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本文为作者朱新开向察网的独家投稿】

3月5日,并非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是国人熟悉且牢记的日子,并俨然成为自我反思的标准日。

这一天,是学雷锋日,《雷锋日记》中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已成为衡量一个好人的标准。

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这一天,是周恩来诞辰日,人民对其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的话,经周恩来的以身作则后,已成为衡量一个好官的标准。

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今年的这一天,还发生了两件与标准有关的事情。

其一,据澎湃新闻报道,武汉市江岸方舱医院开始对新冠患者加做病毒抗体Ig-M与Ig-G的检查,只因有人出现复发情况,所以对出院标准进行了调整,包括将原来的“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改为“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

其二,中央指导组在武汉市青山区翠园社区开元公馆小区考察时,有居民从家里的窗户喊:“假的,假的。”其主要反映的是社区物业假装让志愿者送菜送肉给业主,实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当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做了相关报道:

针对群众现场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孙春兰立即要求省、市领导深入调查,不回避矛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务实作风,实事求是、切实解决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在上述新闻中,引用了中央领导的讲话,包括“不回避矛盾,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实事求是”!毋庸置疑,这是目前抗疫情工作的基本标准。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引用并提炼升华,进而,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那是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整顿党的作风,即“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在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则标志着整风的开始。在此期间,他还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报告。

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插入一句:上图是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的场景,请注意其裤腿上的补丁,其他就不多说了。

只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出现“实事求是”有3次,主要涉及2个部分。

其一,在提及“主观主义的态度”时,即: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做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地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其二,在提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时,即: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除上述3篇报告,人们耳熟能详的还有“老三篇”,同样是出自毛泽东所作的报告,即《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

只说“为人民服务”与“实事求是”,至今仍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人民群众所熟知的词句,而前者被书写在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后者被隽刻在中央党校及各地党校的碑石上,可见重要与重视程度之高。

朱新开:在抗疫中,重温主席提出的“实事求是”

事实上并毋庸置疑,“为人民服务”与“实事求是”始终是每一名共产党员,以至延展至每一名公民的基本行为标准。

比如,上文所述医疗机构及时调整患者的出院标准,就是在实事求是地为人民服务;

比如,上文所述那名隔窗喊话的市民,则是在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进而起到为人民服务的效果;孙春兰副总理“不回避矛盾”,当即实事求是地作出相关指示,更是在为人民服务。

进一步而言,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综上所述,我们在对“好人”的标准失去焦距时,那就想一想雷锋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在对“好官”的标准失去焦距时,那就想一想周恩来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此基础之上,更应重温毛泽东提出并极为重视的“实事求是”与“为人民服务”!

【朱新开,察网专栏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