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命名之說——

首先從英國Centurion型巡洋坦克的名字說起:A41型巡洋坦克計劃是英國戰爭辦公室於1943年提出的,並於1945年完成測試後開始批量生產;首批A41巡洋坦克的生產型被命名為“Centurion巡洋坦克MK1型”。五年後,我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就在朝鮮戰場上遭遇了這種新式巡洋坦克;在我軍剛剛遭遇這種新式坦克時,由於當時我軍沒人認識這種坦克,所以志願軍對其定名為“英國新式重型坦克”。後來通過對英軍俘虜的審訊才瞭解到其名稱是“Centurion”。

“Centurion”這個詞規範的漢語翻譯應該是“百夫長”,指的是古代羅馬軍團中小隊一級的指揮官。但是那時的志願軍官兵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要是直接按“百夫長”翻譯估計大多數官兵都得懵——這“百夫長”是個啥玩意!?所以志願軍總部便將其定名為:“英國百人隊長重型坦克”。至此起“百人隊長”就成為了A41型巡洋坦克的正式中文名稱。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巡洋坦克剛剛服役沒多久就讓我英勇得志願軍戰士在朝鮮戰場上揍了個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現在“百夫長”、“百人隊長”、“遜邱倫”三種名稱都可以代指A41巡洋坦克,不過在本文中為了表示對英勇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尊敬,便採用“百人隊長”來作為A41巡洋坦克的稱謂。

百人隊長的型號——

百人隊長至1945年服役以來便一直在不斷的改進,從MK1一路改到了MK13;不算其他國家的“自改”型號,光英國的官方型號就足足有26型之多!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的官方改進型號圖

按照百人隊長各個改進型的時間和坦克性能來說,百人隊長系列坦克可以一直從T-44一路PK到T-62,所以從技術上來說百人隊長橫跨了戰後第一代和第二代兩代坦克技術;那麼既然本文的主題是“戰後第一代的PK”那麼,我就只能從百人隊長那眾多的改進型中單獨挑出與T-54服役時間和技術水平相當的百人隊長MK3型來與T-54進行PK。

PS:如果用1973年服役的百人隊長MK13來和1951年服役的T-54進行PK那就不叫PK了,那叫欺負人!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

最初的百人隊長MK1實際上就是在A34“彗星”巡洋坦克的基礎上,將炮塔略微放大以適應後座力巨大的17磅炮,再換裝一個全新底盤而來。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1,注意炮塔右側那突兀的機槍基座

不過MK1的炮塔是採用“鑄造-焊接”的混合結構,其焊縫在戰鬥中會成為防禦弱點,再加上炮塔右側那個突兀的機槍基座會破壞炮塔的防彈外形,所以在45年末設計了一種全新的“全鑄造”式炮塔,並將車體側面裝甲由38毫米提高到51毫米;定名為MK2型。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2,其炮塔形狀基本奠定了百人隊長系列的炮塔樣式

後來為進一步加強百人隊長的火力,英國人決定用一門“QF-20”型20磅炮,來替換原有的17磅炮;本來該型號原定於1948年量產,但是由於20磅炮的研製不太順利,再加上財政的問題,一直拖到了1951年才正式定型,並被命名為MK3型。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型

T-54-1951年型——

T-54的誕生過程與百人隊長非常類似——1945年蘇聯人在一個全新研製的底盤上加裝了T-34/85的加強型炮塔,製成了T-44。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44中型坦克,其炮塔就是T-34/85炮塔的加強型,主炮仍然是一門ZIS-S-53型85毫米口徑坦克炮

後來為了進一步加強T-44的火力,蘇聯人便用D-10T型100毫米口徑坦克炮替換了原有的ZIS-S-53型85毫米口徑坦克炮,製成了T-44-100;但是在隨後的測試中發現:T-44-100的炮塔太小與D-10T極不匹配,於是520設計局就從新設計了一款帶有全新炮塔防盾的炮塔並把炮塔座圈擴大到1.825米的坦克,代號137工程。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137工程最終被定名為T-54,後也稱T-54-1946年型(T-54-1型)

但是蘇軍對T-54-1946年型並不滿意,希望能進一步加強其裝甲厚度,於是520設計局在1949年就拿出了裝甲增強版的T-54-1949年型,將車體正面首上裝甲由90毫米增加到100毫米、炮塔正面增加到了200毫米;並將炮塔修改為避彈外形極佳的“半蛋型”。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54-1949年型(T-54-2型)

在後來520設計局完善了T-54-1949年型的炮塔設計以方便駕駛員的出入,這種修改了炮塔的T-54被成為T-54-1951年型,成為標準型T-54。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54-1951年型(T-54-3型),注意早期型T-54是沒有炮口抽菸裝置的

百人隊長MK3與T-54-1951年型的對決——

(1)火力系統的對決——

T-54-1951年型,裝備的是一門D-10T型100毫米坦克炮,其身管長度為56.1倍口徑(5.61米),全炮重1.95噸;配屬3BR-412B型備帽穿甲彈、3BR-412型穿甲彈、3BK-5M型破甲彈以及OF-412型榴彈。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從左至右:3BR-412B型備帽穿甲彈、3BR-412型穿甲彈、3BK-5M型破甲彈、OF-412型榴彈

D-10T在發射3BR-412B型備帽穿甲彈時,炮口初速約895米/秒;能在1000米距離上擊穿(也可以說是“砸穿”)30°傾角的160毫米厚度的裝甲板;在1500米距離上也可以擊穿30°傾角的107毫米厚度的裝甲板!在發射3BK-5M型破甲彈時,炮口初速約850米/秒,能在1500米距離上也可以擊穿270毫米厚度的垂直裝甲板。但是由於T-54-1951年型的炮塔比較狹小,其射速只有5至6發/分。

PS:不是蘇聯人不裝備脫殼穿甲彈(APDS/T),早在1949年蘇聯就研製成功了3BM8型鎢芯脫殼穿甲彈,其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220毫米的垂直裝甲板;但是由於3BM8需要消耗及其昂貴的鎢,所以該型炮彈一直沒有大規模裝備蘇軍。

T-54-1951年型的觀瞄系統由TPK-1型車長測距/指揮儀與Tsh-2-20型炮手直瞄儀組成,另外還在火炮上加裝了STP-53型單向火炮穩定裝置。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PK-1型車長測距/指揮儀示意圖,注意紅圈處的目標鎖定按鈕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sh-2-20型炮手直瞄儀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STP-53型單向火炮穩定裝置

總的來說,T-54的觀瞄系統及其簡單,造成T-54的命中率並不高;對1000米距離上2.7米×3.5米的目標,首發命中率只有70%不到、對1500米上同樣的目標首發命中率更是下降到42%;所以在實戰中T-54更多的是採用“雙車射擊法”即兩輛坦克同時向一個目標射擊,以提高命中率。

百人隊長MK3裝備的是一門QF-20A型(20磅炮)83.8毫米口徑坦克炮,身管長度為63.2倍口徑(5.3米),全炮質量約1.32噸;QF-20型坦克炮所配屬的彈藥及其豐富,有被帽穿甲曳光彈(APC/T)、風帽被帽穿甲曳光彈(APCBC/T)、高爆曳光彈(HE/T)、碎甲彈(HESH)、霰彈(Can)、脫殼穿甲曳光彈(APDS/T)、煙霧彈(Smk)。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配備的20磅脫殼穿甲曳光彈(訓練彈)與20磅高爆曳光彈

QF-20A型20磅坦克炮在發射脫殼穿甲曳光彈時,其炮口初速約1466米/秒,在1000碼(914米)距離上可以擊穿330毫米的垂直裝甲板、在2000碼(1829米)距離上也可以擊穿290毫米的垂直裝甲板!但是,由於脫殼穿甲彈的彈丸質量較輕,受風向的影響較大,使其在1500米之外的精度下降較快。

在火控系統這個單項上,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英國一直是世界的引領者;在百人隊長上也不例外。百人隊長MK3裝備了一臺AFV-MK5型炮手潛望式瞄準儀,還裝備了先進的機電式火炮雙向穩定裝置,使MK3具備了一定的行進間射擊靜止目標的能力。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的圍帳浮渡實驗,注意AFV-MK5型炮手潛望式瞄準儀(紅圈處)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的行進間射擊,注意其火炮爆發射速極快;其平均射速也能達到15發/分

從射擊精度來說,百人隊長MK3遠超T-54-1951年型;其對1000米距離上2.5米×2.5米的目標,首發命中率超過80%、對1500米上同樣的目標首發命中率為50%;在2000米距離上首發命中率為20%。

總結——從火炮威力上來說,雙方都有能力對對方“一擊必殺”!但是百人隊長MK3的射擊精度遠高於T-54-1951年型,使得其可以在遠距離上從容的打擊對手——蘇聯後來在1954年專門研製了T-54的火力與火控增強型:T-54M(注意不是1977年的T-54M)來對抗百人隊長MK3。只不過由於可靠性不高而沒有列裝。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54M(1954年實驗型)是蘇軍專門用於對抗百人隊長MK3的型號

(2)裝甲防護的比拼——

戰鬥全重50噸的百人隊長MK3的裝甲防護並不堅固,由於其過度追求車內乘員的活動空間,造成大量重量被浪費掉了:其車體首上裝甲厚度為76毫米(把首上裝甲加強到118毫米是從MK5/1型開始的)並有58°的傾角、首下裝甲同為76毫米/42°;車體側面裝甲厚度為51毫米(駕駛艙和戰鬥室)和38毫米(發動機艙)並有17度的傾角;炮塔正面裝甲為152毫米、炮盾最厚處為152毫米、炮塔側、後裝甲厚度為89毫米。車體兩側加裝了5毫米厚度的鋼製裙板。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的裝甲防護並不堅固,面對T-54式比較“脆弱”

T-54-1951年型的戰鬥全重只有36噸,比百人隊長MK3足足輕了14噸,但是其裝甲防護卻堪稱頂級: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54-1951年型各部位裝甲厚度及傾角

T-54-1951年型的車體正面首上裝甲為100毫米,並有60°的傾角;炮塔正面最厚處為200毫米,且炮塔採用了避彈外形極佳的“半蛋”型,使得T-54-1951年型獲得了極佳的防護能力!在北約陣營中,直到M60A1的出現才全面超越了T-54的裝甲水平!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M60A1

總結——單從裝甲防護來說,T-54-1951年型肯定要超過百人隊長MK3,在實戰中雖然雙方都有能力在1500米距離上擊毀對方,但是隨著對射距離的拉開,T-54無疑具備較大的優勢:在2000米之外百人隊長MK3只有一定的機率穿透T-54的首上裝甲,但是T-54卻能對百人隊長MK3造成致命威脅(不過以T-54的命中率來說,這個“致命威脅”只能停留在紙面上了)。

小趣事——英國測量的T-54裝甲厚度

1956年蘇軍入侵匈牙利,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一群暴動的學生搶了一輛T-54-1951年型中型坦克開到了英國大使館尋求庇護;後來在蘇軍的壓力下英國大使館歸還了那輛T-54。但是在歸還之前英國人還是對那輛T-54進行了全面的測量;不過在匆忙之間英國人出現了失誤:把T-54的前裝甲測成了120毫米/60°!這就使得英國人覺得自己的QF-20型20磅炮已經無法對抗T-54,立即加速了32磅炮的研發工作,最後32磅炮於1959年研發成功,這就是著名的L7型105毫米坦克炮!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裝備L7型105毫米坦克炮的百人隊長MK10,冷戰就是這樣你嚇唬我、我嚇唬你;結果最後發現都是自己嚇唬自己

(3)機動性的比較——

T-54採用的是一臺V-54型四衝程12缸V型柴油發動機,其最大額定轉速2000轉/分、最大輸出功率520馬力(382千瓦);與之配套的是一套二級行星轉向、固定軸式機械式轉動裝置,有5個進檔和1個倒檔;T-54的單位功率比為14.5馬力/噸。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V-54型柴油發動機

T-54的最大公路行駛速度為51公里/小時、平均最大越野速度為30至32公里/小時、最大倒車速度25公里/小時;最大行程500公里(帶附加油箱)。

T-54的行走裝置為雙側五個750毫米的大型雙緣掛膠負重輪,扭杆懸掛;負重輪總行程213毫米、動行程152毫米,不過T-54的懸掛系統非常“硬”緩衝能力不佳,開起來跟“搖煤球”的感覺差不多。履帶為單銷全鋼鑄造式履帶,每條履帶92塊。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T-54的行走系統

百人隊長MK3採用了一臺羅-羅公司的“流星”MK2型四衝程12缸V型汽油發動機,其最大額定轉速2450轉/分、最大輸出功率600馬力(441千瓦);轉動裝置是布朗公司研製的Z51型機械轉動裝置,其採用了雙側差速式轉向機構和二級減速器;使得坦克可以做軸樞轉向!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流星”汽油發動機就是在大名鼎鼎的“梅林”航空發動機上減少氣缸而來

但是,面對MK3那50噸的體重,這套先進的動力系統也只能使其達到12馬力/噸的單位功率,再加上Z51的傳動效率只有65%(僅能將65%的動力輸出);使得MK3的最大公路行駛速度僅為34公里/小時、平均最大越野速度僅為20至22公里/小時、最大倒車速度20公里/小時;最大行程為190公里。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5的行走系統,MK3與之相同

百人隊長採用了“霍斯特曼”平衡式懸掛系統,每側有三個平衡懸架、每個懸架連接兩個中直徑負重輪;這套平衡式懸掛系統的減震性能較好,但是壽命較低且容易損壞。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的軸樞轉向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百人隊長MK3的減震能力較好

總結——從機動性上來說,兩者各有千秋:T-54在最大速度和最大行程上佔優;百人隊長MK3在靈活性和平穩性上佔優。算是打了個平手!

總結——

總的來說百人隊長MK3在火力、火控和先進性上要強於T-54,但是T-54在可靠性和裝甲防護上要好於百人隊長MK3;從對比項目上來說二者打了個平手,但是二者真正的差別在於設計思想:T-54的設計思想非常前衛,發動機橫置、大口徑坦克炮、優秀的避彈外形......無一不透露出蘇聯人在坦克設計上的超前眼光——T-62\\T-64\\T-72\\T-80乃至今天的T-90上都能看到T-54的影子!而反觀百人隊長,其設計思想仍然沒有跳出“巡洋坦克”的制約!在發展到MK13之後便銷聲匿跡,只有一些小國為了“用爛用完”才在繼續改進。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英國的三代主戰坦克,“酋長”與“挑戰者”都算是“另起爐灶”與“百人隊長”沒有繼承關係

所以“百人隊長”的優勢是英國這個老牌世界工業強國一百多年的技術積累,但其劣勢就如同英國這個國家一樣——後續乏力!而T-54的缺陷是蘇聯的工業積累不足,但其優勢就像戰後的蘇聯一樣——方興未艾!

寫在後面的話——

每次寫到英國坦克,我都會唏噓不已:作為坦克的發明國其技術底蘊可以說是深不可測,但是其逐漸衰微的國力卻制約了英國的坦克發展;無論是在戰前還是戰後,那些驚豔的革命性坦克都不是出現在英國;而英國坦克呢——保守、緩慢且古怪!就像一個年老色衰的演員,看著身邊那些年輕演員一個一個的超越自己,而自己卻始終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戰後第一代的巔峰爭霸——百人隊長 PK T-54



下期《世界坦克大PK》將不做選題,直接做蘇聯T-10M PK 美國M103;因為《世界坦克大PK》將會告一段落,作為第一季的最後一期,我就用來滿足一下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