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1949年4月7日,國民黨預備幹部管理局所屬的“預幹總隊”3000餘人在嘉興揭竿而起。面對強敵環伺的險惡局面,起義將士衝破包圍圈,有的犧牲、被俘,有的走失、衝散,起義領頭人賈亦斌最後歷盡艱辛,終於到達位於安徽省寧國縣境內的中共蘇浙皖邊區工委所在地。說起嘉興起義不得不說段伯宇——一位幫助賈亦斌聯繫中共地下黨的隱秘戰線英雄人物。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預幹總隊駐地——嘉興子城

將門之後 嚮往延安

段伯宇,字豁如,1904年7月9日生於河北省蠡縣東孟嘗村的一個軍人世家。父親段雲峰是同盟會會員,在保定速成武備學堂求學時曾與蔣介石同期同學,辛亥革命後考入陸軍大學第四期,又與李濟深、徐永昌等人同窗就讀。受父親影響,段伯宇思想激進,參加過五四運動。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舉行了反帝愛國運動,遭到北洋政府的鎮壓。消息傳到天津,引起天津同學公憤。當天,我們學校進步學生參加全市學生遊行,提出'勿忘國恥、收回青島'、‘取消廿一條、嚴懲賣國賊’的口號。”

1920年秋天,因為多次參加學生運動的緣故,學校變相開除了段伯宇。經歷種種波折,段雲峰並不希望兒子從政從軍,鼓勵他學醫,並列舉孫中山先生是學醫的,日後才轉向革命。於是,段伯宇在1922年考入河北大學就讀醫科。大學畢業後,他和友人客居山西太原合夥開辦診所,期間大量傳播紅色刊物,遭到閻錫山通緝,只得逃亡河北投靠商震第32軍,當了一名軍醫。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段伯宇父親段雲峰曾與蔣介石、李濟深等人同學


1938年春,段伯宇藉口探親,隻身奔赴延安,參加抗大第四期學習,正好趕上傳達毛澤東《論持久戰》。晚年回憶往事,段伯宇歷歷在目:“我有幸聆聽,主講白開水一杯,油燈一盞,侃侃而談,我們聚精會神,就地而坐,以膝代幾,專心記錄。”

但是受制於國共合作協定,抗大不能吸收國民黨現職軍人,段伯宇只好提前返回原部隊。通過組織牽線,由潛伏在第32軍的中共秘密黨員王興綱介紹入黨,不久被八路軍南昌辦事處派往重慶,歸口周恩來的秘書周怡單線聯繫,伺機開展活動。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延安“中國抗日軍政大學”

隱蔽重慶 團結禦侮

1939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戰地黨政委員會,負責協調交戰區域的政治、軍事配合問題,蔣介石兼任主任委員,實際是副主任委員李濟深主持日常工作。經過父親段雲峰和李濟深溝通,段伯宇成了戰地黨政委員會的一名中校視察員,他積極為黨組織收集情報,比如各地分會上報的材料中,有很多誣衊八路軍、新四軍“不服從政令、軍令”的事例,他加以收集整理,每旬寫一份報告,把國共摩擦的責任指向國民黨軍隊。李濟深原本主張團結抗日,往往仗義執言,向國民黨當局提出批評。

是年夏秋,周恩來勉勵段伯宇:“令尊陸大畢業,又有保定軍校執教經歷,你的社會關係不少,今後要做好國民黨上層的統戰工作,動員和推動他們共同抗日。”周恩來還特別強調,“在白區工作一定要學習三民主義,要學習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宣言,這是國共兩黨的宣言,不但學習,還要運用”。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抗戰時期的周恩來

段伯宇後來在回憶文章中說:“周副主席一席話殷勤懇切,那種誨人不倦的精神和諄諄教導,使我深受感動。”

1939年底,李濟深派遣王葆真、段伯宇赴華北視察國共摩擦情況。接到任務後,段伯宇請示組織如何應對,得到了“按照黨的政策相機從事”的指示。1940年初,一行到達河北林縣,很快遇到一起國共摩擦事件。段伯宇這樣寫道:“

元月中旬,差不多舊曆春節時候,朱懷冰率部進犯八路軍駐地,為了反擊頑固派,我八路軍從太行山東出,橫掃頑軍,當時炮火連天,將敵軍分割為幾部,然後包圍聚殲,一舉殲滅第97軍的三個師全部。

段伯宇認為:這些因摩擦導致的戰鬥,我親眼看到是朱懷冰頑軍進犯解放區造成的。玩火者必自焚,是咎由自取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1940年代,段伯宇攝於重慶

打入中樞 暗助革命

1943年10月,段伯宇以優異成績考入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與賈亦斌、劉農畯、王海嶠等人同學,彼此意氣相投,經常聚在一起針砭時弊。

1946年春,段伯宇陸軍大學畢業,派任軍務局第四科(情報)上校參謀,該局前身就是委員長侍從室,屬於蔣介石的核心幕僚機構。由於人事更迭,段伯宇與組織失去聯繫,但他仍然利用職務便利,暗助革命事業。

比如根據國共兩黨談判達成的協議,東江縱隊主力必須撤離華南地區,國民黨規定具體路線,經江西、浙江、江蘇進入山東。段伯宇擔心東江縱隊半路上吃虧,建議水運北上,藉口可以避免“共軍”沿途與老百姓接觸,同時方便整體監控。7月5日,東江縱隊安全到達山東煙臺解放區,段伯宇如釋重負。


身在曹營心在漢,他潛伏國民黨軍隊,暗助革命取得成功

段伯宇、段仲宇等人合影

1948年5月,段伯宇升充軍務局少將高級參謀,受其影響,胞弟段仲宇一塊加入革命工作,在擔任上海港口司令部副司令期間,積極配合組織部署,完成多項重要任務。1949年春,段伯宇與張執一取得聯繫,迅速恢復組織關係,並把賈亦斌、段仲宇、劉農畯、王海嶠等人準備起義的情況予以詳細介紹,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的勝利進行。

新中國成立後,段伯宇擔任過外交部行政處長兼黨支部書記、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副秘書長兼黨支部書記、中科院亞非研究所黨委書記等職。1964年參與籌辦亞非拉國際科學會議,根據周恩來總理關於搞好中國自然科學的指示,改任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負責人兼黨委書記。晚年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亞非學會理事、顧問。

參考文獻:

1、夏繼誠著:《打入蔣介石侍從室》,中共黨史出版社2018年版。

2、段伯宇:《我的回憶》,《保定文史資料選輯第9輯》,保定市政協1992年編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