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藩镇割据时,诸侯没有学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又家

其实这事很简单,没那么复杂的因素,无非就是

曹操要脸,朱温不要脸

我们先说曹操的要脸,曹操爱面子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当曹操受九锡,封魏王,挟天子令诸侯的时候,说白了曹操跟皇位之间,也就是一个晚上找汉献帝刘协谈谈心,聊聊天的事情。但是对面有些激进的劝进大臣,曹操依旧是“若天命在吾,吾愿为周文王矣”。

周文王姬昌当年是给周武王姬发铺路的人,他自个儿并没有称帝,所以曹操的意思也很明显,“你们不要给我劝进啦,要脸。到时候拉我小孩子一把就行了。”所以曹操就一直干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差事,并一边为曹丕称帝扫清一些障碍。当然了,你说曹操在快老的时候,找曹丕掏心窝谈个话,叫他自个儿代替了,我觉得也是非常合理第一件事情。只是可惜,曹操即使在努力,也背负着“曹贼篡汉”的罪名。这点还真不如朱温干脆。

朱温自公元903年从阉党的伙伴,藩镇李茂贞手里抢过唐昭宗李晔并带回长安之后,迅速洗清了其余所有势力(主要是阉党),进爵梁王,基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步了。但是朱温和诸葛亮的区别就是,朱温想做皇帝想疯了呀,而且他还不要脸。

为了快速实行自己的称帝大计,第二年他就把唐昭宗接到了洛阳,接着把唐廷的六军侍卫之士全杀了,换成自己人。这个时候很多藩镇肯定要起兵讨伐了,他又担心唐昭宗不够听话,索性那就杀了令立新帝吧,于是年仅十三岁的李祝被立为新皇帝,既唐哀帝,顺带把所有原唐朝的朝臣基本全都杀光了,然后换成自己人。

杀光之后呢?那就称帝呗,什么加封九锡,加殊荣这些明面上的面子活朱温都不喜欢,就接了个相国的位子,然在公元907年由宰相张文蔚带来百官劝进,接受唐哀帝禅位称帝,并更名朱晃,国号大梁。当然,朱温是个干脆的人,所以被废为济阴王的唐哀帝第二年就被朱温给杀了。

也就是说,在朱温眼里,他是看不起曹操的,想当皇帝,那么就杀杀杀,搞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么麻烦的事情嘛!而唐末两代皇帝基本上都在他手里,自然也就没别人干这事了。只是他这江山屁股坐下去,那边就已经起兵了……


三观粉碎机

唐末和汉末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情况。


汉朝末年,汉朝朝廷直属的军队,也就是西园八校尉的天子亲兵在经过董卓之乱之后已经损失殆尽。之后的皇帝无论是跟着李傕、曹操还是其他人都是一样的,因为皇帝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所以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擦用汉室的权力招揽人才,又一步步的蛀空了汉室。


而唐朝则是另外一个情况。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了藩镇割据,但是唐朝的中央朝廷依然牢牢的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神策军。虽然这支军队是宦官统帅的,但是战斗力一直不可以小觑,朝廷就是靠这支神策军来威慑桀骜不驯的藩镇,保持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武力平衡。

并且尽管安史之乱把长江以北打的稀烂,但是长江以南的富庶地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靠着长江的漕运,帝国东南的粮草和钱财源源不断的给长安输血,让长安有实力去供养强大的军团。


但是先有庞勋之变,后有黄巢之乱。庞勋之变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正好作乱的地方是江南,结果这群乱兵一路乱打,把江南折腾的天翻地覆。这意味着唐朝失去了最稳定的财源。而等黄巢攻入长安,大败神策军之后,唐王朝最后的武力也开始衰落了,虽然后来有几次重建,但是战斗力基本上是一降再降。到唐昭宗时期,唐王朝已经是政令不出长安一个城了。

很多人都说唐朝亡于宦官,其实并非如此。宦官是皇权的延伸,宦官的权势强是因为神策军,而神策军则维系着大唐的国运。后期神策军被大败一蹶不振,宦官势力被削弱,后来被朱温全部诛杀,而唐王朝也走向了历史的尽头。


经史通义

首先,你要能杀进长安,劫持天子。事实上也不是没有诸侯做过挟天子令诸侯的事,但这事从地理上就轮不到相对最跋扈的河朔三镇来做。

虽然唐代宗年间已经有这种意识的人了,但人家是在皇帝家门口的。

同华节度使周智光,是大宦官鱼朝恩提拔的。他擅杀鄜州刺史张麟,坑杀和自己不合的鄜坊节度使杜冕家属八十一口。又焚烧坊州屋舍三千余间。这样他还敢入京奏报打败吐蕃的大捷。周智光千错万错,打败吐蕃是真的,朝廷姑息了……等周智光回去了,朝廷又后悔了。

周智光为求自保,招揽亡命之徒至数万,又纵其劫掠以笼络他们。因同华二州是进出关中的主要通道,周智光藉地利多次劫掠来往货物。运往关中的转漕米两万石一次就被他悉数劫走。各藩镇进奉贡物,周智光经常截杀监运使者夺取之。淮南节度使崔圆自淮南携方物入朝觐见,半数方物被其截留。周智光又擅自杀死正服丧的前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允、陕州监军张志斌,还说自己是跟仆固怀恩一样被逼的。各州进京赶考的士子因畏惧周智光,都偷偷改道同州,结果还是被周智光派部将在乾坑店拦截杀害。这样,朝廷还给周智光加封安慰他。周智光还很不满意:

《资治通鉴·大历元年》:“戊申,诏加智光检校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授之。智光慢骂曰:‘智光有大功于天下国家,不与平章事而与仆射!且同、光地狭,不足展材,若益以陕、虢、商、鄜、坊五州,庶犹可耳。’因历数大臣过失,且曰:‘此去长安百八十里,智光夜眠不敢舒足,恐踏破长安城,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惟智光能之。’元仙股栗。”

他说自己距离长安很近,晚上睡觉不敢伸脚,怕踢破长安城!只有我周智光能挟天子令诸侯!

代宗密诏关内河东副元帅郭子仪率兵讨伐周智光,允许其便宜行事。但有件事就尴尬了,当时由京兆府通往河东的两个主要关口——潼关与蒲津关,都在周智光防区之内。所以,传诏颇费了一番周折。代宗先召郭子仪的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口授机密。赵纵再将密诏写在帛上,内藏蜡丸之中,最后交由家童从小路到河中府,送至郭子仪手中。

把唐朝皇帝都逼成地下党了。

郭子仪一出手,周智光全家都再见了。

晚唐挟持过皇帝的诸侯包括镇国军节度使(治华州)韩建、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最终boss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西川陈敬瑄、凤翔李昌符我没感觉凌驾皇帝),还有自己拥立宗室李煴为帝的静难军节度使朱玫。

除了朱全忠以外都失败了,最终原因还是力量不如人,韩建怕朱全忠干预,只能送昭宗回京;李茂贞和盟友宦官集团传诏天下也还是打不过朱全忠,只能出卖宦官、交出昭宗;李克用不愿意被朱玫领导,出兵勤王,朱玫最终被手下杀死。何况皇帝也不一定配合。韩建挟持唐昭宗期间,李茂贞通过韩建请求制裁和自己作对的西川节度使王建。结果唐昭宗下诏贬王建为南州刺史,任李茂贞为西川节度使,宗室李嗣周为凤翔节度使。李嗣周还真的率军去凤翔接任了。你们猜王建、李茂贞会不会按昭宗诏书任命的那样,放弃自己的老窝去乖乖赴任呢?结果李嗣周被李茂贞围攻,韩建写信让李茂贞解围放李嗣周回华州。

朱全忠挟天子了也只能号令“尊奉王室”的马殷、钱镠这些本来的小弟,他就算以皇帝名义给李克用、李茂贞、杨行密、王建、刘仁恭下一百道诏书也没用,挟天子和废天子自己做实在看不出区别,索性自己称帝了,猴急得连加九锡都省了。


我不是Henry

唐朝末年的政治生态,和东汉末年的政治生态非常相似。朝廷中宦官与权臣轮番专政,地方上诸侯割据,不听朝廷节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皇帝想利用一种势力,打击另一种势力,恢复皇权的威严。最后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为傀儡。

但是唐朝末年和东汉末年又有些不同。

东汉末年,大家都在争抢皇帝汉献帝,谁都想把汉献帝接到身边来。董卓有这样的想法,曹操有这样的想法,袁绍有这样的想法,刘备也有这样的想法。手中有个皇帝,使可以经常假借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让其他诸侯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状态。这就是有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过唐朝基本上没怎么出现过这种情况。唐朝的最后几位皇帝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宗,确实也在诸侯手里换来换去,但是并没有哪个诸侯觉得拥有皇帝是一件幸运的事,并没有利用皇帝来发号施令。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唐朝诸侯割据)

第一,唐朝地方诸侯藩镇割据,是很早就已经形成气候了。因为唐朝中期发生了“安史之乱”,为了平息“安史之乱”,地方诸侯因此有了武装力量,后来便拥兵自重,不听朝廷的命令,对皇帝的诏书也是爱理不理。同时,唐朝的皇帝又多次被宦官自行废立,很多事情都由宦官说了算,皇帝早已没有了权威。也就是说,这样的皇帝,有也可,没有也可,并非是一个了不得的筹码。

东汉末年不一样。东汉末年,虽然豪强地主也很厉害,他们甚至也拥有了自己的军队,但是还没有形成藩镇格局的局面。最后出现袁绍、曹操、袁术、孙坚、刘备等各路诸侯,是在共同讨伐黄巾军起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他们虽然事实上是在拥兵自重,但打的旗号都是在拱卫朝廷,谁也不敢擅自称王称帝。袁术抢先称帝,结果遭到诸侯们的一致谴责,最后自食恶果。(反观唐朝,当黄巢起义攻入长安的时候,诸侯们都不来救,唐朝皇帝没有办法,只好向沙陀人借兵,这样,沙陀人李克用又卓立为一方诸侯。形成一个新的割剧政权。)

既然东汉末年诸侯们拥兵的目的,是为了拱卫朝廷。那么,拥有皇帝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而且其他诸侯还非常害怕这一招。当时汉献帝被曹操接到许都的时候,袁绍就害怕从许都来的诏令对自己不利,经常惶恐不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第二,唐朝末年没有出现过一个像东汉末年的曹操那样,把“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用得非常好的雄才大略的人。



(曹操)

东汉末年,曹操拥有了汉献帝,他也把汉献帝架空,杀了伏皇后、董美人,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外戚,欺负得汉献帝够呛。但曹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政治手段一流。他除了剥夺汉献帝的权利外,其他对汉献帝都很好,甚至还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他利用汉献帝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们还不敢小视,不敢不听他的,所以相当有用。

而唐朝末年,拥有过天子的诸候不少,比如李茂贞、李克用、朱温等等。但是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大眼光,且别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用,就算是有用,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所以最终,唐朝末年的这些诸侯们,只能建立一些短命王朝,并不能像曹操那样,差点儿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第三,唐朝末年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心甘情愿地给诸侯们挟持。东汉末年的汉献帝,性格是比较柔弱的。当他的皇后被曹操抓住,准备杀掉的时候,他求汉献帝救他。可是汉献帝却说,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死呢。



(唐昭宗)

而唐朝末年的皇帝,尤其是唐昭宗,他并非是一个受人摆布的人。他先是杀掉了专权的宦官杨复恭,接着,试图清理掉地方上拥兵自重的田令孜和李克用。只是力量有限,最后才没有成功,成为傀儡。可以说,他即不会任人摆布,别人摆布他,假借他的名义号令诸侯,也没人相信。


张生全精彩历史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好,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也罢,都不是什么高明的道理,无非是: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使得其他人不敢反对自己;等到自己实力足够大,不怕诸侯了,这天子就可以不要了。连朱元璋都懂得在群雄逐鹿的时候,尊着小明王来做天子,以成就霸业。这其中,真正推动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只有两点:

一、天子之威犹存,天子之实力彻底式微;
二、权臣的实力足够大,但又没有大到可以同时与其他势力相对抗的程度。

以此标准来衡量,岂止是唐代的藩镇割据?历史上一切兵荒马乱都可以解释。

在楚汉争霸的时候,项氏家族拥立一个来历不明的楚怀王,目的就是利用楚王的威信,同时这个楚王没有任何势力;同时,项羽虽然号称霸王,但在起义初期并没有能力与蜂起的诸侯对抗。后来,楚王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有意摆脱项氏家族的控制,反而被杀;

在西晋末年,晋惠帝也是被造反的几个王当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今天你抢过来,明天我抢过去,这几个王因为势力均没有足够大,最后先后灭亡,让司马睿捡了便宜;

……

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到唐末黄巢造反之前,唐朝的局势与上面两点完全不同,自然就无法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了。

从天子的角度看,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到唐僖宗之前,中央朝廷虽然实力越来越弱,但一是占据着帝国的心脏地带,始终能够得到充足的税收,保证了财政资源,养了一只忠于皇室的军队。这些政治、经济、地盘、军事条件,虽然已经不足以使得唐朝重回贞观、开元,但作为一个能够自保的中央朝廷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唐代的藩镇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谁也没有实力能够“挟”住这个天子,相反,还要不断的面临天子及其忠臣对自身的瓦解、分化,部分藩镇后来还是被中央攫取。

瓦解掉这一中央朝廷势力的,是黄巢的造反,使得天子拥有的资源远远不足以支撑起天子的门面,这才给了朱温机会。

从藩镇的角度看,唐代的藩镇虽然割据,形成事实上的独立王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藩镇都不听中央号令。有些藩镇自始至终很听中央的话,从来没有造反;有些藩镇离天子远的很,更忌惮的周边的其他藩镇,等等。总之,藩镇被动抵抗中央征伐的多,主动出击的少,想掠夺天子的更是没有。

也就是到了黄巢之后,帝国没有军队了,引入了大量外族军队,一衰再衰,终至不可收拾。


danyboy

因为唐朝藩镇割据时期和东汉末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东汉末年经过黄巾大起义之后,东汉中央政府已经基本上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汉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还有士族之间进行大火并,导致中央大乱,董卓乘乱进京,控制了中央。 东汉此时已经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军队来保卫自己了,所以此后只能够被董卓,曹操等地方实力派挟持作为傀儡来号令诸侯。



而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情况则是完全不同的。唐朝藩镇割据时期始于安史之乱,虽然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的破坏力非常大,但是事实上只是波及北方几个省份,而且在平息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唐朝中央也收复了很多地方,实现了对这些地方的控制。



实际上的割据地区只存在于河北,河南和山东的一部分而已,其它大部分地方包括南方都还是在朝廷中央的控制之下,唐朝中央还有很强大的实力。而且即使是那些割拒的藩镇势力在表面上也是尊崇于朝廷的,不是三国那些诸侯可比的。



唐朝真正失去对地方控制是在黄巢大起义之后,黄巢的起义军队几乎走遍了全国大部分地方,尤其是原来唐朝控制比较强的南方,导致唐朝中央的控制力进一步下降,基本上失去了对全国的控制。此后数十年,唐朝就一步步削弱,逐渐走向灭亡了。


平安读史

大家好,我是文史领域答主七夜,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分析一下双方的即使背景。汉末的时候,经过黄巾之乱,汉朝皇室没有能力平定叛乱,所以给了地方的刺史、州牧很大的军政自主权,而在中央,已经几乎没有可以作战的军队了,尤其是董卓进入洛阳后,皇帝的亲军御林军已经几乎名存实亡,朝政也由董卓控制,可见,实际上大汉的中央已经灭亡了。


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借助了汉天子的名义,实际上一切权力还是在曹操手上。可以说,汉室依然名字上存在是因为还有诸侯需要他,汉室也依靠在曹操身上存活着。

而唐朝后期,藩镇林立,却没有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我们可以和汉末比较一下得出结论。

汉天子没有军队,已经名存实亡。而唐天子在灭亡的最后一刻手上仍然握有军队,只是从安史之乱后唐帝手中的军队越来越少而已。


汉朝已经把军政大权交给地方,“根”已经断了,已经是要兵没有兵源,要粮没有土地的地步,汉献帝出逃居然会被饿肚子没人管。而唐朝仍然控制着关中以及江南地区,而且很多藩镇仍然在名义上服从中央朝廷,很多藩镇仍然是唐朝皇帝信任的人担任,中央可以控制这些地区,虽然后期长安已经成为一座孤城,但是一直稳稳地握在皇帝手中!

综上所述,唐朝皇帝有直接控制的地盘,有兵权在自己手中,所以没有出现藩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

你有补充的原因吗?

如果你喜欢历史问题,喜欢我的分析方式,可以点击一波关注哦。


梦三七夜

在我国,东汉末年和唐朝中后期都是政局比较动荡的时期。可是东汉末年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却没有,其实这个要从当时的情况来看。

东汉末年,国家的军队已经开始分割,各地的州牧,刺史是拥有军政大权的。加上黄巾起义的破坏,东汉王朝的统治力极度下滑,加之董卓乱政一事,东汉的皇帝已经成为一个摆设,是傀儡。汉献帝一生经历了多人的挟制,后来曹操崛起把汉献帝“供了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也是一种政治策略,汉献帝也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多次反抗可是曹操对他也没有下手,直到曹操去世,曹丕继位,自己想做皇帝了,汉献帝才被迫“禅让”。

而唐朝则是另一种情况。“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元气大伤,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家对藩镇势力有时候控制不利,但是也有尺度的。唐德宗,唐宪宗,唐武宗等帝王对藩镇割据也是打击过得,藩镇割据虽然气焰嚣张,但是敢于扯反旗,闹扰乱的无非就“魏博三镇”,“淮南”等个别地区。大部分藩镇还是不敢大鸣大放的反对。

而唐王朝与东汉王朝不同之处在于:对军队的掌握。东汉王朝中后期将军队使用权过渡给了地方州牧,刺史,唐王朝为了扩张给予节度使军政大权,但唐王朝政府也是有其直管军队的,那就是神策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藩镇割据势力,出于对神策军的考虑,投鼠忌器,不敢贸然反叛,更不用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东汉王朝和唐王朝在我国古代都是“宦官专权”很严重的朝代,在东汉中后期,宦官势力和外戚势力轮流交换,而唐王朝的外戚势力则比较弱些,唐王朝的宦官势力能量惊人,唐朝中后期几位君主就是宦官扶植的,宦官势力拥有神策军军权,而且对于藩镇势力很排斥,致使藩镇势力想插手中央很难。

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开始出现大量藩镇割据。

宋人评价了唐朝后期藩镇的双重作用。尹源指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 夫弱唐者,诸侯也。 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由此可以看出,藩镇割据势力只能出现在地方,而中央并没有藩镇割据“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所以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出于多方面原因,没有出现“挟天子以令诸侯”。


源稚生

情况不同。

东汉末期的时候,因为董卓之乱,天子被挟持到了长安,董卓死后,又被李傕郭汜挟持,后来是找机会逃出来的。这时候,曹操在关东诸侯中间相对来说,算是势力比较大的一支,所以他只是顺手接盘,让自己有个名义,以后不管打谁,都可以说是“奉辞伐罪”。而且,在当时各地诸侯不管是谁,名义上的官爵都还是需要朝廷认可的。

比如说孙策临死前想求个大司马的官位,曹操不给。孙权继位的时候,名义上就只是破虏将军。又比如刘备,在占领荆州之后,他的本官已经是豫州牧,但是要领荆州牧,就得上表朝廷,而且还得以孙权举荐的名义。占领汉中之后,他称汉中王,也得上表朝廷。这都是表示承认汉献帝的合法性。

这时候,曹操控制着汉献帝,那么这些上表求官、求封的事,他就可以占点便宜。当然,对诸侯来说,你不认可也没关系,本来上表朝廷就是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尊重,你要是给脸不要,那我也不客气了。

唐朝到藩镇已经遍布整个北方的时候,虽然唐朝朝廷经常被打得乱跑,但整体而言,长安周边地区在唐朝中期还是忠于朝廷的,一直到黄巢之乱之后,才失去控制。皇帝不需要从长安逃走,其他诸侯也就没有什么理由来把他弄走。

而且,安史之乱之前,北方的藩镇势力总体是均衡的,大家的势力范围都不算太大,谁也没有能力吞并谁,就是划境自守而已。这时候,谁要是冒天下大不韪,突然说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跑到长安去,要把皇帝弄到自己的辖区去,这就等于给了其他藩镇围攻瓜分自己地盘的正当理由,不划算。

那么到了黄巢之乱之后,形势就变了,朱温很快就变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藩镇势力,其它藩镇逐步被他消灭掉了,基本上完全占据了河南、山东、河北南部和安徽北部地区,只有幽州地区和山西没有拿下来。这时候唐哀宗在长安受到岐王的威胁,也不安全了,朱温就把唐哀宗接到自己那里去了,也算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唐哀宗被迁往汴梁的时候,朱温因为之前早就看皇帝周围的官宦不顺眼了,所以干脆下令把宦官全部杀死。之后,又把跟着皇帝一起迁往汴梁的一些士族缙绅也在半路上杀死。这样,到汴梁的时候,皇帝就真成了孤家寡人,没什么信得过的人了。

不过,朱温没有曹操那么有耐心,没多久就先走了个废立皇帝的程序,然后就直接自己上了。


萧武

安史之乱,唐朝没有能力完全平定叛乱,实际是跟叛军妥协,把河北让给了叛军,才结束的八年战争。但是,即便如此,八年的战争让中原百姓离散,唐朝国力大不如前,加上后来的皇帝没有多少雄才大略的英主,国事也就每况愈下了。

再即便如此,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起码有70多年没有大的战争,基本经济能力是恢复了的。淮南道是唐朝中央的钱袋子,一直都是忠心朝廷的,所以,唐朝中期有中原的人口和淮南的钱粮,中央还是比较有实力的。唐宣宗还削了几次番,这些割据势力名义上还臣服中央,中央要对外作战,这些势力还得派兵随征。整体来说,这段时期,忠心唐中央的势力比较强,唐朝廷自己也有实力,所以没有哪个割据势力敢犯天威。

到了878年,黄巢起义把这个局面打破了。黄巢破坏的中原地区,江南地区都是唐朝中央的命根子,又把唐朝中央的关中打了个稀烂。唐朝中央让各地剿灭,各地实权派都是出工不出力,礼送出镜。结果,唐朝中央的威权一落千丈,中央再无实力与地方一较长短,彻底沦为了橡皮图章。这个时候,像极了汉朝末年的军阀混战。

这个时候,各个地方军阀逐渐发育,壮大,最终形成了五代十国。代唐廷的,是宣武节度使朱温,另有一个名字,朱全忠,讽刺吧。

从南北朝刘裕杀死晋末帝之后,中国政治连温厚的遮羞布都不要了,南北朝朝代更替频繁,灭人国,绝其祀,大杀特杀,一片乌烟瘴气,到了朱温这里,一切都变得势力起来。天下未定,就把唐朝篡了,造成中国的大混乱。始作俑者,宋武帝乎!

天道好还。五代军阀的疯狂暴戾,必然有更疯狂更暴戾的结局。

直到宋太祖登基,开始匡扶民风。百有余年后,才有中华儒学道德之盛,礼仪之邦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