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最近火爆银屏的电视剧当属《安家》莫属。

这部剧聚焦于城市中的特殊群体——房产中介,讲述了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故事接地气又耐人寻味,一经推出,就引发了观众追捧、讨论的热潮。

“安家”、“房似锦”、“房似锦妈妈”等话题也先后登上了热搜榜,足见全国人民对它的关注程度。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争议性人物房似锦:道义与生存,孰重孰轻

剧中最吸引我的人物自然是孙俪饰演的女店长房似锦了。有别于孙俪在过去塑造的性格分明的众多“大女主”,《安家》中的房似锦是一个性格复杂,甚至充满了争议性的人物:

她看似极有原则性,穿着刻板的工装,保持着不苟言笑的样子;偶尔坐一次同事的顺风车,必定会购买一份早餐作为“回报”……

可在大是大非上,她的“原则”也并非一成不变:她可以毫不犹豫撬走下属的单子,在遭到质问的时候脸不红心不跳,始终理直气壮;

全店统一口径不做“小三”生意的时候,又是她果断出手,不惜得罪所有人也不能失去一个单子……

这样的房似锦,难免会给人留下“不讲道义”、“唯利是图”、“贪婪无度”的坏印象,可当我们听完了她的故事,再慢慢拼凑出这个人物的“人生脚本”,才会发现所有的一切其实都能够找到答案。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她只是在艰难地活下去而已,因为比起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她的一生,从最初的那一天起,就自动进入了“hartest”模式:

她是家中排行第四的女儿,上面还有三个姐姐。

在她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亲生母亲得知了她的性别,第一反应竟是要把她扔进井里。

所以她的原名并不是那个有着繁花盛开的美好意象的“似锦”,而是一个连名字都算不上的倒霉符号——“四井”。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小时候,被爸妈嫌弃,被姐姐欺负,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毫无安全感的日子,长大后,她对“吃饱”这项人生基本需求竟生出了近乎狂热的执念:

每天早上当着同事的面,一口气吃下两份早餐,完全不在乎会被嘲笑为“乡下人”。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因为经常被家人追打,练就了超强的跑步技能,十五公里“健康跑”比赛信手拈来,只因为人家是为健康奔跑,而她是在为“求生”奔跑。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像最不起眼的杂草一样,她一点一点地长大了,寻常女孩拥有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奢望,可那又如何呢?

她靠着自己的力量在繁华的大都市扎下根来,“安家”是中介公司的名字,但又何尝不是她最大的愿望。

可惜那敲骨吸髓的一家人却不肯将她轻易放过,张口就是“一百万”,如有不从,便要发动孝道的“大旗”,用亲情将她绑架。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似锦坐在桌前,像茶余饭后闲话他人的一生般,将自己的伤痕摊开来,毫无掩饰、风轻云淡……但偏偏是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却最是能够刺痛人们的心灵。

可以说孙俪对这个人物的处理是非常到位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无须诉苦、不必煽情,观众自然会去思考,会去打抱不平。

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像房似锦一样改写人生脚本

房似锦就是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对与错、善与恶,只有“应不应该”和“值不值得”。

她只为自己而活,而且活得潇洒、漂亮,那些看不起她、不停非议她的人,倘若与她进行人生角色的互换,也未必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现实生活中,反倒多的是将自己一切的不如意都归结于“原生家庭”的人

  •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是原生家庭没有给自己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直上青云的门路;
  • 恋爱婚姻屡屡失败,是原生家庭没有教会自己如何把握好一段亲密关系,如何与他人保持最佳“心理界限”;
  • 孩子不服管教、亲子关系十分糟糕,那也是从原生家庭承继下来的养育模式,一代传一代,永远都无法摆脱……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自从“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进入中国人的语言环境后,很多人似乎找到了解释一切问题的万应答案,那就是怪责自己的父母,埋怨自己的家庭。

可是这除了会让自己被负能量包围,变得意志消沉、不思进取之外,并没有什么别的作用。

“原生家庭”并不是人生失败的借口,与其沉湎于非正常的家庭环境给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中无法自拔,还不如振作精神,想办法超越原生家庭,像房似锦一样改写自己的“人生脚本”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厘清“家庭剧本”,避免成为沮丧的“高成就者”

“人生脚本”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等人提出的观点,它可以理解为个体“一生的计划”,而这种计划会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特别是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有英国“国民心理学家”之称的奥利弗·詹姆斯在“人生脚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下了《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一书,书中的核心内容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的童年经历,掌握自己的家庭剧本,最终能够清楚的认识自我,并能够成为自己人生脚本的主人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所谓“家庭剧本”,即是我们在原生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及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模式。

在奥利弗·詹姆斯看来,影响家庭剧本的因素可有“我们出生的顺序”、“我们的性别”、“我们与兄弟姐妹的差别”等多种。

以房似锦的成长个案为例,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的家庭,性别因素在一开始便为她的“家庭剧本”自动添加了悲剧色彩:父母会因为性别的不同对她和弟弟采取截然不同的抚养方式,甚至会剥夺她本应获得的受教育的机会,而这无疑会严重影响人生脚本的走向。

从出生顺序而言,作为不该出生的“老四”,房似锦在家中更成为了姐姐们欺凌的对象,承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

童年时的遭遇影响了她的性格发展,也影响了她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她冷漠而强势的性格,习惯于怀疑一切的作风都与这些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家庭剧本”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甚至有很多在日后取得较高成就的人,内心却总是有一块难以填补的黑洞,那正是过去的经历在影响着“当下的你”

为了摆脱这种令人沮丧的情况,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描述自己的家庭剧本

我们要有直面伤痛的勇气,并最好能够像房似锦这样,从第三人的角度出发,不带偏见地审视自己在“家庭剧本”中扮演的角色。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顺利地走出原生家庭在自己身上留下的阴影。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描绘“自体感”和“关系模式” ,真实而全面地认识自我

很多人沉溺于对原生家庭的声讨中,他们恨不得将一切不美好都归咎于家庭,但这恰恰是一种失去“自体感”的表现。

所谓“自体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能够很好地感知自我的存在。

更进一步说,自体感强的人更能够关爱自己、强大自己、引导自己、成就自己,而不是没完没了地扰乱自己、伤害自己。

自体感弱的人会有情绪不稳定、暴饮暴食、看问题过于绝对化、缺少安全感、不愿意信任他人等诸多表现;更有甚者会有敌对态度、过于冲动、边缘型人格等多种问题。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奥利弗·詹姆斯指出:“0~6个月是自体感形成的关键时期。”

由于童年缺乏合格的养育者,使得婴儿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未能得到充分的满足,便会通过人格障碍的形式来进行自我保护。

对此我们需要有合理的认识,不必回避自己在性格方面的缺陷,而是要大胆地承认并描绘它,如此才能更好地认识并接纳一个不完美的自我。

除了描绘“自体感”之外,我们还需要回顾、反思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模式,每段关系虽然有各自不同的起承转合,但回溯最初,都能够发现与父母关系模式的影子。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1. 回避型:与“控制型”父母的相处,让我们养成了回避亲密交往的习惯,有时还会觉得别人的接近带有不好的企图。
  2. 缠人型:与“过度保护型”父母的相处,削弱了我们的独立能力,在与他人相处时,很容易出现过度依赖对方、缠着对方不放的情况。
  3. 混乱型:与“虐待型”父母的相处,会让我们变成令人费解的矛盾体,时而亲切可人,时而冲动暴戾,种种表现令人费解,也不利于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
  4. 安全型:有幸出生于良好的原生家庭中,在“完美型”父母的正确引导下,我们会成为善于与他人打交道的人,并会拥有界限合适的亲密关系
    ,可以从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在解读“自体感”和“关系模式”的时候,我们不妨将自己当成一本正在掀开扉页的剧本,如此一页一页品读下去,一定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成为脚本的主人,拥有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在清楚地认识了“家庭剧本”和“自我”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重写“人生脚本”,让自己不圆满的人生逆风飞扬。

在此我们可以参考奥利弗·詹姆斯给出的几条建议:

  1. 自我暴露:顾名思义,就是将自己内心的感受、想法勇敢地暴露出来,毫无保留地向自己最亲近的爱人、友人进行倾诉,他们会从更加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并会给你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案。
  2. 回忆与内省:你无须回避那些让你感觉不快或痛苦的童年经历,在心境平和的时候,不妨尽可能地回忆更多的细节,然后用心探究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有愤怒情绪的话,不要刻意压抑它们,而是要适度地释放出来,这会让你的心灵有一种获得了解放的感觉。
  3. 诉诸于笔端:不论你是否拥有上佳的写作能力,你都可以尝试写一部关于自我的“小说”,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你的化身,你可以借用“它”实现之前没能实现的愿望,填补你在童年留下的种种缺憾……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需要指出的是,进行上述内省和创作的过程中,你应当提醒自己,不要过多的讨伐原生家庭和父母亲人,而是要将关注的重点始终集中在“自我”之上。

你必须成为自己“人生脚本”的主人,才能变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更加热爱自己。

最后,你可以试着进行这样的练习:为自己编写一个走向光明的人生脚本。就像编剧撰写各种脚本一样,你也需要写下故事的开头、中间的剧情以及一个不错的结尾。

值得高兴的是,这个脚本已经彻底勾除了原生家庭对你造成的不好的影响,未来的一切都属于且只属于你自己……


评《安家》:原生家庭不是失败的借口,学房似锦改写“人生脚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