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師團被稱為“皇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僅僅是因為組成的士兵都是販夫走卒嗎?

第六天711


“一打仗就生病,一出征就掉隊”。

這句話,是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在文章《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中,對日本大阪師團即第四師團的概括。

也正是因著這層緣故,最後日本投降時,大阪師團才成了日本南方軍中戰死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部隊,也成為了當時日本軍中軍容最整齊的軍隊。

除此之外,大阪師團還是整個日軍中“保養”最得當的存在。

日本投降時,當這支神奇的軍隊出現在其他日本軍面前時,他們簡直驚呆了。不止他們,最後他們回國時,本土的日本人也為他們吃驚,他們吃驚的原因都是一樣的: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征戰多年大阪師團的軍人竟面色紅潤、看起來身體相當健康。

這樣的他們,與長期營養不良、形容枯槁的其他日本將士和本土日本人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事出如此反常,背後的“妖”是什麼?是這群人有通天的本領麼?答案是相反的:因為他們夠窩囊。當然,大阪師團的“窩囊”在美軍眼中是“愛好和平”,在中國人眼中則是“有人性”。

因著這種反常,大阪師團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就連中國抗戰情景喜劇《地下交通站》也對他們有過濃墨重彩的解讀。

這部劇中賈貴的兩位好基友野尻大佐和黑藤中佐,都屬於第四師團中的一員,在劇中他們的形象雖不免誇張,卻也是基於歷史事實而進行的藝術加工。

大阪軍團在中國第一次獲得“盛名”是在徐州會戰期間。當時李宗仁指揮40萬大軍跳出剛剛跳出包圍圈便遭遇了大阪師團,真真是後有追兵前有伏擊啊。

兩軍相遇時,正是在李宗仁指揮大軍穿越魯蘇皖邊界一條公路時,面對大阪師團這支裝備精良的部隊,早已喪失戰鬥力的中國軍隊只得倉皇撤向附近的山區。

可中國軍隊撤退後,卻遲遲不見日軍追來。顯然,這與他們平日見到的動不動就拼命的日本軍很有些不同。因為懷疑有詐,李宗仁便派出將士前去探情況。

結果,探回來的消息竟是:他們(日本軍隊)這會正在公路兩邊做飯吃呢,飯菜燒得還挺香,壓根兒就沒有要追擊他們的意思。李宗仁這下更疑惑了,這支軍隊未免也太奇怪了吧,莫非是一支假的日本軍隊。又或者,有詐?

但當時的情況下,李宗仁等已經來不及多想了,因為此時剛剛跳出日本包圍的他們只有橫穿公路才能有活路。

於是,李宗仁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當著日本軍的面冒險橫穿公路。

當中國軍隊冒險穿過公路時,大阪師團的眾將士竟隻眼睜睜捧著飯碗看著他們,期間,他們還不忘往嘴裡扒飯菜。就這樣,李宗仁帶領的中國軍隊平安撤離了。

出這麼大的事,日方不可能不追究責任,可追責的結果是帶頭的日本將領委屈地說:

“沒有接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我們都是以“嚴格遵守作戰紀律”著稱的啊!”

攤上這樣的隊友,想來日方也是崩潰的。然而,像這樣的事情,對於大阪師團而言,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長沙會戰時,不信邪的日本將領第十一軍司令官阿南惟幾派第四師團在第二次“長沙會戰”中打主攻,結果,他們不負眾望:剛進長沙,就被國民黨將領薛嶽的精銳部隊趕出來了,結局當然是連累日本軍全線崩潰了。

這以後啊,大阪師團便被視為了“喪門星”,自然,哪個軍就都不想要它了。不得已之下,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為直轄部隊。

這本是屈辱,可大阪師團卻不以為然,反以為榮。大阪師團的兵後來是這樣吹的:

“老子當兵就在甲種師團,開戰時屬於關東軍一精銳, 仗打起來在十一軍一 還是精銳,最後十一軍裝不下我們了,只好改大本營直轄....”

然而,你若以為把他們改成直轄他們就影響不到其他日本兵那就太天真了。真相是,這群美國人眼裡的“愛好和平人士”還會見縫插針地“影響”其他日本兵。

日軍在進攻衡陽和芷江時曾遇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戰鬥一開始,來自第四師團的老兵又故伎重演,從軍官、士官到老兵紛紛入院,消極但合理地拒絕作戰。

這樣一來,醫院裡的第四師團就多了呀。每次看到真正的傷員,他們總是看著他們滴血的傷口問:“你為什麼要這樣玩命啊?”直把這些病號問得半天說不上話來。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其他日本兵會殊死搏鬥,把日本天皇看得像神一樣願意為之付出生命,而第四師團卻如此貪生怕死呢?真的是因為愛好和平嗎?

答案顯然不是,真相是,這個師團雖是二戰爆發前17個常備師團之一,且是陸軍的甲種師團。但它的組成卻多是商販,在他們眼裡,切身利益比什麼“大東亞共榮圈”和“天皇”啥的,那要重要多了。

商人重利輕別離,同時,他們還輕其他的一切,這群由商販組成的大阪師團便是如此。

原本,這支軍隊也曾有真正的將士,他們以天皇為天地,可隨著時間的遷移,這些將士都被抽調走了,這樣一來,大阪師團剩下的便都只是把利益看得比啥都重的販夫走卒了。

所以,第四師團的臨別贈言都與別的師團完全不一樣,日本各部臨別致詞多是“武運長久”、“九段坂見”(靖國神社在東京九段坂)之類。

可第四師團的臨別致詞卻是“御身大切”,這話什麼意思呢,大意就是“保命第一”、“身體最重要”一類。

第四師團的將士的命和身體拿來幹什麼呢,當然是拿來做他們的生意啦。

為此,回國後的第二天,大阪師團的部分將士便迫不及待地跑到美軍兵營前。他們竟然整齊地擺起攤位,賣起戰爭紀念品來。

那日,美軍兵營前回蕩著“絕版戰爭紀念品啦!全部最低價拋售,買完還送小禮品啦……”的聲音。

但如果讀者諸君以為他們的做生意只是從回國後第二天開始,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在作戰過程中,他們就一直在進行各種倒賣。

歸根到底,大阪師團成為這樣的大阪師團,全是他們習慣從商且天性精明的結果。大阪人在喜歡商業和精明程度上大約就相當於今日中國的溫州人,他們生意從來做得極好。

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的這一特點卻真正讓他們在所有日本部隊都變成殺人惡魔時,依舊保全了自己的人性,這或許也是他們後來得了善終的原因吧。

對他們而言,唯一的遺憾是,他們一直在被本國人鄙夷,尤其近年,各種黑他們的文章層出不窮,有的甚至有些言過其實,但這些,他們似乎並不會在乎!或許,他們自己認為,日本輸了,他們卻贏了呢!

本文參考資料:薩蘇《國破山河在:從日本史料揭秘中國抗戰》、白孟宸《想了解抗戰史,得先弄清日軍番號》等書籍和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日本作家司馬遼太郎等。


記者李滿



“大阪師團是窩囊廢師團”純屬網絡上的段子,和抗日神劇一個路數,其實作為甲種師團,戰鬥力是很強悍的,這些段子看了姑且一笑,不能當真。


日本第四師團於1871年1月在大阪市成立,作為大阪駐軍(大阪鎮臺大阪欽代),羽翼未豐的日軍創建的六個地區司令部之一。大阪駐軍負責本州(關西區)的中部地區,從志賀縣到海果縣不等。根據1888年5月14日的軍隊重組,這六個地區指揮部被轉變為師團。



第四師團在1877年薩摩叛亂的失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895年第一次中日戰爭期間,第四師團登陸遼東半島,作為後備部隊的一部分執行安全任務,儘管其第七混編旅團在1895年9月日本入侵臺灣期間被派往福爾摩沙北部,並幫助平定了宜蘭地區。



日俄戰爭期間,由小川馬塔吉中將率領的師參加了南山戰役、遼陽戰役(指揮官受傷,由津田勝中將接替)、沙霍戰役和奉天戰役。



該師團後來參加了西伯利亞干涉和濟南事變(1928年)。

1937年2月10日,第四師團在滿洲歸關東軍指揮。它於1940年7月1日被移交給第11軍,實際上於1937年9月6日離開大阪,並於1937年9月12日在大邱登陸。參與鄂中作戰、豫南戰役和江北作戰。1941年9月,第四師團參加長沙戰役。從1941年6月11日起,它開始重組,將第70步兵團劃歸第25師團,並最終轉移到日本本土的現役預備役部隊。



1942年3月,重組完成,第4師團隨後被重新分配到第14軍,於1942年4月3日抵達菲律賓參加巴丹戰役。第4師團也為日本在1942年5月5日科雷吉多戰役中的努力做出了重大貢獻。在菲律賓戰役(1941-1942)於1942年5月8日結束後,該師團返回本島執行安全任務。

它於1943年9月由第25軍指揮。第四師團於1943年10月10日離開北基什莫吉庫,從1943年11月初開始在蘇門答臘執行駐軍任務。1943年10月15日,“赤鹿丸”號沉沒時,第四師團的部分人員在船上,因此暫時轉移到高雄。於1945年1月14日被派往第15集團軍,其最終總部設在泰國蘭邦。

第四師團於1946年6月開始解散。士兵們從曼谷被遣返回日本浦和鹿兒島港口。最後一個分隊是野戰醫院,於1946年6月4日離開曼谷,1946年6月25日抵達鹿兒島。1946年6月27日,第四師團解散。



第四師團最初的總部是大阪城堡。當這座城堡在1931年重建時,一座新的總部大樓就建在離大阪市民捐款不遠的城堡內,這樣城堡及其周邊就可以變成一個公共公園。1940年,總部再次搬遷,這次搬遷到大阪的神龕區。



大阪的分區軍火庫因盟軍轟炸於1945年8月14日引爆,對總部大樓造成輕微損壞。到2013年,總部大樓仍然是大阪城堡公園內的戰爭紀念碑。

第四師團歷史上著名的指揮官包括高島友之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一川孝、安倍信行、寺內壽一、東昆奈良子王和山下友之。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日本的大阪師團是第四師團,是二戰爆發前日本17個常備師團之一,屬日本陸軍的甲級師團,是最精銳的部隊。

日本每個甲級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每個旅團又有二個步兵聯隊組成,另外還配備有獨立的騎兵聯隊、炮兵聯隊、運輸聯隊和工兵聯隊,共計8個聯隊,總兵力有27000人左右。

第四師團主要是在大阪地區招的兵,所以又稱大阪師團,中國軍隊和大阪師團第一次交鋒是在徐蚌會戰期間,當時李宗仁指揮四十萬軍隊突圍,突圍後在過魯蘇皖邊境的一條公路時,忽然遇到一支裝備精良的日本軍隊,當時中國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了,驚慌失措下連忙離開公路撤向附近的山區,可奇怪的是,這支日軍明明看到了也不追擊,還在公路兩側燒起飯來,由於剛跳出日軍的包圍圈,情況仍然十分危險,不能長時間久留,中國軍隊只好硬著頭皮再穿公路,結果,這支日軍仍然裝著沒看見,部隊得以順利通過,事後得知,這支部隊正是日本大阪師團的南進支隊,這樣,“大阪師團不會打仗”的說法就在中國部隊裡流行開來。

在長沙會戰時,中國軍隊只要一聽說,交戰的日軍是大阪師團的,往往士氣就會大增,日軍內部也向上級報怨,最好別讓大阪師團的部隊跟自己的部隊一起行動,當時日軍指揮官阿南惟幾還不信邪,偏偏讓大阪師團打了一回頭陣,結果還沒進長沙就一觸即潰了,鑑於長沙會戰中的表現,大阪師團成了日軍的“喪門星”,哪個部隊也不要它配合行動,日軍大本營只好將其改為直轄部隊。

為什麼大阪師團這麼窩囊?其實這星是有原因的,因為大阪是個著名的商業城市,居民的生活多與商業有關,天皇在大阪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沒有其它地方上的那麼重要,雖然他們也受軍國主義的蠱惑,但還沒到為效忠天皇而決心一死的地步,大阪師團內部還制定了所謂的“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的三不要原則,所以,這樣的部隊,當然沒有戰鬥力了。

有人說,由於他們的士兵都是些販夫走卒組成的,所以部隊才顯得特別窩囊,這我是堅決不認可的,因為,大阪儘管是個商業城市,但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商人,二十歲左右,人人都經商,怎麼可能?,再說,不一定商人就膽小,這於理說不通,主要的原因,還是思想比較自由,受貴賤,尊卑這種等級觀念的束縛比較淺,沒那麼多愚忠,不願為軍國主義賣命.,不願充當炮灰的思想造成的。

日本投降時,大阪師團正在曼谷附近休整,投降回國就屬他們動作最快,人員傷亡也最少,軍容也最整齊。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大阪師團,莫不是那個在戰場還在做買賣的師團!

據說這個師團是日軍中最大的奇葩。

奇葩有三點,第一點,都是由商人組成的軍隊,第二點,最怕死的軍隊,第三點,最會做生意的軍隊!其實以上嗎?

都是一個牛逼的中國寫手誇大之後的奇葩印象而已,雖然這個師團確實奇葩,但是也沒想的那麼搞怪!

這個中國寫手就是“旅日作家”薩蘇,因為他的大作在網絡時代還為普及的時候發聲,最後成了非常非常火熱的爆文,並刊登上了發行量很大的軍事雜誌,最後日本大阪師團就成了今日中國網絡上這個樣子,其實薩蘇的資料來源於日本作家伊藤桂一的暢銷書《兵隊たちの陸軍史》。

算不得嚴肅的軍事史作品,更類似於舊日本陸軍內部流傳的風評小話,事情確實有,但是誇張成分居多。

那麼真實的大阪師團到底什麼樣?戰鬥力如何!

其實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原因很簡單,在日本能成為甲種師團的總共不過17個,而大阪師團排名第四!

不得不說的是,大阪師團在二戰中運氣還是比較好的,沒有遭遇什麼強敵,也沒有受到過多少重大打擊,不過要說他們沒有打硬仗,沒有特別出彩的戰績也不公平。

比如說在1942年4月的第二次巴丹半島戰役中,大阪師團就幾乎以一己之力打贏了戰爭,當時的情況是,大阪師團和第16師團還有65旅團協同作戰,而這兩個友軍部隊,很不給力,戰鬥沒結束就幾乎失去了戰鬥力,只剩下大阪師團繼續作戰,面對這不利局面,大阪師團充分發揮步坦炮協同能力,戰術指揮得當,在十天內突破了美菲聯軍在巴丹半島的三道防線。

戰果也很輝煌,迫使七萬美菲軍(包括美國菲律賓師)投降,自身戰死不到400人,傷者也不過千人。

隨後大阪師團又繼續作戰,部分兵力在42年5月登陸科雷吉多爾島,逼降美第4海軍陸戰團,還有其他守軍一萬二千人。

之後這個師團就被日本軍部調配到泰國駐守,直到二戰結束為止!

由少數的戰鬥案列可以得知,這個師團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那麼他被無底線群嘲,是為何?

其實還是和他們那不光彩的出生,不光彩的作風有關,不光彩的做法!

這三個不光彩組成了大阪師團的特點。

第一個不光彩的出生!

其實源自於大阪師團的人員組成,自古以來大阪都是日本的商業重鎮,哪裡商業氛圍之厚重已經深入所有大阪人的骨髓,也因此才有大阪師團特殊的個性出現。

這就和那些由農民組成的軍隊截然不同,他們不會高喊口號大聲衝鋒,不會在狂熱的軍國主義情懷下,熱血上湧,在日本狂熱的軍國主義氛圍中,這個師團就顯得特別另類。也因為這種另類,他們長期被右翼極端份子黑。

商人組成的部隊,在都是農民的日軍中,成了他們不光彩的出生!

第二個不光彩的作風

這其實也是商人出生,在戰鬥中的延續!

我們都知道商人特點,就是用腦子比較多,重利輕義,這讓他們不狂熱的同時,也讓他們更狡猾,這種狡猾體現在他們作戰往往更加理智。不會盲目衝鋒!比如遇到硬仗的時候,其他日軍往往都顯示自己的武勇,於是都不怕死的向前,可是大阪師團不這樣,他們更加珍惜生命,因此更加註重戰術配合。

其實這樣的敵人才更可怕!

他們會分析敵情,如果一輪衝鋒沒有攻下來,他就會試試旁敲側擊,找對手的弱點,看可否採取包圍啊,炮擊啊,這樣的辦法拿下對手,這也是為何他們在東南亞時候,面對美軍能戰而勝之的關鍵,你們都是敢死隊,我不是,我找漏洞打仗!

第三個不光彩的做法

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之後,無數的日軍都扼腕痛惜,還有為數不少的人切腹自殺,可是這樣的消息傳到大阪師團之後,場景卻截然不同,這個師團的人,別說自殺了,他們中有部分人居然為能安全回家而笑容滿面。

兒大多數人則是面色凝重,在冥思苦想!

至於冥思苦想的是什麼?不是在懊喪而是在想辦法怎麼賺錢,以面對戰後的生活!於是一出奇景在戰俘營上演,投降儀式結束後第二天,就有無數大阪師團的官兵,開始大包小包的拿出自己的東西,開始練攤!

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商人本色,

他們跑到盟軍的軍營前面,從包裡掏出各種東西擺在地上,對著盟軍的大門扯著嗓子喊,賣戰爭紀念品啦,物美價廉,多買東送,都來看看啊,限量版戰爭紀念品了!

這三個不光彩,就此讓商販出生,主張和氣生財的大阪師團在日本陸軍中出了名,最後在無數日本右翼推波助瀾之下,添油加醋之下,就成了奇葩事蹟廣為傳頌!

然後就是中國“旅日作家”薩蘇的融會貫通!

一個偉大的師團就此誕生!

其實於敵人而論,一個狡猾的敵人更難對付


阿斗不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常常後悔有豬隊友一般的意大利軍,認為意大利軍時常拖了德軍的後腿,意大利軍隊參戰反而使得佔據優勢的德軍會被盟軍打敗,而德軍對日軍的評價恰好相反,認為日軍訓練有素,戰鬥力驚人,是值得信賴的友軍。


如果德軍知道日軍裡也有一支類似於意大利軍隊的部隊,會不會吃驚呢?這支部隊還是抗戰爆發前17個日軍常備師團之一,歷史也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1888年。就是這支甲種師團在抗戰中出盡“風頭”,成為了友軍最怕組隊的軍隊,也因為集體貪生怕死,拖後腿,被日本國內調侃為“日軍中第一窩囊廢師團”。


它就是“鼎鼎大名”的第四師團,因為是在大阪徵的兵,所以也叫大阪師團。


徐州會戰期間,李宗仁率領的部隊正面遇到了日軍的一支主力部隊。當時李宗仁部可以說是精疲力竭,實在是沒有力氣再跟這樣一支裝備精良的部隊交手,於是就向附近的山區急忙撤去。過了好長時間,李宗仁部發現,那支日本部隊沒有追過來,而是就在原地燒火做飯了。這一幕,連久經沙場的李宗仁都摸不著頭腦,難道這不是日軍?


可是此地也不能久留,李宗仁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當著這支日軍的面穿過逃生的馬路。奇葩的事情又上演了,這支部隊居然沒有一個人主動上去交火,你走你的,我吃我的,讓李宗仁部得以逃脫。日軍大本營知道此事後,立馬炸了鍋,責任追究下來,領隊的主官也很委屈:我們沒有收到要追擊中國軍隊的命令啊。


在1939年日本和蘇聯的諾門坎戰鬥中,大阪師團收到了向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前線快速集結的命令,同時間收到命令的還有另一師團,仙台師團。仙台師團用了四天就趕到了前線,但是大阪師團卻用了8天時間才趕到前線。之所以用了雙倍時間,是因為收到集結的命令後,大阪師團裡的大部分士兵爭先恐後的請病假,嚴重影響了軍心,等好不容易組織好部隊出發到了目的地,戰爭已經結束。返程的時候,由於沒有受到戰爭影響,這支全服武裝的部隊精神飽滿,士氣振奮,彷彿打了勝仗,而仙台師團則因為遭到了蘇聯的重大打擊,無不是傷兵累累,丟盔棄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日本戰敗的消息傳遍世界後,在亞洲各地還有相當規模的日軍不能接受戰敗的事實,拒絕服從命令回國,要繼續戰鬥。而大阪師團不一樣,當他們聽到馬上回國的消息時,立馬收拾好了行裝,只等待回國的船隻,跟其他拒絕回國的部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他們在日本本島下船後,因全體人員面色紅潤,身體強壯,讓在國內的老百姓都不相信他們保養的這麼好,彷彿沒有受到戰爭的摧殘,再看看其他回到國內的部隊,無不是營養不良,神情痛苦,缺胳膊少腿的。


為什麼這樣一支歷史悠久的軍隊,他的表現會如此另類,而被諷刺為“第一窩囊廢師團”呢?


這就要從第四師團徵兵的地方說起,大阪。大阪在歷史上就是有名的商業城市,這座城市的大部分人都是做生意的,心裡想的就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跟其他地方的士兵一樣,心裡只是一味的效忠天皇。天皇在大阪人心裡,反而成為了壓榨他們的代名詞。從當初徵兵到最後回國,這支奇葩的部隊在每一次執行命令的背後都是在討價還價。所以,在日本全國範圍內都受到軍國主義蠱惑之下,大阪師團能“獨善其身”,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所有人的嘲笑甚至是鄙視。不過在我們和美國人眼中,他們又是“愛好和平”的人。


對此,你是怎麼看待這支奇葩部隊的呢?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這個謠言,連傳播這薩蘇都承認有問題,還有人信啊。

首先解釋下,提問者的問題,販夫走卒組成的軍隊戰鬥力很弱,或者說不聽話嘛?當然不可能,以唐朝時候安史之亂來說,在洛陽地方招募來的防禦軍隊。就是當地人,這些人知道自己保衛的是自己的家園,與安祿山的軍隊作戰時,爆發出的戰鬥力可以說不亞於一支久戰沙場的部隊。

而且在中國或者日本歷史上,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販夫走卒的戰鬥力不強。相反,在日本戰國時代開始後,由販夫走卒組成的足輕部隊(也是就下層士兵),因為知道戰後可以掠奪敵佔區的東西,反而有很強悍的戰鬥力。既然說到大阪,那就該找大阪士兵作戰的實例。在戰國時代末期的“大阪冬夏之陣”中,豐臣軍隊組成的大部分士兵都是大阪當地的農民,商人這一類下層人物。照理說戰鬥力不強,結果是,大阪人和大阪城因為太能打了,把德川軍隊打的戰後要拆城牆洩憤(這個實例還可見北宋毒皇帝趙光義拆太原城牆的例子)。對當地居民的屠殺,自然不會少。

然後說第四師團在日俄戰爭的表現吧,1904年的5月25日,第四師團和第一師團合力向遼東半島的金州城進攻,一天時間後,金州被日軍攻佔。然後這個師團單獨向俄軍佔領的南山地帶進攻,在海軍火炮支援下,血戰南山炮臺。正是因為第四師團的關係,俄軍被迫撤退,後來第四師團第二師團聯合攻佔了大連。這才有了後來的旅順攻防戰。

到了抗日戰爭時候,第四師團的戰鬥力照樣兇悍。1941年的豫南會戰中,這個師團從湖北的當陽,荊門等地向東進攻,殺入到安徽的太和等地。如果從地理上看,這個師團和39師團等部隊從湖北西部的宜昌地方打到安徽西北部。足可見這個師團的戰鬥力。豫南會戰結束後,僅僅幾個月,日軍發動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第四師團照樣打前鋒,9月18日後,第四師團僅僅幾小時就攻破了中國軍隊死守的新牆河陣地,24日,攻破汨羅江,25日,抵達撈刀河陣地,27日又破撈刀河中國軍隊防禦。此時,日軍的一部分已經攻入長沙城內,第四師團也因此進入長沙城內,長沙其實被第四師團佔領了!

10月1日,彈盡糧絕的日軍才撤出長沙城。10月8日,長沙會戰結束。當年11月8日,為了太平洋作戰需要,第四師團調往太平洋戰場,1941年內,第四師團經歷兩次大戰,還能被日本大本營用作太平洋戰爭的有力部隊,這隻能說明是這個師團的實力決定。

不僅是第四師團,以第四師團留守人員(有些是退伍軍人)組成的第104師團,也是中國軍隊很難抵擋的部隊,104師團在1938年10月攻佔廣州以後,就一直呆在廣州,在1944年的一號作戰中,這個師團可謂是橫掃兩廣,打入廣西,攻佔梧州,合圍柳州。當第三師團等部傷亡慘重的時候,這個師團又在第二年的1月到2月參加打通粵漢鐵路南部作戰。如果鐵路通暢,這個師團很可能到會師武漢日軍。

當然了,大阪人組成的師團戰鬥力都不差。但是相對的。以第四師團來說,因為第四師團的資歷老,戰功又不少,所以整個師團上下會有一種驕橫之氣也不奇怪了。就算是師團長也不一定能管的住手下的部隊,比如類似的第六師團,這個師團的野蠻之氣,連日軍內部也受不了,更不用說使用這個師團的軍隊高層了。

第四師團也是類似的情況,對上級的命令不是斤斤計較,而是看有沒有好處可以拿才是這個師團的心理。而面對第四師團的上級命令看情況執行的作法,日軍也沒法子有效遏制。再比如第五師團,這個師團也是有一股驕橫之氣。在臺兒莊會戰中,這個師團乾脆丟下第十師團狂逃。在廣西的時候,在中村旅團被殲滅後,抗命的怎麼可能只有師團長今村均一人。

因此,第四師團所謂的窩囊廢之名,肯定是不對的,如果真的第四師團是窩囊廢,長沙城的血與淚就不算數了。


魏博鎮節度使王前策


        我們都知道,小日本在侵華戰爭時,作戰能力是非常強悍的。在“武士道”的洗腦下,打仗都是一根筋,只知道不要命的衝鋒,要是打不贏,就會鬧情緒,甚至切腹。

          但是,以上說的只是大多數的小鬼子,並非所有日軍部隊都敢於拼命。來自大阪的常備師團第4師團,就被人稱為是日本第一師團,只不過是“第一廢物師團”。

        大阪第4師團,成立於1888年,是日軍中的資格最老的師團之一,可謂是歷史悠久。它的前身是大阪鎮臺,參加過佐賀之紊亂、秋之紊亂和西南戰爭。甚至在西南戰爭期間,該大阪鎮臺還獲得明治天皇親自給出的“勇戦劇闘ご嘉賞”的勅語,可謂是空前絕後的榮譽。

         在日本歷次的國內外戰爭中,軍隊的榮譽都由軍部頒發,最多也不過有天皇的口頭表揚而已,被親頒勅語的嘉獎,再沒有出現過。可見,第4師團不是一直都如此窩囊的,它的前身還是蠻拉風的。那麼,為何成為第4師團後,就如此不堪一擊了?總結一下,一句話表述就是“不想打仗卻硬逼著上戰場”。

         該師團的兵員,主要來自日本大阪,年齡在基本30歲左右,按理說經驗和能力應該是最佳狀態。可是,其中的很多人都是老兵油子,他們參軍純屬無奈。

        日本大阪這個地方,非常有意思,這裡的人世代經商。不喜歡爭鬥,更不接受軍國主義,什麼“武運長久”啊,“大東亞共榮”等狗屁思想,通通絕緣。他們惦記的就是眼前的利益,就是生存和吃飯,就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據日本戰史記載和一些大阪士兵回憶,大阪作為日本的一座商業城市,全城幾乎都唯利是圖,商人怕死不關心政治的秉性,在這些小市民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當年日本政府徵兵的時候,這裡一直在跟政府談各種條件,提各種要求,開各種價碼。所以,打仗的時候,首要第一要務就是保命。

         但是,由於小日本這個國家,實在是太小了,不得不將大阪人也徵召上戰場,勉強湊數,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1938年10月,在日軍攻佔廣州期間,實在是由於兵力不足,才勉強同意第4師團的的108聯隊,調來前線支援作戰。果不其然,立即就發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水牛事件”。

        事前,高層就知道這不是一支正常的日本部隊,在大亞灣登陸前就下了死命令。如果部隊不能按時完成增援任務,就讓該聯隊長切腹自盡,以向天皇謝罪。

      可是,兩天時間都過去了,該聯隊還沒有趕到預定地點。而理由更是奇葩,說由於自己攜帶了很多的裝備和彈藥,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而搶了很多中國百姓的水牛,把裝備都託在牛背上,然後趕牛和該聯隊一起行軍。由於這些被“強徵”的水牛,嫌天氣炎熱,而且看著小鬼子也有氣,所以沒走多遠就紛紛罷工,耍起了牛脾氣,紛紛跳到水田裡去休息避暑了,身上背得所有武器裝備都被水淹了。

      於是,聯隊只得報告上級,“因水牛問題,延期兩日到達”。結果,那邊的仗都打完了,這支增援部隊還沒到。

       最後,在小日本裕仁天皇宣佈投降的時候,舉國上下都無比悲慼,哭的、叫的、死的。唯有這個第4師團,每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喜悅,高高心心的收拾行李,準備回家,繼續開始經商賺錢。

回答完畢!

《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文史不假


都別搶,我來答。

談到二戰中最搞笑的豬隊友恐怕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意大利,有一個笑話是這麼說的。

如果意大利選擇中立,德軍等於增加10個師,如果意大利選擇加入軸心國,德軍等於增加20個師,如果把意大利軍隊編入軸心國軍隊中,德國要派出50個師保護它。

這個笑話雖然很誇張,但是確實反映出意大利軍隊在二戰表現不佳,拖累了德國。由於在戰場上表現出很多令人啼笑是非的舉動,所以這些事情都被收錄在一本叫做《二戰意大利爆笑史》的書籍中 。

譬如意大利軍隊明明距離補給站只有10公里,但是他們不願走了,就地開餐煮意大利麵吃,結果全部成為了俘虜;

戰鬥力之弱並不在於武器上,而是整個軍隊的調度形同虛設,因此鬧出意大利軍隊在某次作戰中連拿弓箭的土著人都打不過,被划著小木船的土著人趕跑。

在北非更是鬧出一萬意大利軍隊被25個英國士兵擊敗的笑劇,令人咂舌,其實說到底還是他們不願打,整個軍隊猶如一盤散沙,不要覺得驚訝,晚清時期不照樣有幾萬拿著大刀的士兵幹不過幾百個西方士兵的故事嗎?

而在中國戰場上,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武器還是戰鬥力,當時日軍的戰鬥力都是十分強悍的,當然我們也不弱,主要是因為有裝備的不敢打,敢打的沒裝備。

但在日軍中卻有一支號稱“第一窩囊廢師團”的日軍,同樣的,這支日軍的故事也被日本人寫成了一本書叫《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

這支軍隊就是大阪第四師團,具體窩囊之處簡單形容就叫:一打仗就生病,一出征就掉隊。

其實這和第四師團的組成有關,它並不是一支職業軍人組成的部隊,而是由菜販子和商人組成,基本上就是一些做生意的人組成的部隊,所以又叫它商販師團。

商人那多精啊,肯定不願上戰場白白丟掉自己的性命,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的搞笑事件。

第四軍團作戰能力不高,但是資歷很老,1888年就成立了。但是苦於沒有戰鬥力,因此難以承擔起主要的作戰任務,基本上承擔的都是一些輔佐進攻,在這支部隊中,“第八聯隊”號稱“敗不怕的八聯隊”。

不管是在日俄戰爭還是中國戰場上,這支軍隊基本上就是屢戰屢敗,但是卻很擅長窩裡鬥,1933年的時候,第四師團二等兵松井在大阪闖紅燈和警察發生衝突。

師團長寺內壽一為了維護皇軍尊嚴,帶著士兵去把警察局給砸了,令人錯愕。中國戰場爆發戰事以後,第四軍團被調往東北。

1939年日本和蘇聯幹了一仗,當時前線吃緊,關東軍本部下令大阪和仙台師團支援前線,仙台倒是聽話,吭哧吭哧沒命的往前線急行軍,但是唯有大阪軍團紋絲不動。

原來是這些士兵一聽說要上前線打仗,紛紛藉口自己生了大病,誰知道這些士兵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大怒之下,聯隊長親自當醫生診斷這些士兵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瞞不下去的士兵們只好整裝待發,支援前線,但是在進軍的途中又鬧出么蛾子。他們根本不願上前線,所以故意走的很慢,人家仙台用4天就到了,他們愣是走了8天連一半都沒走完,關鍵還有好多士兵掉隊了。

最後種種磨磨蹭蹭抵達前線,結果戰爭已經打完了,那傢伙,掉隊的士兵們跟打了雞血似的迅速跟上了大部隊,連那些生病的士兵都追了上來,還抱怨說沒有機會和蘇聯人幹一仗。

真是不去當演員可惜了。

結果損失慘重的仙台軍團落魄的不成樣子,倒是大阪軍團軍容完備,毫髮未損,日軍方面為了照顧日軍的面子需要,還不得不寫了一篇報道叫做《我無傷皇軍第四師團威勢歸來》。

因為戰事吃緊,還沒來得及處罰,大阪軍團就被調往南方,在徐州會戰中和李宗仁的部隊打了一個照面。當時日軍準備包圍徐州,圍殲徐州所在的中國軍隊,在識破日軍的這一企圖後,蔣介石下令撤出徐州。

李宗仁所部在撤離的過程就曾和大阪軍團碰面,當時軍容颯爽,裝備齊全的大阪軍團憑藉外表上的氣勢著實讓李宗仁他們感到驚慌,於是連忙撤退。

大阪軍團其實也發現了這支中國軍隊,但就跟沒看見似的,繼續在大路上往徐州方面慢吞吞的前進。後來他們還以“嚴格遵守部隊紀律”為由辯解,於是大阪軍隊不會打仗的消息傳到中國軍隊裡,大家都搶著和第四軍團打仗。

結果讓第四軍團吃了好幾個敗仗,令日軍其它部隊埋怨說有第四軍團在,能打贏都會輸。

結果最後誰也不願和第四軍團合作,第四軍團只好成為預備部隊,而且由於沒有那支部隊願意接管他們,關東軍本部沒有辦法,只好親自管理這支部隊。

其實說到底,說這支軍隊完全沒有戰鬥力肯定不現實,主要這些人都是兵油子,能活命絕不拼,能不上絕不上。打仗不行,修起堡壘戰壕來,第四軍團倒是熟練的很,所以反而贏得好評,說他們並非完全無能。

喂喂,話說修築工事能和打仗拼命相比嗎?

而這樣一群由商販組成的士兵自然也不忘在戰場上發一筆戰爭財,1942年第四軍團跑到菲律賓和美國人幹仗,因為運氣好,當時美國軍隊已經餓的只剩皮包骨,第四軍團終於取得了一場勝利。

事後這群商人士兵就開始倒賣物資,大發橫財,日本投降以後,第四軍團立馬丟掉手裡的搶,和那些受到軍國主義洗腦還在負隅頑抗的日軍不同,第四軍團很乾脆的接受了這個結果。

等他們回到日本以後,很多日本人發現其他部隊回來的士兵不是傷的傷,殘的殘,要麼就是瘦的沒有人樣,疲倦沒有精神。

唯獨第四軍團一個個不僅軍容整潔,而且個個油光滿面,精神煥發,知道的說他們去打仗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跑到中國度假去了。

而回到日本後,這群商人士兵們不改本性,居然跑到美軍基地開始兜售戰爭紀念品,這腦洞也是沒誰了。後來日本專家自己也研究為什麼第四軍團這麼弱,發現是因為大阪這個地方商業文化氛圍濃厚。

大阪人和其它地方的日本人有所不同,因為精於算計,所以把利益看得很重,不願無緣無故做賠本的買賣。所以在當時整個日本都陷入軍國主義的洗腦時,只有大阪人相對保持了清醒。

所以在第四軍團中又有這樣不成條文的規定:無謂的犧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戰鬥不要參加、窮途的敵軍不要追擊。

這可能就是當時他們為什麼沒有追擊在徐州發現的中國軍隊了,說到底就是不願做賠本買賣,心裡精著呢。反倒是意大利倒是顯得有點懶散搞笑了,明明距離補給站只有10公里,偏偏忘不了那口意大利麵,結果吃的正歡時,就全部被俘虜了。


圍爐談史


慣於經商的大阪人從來沒有其他地區的那種狂熱,對於上級總是從自己的利益考慮,並且慣於討價還價。所以沒有那種玉碎的覺悟。能打就打。打不過絕不死磕。戰爭結束時。其他的日本人都是面黃肌瘦。只有大阪師團是紅光滿面。並且很快就找美軍做生意。相比下就顯得很窩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