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

備受期待的全新一代“新美式格調轎車”——凱迪拉克CT5現已正式上市,新車售價區間為27.97-33.97萬元。CT5此次共推出6款配置,提供6種車身顏色及5種內飾顏色。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凱迪拉克CT5

外形層面,CT5的長寬高分別為4924/1883/1453毫米,軸距為2947毫米。新車的車身尺寸相比起同級競爭對手,比如寶馬3系和奔馳C級的長軸版,以及奧迪A4L都要更長、更寬,再加上CT5的高度也不是特別高,配合上長車頭、短前懸的設計。這款車的視覺效果是非常修長,也比較低趴,充滿了運動的氣息。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內飾層面,CT5搭載了新一代的CUE車機系統,實際體驗下來,這款車的屏幕清晰度是不錯的,其中中控屏的分辨率達到1080P。車機系統提供的功能包括導航、娛樂以及多種APP的下載,也支持CarPlay和CarLife。同時,CUE系統的操作邏輯和反應速度都是比較好的。交互方式上,CT5的自然語音識別在反應速度上還可以,但是準確度有待進一步提高。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動力層面,CT5全系搭載了2.0T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關於這款發動機,我們並不陌生,在XT4、XT6、CT6等車型上都有見到。該發動機運用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搭載三段式滑動凸輪軸,可根據實際駕駛情況選取氣門升程,適時切換“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經濟模式”、“兩缸超經濟模式”三種工作模式。2.0T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41馬力,峰值扭矩為350牛·米。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此外,CT5配備了10速手自動一體式變速箱,這也是繼CT6之後,又一款凱迪拉克車型搭載10速變速箱的車型。

大眾CC

外形層面,新CC的設計師,很好地展現出歐洲人在比例控制、線條走向方面的驚人天賦。多達七條的車頭橫向鍍鉻、引擎蓋上凸起的折線,都被梳理進一套足夠完備、統一的視覺語言當中。而外擴、側重橫向拉伸的整體輪廓,也讓它成為了一款名副其實的寬體奢適轎跑。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信仰元素”無框車門的應用,也使它與普通的B級轎車,具備了足夠充分的不同。而實用性層面,這款車也保留有足夠的理性。溜背式車頂線條的應用,很好地突出了車型的銳度與跑格。但下溜的位置與角度,卻也從後排乘員的頭頂巧妙避開,從而不致產生頂頭等尷尬。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而相比外觀的活色生香,新CC的內飾設計卻有些了無生趣的寡淡。甚至說得再直白一些。這套行政味道極強的內飾,不太適合出現在新CC這款講求時尚、精緻的運動車型上。雖然相比邁騰更銳利的整體線條,賦予了它一定程度的年輕。雖然鍍鉻元素、觸控大屏等時尚元素的融入,也讓它並非絕對意義的古舊。況且以大眾品牌內飾層面的造詣與新CC車型的所處級別,這套內飾必將有著較為考究的用料與相當精細的做工。但新鮮感的缺失,無疑會成為這套內飾,乃至新CC整體車型的一個痛腳。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英菲尼迪Q50L

聊起英菲尼迪時,我們會說些什麼?是VQ發動機的兇猛暴戾,是skyline的昔日榮光,還是那個和奇瑞有關的段子。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小編認為“奇瑞王”只是車圈裡的一句笑談,只要對車有一點點了解的人,都能從它的設計風格、內外飾觀感上清楚明白地讀取到它“豪華車的身份”。

而在絕大多數線下場景中,小編認為Q50L的逼格屬性甚至高於寶馬3系(贏取車模)、奧迪A4L。正是這種模糊且小眾的品牌印象,容易使它在市場上形成高價值認同(類似阿爾法·羅密歐Giulia,我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車,我可能不清楚這車多少錢,但我清楚,這個車一定不便宜,車主也肯定是一個有品位與實力的人)。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回到產品層面,它也有挺多值得聊一聊的地方。外形不夠有親和力,但足夠有高級感,就像一張極為精緻、卻整天板著的Poker face。雖然有一種拒人千里的高冷,但足以讓人讀出不凡的品位與格調。


預算30萬,高性能轎車!大眾CC/凱迪拉克CT5/英菲尼迪Q50L怎麼選


​動力方面,它搭載了一臺來自奔馳的2.0T發動機,動力輸出偏向於平順。在車圈人士看來,這或許是它的軟肋與缺點。但實際消費者知悉之後,反而會認為這是一項非常大的產品優勢。駕駛特性偏向於舒適。操控底子還在,當你想去野外撒野的時候,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你。但相比於激烈駕駛,它更熱衷於為家人抹平路面的震動。這是一款外表桀驁、但其實挺家用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