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賭城群英會》

《賭城群英會》雖不是TVB的臺慶劇,可是看排場、看陣容、看製作,怎麼都像是TVB為了迎接今年的五十週年誕辰而拍攝的劇集。

《賭城群英會》的監製是以賭博題材見長的娛樂大亨王晶,主演陣容包括老一代“銀幕賭神”謝賢、久未露面的陳百祥、離巢多年的花旦陳法蓉以及一度成為TVB頂樑柱的馬國明和佘詩曼。

然而旱地拔蔥的表演、支離破碎的劇情,讓《賭城群英會》像王晶近幾年的賀歲片《澳門風雲》系列一樣,豪華的陣容僅僅是一堆浮誇而刺眼碎片,無法讓作品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當然,這樣的結果我並不“失望”,因為該劇的巡禮片甫一上線,我就沒抱過任何期望。

這並非王晶近年來與TVB的首次合作,大熱劇集《使徒行者》的同名院線電影於上映之時,就已經狠狠地潑了我一盆冷水,這部電影的監製,也是王晶。


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使徒行者2》

“堆砌感”是王晶特色,堆砌明星和段子,亂燉之後直接呈上來給觀眾。我一度懷疑王晶本世紀的作品都沒有劇本,而是僅僅憑著通告上的場景解說和故事大綱就讓演員在片場即興發揮。

《使徒行者》的堆砌感體現在每個場景都在打上個場景的臉,用一堆生硬的反轉來代替對觀眾的智性挑逗;而《賭城群英會》的堆砌感和《使徒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一個個漏洞百出的詭計和騙局卻被主創當作是高智商的表現,遑論那浮誇的演技和毫無信息量的臺詞。

僅僅就題材而言,賭博題材是有先天劣勢的。賭博本身並非一件智力含量很高的事情,更多的是靠運氣,所以上世紀末以《賭神》系列和亞視出品的《勝者為王》系列為代表的賭博題材影視劇,將重點放在了感官刺激和人物塑造上。參加的賭局的人,常常盛裝出席且有絕色佳人相伴,並帶著傲視群雄、不可一世的氣勢,賭局的排場之大常讓人覺得這是個小型聯合國,囊括了各個種族與膚色的族群。

《勝者為王》系列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人物形象塑造逼真。主人公都有古希臘戲劇裡所說的酒神的癲狂氣質,有一股破釜沉舟、把自己逼向絕路的狠勁。他們目標明確、技藝超群,這讓賭博片看著有種武俠片群雄逐鹿、酣暢淋漓的快感。

賭博題材並非TVB所擅長及青睞的,可是在《賭城群英會》之前,TVB上次沾染賭博題材也只是在此片不久前的《乘勝狙擊》。儘管飾演男女一號的陳展鵬和林夏薇是TVB現役小生、花旦裡的演技擔當,該劇還請來了老戲骨吳岱融(他曾在梁朝偉版《絕代雙驕》裡飾演花無缺)飾演陳展鵬的父親,可在演員班底有了基本保證、並在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方面借鑑了《驚天魔盜團》,依然無力迴天。


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乘勝狙擊》

《乘勝狙擊》中,所有的人物都缺乏貫穿全劇的最高任務,為了復仇大業而放棄愛情的人轉眼間又為了舊愛而要死要活、前半段油腔滑調的小白臉在沒經過任何轉折點就莫名其妙地黑化了。

最奇葩的還屬吳岱融飾演的大boss,在他沒現身前誰都以為這會是個忍辱負重、帶著復仇大計而回歸的狠角,誰知從復出那一刻起,那張牙舞爪、語無倫次的樣子,讓人懷疑這人是從精神病院裡跑出來的。毫無疑問,這又是個想借由和懸疑、愛情、魔術、偷盜等其他題材和類型聯姻失敗的賭博片範例。

多年前TVB倒是拍過一部頗為成功的賭博題材劇集,是由苗僑偉、歐陽震華、宣萱、黃宗澤、楊怡等人聯袂主演的《賭場風雲》(又名《王者風雲》)。


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賭場風雲》

《賭場風雲》倒是真的做了功課,有關賭場的運作、荷官的招募與選拔等寫實部分均做了紮實的案頭工作,甚至於荷官的考試,考生作弊的場景也栩栩如生(想想楊怡傻乎乎欲蓋彌彰的滑稽樣子)。而有關人性的貪婪、算計,則在賭局的臺前幕後體現得淋漓盡致。

正好前陣子重追了幾集任達華和湯鎮業主演的《勝者為王之王者之戰》,任達華在黑夜裡被競爭對手圍堵追殺的場景竟然能在特效技術不甚發達的年代拍得極為炫酷。

賭徒們拿撲克牌當暗器,並藉此空隙發起偷襲。撲克牌散落的瞬間很是寫意,同時遮住了對手和觀眾的雙眼,雖然打鬥場面比起動作片較為簡陋,可是這一聰明的藏拙方式卻成功揚長避短,並且切合人物賭徒的身份。


賭片已死,再無江湖

《勝者為王之王者之戰》

把劇集拍出深度需要編劇有過硬的劇作技巧,再不濟,得懂得在視覺效果上藏拙。

看看TVB的這兩部賭博題材劇集,賭場是個江湖,哪有賭徒會不挨刀?是江湖就會有人心險惡、險象環生,會有把所有籌碼丟出去的孤注一擲,刻畫好人物心理、利用好“賭場”這片得天獨厚的土壤所賦予的獨特氣質才是把賭博題材拍出深度的不二法則。

至於與其他類型聯姻,那不過是主創江郎才盡後的救命稻草,而隨意堆砌,更是侮辱觀眾智商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