹魏把百姓撤出一部分,东吴抓走一部分。从长江到淮河一带的数百里沃土,在两个军阀集团的争夺下,居然变成了一大片无人区!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东线,西线也一样。曹操在汉中之战战败前,搬空了汉中所有的百姓。不仅如此,他还撤走了雍凉一带的百姓,给蜀汉集团留下了数百里的白地。

这样的无人区,对于古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勤制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没有人,导致蜀汉北伐不能因粮于敌,只能从成都平原运粮出秦岭,巨大的后勤压力让蜀汉每次北伐都为粮食所困。


而东线的江淮无人区,也是战争的产物。几百里的沃土,两家谁都不敢在这里种地屯田,谁只要屯田,对方就会迅速的来抢劫拔钉子,所以宁可抛荒。

不过,东吴过不去,曹魏也进不来。虽然东吴陆战不行,但曹魏水军也的确不行,长江上想跟东吴交手,是妥妥的没戏。

曹魏水军不行,士气、训练只占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曹魏没有大船。

《三国演义》里赤壁之战那种曹操巨舟弥江的盛况,在赤壁之战后就再也没出现过。因为曹魏没有掌握任何一个长江的船坞,只能用一些小船跟东吴去拼,结果自然是悲剧。

所以,当后来西晋掌握了益州,大船能开进长江以后,东吴一下就不行了。所谓“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当西晋的水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时,东吴在江北怎么经营都没有用了。


小约翰



在大家的印象当中,长江作为南北文化差异的分界线,其险要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三国时期,吴国和魏国的分界线却并不在这长江天险。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三国的形式,魏国的首要的敌人是日渐强大的蜀汉集团。其重点兵力的部署主要是在荆州汉中一线,这正是由于蜀国北伐的政策而导致的。我们可以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当中看出北伐战争激烈的程度。


陈寿在《三国志》中如此记录: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第一次北伐,蜀军出动兵力10万人左右,同时策反了魏国南安,天水,永安三郡,使得魏国十分被动。


而在此之后蜀国几乎没有停止过对于魏国的战争行动,这就使得魏国不得不拿出大部分的兵力去应对蜀军的进攻,而相对应在长江一线对于吴国的防御能力就相应的降低了不少。

那么说完了吸引了魏国主力军团的蜀汉,我们再从另一个方面分析为何吴国魏国不以长江为界。


其次魏国是断然不会选择以长江为界与吴国相持的。长江固然为天险,不易通行。但是曹魏水师在经历了赤壁之战以后已经损失殆尽,这可以从三国志的记载当中窥得一二。《三国志》如是记载了赤壁之战: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


也就是说赤壁一战当中,曹军意图南下统一,遭遇了孙刘联军的痛击,兵败而归。在此之后魏国整体由进攻态势转向了防御状态,军事实力一落千丈。

之所以魏国不选择与吴国在长江一线对峙,我认为魏国水师的衰弱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众所周知魏国士兵将领多为北方人,不善水战。如果以长江为界,以长江的战略宽度,仅仅依靠少量的守军定然是存在有大量的防守漏洞。没有水师力量的魏国无法全面在长江江面上对吴国大军造成威胁。同时兵力的薄弱导致魏国无法兼顾防线,这也就给吴国留下了大量的机会。

所以魏国选择放弃长江沿线作为战争的对峙一线,转而退守至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有着其独特的战略目的。


再次吴国军队擅长于水战,同时吴国的人烟稀少,急需南下劫掠人口以扩张本国实力。在这种情况下水师实力低下的曹魏势力就成为了吴国军队割韭菜,抢掠人口的首选。

那么面对来如影去如风的吴国水军,魏国军队不能只在长江一线被动挨打。于是针对吴国劫掠人口的战略目的,曹魏主动将人口撤出了长江一线,退守至秦岭淮河一线。把这其中百余里的地区打造成为了一个无人区,很好的遏制了吴国军队的战略目的。


吴国军队善于水战,而不善于陆战。魏国在打造无人区拉长吴国供给线的同时,在淮河秦岭一线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城防措施。这一办法还给魏国的军事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缓冲期,为魏国与吴国的相持创造了极佳的战略条件。

可以说魏国退守秦岭淮河一线的举动,很好的发挥了扬长避短的作用,那么在历史当中这一战略效果如何呢?《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当中对吴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有着详细的描述:

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


可以看出此次孙权征讨合肥的战役,被张辽率领的曹魏军队打败。由此也可以看出曹魏放弃长江一线战略的合理。  

由此来看,魏国选择放弃长江也是有着其独特的道理的,对此你又怎么看呢?(顾)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我们大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守江必守淮。其中这个“淮”,指的就是淮河流域以南的地方,即淮南。这句话就是说北方军队一旦进入淮南,江南政权的边防就会陷入危机。

所以,基于孙权的角度,想要守住自己的政权,就必须死死的守住淮南。因为,东吴的都城就在长江边上的南京,如果和魏国在长江一线拉锯,那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因为敌人一旦突破长江防线,就很容易直捣南京。

也正因为此,不仅是孙权的东吴,基本上所有的南方政权,在和北方政权对峙时,都会想方设法以淮南作为双方的分界线,并在淮南布置重兵。并且通常情况下,一旦淮南丢失,南方政权距离覆灭基本上就已不远。



那么,肯定很多人会很好奇,为什么每次南北分裂时,南方政权都能够轻易占据淮南,而北方政权却很困难呢?答案是地理因素。

大家知道,淮南虽然在长江以北,但这块区域却地处淮南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中间位置,所以仍然是水网密集,河流湖泊众多。对于南方政权来说,其造船业要更普及和发达,因此也就拥有水军的优势,而北方相对而言,就处于劣势。

通常情况下,南方整个军事布防,就是以水军为主,所以他可以常年供养一枝水军,而且费用相对比较低。

至于北方军队,因为北方没有水网纵横,他们的整个军事布防,通常只能以骑兵、步兵为主。在这种背景下,想常年供养一枝水军,就很困难,而且费用也比较高昂。



更主要的是,北方军队即使勉强弄出一枝强大的水军,只要它敢进入水网纵横的地方。结果常常也是非常悲催的。

因为,只要军事失利,北方的这枝水军,就会被南方的水军追着打。更主要的是,追到某个地方时,北方常常只能放火把大部分的船烧掉。

因为,只要北方的大船可以通过的地方,南方的水军就可以肆无忌惮的追击,反正有强大的水军保证,而且大船可以纵横,后勤通常没有什么担忧的。一旦北方水军大败后,除了赶紧烧掉船上岸,好像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你不烧船,这些船会越跑路越窄,最后的结果,恐怕只能资敌了。

这也就是北方军队,一旦到达江淮一线时,就难以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他们可以筹建大规模的水军深入江淮,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得保证不会失利。否则,这种战争的结果,常常只能是烧船跑路。也正因为此,东吴才能够以淮南地区作为与魏国的分界线。


我是赵帅锅


作为魏国曾经想将长江做为两国的分界线来着,但最终还是退缩战线,将分界线选在长江北岸,坚壁清野,划出一片无人区。

一、扬长避短

吴国的长处在于精锐的水军,魏国打水面战并不占有优势。

从赤壁大战可以看出来,虽然曹操做了大量的战前准备,又是在玄武池练水军,又是派张辽等人驻兵,但还是没有取胜。因为北方士兵不擅船战,曹操不得不把船的首尾连起来,看似和平面一样平稳,却给吴国火连烧营创造了绝好的机会。以致赤壁一战,曹军伤亡无数。

曹操也十分后悔,毕竟魏国军队本来就是以骑兵见长,他打赤壁之战也是很仓促,试图以新收编的荆州水军为主,但他自已的骑兵在水上却是形同虚设,战斗开始便是自乱马脚。

如果以长江为界,那么魏国时不时的会面对吴国突然而来的骚扰,只有在空旷的平原,魏军才能策马扬鞭,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二、战略需要

曹操的敌人不光是在南边的吴国和蜀国,他心有大志,在北边也开辟战场,攻打辽东和西凉。

此外他还得不时防着诸葛亮的骚扰。所以他一看攻打南方失败,马上把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自已这边只要守好襄阳一带就行,除非吴国敢于冒险,把主力部队都带到江北来,不然对魏国根本构不成威胁。

吴国也真不敢冒这样的险,这片空地真要打起来,如果成功还好,如果兵败退到长江,即使水军再强大,失败者也会心有戚戚,没等敌人打过来,自已先翻船崩溃了。

三、离间蜀吴

别看魏国让出来的城池不多,但麻雀再小也是肉。曹操家大业大不在乎,吴国和蜀国都想要。

特别是刘备那边,本来就是流浪者,现在能和孙权结了亲家,还借走了南郡和武陵郡,真是开心的不得了;孙权其实也肉疼,结果不用曹操打他们,刘备和孙权两家的联盟先心里结了个疙瘩。

三国之间既然是邻居,吴国不能打魏国了,蜀国却一个劲儿的想北伐,吴国正好趁机找蜀国的便宜,这也在情理之中吧?曹操这么划分界线,分明是把吴国从敌人变成一个潜在的结盟者。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魏蜀两国虽然暂时没用长江这一天险做界限,但几年以后,魏国还是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只是曹家又为司马家做了嫁衣而已。


实说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一般都是沿秦岭淮河对峙,如南宋与金朝。不过也有沿长江对峙的情况,比如隋朝与南陈,国境线就是在长江。但是凡是也有例外,三国时期的曹魏和东吴的国境线就是既不在长江,也不在淮河,而是在长江和淮河的中间地带。

其实曹魏和东吴最早的分界线是在长江,但是后来东吴多次北渡长江偷袭,甚至几度还派兵到江北劫掠人口。曹魏由于不掌握制江权,便主动向北回撤,在长江北岸划出了一条东西长约千余里,南北宽约百余里的无人区。采取坚壁清野的办法阻止东吴北上抢劫人口。

最终,东吴和曹魏的分界线也就划到了长江以北约百里的区域。

赤壁之战前后,曹操的势力范围曾经一度达到了两广地区(桂阳郡),但是由于周瑜在赤壁大败曹操,于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又被迫回缩到了长江一线。

随后,孙刘联军乘曹操败退,迅速沿长江一线对曹操展开反击:

孙权率东吴的主力北渡长江攻合肥,但是由于孙权没有成功拿下合肥,没有在江北找到前沿支撑据点,所以江东地区与曹操的分界线,也就固定在了长江一线。

周瑜刘备沿长江向西攻南郡和荆南四郡,打赢了。在成功拿下江陵城后,将曹军驱赶到了襄阳,所以荆州与曹操的分界线也就定在了江陵与襄阳之间的区间内。

没过多久,周瑜病死。孙权考虑东吴暂时没有大将能镇守南郡,再加上刘备娶了自己妹妹为妻子,跟孙刘两家结成了姻亲关系。于是孙权便将南郡以及周围的武陵郡等地都借给刘备,形成了孙权和刘备共同沿长江防御曹操的军事格局。



后来,荆州方面没有什么大战,维持了孙权借南郡给刘备之前的军事分界线。而江东方面则爆发了多次大战,曹操和孙权来回拉锯战。曹操打江东时,孙权就退回江东,沿长江与曹操对峙;曹操的主力去打其它军阀的时候,孙权就渡江北上抢地盘,在江北建立前沿基地。但是一般都长久不了,等曹操卷土重来时,这些江北基地又会被曹操重新再夺回去。

孙权在多次谋求合肥失利后,吕蒙向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吕蒙认为:现在东吴和曹魏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我们跟曹魏死磕合肥不明智。不如现在乘刘备没有防备,偷袭荆州,削弱刘备对东吴的威胁,并且还能加强东吴自身的实力,缩小与曹操的差距。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成功的偷袭了荆州西南四郡。这一步棋,可谓是毁誉参半。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之处。

说它成功,是因为孙权在拿下荆州后,确实削弱了刘备,缩小了自己与曹操的差距;说它失败,是因为刘备被削弱后,同样也不再对曹魏构成威胁了。从这之后,孙权要独自沿长江与曹操对峙,独自承受曹魏对他的军事压力了。

也就是说,孙权的收入确实增加了,但是开支也相应增加了。



面对异常严峻的防御压力,孙权改变了东吴的战略:由攻城略地改为劫掠人口财货,而谋求土地已不再是东吴的第一诉求了。为了落实这种非常猥琐的策略,孙权实施了两套非常恶心方案。

一是屯田,把国内能当兵的全拉去当兵,把当兵的能屯田的都拉去沿边境屯田,整个东吴的劳动力,基本都在干这件事情。孙权完全就是拿人当牲口对待;

二是反复骚扰江北。由于曹魏不掌握长江的制江权,孙权的人贩子大军几乎就是如入无人之境,把长江以北百里范围内的人口牲畜抢的连人烟都见不着了;

面对孙权的这种海盗抢劫式战术,曹魏方面被搞得非常头疼。

青龙元年(公元 233年)时,魏国扬州都督满宠实在是受不了东吴的骚扰了,便主动上疏曹叡,请求把合肥旧城烧掉,另在旧城西边三十里修了合肥新城。(因为合肥新城离长江水系比较远)

那个让孙权伤心、张辽扬威的合肥城,就此灰飞烟灭了。而东吴与曹魏的分界线,也就正式从长江一线,变成了长江以北约百余里的淮南地区。(没有到淮河)



然后,曹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孙权也开始实行抢劫计划!难道就你孙权能抢是么?我们大魏国也会抢劫!

据史料记载,曹魏北撤后,孙权派人在江北搞屯田。但是每当孙权在江北想在长江北岸展开大生产活动时,魏军的起兵就会以老鹰捉小鸡的方式闪击江北,把孙权布置在江北搞屯田的老百姓也劫掠一番。

后来,这种相互劫掠变成了常态。曹魏在魏吴边境搞屯田,孙权会跑去劫掠;等孙权也搞屯田时,曹魏也会跑去劫掠。这抢来抢去的,双方也就不怎么打仗了,只剩下这种非常猥琐的相互劫掠。曹魏和东吴这两国国家,俨然变成了两大人贩子集团。

三年春,权遣兵数千家佃于江北。至八月,宠以为田向收熟,男女布野,其屯卫兵去城远者数百里,可掩击也。遣长吏督三军循江东下,摧破诸屯,焚烧谷物而还。——《三国志·满田传》



再后来,东吴和曹魏互相比烂,各自在国境线搞无人区。按《孙韶传》的记载,曹魏和东吴在徐、泗、江、淮的地面上,搞了一条长达几百里的无人区。双方都在比狠,就看谁狠的更彻底。

这种比狠,看谁更猥琐的战略,一直持续到了西晋灭吴,中间没有隔断过。对淮南和襄阳地区,孙权是既无力,也无勇气去尝试占据。因为占了也守不住。所以孙权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淮河长啥样;而曹魏方面由于水军不行,始终过不了长江,每次都是望长江而兴叹,也懒得再伐东吴,只是偶尔起大军伐吴,通常也持续不了太久。

最终,魏吴双方的国境线也就稳定在了长江北岸约百里的地区。孙权不过淮河,曹魏也不到长江,就这么对峙了五十年。


总结:曹魏和东吴的国界线,以双方的实力变化而变化。当曹魏攻吴时,国界线就是在长江一线;当曹魏兵力收缩时,国界线就在长江以北(东吴水军够不着的地方),淮河以南的地区。而这种奇怪的国界线,主要是因为曹魏没有能与东吴匹敌的水军,水战方面没有什么优势。而东吴的鼠辈也成不了大器,没有吞并曹魏的野心。总是搞点偷鸡摸狗的小动作,沿着长江水系抢点人口钱财就撤军回去。

因此,魏吴的国境线也就不在长江,也不在淮河,而是长江、淮河中间的淮南地区。


Mer86


我是青史回声,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要说在古代,其实没有国界这一说法的,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代替,应该是势力范围。仔细看三国地图,你会发现魏国和吴国的边界并不全在长江,准确来说,是在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区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把势力范围延至长江北岸,与孙权隔江相望?


要知道,当时合淝一战,挟大胜之势的孙权举兵压境,其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江淮重镇合淝。岂不料,却败在了张辽手里,以致于吴军大败,在很长时间内,吴国依然没有将合淝拿下。不过即使如此,曹操并没有将边界压制在长江,而是留了一部分区域作为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当然了,曹操不会那么好心的,他当然是另有目的。众所周知,曹军擅长的是陆战,也就是骑兵作战,而吴军擅长的则是水战。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大败,很大部分原因是北军不善水战。因此,在吸取赤壁大败的经验,他在长江以北让出了一块区域,让孙权占领,当然了,曹操也不是让他白占的,其区域的百姓基本上被曹操迁移到中原,导致这块区域荒无人烟,留给孙权的只是一座空城。


这就是曹操的目的所在,既然我水战不如你们,我就让你们北上,与我在平原交战,这样曹军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以,合淝一战,孙权败的不是偶然。在平原战争中,吴军远不如曹军。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几十年后,西晋大举南下,偏居江南一隅的吴国这才覆灭。


青史回声


在我国古代,南北对峙的地方政权,大部分是以长江为国境线,如隋朝与南陈,然而也有例外,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和曹魏,这两个国家的国境线就不是以长江为国境线的,而是长江以北的襄阳、合肥一带。个人认为有三个原因,分析如下。

其一,曹操赤壁之战惨败,大力收缩防线。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数八十三万大军,号称百万,讨伐东吴与刘备,两军在赤壁鏖战。这一战,号称三国三大战中最大、最壮观的。如果曹操没有将战船铁索连环,如果没有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他可能战败消灭东吴和刘备,一举统一中原。

可惜的是,这一战曹操败了,八十万大军被烧得鬼哭狼嚎,将家底都给败光了,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曹操只能收缩防线,放弃长江天险。

而东吴最强的军队不是陆军,而是水军,他们与曹魏的水战中,屡占上风,如果在陆地上对战,东吴军队和曹魏铁骑相比,不堪一击。如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擅长水战,不擅陆战。

其二,曹魏丢失大半荆州,没有足够的水军与东吴对抗。

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不但损失大量军队,更致命的是,曹操丢失了大半个荆州,如南郡、公安、长沙等地。曹操地盘很广,丢几个州郡无关痛痒,可是他丢的不仅是荆州,还是数万精锐的荆州水军。曹魏和东吴有天险长江,曹魏想要进攻东吴,长江是很难跨越的一道坎。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丢失了荆州,也就丢失了荆州的水军,没有能力再发动水战了。如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关羽率军荆州水军,趁汉水暴涨,水淹于禁七军,吓得曹仁龟缩在樊城,不敢出战。

其三,曹魏实行“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

自从汉中撤兵以来,曹操就很少主动发动战争了。他深知东汉末年黄巾军暴乱给社会、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很大。老百姓流离失所,尤其是曹操赤壁之战惨败,葬送了那么多军队,国力严重不足。因此,曹操采取了贾诩“保境安民,休养生息”的策略。这时曹魏的决策,由主动出击转变成了被动防守,即东吴和蜀汉不主动侵犯,曹魏就不发动战争。《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而且,蜀汉发动的战争无论是规模,还是频次都比东吴多。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就十几次战争了。而东吴只是少数的几次战争,还没有用全力,稍微遇到挫折就退兵。如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东吴商量好共同夹击曹魏,诸葛亮与司马懿大军对峙,旷日持久,准备一鼓作气夺取中原,而东吴却因为小事情,无功而返。

曹魏将大量军队布置在与蜀汉的交界处,与东吴的交界处自然薄弱空虚。曹魏不得不在与东吴的交界处退避三舍,将长江天险让给东吴,以此来获得暂时安宁。

总结:曹魏与东吴的天险、国境线本来是长江。然而,由于上述三个原因,曹操赤壁惨败、丢失荆州、采取“修养生息”战略,他们的国境线才变成长江以北的襄阳一带。

魁哥说历史


一个国家的国界除了取决于国家的实力外,还取决于国界处的地形,和历史上政治与文化的原因,比如说魏国与蜀汉的交界是八百里的秦岭,这是地形决定的,再比如说汉中历史上一直属于陕西,却与四川离得更近,而是政治原因决定的。

魏国与吴国的分界线确实不在长江,而是长江以北约50~100公里的范围内,而且是吴国占据了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盘,这是一个综合原因,既然历史原因,也有地形原因,还有魏吴两国的实力原因。



东吴的开创者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当年孙策带领数千人开创江东时,从来没有想到会形成日后的三国鼎立局面,孙策在经过近十年的征战,占据了江东六郡,分别是:吴郡、会稽郡、丹阳郡、豫章郡、庐陵郡、庐江郡。

江东六郡的大概位置就是长江以东和以南的现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全部、安徽南部、江西全部,西与湖北交界,也就是当时的荆州江夏郡,东边直达大海,南至交州,北与徐州交界。



你可以看到江东六郡大概的走向就是沿长江从今湖北武汉开始,一直到入海口以南的地盘,这是一个沿长江走向的经济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江东六郡与长江紧密相连,于是长江就成为江东六郡的天然屏障。

在没有桥梁技术的时代,想要越过长江,就只能坐船,又因为东边靠海,因此江东六郡造船业发达,但最早的造船业基本上民用的,直到孙权意识到长江是江东六郡的天然屏障和唯一天险。



同时,孙权大兴建造战船,游弋于长江,拱卫江东六郡的同时,积极对外开拓疆土,孙策被刺身亡后,孙权接过了江东的重任,开始将江东的地盘发扬光大,向东攻打荆州江夏郡,才在赤壁之战前一年杀了东夏太守黄祖,向北越过长江攻打淮南及合肥一线,兵至淮南流域。

赤壁之战时,曹操战败,原投降于曹操的荆州水军毁于一旦,曹操退至襄樊一线,原来荆州的地盘大部分发被孙刘联军占据,刘备后来向孙权借来了南郡,成为与曹魏直接交界的势力。



刘备势力管理荆州时,与曹魏的国界线大概是在当阳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门市一带,与曹魏重兵把守的襄樊地区相距并不远。

南郡治所江陵在长江以北,为什么曹魏一退百里,不能控制长江以北呢?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军,曹魏荆州水军覆没,失去制水权,刘备主政荆州时,治水权在刘备手下将领关羽水中,而江陵紧靠长江而建立,曹魏没有治水权,永远守不住江陵城,一座守不住的城池,曹魏自然要放弃。



你想想,江陵依水而建,就算曹魏占据江陵,孙权刘备三天两头派出水军来袭击和封锁

长江,曹魏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看着,长此以往,只能退往江北更远的地方,比如襄樊地区。这是曹魏军队不能在靠近长江附近生存的根本原因。

关羽的北伐其实是水陆并进的,关羽能在襄樊之战中擒拿于禁,斩杀庞德,根本原因就是关羽有治水权,当汉水猛涨时,关羽有水军,于禁和庞德没有,只能被擒。



孙权偷袭荆州后,整个长江中流控制在自已手中,大概的地盘与之前刘备时期一致,并打通了长江中流与下流的通道,控制了长江中下流,使长江更加成为孙权集团的命脉所在,没有长江,就没有东吴政权。

于是孙权就更加重视水军,东吴水军就更加强大,在孙权重视水军的同时,难免轻视陆军,或者说东吴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陆军,东吴军队的主力就是水军,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善长水上作战的军队,在陆地作战,实力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你看孙权的北伐,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因为脱离了水系,就等于吴军失去了防护一样,从而决定于东吴军队只能在水系附过百里之内活动,太远了,补给与后勤跟不上。

孙权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还在今安徽省含山县西南古濡须水口修建了濡须坞,濡须水直通长东,孙权的战船可以从长江沿濡须水直达濡须坞,正因为孙权依靠水军,曹操怎么也无法打下濡须坞,这是孙权的优势。



对于曹魏来说,根本没有水军,最怕的就是水上作战, 只要远离水系,东吴军队就无法与曹军作战,因此曹军的驻守,都离水系较远,以防止东吴军队利用水军攻击,这样就造成了最终的势力范围划分。

于是曹魏军队很自然的在远离长江的北方驻守,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固定的国界线,就是地图上看到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